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高从诲传

高从诲,开始时在后梁做官,历任殿前控鹤都头、鞍辔库副使、左军巡使、如京使、左千牛大将军、荆南牙内都指挥使,代理濠州刺史,历官至检校太傅。当初,在高季兴将要反叛时,高从诲总是哭着劝谏他,高季兴不听。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高季兴去世,高从诲就上表朝廷谢罪。明宗表彰他,随即令他除去丧服任职,授任荆南节度使、兼侍中。长兴三年(932),加封检校太尉。闵帝应顺年间,封为南平王。末帝清泰初年,加封检校太师。后晋高祖天福年间,加封守中书令。天福六年(941),襄州安从进造反,朝廷派兵攻讨,高从诲赠军粮以助王师,朝廷诏令嘉扬他,立即加封守尚书令,高从诲上奏章坚决推让,朝廷派使者劝说他,最后还是没有接受任命。因为当时有术数之士说高从诲这年有厄运,应当退避恩宠爵禄。到契丹人攻入汴京消灭了后晋,后汉高祖在太原建立国号,高从诲派使者从小道奉上贡礼,暗中向高祖祈请,说待高祖平定黄河、汴州一带后,请高祖将郢州划为自己的属郡,高祖没有明确答复。到高祖进入汴京后,高从诲又送上贡礼,请求答复以前的要求,高祖不答应。高从诲大怒,便率领州兵攻打郢都,十来天后,被郢州刺史尹实打败,从此不再向朝廷进贡。高从诲又向东通好吴国,向西通好蜀国,都是以求得提供军援财货而已。晚年,因为镇星移到与荆南分野相应的轸翼位置,高从诲脱去罗纨衣服,穿上俭朴的衣服,节俭饮食,以禳除灾祸。并立即令人请托襄州安审琦,请求归顺朝廷听任处置,朝廷也对他网开一面。汉乾佑元年(948)冬十一月,因病在任上去世。诏令追赠为尚书令,谥号叫文献。

儿子高保融即位,位至荆南节度使、守太傅、中书令,封南平王。大宋建隆元年(960)秋天去世。谥号叫贞懿。

其众将中深受倚重的,则有王保义。王保义本来姓刘,名去非,幽州人。小时任县吏,粗暴而无品行,熟习骑马射箭,勇于搏斗攻击。刘仁恭的儿子刘守奇善于射箭,只承认刘去非有才能。刘守奇因为哥哥刘守光夺了父亲的位置,便逃到契丹,又从契丹逃往太原,刘去非都跟着他。庄宗讨伐北燕时,刘守奇跟随周德威带着军队前进,部队到达涿州,涿州刺史姜行敢登城固守,刘去非对姜行敢大声说“:河东小刘郎领军来为他父亲铲除凶贼,你怎么胆敢抗拒!”刘守奇取下头盔问候姜行敢,姜行敢就在城墙上遥拜刘守奇,立即打开城门迎接投降。周德威嫉妒刘守奇不战而下涿州的功劳,密告庄宗,说刘守奇不可靠。庄宗使人召回刘守奇商量事情,走到土门时,刘去非劝说刘守奇说“:您不费一兵一卒便降伏了涿郡,周将军因为不是出于自己的功劳,必有巧舌离间,太原不能去啊!您家与梁朝,一向有君臣的关系,应投奔归附于梁朝,才有大福以保万全啊!”刘守奇于是投奔梁朝,梁朝以刘守奇为沧州留后,以刘去非为河阳行军司马。当时谢彦章调刘去非任郢州刺史。到庄宗平定河、洛一带后,刘去非便丢下郢州归顺高季兴,任行军司马,又改姓换名。从此高季兴父子把他当作心腹,举凡守土规划,出兵方略,言听计从。乾佑元年夏天,高从诲奏请任刘去非为武泰军节度留后,仍任荆南行军司马,加封检校太尉。后来刘去非在江陵去世。

猜你喜欢
  卷七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司马迁
  卷四十·本纪第四十·脱脱
  卷七十一·列传第一·后妃·脱脱
  第五十七回 清文宗嗣统除奸 洪秀全纠众发难·蔡东藩
  ●卷九·刘一清
  卷之三百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六十二·佚名
  皇王大纪卷二十三·胡宏
  一二九○ 四川总督李世杰奏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一○二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核《北征录》并将原书及《一统志》黏签进呈片·佚名
  王克敬传·宋濂
  卷二十九·佚名
  卷一百七十四之七·雍正
  卷一百十九·雍正
  选举三一·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頥山诗话原序·安磐

      頥山老农曰夫诗言志诗话又以论诗也故诗难而论诗又难也夫作者皆禀灵含异各充其极缛旨绮文情变气殊故以浅涉者不能深以泛猎者不能得以已见者不能该以辞类者不能达意诡于本指鉴左于微向其于标能振芳益逺哉夫立标以示

  • 惜香乐府卷八·赵长卿

    水龙吟无情风掠芭蕉响,还是重门已闭。银缸独对,相思方切,教人怎睡。解叹从前事,解叹了、依前鳖气。想他家那里,知人憔悴,相应是、睡也未。且恁和衣强寝,奈无寐、依前重起。起来思想,当初与你,忒煞容易。及至而今也,半头天眼,不存

  • 卷第二十九·陈与义

    ○除夜畴昔追欢事,如今病不能。等闲生白发,耐久是青灯。海内春还满,江南砚不冰。题诗饯残岁,钟鼓报晨兴。○雨中北客霜侵鬓,南州雨送年。未闻兵革定,从使岁时迁。古泽生春霭,高空落暮鸢。山川含万古,郁郁在樽前。○渡江江南非

  • 卷三百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二王建宫词一百首蓬莱正殿压金【一作云】鳌红日初生碧海涛闲【一作开】着五门遥北望柘【一作赭】黄新帕【一作筑】御牀高殿前传点各依班召对西来八【一作六】诏蛮上得青花龙尾道侧身偷觑

  • 御选宋诗卷四十三·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四十三五言律诗九武衍京口防应戌将归营老矣犹征调新从淮上归尽知边境事曾解寿春围腥血封刀匣黄沙渍铁衣奏功均得赏沽酒醉斜晖伯氏自吴门来辇下再宿即别把酒论新事移牀问故山桑麻云已长亲戚喜相

  •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八)·陈寅恪

    论列朝诗集既竟,请略述钱柳复明之活动。今就所存材料观之,关于牧斋者不少,若多加考述则非本文之主旨,故择其关于河东君者详言之,其他牧斋活动之主要者亦稍稍涉及,聊见两人同心同志之梗概也。河东君在崇祯甲申以前之作品,如陈

  • 卷之三百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附录(行吟杂录)·金科豫

    锦州金科豫笠庵撰 雨际杨湖岩司马招饮署中归迟有作 五日小雨登永宁城远眺 舟次 卜居觉林寺漫兴二首 登浮图绝顶纵目 晓渡渝江 登真武山览胜二首 夏日小雨同人燕集觉林寺之闻犀堂分韵得七绝二首限十二文 新秋遣怀戏赠

  • 一二○三 寄谕六阿哥永瑢等文渊文源所贮全书着派科甲出身尚书等校阅·佚名

    一二○三 寄谕六阿哥永瑢等文渊文源所贮全书着派科甲出身尚书等校阅乾隆五十二年五月十九日大学士和<珅>字寄六阿哥<永瑢>、大学士 公阿<桂>,乾隆五十二年五月十九日奉谕:热河文津阁所贮四库全书,朕偶加翻阅,其中讹谬甚

  • 南唐书卷五·马令

    宋 马令 撰后主书第五呜呼春秋之时君薨明年正月公即位自桓公始宣成而下未尝革也昭公薨于干侯定公于明年夏六月戊辰即位者其故何哉盖非常之变起于不可测非常之礼行于不得已古之人观防通以应世则处非常之变用非常之礼

  • 浙语六(东山散笔、墨庵补述)·查继佐

    ●浙语六(东山散笔、墨庵补述)沈乘、吕宣忠、王毓蓍、潘集、周卜年、严于鏻、潘国绪、叶尚高、朱奇生、邹维则、杨守程、卞子厚、沈宗采、徐睿(范香谷)、王翊(庞元培)传曰:浙之士十有五人。有倡言名义,辞出于口即见杀者为沈乘

  • 离娄上篇·王夫之

    一以六律正五音,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之五音言,而人声之五音不在其中。盖人声之五音一因其自然,直是无可用力正得处。律之所能正者,以立长短、大小、多少、轻重之法,而取清浊、缓急、修促、洪细之定则也。耳

  • 第三十一卦:《咸卦》·佚名

    咸:亨,利贞;取女吉。【白话】《咸卦》象征感应:亨通顺利,有利于坚守正道;娶妻可以获得吉祥。《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白话】《象辞》说:《咸卦》的卦象是艮(山)下兑(泽)上,为山上有泽之表象,即上方

  • 卷三·王质

    <经部,诗类,诗总闻钦定四库全书诗总闻卷三宋 王质 撰鄘风柏舟一章泛彼柏舟在彼中河柏舟在中河欲济河也当是送女归人之舟母欲女归人而女愿事母不欲去家其母不以为然故极道其真心以死自誓以天为辞母犹天也何不谅人而

  • 跋太虚法师文钞·太虚

    佛法颠危,由内腐外侮以招感。此三年前予在某旬刊上已略有贡献。顾全国梦多醒少,卒无澈底扶持,仅缁素几辈,大声疾呼,虽言之谆谆,而听者藐藐。夫外患之来,不离内忧,何者内忧?足值研讨。大概旁观之监察及本身之错认,可长太息者有下

  • 第四品 王品·佚名

    第八一 陶师经如是我闻。&mdash;&mdash;一时,世尊与大比丘众俱,游方至拘萨罗国。尔时,世尊离道外行,于某场所现微笑。时,尊者阿难思忖:&ldquo;何因、何缘,世尊现微笑耶?无因,如来是不现微笑。&rdquo;尔时,尊者阿难,偏袒一肩,向世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

    该书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选举与考试制度、赋税制度、国防与兵制等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式的概观与对照,叙述因革演变,指明利害得失。论述精辟,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书中钱穆先

  • 华聚陀罗尼咒经·佚名

    佛说华聚陀罗尼咒经,一卷,失译人名。与华积陀罗尼神咒经。佛说华积楼阁陀罗尼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