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一二四 军机大臣奏《江西通志》所载浮粮荒地各条现在并无其事等情折

一一二四 军机大臣奏《江西通志》所载浮粮荒地各条现在并无其事等情折

乾隆五十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臣等将《江西通志》内所载浮粮、荒地各条询问彭元瑞,据称:江西省自明时相沿,各州县多有浮粮、荒地,业经于康熙年间节次丈量豁免,现在并无其事。等语。除将封禁山一条拟写谕旨寄信舒常外,理合奏闻。谨奏。(军机处上谕档)【真按:此档与办理四库全书何干?只因乾隆阅四库全书而起,而然,则所遗漏者必仍不少矣!】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 解系(弟结 结弟育) 孙旂 孟观 牵秀 缪播(从弟胤) 皇甫重张辅 李含 张方 阎鼎 索靖(子綝) 贾疋·房玄龄
  卷一百七十七·志第一百三十·食货上五等·脱脱
  ●卷五·刘一清
  宋季三朝政要卷五·佚名
  资治通鉴后编卷八十五·徐乾学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十五·佚名
  卷五·苏辙
  一一一九 山西巡抚伊桑阿奏覆查无抽改《御批资治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列传卷第五 高丽史九十二·郑麟趾
  史记集解卷九十五·裴骃
  三国史记卷第六。·金富轼
  刘敏元传·房玄龄
  姚兴传·魏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于处士石(紫岩集)·顾嗣立

    石字介翁,婺之兰溪人。貌古气刚,喜诙谐。早慕杜古高之为人,后从王宗庵业词赋,自负甚高。年三十而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出入诸家,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也。因所居乡自号紫岩,晚徙城中,更号两溪。有诗三卷,门人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九十三·佚名

    嘉靖四十年二月辛卯朔日食是日微阴钦天监官言日食不见即同不食 上悦以为 天眷已而礼部尚书吴山以救护礼毕报忤旨山引罪 上曰尔等守礼不必引罪该科官如何不参令以状对礼科都给事中李东华等惶恐言 圣德当阳祥云护日当食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一·佚名

    弘治元年十二月庚寅朔 上视大祀牲于南郊○兵部奏旧例不系应捕而能擒盗者冠带总旗一名以上升署一级余丁给赏盗木处决者给赏今锦衣等卫所副千户并冠带总旗舍人校尉余丁等不系应捕而所擒获盗有已处决者有瘐死及充军者方

  • 雍正实录卷之八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一一五八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请将四库全书底本汇交翰林院收贮折·佚名

    一一五八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请将四库全书底本汇交翰林院收贮折乾隆五十一年十月二十六日臣永瑢等谨奏,为酌定存贮四库全书底本事。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十九日钦奉谕旨:前经降旨,各省藏书家所呈书籍,于办毕后卽行发还。至督

  • 曹摅传·房玄龄

    曹摅字颜远,谯国谯县人。祖父曹肇,曹魏时为掌管宫门警卫将军。曹摅年少时孝顺父母,爱学习善作文,太尉王衍见面后很器重他,调补为临淄县令。县境有一寡妇,奉养婆母很恭敬。婆母因她年轻,劝促她改嫁,媳妇守节毫不动心。婆母怜悯

  • 王忄予传·张廷玉

    王忄予,字民应,太仓人。他的父亲王倬,做过南京兵部右侍郎,因恭谨淳厚而得到称赞。王忄予考中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授官行人,迁御史。皇太子离开内宫时,他上疏皇帝以武宗居青宫为戒。又弹劾罢去东厂太监宋兴。王忄予调出巡视

  • 卷七十七·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七十七宋 宋敏求 编典礼陵寝下优劳高祖山陵毕赐元从功臣及营奉百姓恩泽诏崇陵优劳德音丰陵优劳德音庄宪皇太后山陵优劳德音景陵优劳德音光陵优劳德音庄陵优劳德音孝明太皇太后山陵优劳德音

  • 鬻子卷上·鬻熊

    华州郑县尉逢行珪注撰吏五帝三王传政乙第五撰,具也。吏者,为政之具也。又,撰,博也,言王者布政施令,其在博求於良吏也。贤者举之,不贤者不预,言五帝三王政道可以百代传行者。乙,次於甲,以此明政之次也。政曰:政者,法教也。此明帝王

  • 管子补注卷十七·刘绩

      七臣七主第五十二      杂篇三  或以平虚请论七主之过【谓平意虚心也七主据下唯有六者皆过主能无此六者过则为一是主也过主六是主一故曰七主也】得六过一是以还自镜以知得失【得六过则为一是以自鉴得失可

  • 天理篇 第二 凡十九条·范立本

    孟子曰:“顺天者存,逆天者亡。”《近思录》云:“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循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已随之。”诸葛武侯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愿如此如此,天理未然未然。康节邵先生曰:&l

  • 经礼补逸卷七·汪克宽

    元 汪克寛 撰军礼振旅礼书大禹谟禹班师振旅周礼大司马中春敎振旅司马以旗致民平列陈如战之陈辨鼓铎镯铙之用王执路鼓诸侯执贲鼓军将执晋鼓师帅执提旅帅执鼙卒长执铙两司马执铎公司马执镯以敎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大

  • 卷八·夏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觧卷八宋 夏僎 撰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厎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林少頴谓自兾州既载壶口至西戎即叙皆以名山大川奠九州之疆界史官因叙九州之疆界遂及其治水曲折

  • 书传会选序·刘三吾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当大德圣人在天子位之日举议礼制度考文之典谓六经莫古于书帝王治天下之大法莫僃于书今所存者仅五十八篇诸儒训注又各异同至宋九蔡氏本其师朱子之命作为集传发明殆尽矣然其书成于朱子既殁之

  • 卷四·杨复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图钦定四库全书仪礼圗卷四      宋 杨复 撰乡饮酒礼第四【郑目録云诸侯之乡大夫三年大比献贤者能者于其君以礼賔之与之饮○疏曰凡乡饮酒之礼其名有四此賔贤能一也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

  • 卷三·王植

    钦定四库全书正蒙初义卷三邳州知州王植撰天道篇第三补训此以天道名篇而其中以天道圣人并言见圣人与天道同亦惟圣人能言天道也前四节以圣人与天道相形天不言四节言天道不见而章三节言圣人天之知物节又言天道盖天命亦天

  • 卷五十五(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月藏分第十二分布阎浮提品第十七尔时世尊,既知一切诸来大众於三宝所皆生深信尊重敬仰得未曾有更不信事诸馀天已,告他化自在天王,化乐天王,兜率陀天王,须夜摩天王,帝释天王,四大天王及诸眷属。娑伽罗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

  • 根本说一切有部略毗奈耶杂事摄颂一卷·佚名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此杂事中总有八门。以大门一颂摄尽宏纲一一门中各有别门。总摄八颂就别门中各有十颂。合九十颂。并内摄颂向有千行。若能读诵忆持者。即可总闲其义。  大门总摄颂曰(总有八颂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