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南唐书卷二十七

宋 马令 撰

叛臣第二十四

呜呼诸侯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又岂违道以亡其国乎五代之际忧起萧墙祸生天属而大夫不能死邱墓者无国无之且为人臣者身非我有死君之难而已职非我有任君之事而已富贵非我有享君之禄爵而已又况土地人民我何有焉而専以予人其获罪于天下后世当如何哉春秋之法窃君之土而致于人则曰以某地来奔若邾庶其莒夷牟之是也据君之地以専于已则曰入某地以叛若晋荀寅卫孙林父是也其文虽异而其叛一矣作叛臣

刘澄宣城人也保大中后主掌禁兵澄趣使左右元宗南迁后主为太子监国署澄为军校累迁侍卫厢都虞侯及王师围金陵越人乗间防常州进攻润州议者以京口要害当得良将守之后主以澄旧事藩邸尤为亲信乃拜澄润州节度使留后临行后主谓澄曰卿本不合离孤孤亦难与卿别但此行非卿不可澄涕泗奉命归家尽辇金玉以往谓人曰此皆国家前后所赐今国家有难当散此以图勲业后主闻之益喜及越兵初至营栅未成左右请出兵掩之时澄已懐向背乃曰出兵不胜则立为虏矣当俟应援然后图战未防卢绛率师为援绛至越兵屡却绛昉入城围复合矣澄与绛固守累月自相猜忌绛怒一禆将杀之未决澄私谓曰卢公怒尔尔不生矣禆将泣涕请命澄曰吾有一言告尔非徒免死且得富贵因谕以降事令先出道意禆将曰柰家口在都城何澄曰事急当为身谋我家百口亦不暇顾矣是夜禆将逾城出绛犹未知明日澄与绛同食典军者来告澄伪作色曰吾谓公已斩之何得令走徐谓绛曰间言都城受围日急若都城不守守此何为绛亦知金陵终防乃曰君为守将不可弃城宜赴难者唯绛尔澄伪为戁色久之曰君言是也绛溃围出澄遍召将卒告曰澄守城数旬志不负国事势如此须求生计诸君以为何如将卒皆发声大哭澄惧变亦泣曰澄受恩深于诸君且有父母在都城宁不知忠孝乎但力不能抗尔诸军不闻楚州耶初世宗围楚州久不下既尅遂屠之故澄以此胁焉于是率将吏开门请降后主闻澄已降犹欲赦其家属光政使陈乔令收澄父母妻子皆斩于市澄女许嫁未适美而艶乔欲活之女曰叛逆之余义不求生遂斩之

朱元蒲津人也事本郡节度使李守贞为従事汉高祖崩守贞谓汉室新造人心未一天下易以图乃以河中反汉命周太祖讨之元与李平奉守贞表来乞师未复而守贞败元遂留金陵累迁尚书郎或言元有反相不可委以外任及淮甸兵与诸郡相继防刘仁赡坚守夀州元宗命齐王景达帅师应之元景达军中善抚士卒甘苦共之遂率所领克舒州蕲泰杨光滁亦相继而复元自紫金山筑甬道以饷夀春兵势甚盛防景达监军使陈觉先与元有私隙召元至濠州计事且欲害之元不往觉因奏元不受节制元宗遣杨守忠代元且召还都元愤怒以其众降周诸军皆溃元宗怒命斩元妻子元妻乃宣徽使查文徽女年少有国色文徽累表救之诚欵恳切元宗署其表曰只斩朱元妻不斩查家女文徽辞穷遂斩元妻尸于市文徽以珠笼覆尸哭之大恸市人为之泣下世宗以降虏别作一营授元蔡州刺史亦不显用

刘従効泉州人也仕本郡为统军使闽亡従効说其刺史王建勲入朝而自领州事元宗即以従効为泉州刺史従効出自寒微知人疾苦及得郡以勤俭为务众所不便者皆除去之常衣布素置公服于中门出视事则服之入则复衣弊布自言我素贫贱不可忘本也由是大得民情据有漳泉之地闽主王氏遗二女在郡従効事之如故资给甚厚陞泉州为清源军拜従効节度使加中书令封鄂国公及淮甸失守従効因越人奉表贡于世宗世宗以割地之故不纳建隆初元宗迁都南昌従効大惧以为见讨乃遣其子绍基来贡防元宗殂因至建康后主善待之绍基未还従効病卒州人立其次子绍镃未防统军陈洪进执绍镃归于建康言其将召越人为叛推立副使张汉思为留后洪进为副使汉思老而惷事无巨细皆决于洪进汉思诸子为牙将伏劒士杀洪进不克洪进遂逐汉思自称留后后主即以洪进为泉州节度使绍镃至建康释之以为监门卫中郎将绍基为殿直军都虞侯

呜呼附刘従効于叛臣之后者岂无意哉盖乱臣贼子皆春秋之所诛也臣于人而反覆不常是亦春秋之罪人尔従効始事闽而闽亡幸国家之乱遂劫其使君而自领州事元宗因而予之亦已厚矣及淮甸失地国步多艰従効伺多垒之秋而附越人以贡于上国其意之所图者固可知也故洪进之徒相继作乱盖従効所图不轨则不轨之事应之曽子曰出乎尔者反乎尔为人臣者可不戒哉

 

南唐书卷二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七 州郡三·沈约
  列传第二十八·李延寿
  唐臣传第十六·欧阳修
  卷三十七·本纪第三十七·脱脱
  卷十四·本纪第十四·宪宗二·张廷玉
  ●卷六·徐锡麟
  元明事类钞卷三十一·姚之骃
  纲目续麟卷三·张自勋
  名山藏卷之八十五·何乔远
  卷二十四·王当
  八十二 江宁织造曹寅再奏洪武陵冢蹋陷褶·佚名
  一三四七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陆锡熊奏详校文溯阁全书办法折·佚名
  三九 谕着福隆安派员经理四库全书处人员饭食·佚名
  卷一·鄂尔泰
  咸丰十年十二月十二日·曾国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一出·李开先

    【天下乐】(旦上唱)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征雁不来莺渐老,只将幽恨度芳晨。(白)重门昼不开,东风何处来?桃李本无言,如何燕影猜?伤哉薄命郎,骸骨不还乡!夫死妾苟活,所忧在姑嫜。姑安贫亦足?肯慕他人富?郎非卖赋人,妾岂听琴妇

  • 卷三百十一·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十一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南岳诗藁刘克庄字潜夫号后邨嘉定二年以恩补宣教郎知建阳县言官李知孝梁成大摭其所咏落梅诗以为谤讪郑清之力辨得释通判潮州改吉州端平二年除枢密院编

  • 卷一百七十九上·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七十九上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五十六上 吕祖谦 送宋子华通判长沙【代叔祖知录作】 骚人故悲秋九辨播三楚宋公旧题壁文彩照潭府千载得君侯遥遥接华绪还当

  • 卷二百十六·毕沅

      ◎元纪三十四 ∷起上章困敦七月,尽玄黓摄提格十二月,凡二年有奇。   ○顺帝   至正二十年庚子,一三六零年   秋,七月,辛酉,博啰特穆尔败贼王士诚于台州。   乙丑,陈友谅浮梁守将于光等以其县降于吴。   乙亥,诏

  • 第三十一回 敕告密滥用严刑 谋匡复构成大祸·蔡东藩

      却说羽林将军程务挺,自预谋废立后,出任单于道安抚大使,防御突厥,因阿史那骨笃禄及阿史那元珍等,尚出没塞外,所以有此调遣。接应第二十九回。当裴炎下狱时,务挺尝密表申理,武氏为之不欢。至敬业败死,或上言务挺与敬业通谋,

  • 卷之三百八十三·佚名

    纂修官胡骏恭纂  帮总纂官程棫林恭辑监修总裁世恭阅二签三月十九日正总裁那月日专司蒿■禾本陆恭覆阅癸丑十一月初五日  徐月日  荣月日副总裁唐月日  宗室宝恭阅二签七月初十日陈恭阅四签六月初二日  熙

  • ◎蓝衣社·恽逸群

    “蓝衣社”这个名称是非正式的,是刘健群提出的:“希特勒、墨索里尼有‘黑衫党’‘褐衫队’,我们就来一个‘蓝衣社’。”据说那时蒋介石既不赞成,也不反对,成了悬案。不过,照后来蒋介石办事的惯例,凡属于法西斯统治的,不驳斥的

  • 卷二十一·宇文懋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二十一 纪年 章宗皇帝下 【乙丑】泰和五年春正月鞑靼军至北陕口进次桑乾完顔天穆天与皆力战死之 完顔天穆将兵五万人与鞑靼军战於北陕口自辰至酉我兵疲惫敌益添生兵我兵不敌天穆率麾

  • 清高宗实录选辑三·佚名

    乾隆五十二年乾隆五十三年乾隆五十二年乾隆五十二年(丁未、一七八七)夏四月初二日(己亥),谕军机大臣等:『康熙年间奸民朱一贵聚众滋扰,经提督施世骠统领大兵悉由厦门进剿,不及一月即已收复蒇功。盖因大兵会合一路由厦门进攻,声

  • 刘凝之传·李延寿

    刘凝之字隐安,小名长生,南郡枝江人。父亲刘期公,为衡陽太守。哥哥刘盛公,人品高尚不肯作官。凝之仰慕老莱子、严子陵的为人,把家产全都交给弟弟和哥哥的儿子,自己在野外建房舍,全凭自己劳动过日子。州里看重他的品行,征召他作

  • 李光颜传·刘昫

    李光颜与兄光进因葛旃善骑射,兄弟俩自幼皆跟随他习武,葛旃惟独赞李光颜勇健,连自己也不能赶上。等到年长,李光颜从河东军为副将,讨伐李怀光、杨惠琳皆有功。后随高崇文平定蜀乱,夺旗斩将,出入贼军去来如神,从此小有名气。自宪

  • 卷六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六十六歌颂六【大臣五】敬颂万寿诗【五言排律十二韵】原任经筵讲官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致仕【臣】仇兆鳌元后星周始阳和大庆频海山呈瑞异郡国集臣邻耳顺聪逾达心澄悟入神经筵实学懋黼座

  • 十四年·佚名

    癸丑春正月1月1日○壬申朔,太白晝見。1月2日○癸酉,以吳斗寅爲承旨,金粹五爲掌令。○原壤監司李之翼辭陛,上引見謂曰:「本道土瘠民貧,庚、辛以後,凶歉連仍,孑遺之民,未及蘇安。須撫摩而安集之。」之翼曰:「敢不承命?」1月3日○甲

  • 性恶篇第二十三·荀况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HTTP/1.0502?犯分乱理,而归于

  •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成實論卷第十九   成實論卷第二十   成實論卷第二十   訶棃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三慧品第一百九十四   三慧.聞慧思慧修慧。從修多羅等十二部經中生名爲聞慧.以此能生無漏聖慧故名   爲

  •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智顗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记辩法相第一夫行人欲度生死大海。登涅槃彼岸者。必须了达妄惑之本。善知至道出要。妄惑之本。是即意之实际。至道出要。所谓反照心源。识之实际即是正因佛性。反照心源即了因也。而此二因。

  • 卷第六十五·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六十五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六 尔时善财童子。於善知识所。起最极尊重心。生广大清净解。常念大乘

  • 法幢远禅师语录·佚名

    嘉兴大藏经 法幢远禅师语录法幢远禅师语录序道乃众德之本性为万物之灵道本无形假德而化性本无相遇境而彰所以妙道之理神用难量导物指迷无往不利刚宗万法明贯古今亦能直指归元亦能权分顿渐始自灵山拈示破笑相酬至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