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七节 玄宗之立

景龙四年(710年),是岁,韦后临朝,改元为唐隆,睿宗立,又改为景云。六月,中宗崩。《旧书·本纪》云:时安乐公主志欲皇后临朝称制,而求立为皇太女,由是与后合谋进鸩。《通鉴》云:马秦客、杨均得幸于后,恐事泄被诛,安乐公主欲后临朝,自为皇太女,乃相与合谋,于饼中进毒。《旧书·韦后传》,既云帝“遇毒暴崩”,又云:时马秦客侍疾,议者归罪于秦客及安乐公主;则时帝实有疾,以为死于鸩毒,事亦近诬。然韦后不能总揽朝权,则必有乘机而起者,相王本曾居宸极,其必遭疑忌者,势也。时相李峤尝密表请措置相王诸子,勿令在京。而太平公主与上官昭容谋,草遗制,立温王重茂为太子,皇后知政事,而以相王参谋,盖亦欲持两端。《新书·昭容传》云:始从母子王昱为拾遗,昱戒曰:上往困房陵,武氏得志矣,卒中兴,天命所在,不可幸也。三思虽乘衅,天下知必败,今昭容上所信而附之,且灭族,郑以责婉儿,不从。节愍诛三思,果索之,始忧惧。及草遗制,即引相王辅政。临淄王兵起,被收。婉儿以诏草示刘幽求,幽求言之王,王不许,遂诛。乱世处权势之地者,其机实至危,迫而思自全之计,固理所可有也。然韦后之党,不以是为已足。宗楚客乃云:“皇后于相王为嫂叔。嫂叔不通问。”卒罢之。后与从兄韦温定策,温,玄贞兄玄俨之子。以刑部尚书裴谈、工部尚书张锡知政事,留守东都。又命左金吾大将军赵承恩,及宦者左监门卫大将军薛思简率兵往均州,以备谯王重福。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召诸府兵五万人屯京城,列为左右营,然后发丧。少帝即位,时年十六。尊后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后令韦温总知内外兵马,守援宫掖。驸马韦捷、温弟湑之子,尚中宗女成安公主。韦濯玄贞世父弘庆之孙。尚定安公主,即王同晈妻也,同晈死,更嫁濯。分掌左右屯营。武延秀及温从子播、温兄灌之子。族弟璿、玄贞弟玄昭之子。外甥高崇一作嵩。共典左右羽林及飞骑、万骑。又遣使诸道巡抚。然京城恐惧,相传将有革命之事,往往偶语,人情不安。盖已成惊弓之鸟也。

相王子临淄王隆基居京师,尝阴接万骑豪俊。兵部侍郎崔日用,素附三思、延秀及宗楚客,恐祸及,往输诚,潜谋推戴。隆基与太平公主谋,公主使子卫尉卿薛崇简从,又与苑总监钟绍京及刘幽求等谋之。时韦播、高崇分押万骑,数榜棰以取威,万骑皆怨,果毅葛福顺、陈玄礼诉之隆基。隆基使幽求讽以诛韦氏,皆踊跃愿从命。果毅李仙凫亦与谋。隆基乃微服与幽求入苑中,止绍京廨舍。使福顺、仙凫夜攻玄武门。入羽林军,杀韦璿、韦播及高崇,送首隆基。绍京率丁匠从隆基出,使福顺攻玄德门,仙凫攻白兽门,斩关而入。宿卫梓宫之兵闻噪声,皆被甲应之。韦后皇惑,走入飞骑营,为乱兵所害。安乐公主及武延秀亦见杀。诛上官昭容。明日,迎相王入禁中。杀韦温、宗楚客、纪处讷、马秦客、杨均、叶静能等。韦巨源闻乱,出至都街,为乱兵所杀,年八十矣。崔日用诛诸韦于杜曲,在长安南。襁褓儿无免者。武氏宗族,缘坐诛死及配流殆尽。盖至是而武、韦之势,始一大挫矣。少帝下诏让位于相王。相王即位,是为睿宗,迁谯王重福为集州刺史。今四川南江县。初韦后之临朝也,贬吏部侍郎郑愔为江州司马。见第二章第七节。愔潜过均州,与重福及洛阳人张灵均谋诛韦氏。未发而韦氏败。据《通鉴》。灵均说重福直诣洛阳,袭杀留守,西据陕州,今河南陕县。东下河南北,重福乃遣家臣王道先赴东都,潜募勇敢,而与灵均自均州乘驿继进。愔时自秘书少监左迁沅州刺史,今湖南沅陵县。亦迟留洛阳以俟之。洛州长史崔日知日用弟。洛州见第二章第三节。破获王道之党。留台侍御史李邕谕屯营兵拒重福,破之。重福投漕河死。灵均及愔皆斩于东都市。时八月也。明年正月,改封温王为襄王,迁于集州,遣兵守卫。玄宗开元二年(714年),转房州刺史,见第二节。寻薨,时年十七,谥曰殇皇帝。

睿宗六子:长宋王成器,次申王成义,次临淄王隆基,次岐王隆范,次薛王隆业,次隋王隆悌。隆悌早薨。韦氏之败,以临淄王为平王,旋立为太子。刘幽求、钟绍京等虽知机务,旋即罢去,而以姚元之、宋璟为相,罢斜封墨敕官,革正选务,纲纪颇振起矣。然太平公主,自中宗已来,进达朝士,多至大官。词人后进,造其门者,或有贫窘,则遗之金帛。及此,又提下幼主,授天下于睿宗。《新书》本传云:将立相王,未有以发其端者。主顾温王儿子,可劫以为功,乃入见王曰:“天下事归相王,此非儿所坐。”乃掖王下,取乘舆服进睿宗。军国大政,事必参决,如不朝谒,则宰相就第议其可否。其必不能自远于权势也审矣。乃数为流言云:“太子非长不当立。”以宰相韦安石不附己,欲倾之,赖郭元振救之,乃免。《旧书·安石传》曰:太平公主与窦怀贞等潜有异图,引安石与其事,屡使子婿唐晙邀安石至宅,安石竟拒不往。睿宗尝密召安石,谓曰:“闻朝廷倾心东

宫,卿何不察也?”安石对曰:“陛下何得亡国之言?此必太平之计也。”睿宗矍然曰:“朕知之矣,卿勿言也。”太平于帘中窃听之。乃构飞语,欲令鞫之,赖郭元振保护获免。又尝乘辇邀宰相于光范门,讽以易太子,以宋璟抗言而罢。景云二年正月,郭元振、张说皆同平章事。二月,宋璟与姚元之密言于上,请出宋王及高宗孙豳王守礼于外,罢岐、薛二王左右羽林大将军,使为卫率,以事太子,而安置太平公主于蒲州。从之。张说又进言,命太子监国。未几,太子奏宋璟、姚元之离间姑、弟,皆外出。豳、宋二王出刺之命亦寝。五月,复以太子请,召太平公主还京师。十月,张说转尚书左丞,留司东都。明年先天元年。六月,武攸暨卒。七月,星官言帝坐前星有变。八月,帝传位于太子,是为玄宗。然惟知三品已下除授及徒罪而已,其军国大务并重刑狱,太上皇并兼省之。《通鉴考异》引《睿宗实录》。是月,刘幽求为右仆射,同三品,与右羽林将军张谋以羽林军诛太平。侍御史邓光宾泄其谋,三人皆流岭外。崔湜讽广州都督周利贞杀幽求,桂州都督王晙知其谋,留幽求不遣,乃免。十一月,上皇诰遣皇帝巡边。又明年,先天二年(713年),玄宗开元元年(713年)。二月,乃罢之。六月,郭元振同三品。时宰相七人,窦怀贞、萧至忠、岑羲、崔湜皆太平党,而元振与魏知古、陆象先不附。新旧《书》传皆云:宰相七人,五出其门。《通鉴考异》云:《唐历》曰:宰相有七,四出其门。或者《新旧》传并象先数之,《唐历》不数象先耳。案新旧《书·象先传》,亦皆言其不附太平。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皆私谒主。主乃谋使元楷、慈举羽林兵入武德殿,羲、至忠举兵南衙应之。王琚者,初与王同晈善,同晈败,变姓名亡去,后事玄宗于东宫。及即位,拜中书侍郎。言不可不速发。张说亦自东都使人遣上佩刀,劝速决。崔日用自荆州长史入奏事,劝上先定北军,后收逆党,帝从之。以为吏部侍郎。七月,魏知古告公主欲以是月四日作乱。三日,上与岐、薛二王、元振、琚、日用等定策。王毛仲者,高丽人,父以犯事没官,与李宜德俱事玄宗为奴。玄宗之入苑,宜德从之,毛仲避不入,数日而归。玄宗不之责,而超授将军。玄宗之监国,奏改左右万骑曰龙武军,与左右羽林为北门四军,以葛福顺等为将军。毛仲专知东宫驰马、鹰狗等坊。及是,因毛仲取闲厩马及兵三百余人,自武德殿入虔化门,召元楷、慈先斩之,又诛至忠、羲、怀贞等。崔湜流窦州,在今广东信宜县南。宫人引其同谋进毒,赐死。太平逃入山寺,三日乃出,赐死于家。诸子、党与,死者数十人,惟薛崇简以数谏其母获免。于是上皇诰:自今军国刑政,一听皇帝处分。武氏余孽,至斯而尽,时局乃有澄清之望矣。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五 刘湛 庾悦 顾琛 顾觊之·李延寿
  卷二百六十六·列传第二十五·脱脱
  卷一百十九 志九十四·赵尔巽
  第三章 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梁启超
  卷之九百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五·佚名
  第三三六禀道光二十三年九月三日一二二○二--一三·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纪昀
  陈寿传·房玄龄
  王质传·姚思廉
  李晟传·刘昫
  牛温舒传·脱脱
  自序·钱穆
  附录三·孙中山
  吏部·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曲品卷上·吕天成

    东海郁蓝生撰琅琊方诸生阅自昔伶人传习,乐府递兴。爂段初翻,院本继出,金元创名杂剧,国初沿作传奇。杂剧北音,传奇南调。杂剧折惟四,唱惟一人;传奇折数多,唱必匀派。杂剧但摭一事颠末,其境促;传奇备述一人始终,其味长。无杂剧则孰

  • ●近光集原序·周伯琦

    士君子生乎盛时有文学才艺以结知于眀主词章洋溢于馆阁议论敷扬于朝廷所谓昭代伟人盛福全美者也凤凰鸣矣于彼髙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雝雝喈喈吾尝于故老大臣卷阿之诗诵之噫古之圣贤屯艰险难者多矣千载一时之遇所

  • 卷六十四·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六十四武功善师不阵赋【以圣潮威服   唐远人为韵】阙 名明明天子五帝可六政不严而诸夏以清师不陈而远人咸服于是旋大斾罢长毂劒无顿锋矢无血镞万方悦四境肃同夏后之舞羽舞干笑周王之白

  • 妃嫔传第五·陈寿

    孙破虏吴夫人,吴主权母也。本吴人,徙钱唐,早失父母,与弟景居。孙坚闻其才貌,欲娶之。吴氏亲戚嫌坚轻狡,将拒焉,坚甚以惭恨。夫人谓亲戚曰:「何爱一女以取祸乎?如有不遇,命也。」于是遂许为婚,生四男一女。搜神记曰:初,夫人孕而梦月

  • 丙集·叶绍翁

      ○褒赠伊川绍兴元年九月二日,敕通直郎程颐:“朕惟周衰,圣人之道不得其传,世之学者违道以趋利。舍已以为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亦孰从而求之?闲有老师大儒不事章句,不习训传,能自得于正心诚意之妙,则曲学阿

  • 第七十四回 东征西讨绝域穷兵 先败后成贰师得马·蔡东藩

      却说辽东塞外,有古朝鲜国,在黄海东北隅。周时封殷族箕子,为朝鲜主,传国四十一世,由燕人卫满侵入,逐去朝鲜王箕准,自立为王,建都王险城,攻略附近小邑,势力渐强,再传至孙右渠,诱致汉奸,阻遏汉使,武帝特遣廷臣涉何往责右渠,右渠不

  • 第十九回 猛汉将营中遇刺 伪蜀帝城下拚生·蔡东藩

      却说征南大将军岑彭,自引兵下陇后,不与陇西战事,但在津乡驻兵,防御蜀军。津乡地近江关,江关为蜀兵所踞,堵塞水陆,负嵎自雄。岑彭屡督兵往攻,终因江关险阻,不能奏功。光武帝乃遣大司马吴汉,率同刘隆臧宫刘歆三将,调发荆州兵

  • 第六十九回 伪独立屈映光弄巧 卖旧友蔡乃煌受刑·蔡东藩

      却说徐勤仆倒地上,那弹子向身上擦过,险些儿击入腰膂,他却装着死尸,僵卧不动,但闻外面枪声四起,闹成一片,顿时呼喝声,哀号声,乱做一团糟。徐勤开眼偷觑,从烟尘缭乱中,仔细认明,觉身旁已无一人,他想此时不走,更待何时,当下爬将起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二·佚名

    万历十年三月己未朔孝肃皇后忌辰祀于 奉先殿遣候吴继爵祭 裕陵○行皇女百日命名礼成赐三辅臣金币有差○升南京光禄寺卿郑钦为应天府府尹○勒福建副使谭启致仕坐久病故○革浙江贪都司吴宪职仍下巡按御史问○以大同指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二·佚名

    天启二年五月丙申朔 上御皇极门内殿受朝○御史周宗建因雨雹之异锍釒陈弭灾四款一曰大臣名节宜重揆席之地弹抨四集而恬然入直此阴象之在纶阁者宜扶之以名节也一曰小臣忠告宜宽谏章甫投谴呵随下数日之间累遭摧折此阴

  • 卷之七百四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零九·佚名

      大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

  • 史记索隐后序·司马迁

    史记索隐後序 夫太史公记事上始轩辕下讫天汉虽博采古文及传记诸子其间残缺盖多或访捜异闻以成其说然其人好奇而词省故事核而文微是以後之学者多所未究其班氏之书成於後汉彪既依迁而述所以条流更明且又兼采衆贤羣理毕

  • 定公(元年~十五年)·公羊高

    定公元年春王。定何以无正月?正月者,正即位也。定无正月者,即位后也。即位何以后?昭公在外,得入不得入未可知也。曷为未可知?在季氏也。定、哀多微辞,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则未知己之有罪焉尔。三月,晋人执宋仲几于京师。仲几之

  • 龙虚篇第二二·王充

    【题解】本篇义在驳斥龙是神物会升天的虚妄说法,故篇名为“龙虚”。汉代盛行龙是神物,雷电击断树木,劈坏房屋,是天来取龙上天的说法。王充一面运用逻辑推理,一面引用史书,驳斥了这种虚假的说法。他指出,龙是

  • 地狱品法句经第三十(十有六章)·佚名

    地狱品者,道泥梨事作恶受恶罪牵不置。妄语地狱近,作之言不作。二罪後俱受,是行自牵往。法衣在其身,为恶不自禁。苟没恶行者,终则堕地狱。无戒受供养,理岂不自损。死啖烧铁丸,然热剧火炭。放逸有四事,好犯他人妇。卧险非福利,毁

  •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二十卷·佚名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二十卷 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十法品第十一之二 问青遍处定加行云何。修观行者由何方便。而能证入青遍处定。答初修业者创修观时。于此世界或取青树。或取青叶或取青花或取青

  • 春秋集传辨疑·陆淳

    《春秋》学著作。唐陆淳撰。十卷。此书与其《春秋集传纂例》可视为“姊妹篇”。《纂例》一书,纂集啖助、赵匡批评三传之言,总举大意而已。此书乃缕列三传之文,于每句之后,系以啖、赵之言,逐句驳诘之。所述赵说为多,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