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世运

  势之所在,天地圣人不能违也。势来时即摧之,未必遽坏;势去时即挽之,未必能回。然而圣人每与势忤,而不肯甘心从之者,人事宜然也。

  世人贱老,而圣王尊之;世人弃愚,而君子取之;世人耻贫,而高士清之;世人厌淡,而智者味之;世人恶冷,而幽人宝之;世人薄素,而有道者尚之。悲夫!世之人难与言矣。

  坏世教者,不是宦官宫安,不是农工商贸,不是衙门市井,不是囗囗。

  古昔盛时,民自饱暖之外无过求,自利用之外无异好,安身家之便而不恣耳目之欲。家无奇货,人无玩物,馀珠玉于山泽而不知宝,赢茧丝于箱箧而不知绣。偶行于途而知贵贱之等,创见于席而知隆杀之理。农于桑麻之外无异闻,士于礼义之外

  无羡谈;公卿大夫于劝深训迪之外无簿书。知官之贵,而不知为民之难;知贫之可忧,而不知人富之可嫉。夜行不以兵,远行不以糇.施人者非欲其我德,施于人者不疑其欲我之德。诉欣浑浑,其时之春乎?其物之胚孽乎?吁!可想也已。

  伏羲以前是一截世道,其治任之而已,己无所与也。五帝是一截世道,其治安之而已,不扰民也。三王是一截世道,其治正之而已,不使纵也。秦以后是一截世道,其治劫之而已,愚之而已,不以德也。

  世界一般是唐虞时世界,黎民一般是唐虞时黎民,而治不古若,非气化之罪也。

  终极与始接,困极与亨接。

  三皇是道德世界,五帝是仁义世界,三王是礼义世界,春秋是威力世界,战国是智巧世界,汉以后是势利世界。

  士鲜衣美食,浮淡怪说、玩日愒时,而以农工为村鄙;女傅粉簪花、冶容学态、袖手乐游,而以勤俭为羞辱;官盛从丰供、繁文缛节、奔逐世态,而以教养为迂腐。世道可为伤心矣。

  喜杀人是泰,愁杀人也是泰。泰之人昏惰侈肆,泰之事废坠宽罢,泰之风纷华骄蹇,泰之前如上水之篙,泰之世如高竿之顶,泰之后如下坂之车。故否可以致泰,泰必至于否。故圣人忧泰不忧否。否易振,泰难持。

  世之衰也,卑幼贱微气高志肆而无上,子弟不知有父母,妇不知有舅姑,后进不知有先达,士民不知有官师,郎署不知有公卿,偏稗军士不知有主帅。目空空而气勃勃,耻于分义而敢于陵驾。呜呼!世道至此,未有不乱不亡者也。

  节文度数,圣人之所以防肆也。伪礼文不如真爱敬,真简率不如伪礼文。伪礼文犹足以成体,真简率每至于逾闲;伪礼文流而为象恭滔天,真简率而为礼法扫地。七贤八达,简率之极也。举世牛马而晋因以亡。近世士风祟尚简率;荡然无检,嗟嗟!吾莫知所终矣。

  天下之势顿可为也,渐不可为也。顿之来也骤骤多无根,渐之来也深深则难撼。顿着力在终,渐着力在始。

  造物有涯而人情无涯,以有涯足无涯,势必争,故人人知足则天下有馀。造物有定而人心无定,以无定撼有定,势必败。

  故人人安分则天下无事。

  天地有真气,有似气。故有凤皇则有昭明,有粟谷则有稂莠,兔葵似葵,燕麦似麦,野菽似菽,槐蓝似槐之类。人亦然皆似气之所锺也。

  六合是个情世界,万物生于情死于情。至人无情,圣人调情,君子制情,小人纵情。

  变民风易,变士风难;变士风易,变仕风难。仕风变,天下治矣。

  古之居官也,在下民身上做工夫;今之居官也,在上官眼底做工夫。古之居官也尚正直,今之居官也尚縠阿。

  任侠气质皆贤者也,使人圣贤绳墨,皆光明俊伟之人。世教不明,纪法陵替,使此辈成此等气习,谁之罪哉!

  世界毕竟是吾儒世界,虽二氏之教杂出其间,而纪纲法度、教化风俗,都是二帝三王一派家数。即百家井出,只要主仆分明,所谓元气充实,即风寒入肌,疮疡在身,终非危症也。

  一种不萌芽,六尘不缔构,何须度万众成罗汉三千?九边无夷狄,四海无奸雄,只宜销五兵铸金人十二。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三(宣十二年)·孔颖达
  贵义第四十七·墨子
  提要·孙奭
  雍也第六·智旭
  提要·胡渭
  卷一百三十二·卫湜
  卷十六·程川
  卷七十六·沈廷芳
  春秋亿序·徐学谟
  书经集传序·蔡沈
  卷三·乾隆
  卷二十一·佚名
  忍辱品第十二·佚名
  佛七开示录·太虚
  覆罗普悟居士书·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四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汪广洋【三十一首】广洋字朝宗高邮人洪武初为中书左丞封忠勤伯拜右丞相寻贬广东有诏数其罪自缢死有凤池吟稾【宋景濓云右丞以絶人之资博极羣籍作为诗章从征伐则震荡超越在廊

  • 志第二十六 五行三·欧阳修

    《五行传》曰:“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祀,逆天时,则水不润下。”谓水失其性,百川逆溢,坏乡邑,溺人民而为灾也。又曰:“听之不聪,是谓不谋。厥咎急,厥罚常寒,厥极贫。时则有鼓妖,时则有豕祸,时则有耳痾,时则有雷电、霜、雪、雨、雹、黑眚

  • 卷一百六十八·列传第六十五·柯劭忞

      郝经 苟宗道   郝经,字伯常,其先潞州人,徙泽州陵川。祖天挺,父思温。天挺有重名,元好问之师也。金未,思温辟地河南鲁山。贼至,经母许匿窖中,贼爇火熏之,闷绝。经以蜜和寒菹汁,决母齿饮之,始苏。时经甫九岁,人皆异之。金亡,

  • 卷一百六十六·列传第六十三·柯劭忞

      张禧 宏纲 贾辅 文备 王国昌 通 解诚 赵匣剌 孔元 张洪 赵伯成 虎益 张万家奴 孝忠 离昂 嘉 綦公直 忙古台 完颜石柱 程介福张立   张禧,东安州人。   父仁义,金末徙益都。及太宗下山东,仁义乃走信安,信安守将

  • 东都事略卷四十九·王称

    列传三十二  王钦若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人也祖郁尝官鄂州家黄鹤楼汉阳人望楼上若有仙景一夕钦若生父仲华钦若少孤郁爱之郁后为濠州判官尝曰吾之后必有兴者其在吾孙乎钦若举进士甲科为亳州防御推官迁太常丞理欠凭由司奏

  • 第十五节 吴、耿、尚三王与郑氏之关系·陈匪石

    欲明郑氏之所以亡,当先知三王之所为与三王与郑氏之关系。三王者何?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也。何以为王?曰:清以其能亡明而封之也。亡明者众矣,何以及三王?曰:三王者已覆明,欲复明,而其终并郑氏而覆之也。郑

  • 宋史全文卷二十四上·佚名

    宋孝宗一癸未隆兴元年春正月壬辰朔,诏改元。诏:『观察使以上各举所知之士三人,三省、枢密院详议,立定荐举格式,谋略沈雄可任大事、宽猛适宜可使御众、临阵骁勇可鼓士气、威信有闻可守边郡、思智精巧可治器械,已上五等,令曾立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九十四·佚名

    万历三十二年三月辛亥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官祭 裕陵○吏部言 福王讲读官宜于两京助教等官及进士内选用诏讲读官资俸深者准酌量升转著为令○癸丑各差御史余懋衡等请给勘合 上遣文书官口传问明逆贼方许出差谓妖书事未

  • 卷二·朱轼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二大学士朱轼撰名儒传二汉杜子春杜子春河南缑氏人通周官先是秦始皇深恶周官之书禁絶不传汉武帝时有李氏得之上於河间献王独阙冬官一篇献王购以千金不得遂取考工记补成一篇奏之至成帝时黄门郎刘

  • 张讥传·姚思廉

    张讥字直言,清河武城人。祖父张僧宝,为梁朝散骑侍郎、太子洗马。父亲张仲悦,梁朝庐陵王府录事参军、尚书祠部郎中。张讥年幼时聪明俊美,思辩能力强,十四岁时,通晓《孝经》、《论语》。笃好玄言,师从汝南周弘正,常有新见解,被同

  • 第二十三卦 剥 山地剥 艮上坤下·佚名

    剥:不利有攸往。彖曰:剥,剥也,柔变刚也。 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 顺而止之,观象也。 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象曰:山附地上,剥;上以厚下,安宅。 初六:剥牀以足,蔑贞凶。象曰:剥牀以足,以灭下也。六二:剥牀以辨,蔑贞凶。象曰:剥牀以辨,未

  • 卷二十八·湛若水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二十八   明 湛若水 撰襄公【靈王二十六年】二十有七年【晉平十二年齊景二年衛獻三十一年蔡景四十六年鄭簡二十年曹武九年陳哀二十三年杞文四年宋平三十年秦景三十一年楚康十四年吳餘祭二

  • 卷十八·林之奇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全解卷十八宋 林之奇 撰盘庚上       商书盘庚五迁将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盘庚三篇盘庚逸书之序葢有其书虽已亡而其所述亦可证见存之书者若其记载商人迁国之始末也自契至于成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

  • 卷六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六十服问服问者善其问以知有服而遭丧所变易之节也吴氏澄曰此篇与丧服小记篇内丧服一章相类传曰有从轻而重公子之妻为其皇姑有从重而轻为妻之父母有从无服而有服公子之妻为公子之外兄弟有从

  • 卷第八·佚名

    翻梵语第八·世界名第四十二·国土名第四十三·城名第四十四·邑名第四十五·聚落名第四十六·村名第四十七·寺舍名第四十八·堂舍名第四十九·处所名第五十

  • 庐陵官下记·段成式

    传奇小说集。二卷,唐段成式撰。 《新唐书》、 《崇文总目》、 《直斋书录解题》均入小说家。今书已残,仅南宋曾慥《类说》及宛委山堂本《说郛》,曾录其若干则,从中可以窥见其书之一斑。书中所记皆琐细之事、物,篇幅短

  • 慈氏菩萨略修瑜伽念诵法·佚名

    二卷,唐善无畏译。

  • 慨古录·圆澄

    全一卷。又作湛然禅师慨古录。明代曹洞宗僧湛然圆澄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圆澄慨叹当时禅林规矩荡然而渐趋腐败堕落,恐因丛林自身之萎顿,而引致类于‘三武’之法难,故列举六祖以降,唐、宋时代活泼生动之机缘实例,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