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章 前汉的政治

前汉凡二百十年,在政治上,可以分做四期:

第一期:高祖初定天下。这时候,还沿着封建思想,有功之臣,与高祖同定天下的,其势不得不封。而心上又猜忌他。于是高祖听娄敬的话,徙都关中,想借形胜以自固。又大封同姓之国,以为屏藩。这时候,异姓王者八国,除长沙外,多旋就灭亡。同姓王者九国,都跨郡三四,连城数十,遂成为异日的乱源。注208高祖开国之后,是外任宗室,内任外戚的。所以吕后在其时,很有威权。高祖死后,惠帝柔弱,政权遂入于吕后之手。先是高祖刑白马与诸侯盟说:“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惠帝死后,吕后临朝,就分封诸吕。又使吕禄、吕产,统带守卫京城和宫城的南北军。吕后死后,齐哀王起兵于外。诸吕使灌婴击之。灌婴阴与齐王连和,顿兵不进。汉朝的大臣,因此劝诸吕罢兵就国,诸吕犹豫不决。而太尉周勃,乘隙突入北军,和齐王的兄弟朱虚侯章等,攻杀诸吕。杀掉太后所立的少帝和常山王弘,而迎立文帝。注209于是汉初握权的外戚打倒;而晨星寥落的功臣,自此以后也逐渐凋零。特殊势力,只有因私天下之心所封建的宗室了。

当汉初,承春秋战国以来五百余年的长期战争;加以秦代的暴虐,秦、汉之际的扰乱,天下所渴望的,是休养生息。而休养生息之治,只有清静不扰的政策,最为相宜。汉初已有这个趋势。文、景二代的政治,尤能应这要求。所以社会上顿呈富庶之象。这时候,内而诸侯之尾大不掉,外而匈奴之时来侵犯,都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帝也一味姑息,明知吴王濞(bì)有反谋,却赐之几杖以安之。匈奴屡次入寇,也只是发兵防之而已。到后来,封建的问题,到底因吴楚七国之乱而解决。注210而对外的问题,则直留待武帝时。至于制民之产,和振兴文化,则文、景二代,更其谦让未遑了。注211要而言之:这一期,是以休养生息为主。可称西汉政治的第二期。

第三期是武帝。武帝是个雄才大略之主,很想内兴文治,外耀武功。于是立五经博士,表章六艺,罢黜百家。注212又北伐匈奴,西通西域,南平闽越、南越,东北并朝鲜,西南开西南夷。注213一时武功文治,赫然可观。然而武帝也和秦始皇一样,信方士,营宫室,又时出巡幸。财用不足,乃用孔僅、桑弘羊等言利之臣;又用张汤等酷吏,遂致民愁盗起,几乎酿成大乱。末年虽然追悔,天下元气,业已大受其伤了。武帝的太子据,因“巫蛊之祸”而死。晚年,婕妤(jiéyú)赵氏,生昭帝,武帝恐身后嗣君年少,母后专权,杀婕妤,然后立昭帝为太子。武帝崩,昭帝立。霍光、上官桀等同受遗诏辅政。武帝长子燕王旦,和上官桀、桑弘羊等谋反,为霍光所杀。昭帝崩,无子。霍光迎立武帝孙昌邑王贺。百日,废之。迎立戾太子孙病已,是为宣帝。注214当霍光秉政时,颇务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宣帝少居民间,知民疾苦。即位后,留心于刑狱及吏治,亦称治安。自武帝末年至此,憔悴的人民,又算稍获休息。这是西汉政治的第三期。自元帝以后,则君主逐渐愚懦,更兼之短祚(zuò),外戚的威权日张,遂入于第四期了。

汉代去古未远,宗法社会的思想,深入人心。人所视为可靠的,非宗室则外戚。汉初宗室,势力太大,致酿成吴、楚七国之乱。乱后,宗室的势力,遂被打倒,而外戚则势焰大张。元帝本是个柔仁好儒的人,然而暗于听受,宦官弘恭、石显专权,威权渐陷于不振。成帝很荒淫,委政于外家王氏。王凤、王音、王商、王根,相继为相,遂肇篡窃之势。哀帝夺王氏之权,然所任的,亦不过外家丁氏,和其祖母之族傅氏。哀帝死后,成帝的母亲,召用王莽。王莽本是抱负大志,想得位以行其所抱负的。于是弑平帝,立孺子婴,莽居摄践祚。旋又称假皇帝。而西汉之天下,遂移于新室了。时为公元八年。

【注释】

注208 异姓王者,为楚王韩信,梁王彭越,赵王张敖(张耳的儿子),韩王信,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卢绾,长沙王吴芮。同姓王者:齐王肥,淮南王长,燕王建,赵王如意,梁王恢,代王恒,淮阳王友,都是高祖的儿子。楚王交,是高祖的兄弟。吴王濞,是高祖的兄子。其事迹大略如下:韩信平齐后,自立为齐王,高祖不得已,因而封之,项籍灭后,徙封之于楚。又用陈平计,伪游云梦。韩信来谒(yè)见,便把他捉起来,带到长安,封为淮阴侯。后为吕后所杀。韩信徙王楚后,以齐封悼惠王肥。吕后时,分其地,封吕召为吕王,刘泽为琅邪(yá)王(虽是汉朝的宗室,却是吕后一党)。又分其城阳郡,为鲁元公主(吕后女,下嫁张敖)的汤沭邑。悼惠王传子哀王襄。吕后死后,其弟朱虚侯章、东牟侯兴居,都在长安。希望他哥哥做皇帝,差人去叫他起兵。当时汉朝大臣,本许封朱虚侯为赵王,东牟侯为梁王。文帝即位后,封朱虚侯为城阳王,东牟侯为济北王。城阳王不久就死了。济北王以谋反伏诛。哀王襄传子文王则。文王无子。文帝分其地,封悼惠王子六人。将闾为齐王,志为济北王,辟(bì)光为济南王,贤为菑(zī)川王,邛(qióng)为胶西王,雄渠为胶东王。后来济南、菑川、胶西、胶东四国,都与于吴、楚七国之乱。韩信徙封楚王被执后,分其地,以封高祖的从父兄荆王贾,和高祖的兄弟楚元王交。英布反时,贾为所杀,交传其孙戊,和吴王濞造反。彭越,当汉高祖追项籍时,封为梁王。天下定后,说有人告他造反,把他废掉,徙之于蜀。路上遇见吕后,把他带到洛阳,去见高祖。说:“彭王北士,今徙之蜀,是养虎自诒(yí)患。”于是再叫人告他造反,把他杀掉。而封子恢为梁王,友为淮阳王。韩王信,是六国时韩国之后。高祖使他击灭郑昌,封为韩王。天下定后,徙治晋阳(今山西太原县)。信自请徙治马邑(今山西马邑县),以御匈奴。许之。后叛降匈奴,为汉兵所击斩。淮南王英布,以反败死。以其地封淮南厉王长。文帝时,以骄恣诛死。英布败后,又封濞为吴王,为七国之乱的主谋。赵王张敖,是张耳的儿子,尚吕后女鲁元公主。高祖过赵,箕(jī)踞嫚骂。赵相贯高怒,谋弑高祖。事觉,敖被废。以封戚夫人子如意,戚夫人为高祖所幸,吕后深恶之。高祖死后,母子皆被杀。先后徙淮阳王友、梁王恢为赵王,又皆杀之。以封其侄儿子吕禄。文帝即位后,封如意之子遂为赵王。与于吴、楚七国之乱。燕王臧荼,以反被灭。改立卢绾。卢绾是汉高祖最要好的朋友。后以代相陈豨(xī)反,卢绾派入匈奴的使者,有和陈豨的儿子通谋的嫌疑,事觉后,卢绾逃入匈奴而死。以燕封灵王建。建死后,吕后杀其子,以燕地封自己的侄孙吕通。文帝即位后,徙琅邪王泽王燕。

注209 少帝是惠帝后宫美人子。吕后使惠帝后张氏(鲁元公主的女儿),杀其母,养以为子。惠帝死后,立之。少帝年长,知其事,口出怨言,为吕后所废。立常山王弘。常山王,汉大臣说他非孝惠子,是吕后诈名他人子。然此说,《史记》上明说其为诸大臣的阴谋,恐未必可信。

注210 汉初诸侯,封地太大,又其体制甚崇。国中有内史以治民,中尉以掌武职,丞相以统众官。一切设官,都同汉朝一样。汉朝只替他置一个丞相,其余悉由他自己用人。七国乱后,乃令诸侯不得治民补吏。改其丞相为相。余官亦多所减省。后来又省内史,令相治民,和郡太守一样;中尉和郡尉一样。于是郡与国名异而实同。当文帝时,贾谊即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之策,文帝未能行。武帝时,主父偃请令诸侯得以国土,分封其子弟。于是贾谊之说实现。汉代的封建,就名存实亡了。

注211 参看第四章。

注212 参看第九章。

注213 参看第七章。

注214 就是太子据,谥为戾。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五 谢哲 萧乾 谢嘏 张种 王固 孔奂 萧允弟引·姚思廉
  卷三十五·本纪第三十五·脱脱
  卷第二百九·胡三省
  宋史全文卷十八下·佚名
  明光宗贞皇帝实录卷之六·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六十·佚名
  卷之六十六·佚名
  第十四卷宋(一)·缪荃孙
  四○九 谕内阁办理四库全书并荟要所用誊录于京闱乡试落卷中择取·佚名
  史纠卷三·朱明镐
  南唐书卷二十七·马令
  卷五十七·雍正
  奏谳书十·佚名
  卷九养廉·冯煦
  卷一·曾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杂传第三十七·欧阳修

    ○翟光邺翟光邺,字化基,濮州鄄城人也。其父景珂,倜傥有胆气。梁、晋相距于河上,景珂率聚邑人守永定驿,晋人攻之,逾年不能下,景珂卒战死。光邺时年十岁,为晋兵所掠,明宗爱其颖悟,常以自随。光邺事唐,官至耀州团练使。晋高祖时,历棣

  • ●崇禎長編卷之十二·汪楫

      崇禎元年八月   ○崇禎元年八月   崇禎元年八月   己丑朔帝御殿受朝   林宗載陞太常寺卿   宣府總兵侯世祿言宣鎮兵備交弛戰卒單弱請于本鎮八萬之內選練一萬以資撻伐旨令與督撫道臣會議行旌進士張

  • 卷之一千三百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八百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五十八·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五十八宋 宋敏求 编大臣宰相贬降下李德裕潮州司马制李德裕崖州司户制李回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制李回贺州刺史制杨收端州司马制杨收长流驩州制孔纬荆州节度使制张濬鄂岳观察使制杜让能梧州刺史

  • 卷四十七、俄订爱珲天津北京诸条约·黄鸿寿

    文宗咸丰八年,夏四月,黑龙江将军宗室奕山与俄使木哩斐岳福订约于瑷珲城,割黑龙江北岸与俄。自雍正五年与俄订约,俄人陆路通商,惟恰克图一处历朝奉行。乾隆二十七年,设库伦办事大臣,总理边务。自是,两国商民互市不绝。至道光二

  • 卷第十九·太安万侣

    日本書紀卷等十九 天國排開廣庭天皇 欽明天皇天國排開廣庭天皇。男大迹天皇嫡子也。母曰手白香皇后。天皇愛之。常置左右。』天皇幼時夢。有人云。天皇寵愛秦大津父者。及壯大。必有天下。寤驚遣使普求。得自山背國

  • 卷十八 曾子问第七·郑玄

    (陆曰:“曾子,孔子弟子曾参也。以其所问多明于礼,故着姓名以显之。)[疏]正义曰:按郑《目录》云:“名为《曾子问》者,以其记所问多明于礼,故着姓名以显之。曾子,孔子弟子曾参。此于《别录》属《丧服》。”曾子问曰:“君薨而世子生

  • 世运·吕坤

      势之所在,天地圣人不能违也。势来时即摧之,未必遽坏;势去时即挽之,未必能回。然而圣人每与势忤,而不肯甘心从之者,人事宜然也。  世人贱老,而圣王尊之;世人弃愚,而君子取之;世人耻贫,而高士清之;世人厌淡,而智者味之;世人恶冷

  • 卷十二·程端学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十二    元 程端学 撰僖公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陨公羊作霣是公羊作提误也鹢五歴切谷梁作鶂】先石后五者犹书言牛一羊一豕一之意也

  • 第三篇 人生如梦(中)·丰子恺

    艺术的效果艺术常被人视为娱乐的、消遣的玩物,故艺术的效果也就只是娱乐与消遣而已。有人反对此说,为艺术辩护,说艺术是可以美化人生,陶冶性灵的。但他们所谓“美化人生”,往往只是指房屋、衣服的装饰;他们所谓&l

  • 十住断结经卷第五·佚名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神足品第十二  是时最胜菩萨前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于施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有进有退。复有菩萨从初发意至成作佛。未曾处在父母胞胎常得化生。复以神足游诸佛国。亦无国土之想。

  • 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佚名

    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石刻本在杭灵隐山)尚书屯田员外郎陈舜俞撰宋熙宁五年六月初四日。有大沙门明教大师。示化于杭州之灵隐寺。世寿六十有六。僧腊五十有三。是月八日。以其法茶毗。敛其骨得六根之不坏者三。顶骨出舍

  • 卷第七十六·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七十六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五世随录苏州秀峰岫云玮禅师长洲顾氏子。年十二。白父求出家。投虎丘西隐房本如披剃。取名法恒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卷中·佚名

    无憍慢。三□□□法利□自显现。四者教人善法不求名利。是名为四。善男子复有四法善开法施。何等为四。一者守护正法。二者自益智慧亦益前人。三者常行善人之法。四者示人垢净青白。是名为四。善男子复有四法。得先因

  • 六道集目录·弘赞

    卷一天道  述言  述诸经文  法句喻经  天竺(无着菩萨)  孙稚  董青建  历阳(张应)  襄阳(史世光)  江陵(释黄迁)  酒泉郡(伯裘)  武帝妃(郗氏)  蜀郡(沙门慧韶)  中天竺(沙门勒那)  湘州

  • 吴三桂考·佚名

    予吏滇,知逆藩吴三桂倡乱荡灭事颇详。然避伏深山,时日、地名、人名未确者不敢录。及东归十余年,亲友屡叩,谓桂势若可成而终败者,曷故?余曰:方乱起,余与同志刘文季、林牧士逆料必败,所以我三人始终洁身也。

  • 净土警语·行策截流

    念佛三昧。其来尚矣。自远祖崛起庐山。肇兴莲社。六时净行。遂成千古芳规。虽日功高易进。乃末世行人罕获灵验。良由信愿不专。未能导其善行。以要归净土故也。今既广邀善侣。同修净因。若非谛审发心。那知出苦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