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节 民族丧失二十年的光阴

鸦片战争的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我们的军器和军队是中古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阶级在内,是中古的人民。我们虽拚命抵抗终归失败,那是自然的,逃不脱的。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远东的近代史就要完全变更面目。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

为什么道光年间的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以后就起始维新呢?此中原故虽极复杂,但是值得我们研究。第一,中国人的守旧性太重。我国文化有了这几千年的历史,根深蒂固,要国人承认有改革的必要,那是不容易的。第二,我国文化是士大夫阶级的生命线。文化的摇动,就是士大夫饭碗的摇动。我们一实行新政,科举出身的先生们,就有失业的危险,难怪他们要反对。第三,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无论在那个时代,总有少数人看事较远较清,但是他们怕清议的指摘,默而不言,林则徐就是个好例子。

林则徐实在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前一个林则徐是主剿的,他是百战百胜的。他所用的方法都是中国的古法。可惜奸臣琦善受了英人的贿赂,把他驱逐了。英人未去林之前,不敢在广东战,既去林之后,当然就开战。所以士大夫想中国的失败不是因为中国的古法不行,是因为奸臣误国。当时的士大夫得了这样的一种印象,也是很自然的,林的奏章充满了他的自信心,可惜自道光二十年夏天定海失守以后,林没有得着机会与英国比武,难怪中国人不服输。

真的林则徐是慢慢的觉悟了的。他到了广东以后,他就知道中国军器不如西洋,所以他竭力买外国炮,买外国船,同时他派人翻译外国所办的刊物。他在广东所搜集的材料,他给了魏默深。魏后来把这些材料编入《海国图志》。这部书提倡以夷制夷,并且以夷器制夷。后来日本的文人把这部书译成日文,促进了日本的维新。林虽有这种觉悟,他怕清议的指摘,不敢公开的提倡。清廷把他谪戍伊犁,他在途中曾致书友人说: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求其良且熟焉,亦无他深巧耳。不此之务,即远调百万貔貅,恐只供临敌之一哄。况逆船朝南暮北,惟水师始能尾追,岸兵能顷刻移动否?盖内地将弁兵丁虽不乏久历戎行之人,而皆觌面接仗。似此之相距十里八里,彼此不见面而接仗者,未之前闻。徐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是已。第一要大炮得用,令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

这是他的私函,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写的。他请他的朋友不要给别人看。换句话说,真的林则徐,他不要别人知道。难怪他后来虽又作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他总不肯公开提倡改革。他让主持清议的士大夫睡在梦中,他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林文忠无疑的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他尚以为自己的名誉比国事重要,别人更不必说了。士大夫阶级既不服输,他们当然不主张改革。

主张抚夷的琦善、耆英诸人虽把中外强弱的悬殊看清楚了,而且公开的宣传了,但是士大夫阶级不信他们,而且他们无自信心,对民族亦无信心,只听其自然,不图振作,不图改革。我们不责备他们,因为他们是不足责的。

猜你喜欢
  卷六 外篇一·章学诚
  卷第五十七·胡三省
  名山藏卷之四十九·何乔远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八·杨士奇
  卷之四百十·佚名
  卷之九百二十·佚名
  第十二卷 丹徒 丹阳 金坛 溧阳·缪荃孙
  五〇 东湖逸话·周作人
  张砺传·脱脱
  张彩传·张廷玉
  首章·朱元璋
  卷五十二普通·冯煦
  第九章 两汉的学术·吕思勉
  150.请君入瓮·林汉达
  卷四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七·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十七钱塘 王琦 撰古近体诗共四十四首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鲁郡卽兖州弘农郡卽虢州俱属河南道为上州上州刺史别驾之下有长史一人从五品】鲁国一杯水难容横海鳞仲尼且不敬况乃寻常人白玉

  • 太平洋舟中见一明星·闻一多

    鲜艳的明星哪!—— 太阴底嫡裔, 月儿同胞的小妹—— 你是天仙吐出的玉唾, 溅在天边? 还是鲛人泣出的明珠, 被海涛淘起?哦!我这被单调的浪声 摇睡了的灵魂, 昏昏睡了这么久, 毕竟被你唤醒了哦, 灿烂的宝灯啊! 我在昏沉的梦中, 你将

  • 鹤山集钞·吴之振

    魏了翁题谢耕道一犁春雨图床头夜雨滴到明,村南村北春水生。老妇携儿出门去,老翁赤脚呵牛耕。一双不借挂木杪,半破□□冲晓行。耕罢洗泥枕犊鼻,卧看人间蛮触争。题上亭驿红锦绷盛河北贼,紫金盏酌寿王妃。弄成晚岁郎当曲,正是

  • 第四篇 乾隆朝·佚名

    ○第一章 弘历非满洲种浙江海宁陈氏,自明季衣冠雀起,渐闻于时。至之遴,始以降清,位至极品。厥后陈说、陈世倌、陈元龙,父子叔侄并位极人臣,遭际最盛。康熙间,胤祯与陈氏尤相善。会两家各生子,其岁日月时皆同。胤祯闻悉,乃大喜,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四·佚名

    万历十六年正月乙酉朔 上御皇极殿受朝贺○赐三辅臣上尊珍馔○丁亥兵部覆议辽东镇武堡等处功罪总兵官李成梁参政栗在廷等优赉守堡官王承勋等提问诏从之 南京狭西道御史陈奇谋条上留都营政切要四事一明教法以储才谓武

  • 第二一八札光绪五年四月三十日一一五○四—一·佚名

    台北知府陈,层奉总督何批,札知新竹县:遇有火器杀人犯逃匿洋行、洋船,应照会领事交出札新竹县(注)赏戴花翎、署理台北府正堂、卓异候升陈为行知事。本年四月十三日,奉福建通商总局司道宪札开:「准皋司衙门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二·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田谏议锡墓志铭范仲淹公讳锡字表圣世为京兆人唐德之衰徙家于蜀昔武王封舜之后于陈春秋时公子完如齐子孙遂大食采于田而命氏焉厥后将有穰苴相有千秋斯可谓之着矣大王父易直王父成皆隠君子也文而不耀父懿因

  • 提要·陆游

    【臣】等谨案南唐书十八卷音释一卷宋陆游撰游字务观号放翁山隂人佃之孙宰之子初以防补登仕郎隆兴初赐进士出身嘉泰初官至寳谟阁待制宋初撰录南唐事者凡六家大抵简畧其后撰南唐书者三家胡恢书久佚惟马令书与游书盛传而

  • 目录·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六御选明臣奏议目録    诏令奏议类二【奏议之属】卷一【洪武】应求直言诏上书    叶伯巨太平十二策      桂彦良大庖西室封事     解 缙言九事疏       冯 坚卷

  • 卷十·长孙无忌

    钦定四库全书唐律疏义卷十唐 长孙无忌等 撰职制中【凢一十九条】制书误辄改定诸制书有误不即奏闻辄改定者杖八十官文书误不请官司而改定者笞四十知误不奏请而行者亦如之辄饰文者各加二等疏义曰制书有误谓防意参差或

  • 第二章·管子之时代及其位置·梁启超

    孟子曰:“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可谓至言。故欲品评一人物者,必当深察其所生之时,所处之地,相其舞台所凭借,然后其剧技之优劣高下,可得而拟议也。故新史家之为传记者,必断断谨是。吾亦将以此法观察管子。第一、管

  • 卷二·何楷

    <经部,诗类,诗经世本古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世本古义卷二 明 何楷 撰 殷盘庚之世诗一篇 长发大禘也【出序及子贡传申培说俱同】盘庚时之诗【苏辙云大禘之祭所及者远故其诗历言商之先后又及其卿士伊尹盖与祭于禘者

  • 子路篇第十三·钱穆

    (一)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先之劳之:之,指其民。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故为政者贵能劳其民。先之者,尤贵能以身先其民而劳,故民劳而不怨。此四字当作一句读。请益:子路嫌孔子语

  • 卷二·佚名

    △发心供养品中阿难。彼普贤如来。复授一菩萨记。次当作佛号月如来。阿难。彼月如来。复授一菩萨记。次当作佛号分陀利如来。阿难。彼分陀利如来。复授一菩萨记。次当作佛号无垢如来。阿难。彼无垢如来。复授一菩萨记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八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八卷 (长寿品第四卷上)合老少二人譬 多罗聚落迦叶问长寿品第四佛复告诸比丘汝于戒律(至)我当解说令汝心喜案。道生曰。欲令问长寿因也。长寿本是入生死。济物之良津。以慈心为本矣。慈之为济

  • 洞玄灵宝上师说救护身命经·佚名

    敦煌遗经中的《元阳上卷超度济难经品》与本经部分相当,石井昌子称本经为《道藏》反映之灵宝经(见《敦煌と中国道教》)。上师劝人诵元阳上品经、七真六神仙名字及元阳诸弟子姓名、修行。该经有残缺及错简之处。

  • 医旨绪余·孙一奎

    二卷。明孙一奎撰。此书约于万历元年 (1573)撰成。是孙氏以《内经》、《难经》理论为基础,结合自己体会撰写而成。上卷共四十四篇,下卷共二十六篇。书中大旨发明论述阴阳五行、脏腑气血、三焦包络、命门相火、经络腧

  • 大方广宝箧经·佚名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佛左祇园先说法,文殊后来与须菩提应答,而使之默,舍利弗目连等各述文殊之智慧辩才。佛在只园。先演说法,文殊菩萨后到,与须菩提酬唱。令须菩提默然。于是舍利弗,目犍连,阿难陀,大迦叶,富楼那,各述文殊智能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