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五章 五三惨案和对日之交涉

中国的统一,是帝国主义者所不利的。所以要多方阻挠。如利用我国的内争,将借款军械等,供给一方面等都是。而其尤露骨的,则莫如十七年的五三惨案。

当十六年五月间,国民革命军,奠定东南,渡江北伐。当时日本政府,便有乘机干涉的意思。乃借保护侨民为名,运兵到山东。经我政府迭次交涉,方才撤退。十七年四月,国民军既克兖州。日本阁议,又通过第二次出兵案。先将驻津日军三中队,调赴济南。又派第六师团,从青岛登岸到济。五月三日,在济南的日兵,和我无端启衅。我国徒手的军民,被杀的不计其数。甚且闯入交涉公署,把特派交涉员蔡公时,和职员十人、勤务兵七名,一齐杀害。中国为避免枝节起见,即将在济南的兵退出,只留一团驻守。而日本于七日,又对我提出无理的要求:(一)高级军官,严行处分。(二)和日兵对抗的军队,解除武装。(三)我军离开济南和胶济铁路二十里。限十二小时答复。而又不待我答复,于八日,径用大炮攻城。我守城的一团兵,奉命于十日退出。十一日,日兵入城。又大肆屠戮。并且扣留车辆,截断津浦路,强占胶济沿线二十里内的行政机关。

当日兵攻城之际,我政府即致电国际联盟,请其召集理事会,筹划处置;我愿承诺国际调查,或国际公断等办法。但是国际联盟,并无适当的外置。日本却又径致《觉书》于我说:“战争进展到京、津,其祸乱或及满洲之时,日政府为维持满洲起见,或将采取适当有效的处置。”日本此时,以为如此一来,北伐必然停顿;即使继续,也要经过长时间的斗争;日本于中取利的机会甚多。尤其兵争延及东北时,日本可以遂其所大欲。谁知国民革命军,依旧绕道北上。而且经此事变,我国人反有相当的觉悟,东北军也发出息争御侮的通电,于六月初,竟退出关。胶东的兵,于九月一日易帜。在天津以东的直鲁军,亦因关内外的夹击,于九月中旬解决。日人无可如何。十月初,乃和我国开始交涉。我国提出:(一)先行撤兵;(二)津浦通车;(三)交还胶济沿线二十里内的行政机关;(四)胶济路沿线土匪,由中国负责肃清等项。日人不愿意,交涉停顿。后来屡经波折,到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才定议:日军于两个月内撤退。双方损害,则设共同委员会调查。议定之后,我方派出接收委员。日兵初定四月十八至二十五之间撤退。旋又说胶东匪乱甚炽,坊子以东,要议展期。我政府不赞成分期接收,索性将全部展缓。直至六月五日,日方才开始撤兵,至十六日而接收完毕。

在山东一方面,日人虽未遂其阻挠北伐的野心;然而对于东三省,则还是野心勃勃,所以有十七年六月四日,张作霖在皇姑屯车站遇炸之事。这一次的炸弹案,布置得很为周密,非经多数人长时间之布置不可。铁路警备森严,其断非张作霖的政敌或匪徒少数人所能为,不问可知了。经这一次阴谋,更促成东北的觉悟。于是有七月一日通电服从国民政府之举。日本又命其驻奉天的总领事劝告:易帜之事,宜观望形势。又派专使到奉,以吊丧为名,劝告奉方,不宜与国民政府妥协。奉方都不听从。三省实行易帜之后,东北一方面,收回权利的事,也逐渐进行,日人心怀忿恨,就伏下民国二十年“九一八”的祸根了。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七 玄宗诸子·刘昫
  卷三百六十五·列传第一百二十四·脱脱
  卷一百七十一·毕沅
  东林列传卷十九·陈鼎
  卷之一百三十八·佚名
  第二五禀光绪二年正月二十九日一一二○三-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纪昀
  一一二四 军机大臣奏《江西通志》所载浮粮荒地各条现在并无其事等情折·佚名
  提要·鲍彪
  御制读龚遂传·班固
  九三 辛亥革命二——孙德卿·周作人
  李远传·李延寿
  李远传·张廷玉
  卷二百十五·佚名
  卷五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五十七回 槐氏兵间逃命 王婆水里丧生·萧晶玉

    且说镇国王认着双印,父子主仆正自谈心,昕得外面叩门,原来是任守志的两个家丁找至此间,安宁领他们进来,天色已晚,大家安歇。次日九千岁大犒三军,修了保本,付与高公。曹元帅歇兵三日,拔营起寨。高公父子主仆洒泪与辞,王爷善言慰遣

  • 书籍简介·陈肇兴

    本书(一册一四○面八四、○○○字)凡八卷,陈肇兴撰。肇兴字伯康,彰化人。清咸丰戊午(八年),举于乡;颜所居曰「古香楼」,读书咏歌以自娱。同治元年,戴潮春(万生)事变起,慨然投笔从戎。彰化陷,隻身冒险逃入集集;仍从事奋练乡勇,投官军。

  • 國朝獻徵錄卷之二十九·焦竑

      戶部二(尚書二)   ◆尚書二   光祿大夫柱國太子太保戶部尚書贈太傅謚 忠定韓公文墓志銘(楊一清)   資善大夫戶部尚書贈太子太保簡菴顧公佐神道碑(王鏊)   資政大夫戶部尚書近山劉公璣墓誌(許宗魯)   光祿大夫柱

  • 第八回 怙势招殃杨氏赤族 逞凶灭纪贾后废姑·蔡东藩

      却说杨骏见武帝已崩,即入居太极殿,主持国政,引太子衷即位柩前,颁诏大赦,骤改太熙元年为永熙元年,何其匆促乃尔?尊皇后杨氏为皇太后,立贾妃南风为皇后。会梓宫将殡,六宫出辞,骏并不下殿,反用虎贲百人,环卫殿门,一面促令汝南王

  • 卷之一百五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三·黄震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纪要卷三宋 黄震 撰后汉【光武中兴髙祖九世孙出自景帝初刘在平禁兵中立为更始而光武为偏将军建武元年即位】光武【大度 深几 明谟 雄防 不灌赤眉 行铜马营 答窦融书 抑外戚 退功臣】昆阳

  • 卷四·萧常

    <史部,别史类,萧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四      宋 萧常 撰章武以来吴魏年表第二 按昭烈以建安二十四年走曹操於汉中秋羣下表为汉中王明年操子丕簒国又明年昭烈从羣臣请即

  • 三八 老寿先生·周作人

    老寿先生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可是并不严厉,他的书房可以说是在同类私塾中顶开通明朗的一个。他不打人,不骂人,学生们都到小园里去玩的时候,他只大声叫道:“人都到那里去了?”到得大家陆续溜回来,放开喉咙读书,先生自己

  • 第七节 玄宗之立·吕思勉

    景龙四年(710年),是岁,韦后临朝,改元为唐隆,睿宗立,又改为景云。六月,中宗崩。《旧书·本纪》云:时安乐公主志欲皇后临朝称制,而求立为皇太女,由是与后合谋进鸩。《通鉴》云:马秦客、杨均得幸于后,恐事泄被诛,安乐公主欲后临朝,自为

  • 五经稽疑卷六·朱睦㮮

    明 朱睦㮮 撰春秋宣公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先儒以敬嬴之罪因夫人至特称妇姜以显之夫鲁之声姜敬嬴穆姜俱在故三君之娶皆称妇姜以别于君母所谓有姑之辞是也然敬嬴之罪岂于称妇姜二字足以显之乎夫人氏不氏则文有衍缩尔非

  •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四·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  菩萨变化仪轨品第二之一  尔时妙吉祥童子。观察会中一切大众。于是妙吉祥童子。入观照三摩地。入此定已。从其脐轮出大光明。复有无数百千那由他俱胝光

  • 佛说无崖际总持法门经·佚名

    西秦沙门圣坚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万二千。尽一生补处应尊位者。皆从十方世界来会。悉得总持辩才无碍。执意坚固所言真谛。珍贵恭顺不放逸法。惭愧慈忍以为上服。

  • 德风禅师语录卷五·佚名

    达磨像风索索浪悠悠波心上逞风流咦话把落江湖令人笑不休堪笑胡僧碧眼叟折芦渡水逞风流是从收拾归西去狼籍人间话未休关帝像龙门钱居士请题目睹春秋季脚下红波起且道恁么人却是伏魔大帝鱼篮观音不看东兮不看西但观篮内

  •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

    胡适撰。写于1922年,录自《胡适文存二集》。为上海《申报》创办五十周年纪念而作。它论说了中国新旧文学过渡期五十年来的演变过程,中国古文学即“死文学”的结束和中国新文学即“活文学”的新生之消长历程。略述了文

  • 道德真经口义·林希逸

    道教经籍。南宋林希逸撰。4卷。作者认为前人注《老子》,各种分章及分为《道经》与《德经》都不对,只有苏辙之注最为接近。该书间用《易》理和禅义注解,如第一章诸家注多从天地万物起源、宇宙生成角度说,希逸认为更应从“

  • 五母子经·佚名

    佛说五母子经,一卷,吴支谦译。说八岁沙弥,从阿罗汉学道,遂得五通,以宿命而生自己,前五生之母,悲吾子之早世,空自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