首页 / 正文

卷七十一 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樗里子者,名疾,秦惠王之弟也,

【索隐】:按:樗,木名也,音摅。高诱曰“其里有大樗树,故曰樗里”。然疾居渭南阴乡之樗里,故号曰樗里子。又按:纪年则谓之“楮里疾”也。

与惠王异母。母,韩女也。樗里子滑稽多智,

【索隐】:滑音骨。稽音鸡。邹诞解云“滑,乱也。稽,同也。谓辨捷之人,言非若是,言是若非,谓能乱同异也”。一云滑稽,酒器,可转注吐酒不已。以言俳优之人出口成章,词不穷竭,如滑稽之吐酒不已也。【正义】:滑读为淈,水流自出。稽,计也。言其智计宣吐如泉,流出无尽,故杨雄酒赋云“鸱夷滑稽,腹大如壶”是也。颜师古云:“滑稽,转利之称也。滑,乱也。稽,碍也。其变无留也。”一说稽,考也,言其滑乱不可考较。

秦人号曰“智囊”。

秦惠王八年,爵樗里子右更,

【索隐】:按:右更,秦之第十四爵名也。

使将而伐曲沃,

【正义】:故城在陕州县西南三十二里也。

尽出其人,

【索隐】:按:年表云十一年拔魏曲沃,归其人。又秦本纪惠文王後元八年,五国共围秦,使庶长疾与战脩鱼,斩首八万。十一年,樗里疾攻魏焦,降之。则焦与曲沃同在十一年明矣。而传云“八年拔之”,不同。王劭按:本纪、年表及此传,三处记秦伐国并不同,又与纪年不合,今亦殆不可考。

取其城,地入秦。秦惠王二十五年,使樗里子为将伐赵,虏赵将军庄豹,拔蔺。

【正义】:蔺县在石州。

明年,助魏章攻楚,败楚将屈丐,取汉中地。秦封樗里子,号为严君。

【索隐】:按:严君是爵邑之号,当是封之严道。

秦惠王卒,太子武王立,逐张仪、魏章,而以樗里子、甘茂为左右丞相。秦使甘茂攻韩,拔宜阳。使樗里子以车百乘入周。周以卒迎之,意甚敬。楚王怒,让周,以其重秦客。游腾

【索隐】:游,姓;腾,名也。

为周说楚王曰:“知伯之伐仇犹,遗之广车,

【集解】:许慎曰:“仇犹,夷狄之国。”战国策曰:“智伯欲伐仇犹,遗之大锺,载以广车。”周礼曰:“广车之萃。”郑玄曰:“广车,横陈之车。”【索隐】:战国策云“智伯欲伐仇犹,遗之大锺,载以广车”。以“仇犹”为“厹由”。韩子作“仇由”。地理志临淮有厹犹县也。【正义】:括地志云:“并州盂县外城俗名原仇山,亦名仇犹,夷狄之国也。韩子云‘智伯欲伐仇犹国,道险难不通,乃铸大钟遗之,载以广车。仇犹大悦,除涂内之。赤章曼支谏曰:“不可,此小所以事大,而今大以遗小,卒必随,不可。”不听,遂内之。曼支因断毂而驰。至十九日而仇犹亡也’。”

因随之以兵,仇犹遂亡。何则?无备故也。齐桓公伐蔡,号曰诛楚,其实袭蔡。今秦,虎狼之国,使樗里子以车百乘入周,周以仇犹、蔡观焉,故使长戟居前,彊弩在後,名曰卫疾,

【正义】:防卫樗里子。

而实囚之。且夫周岂能无忧其社稷哉?恐一旦亡国以忧大王。”楚王乃悦。

秦武王卒,昭王立,樗里子又益尊重。

昭王元年,樗里子将伐蒲。

【索隐】:按:纪年云“楮里疾围蒲不克,而秦惠王薨”,事与此合。【正义】:蒲故城在滑州匡城县北十五里,即子路作宰地。

蒲守恐,请胡衍。

【索隐】:人姓名也。

胡衍为蒲谓樗里子曰:“公之攻蒲,为秦乎?为魏乎?为魏则善矣,为秦则不为赖矣。

【集解】:赖,利也。

夫卫之所以为卫者,以蒲也。

【正义】:蒲是卫国之鄣卫。

今伐蒲入於魏,卫必折而从之。

【索隐】:战国策云“今蒲入於秦,卫必折而入於魏”,与此文相反。

魏亡西河之外

【正义】:谓同、华等州。

而无以取者,兵弱也。今并卫於魏,魏必彊。魏彊之日,西河之外必危矣。且秦王将观公之事,害秦而利魏,王必罪公。”樗里子曰:“柰何?”胡衍曰:“公释蒲勿攻,臣试为公入言之,以德卫君。”樗里子曰:“善。”胡衍入蒲,谓其守曰:“樗里子知蒲之病矣,其言曰必拔蒲。衍能令释蒲勿攻。”蒲守恐,因再拜曰:“原以请。”因效金三百斤,曰:“秦兵苟退,请必言子於卫君,使子为南面。”故胡衍受金於蒲以自贵於卫。於是遂解蒲而去。还击皮氏,

【正义】:故城在绛州龙门县西百四十步,魏邑。

皮氏未降,又去。

昭王七年,樗里子卒,葬于渭南章台之东。

【索隐】:按黄图,在汉长安故城西。

曰:“後百岁,是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樗里子疾室在於昭王庙西渭南阴乡樗里,故俗谓之樗里子。至汉兴,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

【正义】:汉长乐宫在长安县西北十五里,未央在县西北十四里,皆在长安故城中也。

武库正直其墓。

【索隐】:直如字读。直犹当也。

秦人谚曰:“力则任鄙,智则樗里。”

甘茂者,下蔡人也。

【索隐】:地理志下蔡县属汝南也。【正义】:今颍州县,即州来国。

事下蔡史举先生,

【索隐】:战国策及韩子皆云史举,上蔡监门。

学百家之术。因张仪、樗里子而求见秦惠王。王见而说之,使将,而佐魏章略定汉中地。

惠王卒,武王立。张仪、魏章去,东之魏。蜀侯煇、相壮反,

【索隐】:?军音晖,又音胡昆反。秦之公子,封蜀也。华阳国志作“晖”。壮音侧状反。姓陈也。

秦使甘茂定蜀。还,而以甘茂为左丞相,以樗里子为右丞相。

秦武王三年,谓甘茂曰:“寡人欲容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甘茂曰:“请之魏,约以伐韩,而令向寿

【正义】:饷受二音,人姓名。

辅行。”甘茂至,谓向寿曰:“子归,言之於王曰‘魏听臣矣,然原王勿伐’。事成,尽以为子功。”向寿归,以告王,王迎甘茂於息壤。

【索隐】:按:山海经、启筮云“昔伯篰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或是此也。【正义】:秦邑。

甘茂至,王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

【索隐】:谓上党、南阳并积贮日久矣。【正义】:韩之北三郡积贮在河南宜阳县之日久矣。

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

【索隐】:数音率腴反。【正义】:谓函谷及三崤、五谷。

行千里攻之,难。昔曾参之处费,

【集解】:音祕。

鲁人有与曾参同姓名者杀人,人告其母曰‘曾参杀人’,其母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又一人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投杼下机,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其母信之也,三人疑之,其母惧焉。今臣之贤不若曾参,王之信臣又不如曾参之母信著参也,疑臣者非特三人,臣恐大王之投杼也。始张仪西并巴蜀之地,北开西河之外,南取上庸,天下不以多张子而以贤先王。魏文侯令乐羊将而攻中山,三年而拔之。乐羊返而论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乐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也,主君之力也。’今臣,羁旅之臣也。樗里子、公孙奭

【索隐】:按:战国策作“公孙衍”。【正义】:音释。

二人者挟韩而议之,王必听之,是王欺魏王而臣受公仲侈

【集解】:徐广曰:“一作‘冯’。”

之怨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卒使丞相甘茂将兵伐宜阳。五月而不拔,樗里子、公孙奭果争之。武王召甘茂,欲罢兵。甘茂曰:“息壤在彼。”

【正义】:甘茂归至息壤,与秦王盟,恐後樗里子、公孙奭伐韩,今二子果争之。武王召茂欲罢兵,故甘茂云息壤在彼邑也。

王曰:“有之。”因大悉起兵,使甘茂击之。斩首六万,遂拔宜阳。韩襄王使公仲侈入谢,与秦平。

武王竟至周,而卒於周。其弟立,为昭王。

【索隐】:按:赵系家昭王名稷。系本云名侧也。

王母宣太后,楚女也。楚怀王怨前秦败楚於丹阳而韩不救,乃以兵围韩雍氏。

【索隐】:按:赵惠王二十六年,楚围雍氏,至昭王七年,又围雍氏,韩求救於秦,是再围也。刘氏云“此是前围雍氏,当赧王之三年”。战国策及纪年与此并不同。【正义】:故城在洛州洛阳县东北二十里。

韩使公仲侈告急於秦。秦昭王新立,太后楚人,不肯救。公仲因甘茂,茂为韩言於秦昭王曰:“公仲方有得秦救,故敢扞楚也。今雍氏围,秦师不下殽,公仲且仰首而不朝,公叔且以国南合於楚。楚、韩为一,魏氏不敢不听,然则伐秦之形成矣。不识坐而待伐孰与伐人之利?”秦王曰:“善。”乃下师於殽以救韩。楚兵去。

秦使向寿平宜阳,而使樗里子、甘茂伐魏皮氏。向寿者,宣太后外族也,而与昭王少相长,故任用。向寿如楚,

【集解】:徐广曰:“如,一作‘和’。”

楚闻秦之贵向寿,而厚事向寿。向寿为秦守宜阳,将以伐韩。韩公仲使苏代谓向寿曰:“禽困覆车。

【集解】:譬禽兽得困急,犹能抵触倾覆人车。

公破韩,辱公仲,公仲收国复事秦,自以为必可以封。

【正义】:公仲自以为必可得秦封。

今公与楚解口地,

【索隐】:解口,秦地名,近韩,今将与楚也。【正义】:上纪买反。公,向寿也。解口犹开口得言。向寿於秦开口,则楚人必得封地也。

封小令尹以杜阳。

【索隐】:又封楚之小令尹以杜阳。杜阳亦秦地,今以封楚今尹,是秦楚合也。

秦楚合,复攻韩,韩必亡。韩亡,公仲且躬率其私徒以阏

【集解】:音乌曷反。

於秦。

【正义】:公仲恐韩亡,欲将私徒往宜阳阏向寿也。

原公孰虑之也。”向寿曰:“吾合秦楚非以当韩也,子为寿谒之公仲,

【正义】:子,苏代也。向寿恐,今苏代谒报公仲,云“秦韩交可合”。

曰秦韩之交可合也。”苏代对曰:“原有谒於公。

【正义】:公,向寿也。言向寿亦党於楚,与公孙奭、甘茂党韩、魏同也。

人曰贵其所以贵者贵。王之爱习公也,不如公孙奭;其智能公也,不如甘茂。今二人者皆不得亲於秦事,而公独与王主断於国者何?彼有以失之也。

【索隐】:彼,公孙奭及甘茂也。有以失之,谓不见委任,情有所失。【正义】:言秦王虽爱习公孙奭、甘茂,秦事不亲委者,为党韩、魏也。今国事独与向寿主断者,不知寿党於楚以事秦王者,以失之也。

公孙奭党於韩,而甘茂党於魏,故王不信也。今秦楚争彊而公党於楚,是与公孙奭、甘茂同道也,公何以异之?

【正义】:苏氏云:“向寿与公孙奭、甘茂皆有党,言无异也。”又一云改异党楚之意。

人皆言楚之善变也,而公必亡之,是自为责也。

【正义】:楚善变改,不可信。若变改,向寿必亡败,是自为责。

公不如与王谋其变也,善韩以备楚,

【正义】:令秦亲韩而备楚之变改,则向寿无患矣。

如此则无患矣。韩氏必先以国从公孙奭而後委国於甘茂。韩,公之雠也。

【正义】:韩氏必先委二人,故韩为向寿之雠。

今公言善韩以备楚,是外举不僻雠也。”向寿曰:“然,吾甚欲韩合。”对曰:“甘茂许公仲以武遂,

【集解】:徐广曰:“秦昭王元年予韩武遂。”

反宜阳之民,

【正义】:武遂,宜阳,本韩邑也,秦伐取之。今欲还韩,令其民得反归居之。

今公徒收之,甚难。”

【正义】:苏代言甘茂许公仲以武遂,又归宜阳之民,今向寿徒拟收之,甚难事也。

向寿曰:“然则奈何?武遂终不可得也?”对曰:“公奚不以秦为韩求颍川於楚?

【正义】:颍川,许州也。楚侵韩颍川,苏代令向寿以秦威重为韩就楚求索颍川,是亲向寿。

此韩之寄地也。公求而得之,是令行於楚而以其地德韩也。公求而不得,是韩楚之怨不解

【集解】:已买反。

而交走秦也。

【索隐】:韩楚怨不解,二国交走向秦也。

秦楚争彊,而公徐过楚

【集解】:徐广曰:“过,一作‘適’。”

以收韩,此利於秦。”

【正义】:若二国皆事秦,公则渐说楚之过失以收韩,此利於秦也。

向寿曰:“柰何?”对曰:“此善事也。甘茂欲以魏取齐,公孙奭欲以韩取齐。今公取宜阳以为功,收楚韩以安之,而诛齐魏之罪,

【正义】:言公孙奭、甘茂皆欲以秦挟韩魏而取齐,今向寿取宜阳为功,收楚韩安以事秦,而责齐魏之罪,是公孙奭、甘茂不得同合韩魏於秦以伐齐也。

是以公孙奭、甘茂无事也。”

甘茂竟言秦昭王,以武遂复归之韩。

【正义】:年表云秦昭王元年予韩武遂也。

向寿、公孙奭争之,不能得。向寿、公孙奭由此怨,谗甘茂。茂惧,辍伐魏蒲阪,亡去。

【集解】:徐广曰:“昭王元年,击魏皮氏,未拔,去。”

樗里子与魏讲,罢兵。

【索隐】:邹氏云:“讲读曰媾。媾犹和也。”

甘茂之亡秦奔齐,逢苏代。代为齐使於秦。甘茂曰:“臣得罪於秦,惧而遯逃,无所容迹。臣闻贫人女与富人女会绩,贫人女曰:‘我无以买烛,而子之烛光幸有馀,子可分我馀光,无损子明而得一斯便焉。’今臣困而君方使秦而当路矣。茂之妻子在焉,原君以馀光振之。”苏代许诺。遂致使於秦。已,因说秦王曰:“甘茂,非常士也。其居於秦,累世重矣。自殽塞

【正义】:三殽在洛州永宁县西北。

及至鬼谷,

【集解】:徐广曰:“在阳城。”

其地形险易皆明知之。彼以齐约韩魏反以图秦,非秦之利也。”秦王曰:“然则柰何?”苏代曰:“王不若重其贽,厚其禄以迎之,使彼来则置之鬼谷,

【索隐】:案:徐广云在阳城。刘氏云此鬼谷在关内云阳,是矣。【正义】:刘伯庄云:“此鬼谷,关内云阳,非阳城者也。”案:阳城鬼谷时属韩,秦不得言置之。

终身勿出。”秦王曰:“善。”即赐之上卿,以相印迎之於齐。甘茂不往。苏代谓齐湣王曰:“夫甘茂,贤人也。今秦赐之上卿,以相印迎之。甘茂德王之赐,好为王臣,故辞而不往。今王何以礼之?”齐王曰:“善。”即位之上卿而处之。

【索隐】:案:处犹留也。

秦因复甘茂之家

【正义】:复音福。

以市於齐。

齐使甘茂於楚,楚怀王新与秦合婚而驩。

【集解】:徐广曰:“昭王二年时迎妇於楚。”

而秦闻甘茂在楚,使人谓楚王曰:“原送甘茂於秦。”楚王问於范蜎

【集解】:徐广曰:“一作‘蠉’。”【索隐】:音休缘反,又休软反。蠉,休缘反。战国策云作“蝝”也。【正义】:许缘反。

曰:“寡人欲置相於秦,孰可?”对曰:“臣不足以识之。”楚王曰:“寡人欲相甘茂,可乎?”对曰:“不可。夫史举,下蔡之监门也,大不为事君,小不为家室,以苟贱不廉闻於世,甘茂事之顺焉。故惠王之明,武王之察,张仪之辩,而甘茂事之,取十官而无罪。茂诚贤者也,然不可相於秦。夫秦之有贤相,非楚国之利也。,且王前尝用召滑於越,

【集解】:徐广曰:“滑,一作‘涓’。”

而内行章义之难,

【集解】:徐广曰:“一云‘内句章昧之难’。”【索隐】:谓召滑内心猜诈,外则佯章恩义,而卒包藏祸心,搆难於楚也。注“一云内句章、昧之难”。案:战国策云“纳章句之难”。

越国乱,故楚南塞厉门

【集解】:徐广曰:“一作‘濑湖’。”【正义】:刘伯庄云:“厉门,度岭南之要路。”

而郡江东。

【正义】:吴越之城皆为楚之都邑。

计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国乱而楚治也。今王知用诸越而忘用诸秦,臣以王为钜过矣。然则王若欲置相於秦,则莫若向寿者可。夫向寿之於秦王,亲也,少与之同衣,长与之同车,以听事。王必相向寿於秦,则楚国之利也。”於是使使请秦相向寿於秦。秦卒相向寿。而甘茂竟不得复入秦,卒於魏。

甘茂有孙曰甘罗。

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後,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索隐】:战国策云甘罗事吕不韦为庶子。

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於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於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秦昭王伐赵,赵怨臣,曰:‘得唐者与百里之地。’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彊也。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吾自请张卿

【索隐】:即张唐也。卿,字也。

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请行之。”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

【正义】:女音汝。焉,乙连反。

甘罗曰:“大项橐

【索隐】:音讬。尊其道德,故云“大项橐”。

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於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於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彊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甘罗曰:“应侯

【索隐】:范睢。

之用於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於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张唐曰:“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

行有日,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文信侯乃入言之於始皇曰:“昔甘茂之孙甘罗,年少耳,然名家之子孙,诸侯皆闻之。今者张唐欲称疾不肯行,甘罗说而行之。今原先报赵,请许遣之。”始皇召见,使甘罗於赵。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曰:“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矣。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王不如赍臣五城

【索隐】:赍音侧奚反,一音赍。并谓割五城与臣也。

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彊赵攻弱燕。”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

【索隐】:战国策云得三十六县。【正义】:上谷,今妫州也,在幽州西北。

令秦有十一。

【索隐】:谓以十一城与秦也。

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太史公曰:樗里子以骨肉重,固其理,而秦人称其智,故颇采焉。甘茂起下蔡闾阎,显名诸侯,重彊齐楚。

【集解】:徐广曰:“恐或疑此当云‘见重彊齐’,误脱一字。”【正义】:甘茂为彊齐楚所重。

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後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彊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索隐述赞】严君名疾,厥号“智囊”。既亲且重,称兵外攘。甘茂并相,初佐魏章。始推向寿,乃攻宜阳。甘罗妙岁,卒起张唐。

猜你喜欢
  卷八十三 薛宣硃博传第五十三·班固
  卷一百七十三·列传第六十·宋濂
  卷一百七十二·杨士奇
  卷之二百九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七·佚名
  巴林紀程·文祥
  第一七○切结状光绪十八年八月十四日一一三二五—六·佚名
  第一○牌示天运(实则光绪)十五年十月十日一一一○七-六·佚名
  ●郑氏史料续编卷二目录·佚名
  一○二二 军机大臣奏覆四库全书内查无袁枢原书片·佚名
  五○八 江苏巡抚杨魁奏呈续缴违碍书籍单·佚名
  古朴传·张廷玉
  卷六十七·杨士奇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七·雍正
  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陆淞·唐圭璋

      淞字子逸,号云溪,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耆旧续闻云:陆辰州子逸,左丞佃之孙。晚以疾废,卜筑于秀野,越之佳山水也。放傲世间,不复有荣念。对客则终日清谈不倦,尢好语前辈事。   念奴娇   和李汉老   黄橙紫蟹,映金壶潋

  • 卷七 词选·施蛰存

    一 花间新集:宋花间集叙引歌诗变而为长短句,晚唐始成其体。选声设色,温飞卿祖之;缘情比兴,韦端己祖之。意内言外,创业垂统,遂张楚矣。《花间》一集,词家之诗骚也。后之作者,纵有变化,亦莫能自绝于祖祢。清人论词,严别唐、宋,驯至

  • 太祖纪四·薛居正

    广顺三年春三月庚辰朔,以相州留后白重赞为滑州节度使,以郑州防御使王进为相州节度使,以前兖州防御使索万进为延州节度使,以亳州防御使张铎为同州节度使。甲申,以皇子澶州节度使荣为开封尹兼功德使,封晋王,仍令所司择日备礼册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二十九·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九年六月己酉朔签书枢密院事楼炤与东京留守王伦同检视修内司趋入大庆殿过斋明殿转而东入左银台门屏去从者入内东门过会通门由垂拱殿后稍南至玉虚殿乃徽宗奉老子之所殿后有景命殿复出至福宁殿即至尊寝

  • 卷二十六 敬宗·王夫之

      〖一〗   君父之志未定,奸邪之机方张,嗣子幼冲,或掖之以践阼,不以戴己者为恩、摇己者为怨,而过用其刑赏,非德若舜、禹有天下而不与者不能。一饭之德,犹求报之,贡举之知,犹终事之,中人之情,君子不禁,可谓之私,亦可谓之厚也。

  • 第四十五回 进李固对策膺首选 举祝良解甲定群蛮·蔡东藩

      却说尚书令左雄,因见梁冀辞爵,宋娥独不让封,乃复借着地震山崩的变异,再上封章,略云:  先帝封野王君,汉阳地震,今封山阳君,而京城复震,专政在阴,其灾尤大。臣前后瞽言,封爵至重,王者可私人以财,不可以官,宜还阿母之封,以塞灾异

  • 卷第一百五十六·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梁纪十二〔起昭阳赤奋若(癸丑),尽阏逢摄提格(甲

  • 卷之三百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绎史卷八十八·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鲁陪臣交叛左传【昭公十二年】季平子立而不礼于南蒯南蒯谓子仲吾岀季氏而归其室于公子更其位我以费为公臣子仲许之南蒯语叔仲穆子且告之故季悼子之卒也叔孙昭子以再命为卿及平子伐莒克之更受三命叔仲

  • 卷二十五·刘因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集义精要卷二十五  元 刘因 撰论语二十一子张首章【士见危致命】问致命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君子道穷之时但当委致其命以遂吾之志而已致命犹送此命与彼不复为我之有授命亦然【僴】○祭思敬

  • 孝经刊误·朱熹

    【古今文有不同者别见考异】宋 朱子 编仲尼闲居曾子侍坐子曰参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 卷三十·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三十    宋 程公説 撰书十二疆理书第六楚地緫説周成王封鬻熊曽孙熊绎扵荆蛮胙以子男之田居丹阳今归州有丹阳故城在焉后徙枝江亦曰丹阳文王熊赀立始都郢初曰荆后改号楚盖古荆州地也禹贡荆

  • 卷第十七·李遵勖

    天圣广灯录卷第十七   [宋勒]襄州谷隐山蕴聪慈照禅师初参百丈常禅师。因结夏。百丈上堂。举中观论云。正觉死名相。随缘即道场。师便出问。如何是正觉死名相 丈云。汝还见露柱么 师云。如何是

  • 阿毗达磨俱舍论略释记·圆晖

        正议大夫持节诸军使晋洲刺史贾曾 撰  昔释迦去代。过九百年。天亲菩萨纂论千部。弘宣盖远。发起良多。至于标揭义门训剖名相。文约事广。词微理明。则此对法藏论尤称工也 虽源出婆娑。本诠论藏。若能究根

  • 佛说父母恩重经·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菩萨摩诃萨及声眷属俱。亦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诸天人民及天龙鬼神。皆来集会。一心听佛说法。瞻仰尊颜。目不暂舍。佛言。人生在世。父母为亲。非父不生。非母不

  •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卷十二·净挺

    弟子智鉴智郁编外述漆雕开子使漆雕开仕探竿在手吾斯未信争之不足让之有余子说许他一半。乘桴浮海从我其由红炉金弹子子路闻之喜鲇鱼上钓钩无所取裁有杀有活。畏匡吾以女为死矣青天霹雳子在回何敢死不是这汉大难承当。

  • 台湾生熟番纪事·黄逢昶

    清黄逢昶撰。成书于光绪九年(1883年),有光绪间刻本传世。书中记载高山番(即生番)和平埔番(即熟番)的社会组织、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清朝廷在当地的政府机构对高山番和平埔番的统治情况等。

  •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修习功业妙诀·佚名

    经名: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修习功业妙诀。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南朝。原为《八素真经》之一,后分出单行。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通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5《上清大洞真经目》著录《上清八素真经服日月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