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六道集目录

卷一

天道

  述言  述诸经文  法句喻经  天竺(无着菩萨)  孙稚  董青建  历阳(张应)  襄阳(史世光)  江陵(释黄迁)  酒泉郡(伯裘)  武帝妃(郗氏)  蜀郡(沙门慧韶)  中天竺(沙门勒那)  湘州(释玄景)  潞州(辛彦之)  海东(玄光禅师)  京师(子邻法师)  寿州(玄宗禅师)  长安(道宣律师)  嵩山(破灶堕和尚)  循州(北山神)  于阗国(沙弥)  广州(陈公孺)

卷二

人道

  述诸经文  三教平心论  正见经  转轮五道经  优婆塞戒经  二教论  五王经  善见律  杂事律  旧杂譬喻经  法句喻经  经律云  贤愚经  度狗经  天竺蝙蝠  泰山(羊佑)  琅琊(王练)  吴兴(向靖)  余杭(昙翼)  宋武帝  昆仑山(昙谛法师)  北代(乘禅师)  赵州(雌雉)  宣帝  元帝  博陵(崔彦武)  太山(客僧)  徐陵(智威禅师)  天台(智环)  汾州(刘善经母)  湘州(赵宗孙)  蕲州(五祖)  并州(二鸽儿)  庄惠太子  登州(鹤喙女)沙门(释牛云)  回向寺(释法秀)  寿州(毛赖债)  兴元间(韦皋)  龙怀寺(昙相法师)  衡岳寺(知辩法师)  东都(沙门圆泽)  吴郡(齐君佐)  宋仁宗  滁州(张方平)  公亮  东坡  山谷  燕都(僧福安)  绍兴(释大同)  浙江(管春)  罗定州(东安县令)  惠州(韩耳叔)  湖广(雉儿)  潮州(篐桶翁)  谭景升  (南唐边镐南宋高宗)

阿修罗道

  集诸经文  清辩论师  娶修罗女  大头仙人

卷三

鬼神道

  释名  牟子  天地本起经  顺正理论  正法念经  雒阳(安世高)  交趾(何敞)  阿登  河阴(昙辽)  太山(法相法师)  陈国(袁无忌)  长安(慧嵬禅师)  庐山(昙邕法师)  竺昙遂  始丰(昙兰禅师)  琅琊(王凝之妻)  淮南(胡茂回)  秦主(姚苌)  高平(李羡奴)  河内(司马文宣)  长安(王胡)  荣阳(郑鲜之)  京师(慧果法师)  王文明  东海(何澹之)  张乙  襄城(李颐)  会稽(弘明法师)  灵苑(昙超禅师)  杨州(道昶)  南阳(宋定伯)  琅琊(法度法师)  汾州(释昙鸾)  河南(王彦伟)  赵郡(眭仁蒨)  濩泽县(李录事)  武帝  洛州(任五娘)  姚明解  博陵(崔軏)  京兆(殷安仁)  嵩岳(元珪禅师)  高祖(皇帝)  徽州(思叔)  广州(张姓)  广信(能仁寺)  广州(张一鹏)  东莞(钱公子)  广州(张妙)  顺德(螺冈仙媛)  西湖(真观法师)  姑苏(曹鲁川)  释法聪  唐慧棱  海昌村

卷四

畜生道

  述名  大法炬经(法句喻经)  天竺(儿乌)  梓潼(杜愿男)  沙门(攴遁)  宜州(皇甫迁)  杨州(卞公)  洛阳(王五戒驴)  冀州([目*火]伏生母)  京兆(韦庆植女)  长安(赵大)  文宗(蛤蜊)  京都(王会师母)  并州(李信母)  汾州(路伯达)  韶州(刘村狗)  绍兴(妇变猪)  广州(鳖宝)  录诸经文  顺德(马翁芝)

地狱道

  列名  提谓经  清河(赵泰)  沙门(支法衡)  并州(刘萨诃)  上虞(唐遵)  武昌(程道惠)  巴丘县(舒礼)  长安(法祖)  石长和  广陵(李旦)  益州(释智达)  多宝寺(释道志)  沙门(僧规)  仕人(姓梁)  拔虎(监膳仪同)  冀州(小儿)  京兆(杜祈)  文昌  齐州(释道相)  雍州(赵文若)  京城(释慧如)  云盖山(释守颙)

卷五

地狱道

  京兆(王明干)  兖州(皇甫氏)  陈郡(许氏)  遂州(孔恪)  冯翊(李山龙)  新罗(国释顺璟)  括州(任义方)  西京(慧恩法师)  遂州(赵文信)  河东(柳智感)  京师(释智兴)  咸阳(梁妇女)  武昌(戴天胄)  华州(张法义)  扶风(傅奕)  魏州(齐士望)  曹州(裴则)  雍州(杨师操)  博陵(宋行质)  陇西(李思一)  雍州(程普乐)  郑师辩  坊州(王怀智)  汾州(刘摩儿)  雍州(高法眼)  长安(刘公信)  萧氏(萧铿女)  西京(英禅师)  汾州(释惠澄)  华阴(邓元英)  御史(冯忠)  武功(苏珪妻)  江南(高皇帝)  世宗  六一(殴阳修)  赣州(刘须微)  湖广(康元度)  广州(蔡等实)  韶州(杨舒一)  卢陵(陈忠赤)  广东(梁子球)  广州(羊城恶妇)  顺德县(李氏)  顺德(陆业卿)  赵定宇  礼像

猜你喜欢
  第二十四卷·圆瑛
  卷第十五·佚名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四·佚名
  人生佛教与层创进化论·太虚
  第十一卷·佚名
  都部陀罗尼目一卷·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八·澄观
  讥谤品第十七·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四卷·灌顶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七·佚名
  佛说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大明观想仪轨·佚名
  第二十八章 得大塔建造之资材·佚名
  宗镜录卷第五十七·延寿
  佛教两大要素·太虚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十六卷·安慧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一·何汶

      方外  上升歌  吴含灵  《郡阁雅谈》云:“吴含灵,江西人也,为道士,居南岳六七年,俗呼为吴猱。好睡,经旬不饮食,常言曰:‘人若要闲,即须懒;如勤,则不闲也。’素不攻文,偶作《上升歌》,甚奇绝。云云。清泰

  • 卷二百四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四十四韩翃赠别韦兵曹归池州南陵八月天暮色远峰前楚竹青阳路吴江赤马船籝【一作腰】金诸【一作上】客贵佩玉主人贤终日应相逐归期【一作西归】定几年寄武陵李少府小县春山口【一作生日】

  • 卷三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十二禇亮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博览工属文太宗为秦王时以亮为王府文学每从征伐尝预秘谋贞观中累迁散骑常侍封阳翟县侯卒谥曰康诗一卷祈谷乐章【唐书乐志曰贞观中正月上辛祈谷於南郊降神用豫

  • 卷一·曹松

    长安春日浩浩看花晨,六街扬远尘。尘中一丈日,谁是晏眠人。御柳舞着水,野莺啼破春。徒云多失意,犹自惜离秦。慈恩寺贻楚霄上人在秦生楚思,波浪接禅关。塔碍高林鸟,窗开白日山。树阴移草上,岸色透庭间。入内谈经彻,空携讲疏还。

  • 卷四百二十一 元祐四年(己巳,1089)·李焘

      起哲宗元祐四年正月盡其月   春正月壬申朔,不受朝。   邈川溫溪心男覺勒瑪斯多卜為本族都軍主【一】,副軍主溪氊為本族副都指揮使,軍主遵博斯吉為本族副都軍主【二】,並授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國子祭酒兼監察御史、

  • 卷之三百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七·王晫

    栖逸孙钟元居苏门夏峰村,清泉嘉树,映带茅衡,一觞一咏,翛然物外。李工部以为先生本非隐者,其少时豪侠之气尚自棱棱爽露[李名震生,号慎庵,江西安福人。乙未进士]徐伯调处梅市,扁舟箬笠,弋钓自娱。落落与世俗鲜有所谐。会宋荔裳分

  • 史纠卷五·朱明镐

    (明)朱明镐 撰○宋史孝宗帝纪帝纪之谬莫过孝宗姑举大臣之书薨者言之干道六年既书辛次膺薨淳熙八年复书辛次膺罢淳熙元年二月既书虞允文薨淳熙八年八月复书以敷文阁学士虞允文为兵部尚书淳熙五年七月既书李显忠薨淳熙八

  • 韦坚传·欧阳修

    韦坚的字叫子全,是京兆府万年县人。他姐姐是惠宣太子妃,妹妹是皇太子妃,亲戚都是宠贵,所以很早就当官了。从秘书丞升任奉先、长安县县令,有能干的名声。他看到宇文融、杨慎矜父子靠搜刮民财升官,就转运江淮赋税,在各地派官吏

  • 董文用传·宋濂

    董文用,字彦才,董俊之第三子。十岁时父死,由长兄文炳教养。文用的学问早有成就,二十岁即以词赋中选。世祖为太子时,命文用主管文书,受到重用。宪宗三年(1253),世祖受命自河西征云南大理。文用与弟文忠从军,督运粮草军械,参与军

  • 卷四十九·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四十九训将士三【附】恤兵康熙五年丙午七月甲辰上谕户部防守地方扑灭盗贼皆需乎兵兵惟钱粮是赖支给解送钱粮何可迟误今见各省因协饷不

  • 宣公(元年~十八年)·谷梁赤

    宣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继故而言即位,与闻乎故也。公子遂如齐逆女。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其不言氏,丧未毕,故略之也。其曰妇,缘姑言之之辞也。遂之挈,由上致之也。夏,季孙行父如齐。晋放其大夫胥甲父于卫。放犹屏

  • 论语集注考证卷一前·金履祥

    序說史記【漢太史令司馬談所作子遷嗣成之】世家【史記有天下者為本紀有國統者為世家其餘為列傳惟於孔子不敢入列傳而次之世家以其盛德且子孫世有哲人也朱子欲學者知夫子始末故節其事文大略入序說疑者不入】丘【史記曰

  • 中庸余论·李光地

    大学士李光地撰性也情也心也皆主於人而为言者也在天则但曰命尊天之辞也虽然易传有之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则天有心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则天有情又曰天德曰天地之德德即性也则天有性是数者皆假人之所有以名天地天人之理一也

  • 一切经音义卷第二十三·唐慧琳

      (从五十一尽第八十凡三十卷经)  新译大方广佛花严经音义卷下    大唐沙门惠苑撰  经从第五十一尽第八十  作务(作则各反务事业也)。  或牟萨罗(或曰牟婆罗此云紫色宝)。  哮吼(哮呼教反吼呼口反)。

  • 不可著空魔·印光

    悟无生者,境虽生灭,心无生灭,犹如明镜,来无所粘,去无踪迹。其心之酬境,如镜之现象,绝无一毫执著系恋之思想。然虽于境无心,犹然波腾行海,云布慈门。凡世间纲常伦理,与夫上宏下化之事,必须一一认真实行,虽丧身命,不肯逾越。且莫认作

  • 诸葛忠武书·杨时伟

    十卷。杨时伟撰。杨时伟,明末人。生平事迹及里籍均不详。著有《正韵笺》、《春秋编年举要》等。杨时伟认为王士骥所编《武侯全书》芜杂不精,于是另编《诸葛忠武书》,保存了《武侯全书》中的“连吴、南征、北伐、调御、法

  • 羯磨仪式·书玉

    律学著述。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书玉编。二卷。上卷“明时事”,共十篇,开九十五法;下卷“明非时事”,共十篇,开一百一十九法,统摄律中所明一百八十四种羯磨。见载于日本《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