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〇 东湖逸话
我在上边只是讲得东湖学堂,对于东湖本身还没有讲到,现在就来补说几句话。东湖在绍兴如以山水论,那是没有什么值得说的,因为它的奇怪不及吼山的水石宕,若欲和西湖对峙,那简直是笑话了。但是它在近时却非常有名,这是什么缘故呢?我想这第一是因为它离城近,交通方便,往往可以顺路去一瞻仰,不比别的名胜多在偏僻地方,去走一趟要费一天的工夫。第二是因为这是近来新添出来的,看的觉得新鲜,不管这好看不好看。其实看它当初造成的原因,就可以看出它的特色来,这也就是缺点。我们这里姑且借用张宗子的《越山五佚记》中说曹山的话,来做个石宕的山水的说明。原文云:
“曹山,石宕也。凿石者数什百指,绝不作山水想,凿其坚者,瑕则置之,凿其整者,碎则置之,凿其厚者,薄则置之。日积月累,瑕者堕则块然阜也,碎者裂则岿然峰也,薄者穿则砑然门也。由是坚者日削,而峭壁生焉,整者日琢,而广厦出焉,厚者日磥,而危峦突焉,石则苔藓,土则薜荔,而蓊翳兴焉,深则重渊,浅则滩濑,而舟楫通焉,低则楼台,高则亭榭,而画图萃焉。”正因为这奇峭的山水是因为采取山石而成功的,故长处在于它的雕琢,而这雕琢也就是短处,张宗子记他的祖父张雨若的檄语云:
原来徐伯荪的革命计画是在东湖开始的,不,这还说不到什么革命,简直是不折不扣的“作乱”,便是预备“造反”,占据绍兴,即使“占据一天也好”,这是当日和他同谋的唯一的密友亲口告诉我说的。当初想到的是要招集豪杰来起义,第一要紧的是筹集经费,既然没有地方可抢劫,他们便计画来拦路劫夺钱店的送现款的船只。那时绍兴钱店一礼拜里有一次送款的船,由一个店伙押送,坐了脚踏的小船前去,因为往东走,大约是经过曹娥往宁波去的吧,也应该有往西到杭州去的,但因为西路太是热闹,所以不曾计画也说不定。而且,这与东湖的预谋地点也有关系,遂决定在东路实行了。
“谁云鬼刻神镂,竟是残山剩水”,为此种名胜最确切的评语,连吼山也在其内。李越缦在《七居》中第六说到吼山,也说道:
“其山劖削,其水浏疾,故其人罕寿,而性剽急。”还有一层,我是在那里住过两个月的,所以深知道夜景的可怕,为白天游湖的人所不曾见到的。我在室外南廊下站着,面对着壁立千仞的黝黑的石壁,在微细的月光下,恍然如见法国陀勒的有名的《神曲》中地狱篇的插画,别有一种阴森凄惨的可怖景象,觉得此地不宜长住,不仅是办学校和医院是非所宜,别的事情也办不来,——除非是图谋造反,这才是适合的背景。哪知事有凑巧,这恰成为革命计画的原始地,而是与徐锡麟有密切的关系的。
他们的计画是借东湖办什么事业,主要却是夜间,由徐伯荪和他的同谋陈君二人,在湖中练习划船,这时期大概也不很早,在我教书去的一二年前吧。学会了划船之后,便于“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出外实行路劫,钱店店伙和小船船夫由他们一人对付一个,请他们吃了“板刀面”,把洋钱抢了来,做“造反”的本钱。这个计画实在迂缓得很,但是他们竭力进行,正在这个时节却来了一位军师,一席话把这可笑的计画全盘推翻,他们同意这种小生意没有做头,决心来大干一番。这位军师即是陶成章号焕卿,乃是陶观察的一位本家,他主张联络浙东会党,招集各地豪杰,都“动”起来,然后大事可成,这是他的“光复会”的主张,民族革命的一张大纛。徐伯荪听从了他的话,便去运动人替他出钱捐候补道,到安徽省去候补,结果做了那惊天动地的一幕,却不料这事发端是在东湖,也是在那里定策的。和他同谋的陈君名字叫一个“濬”字,号曰子英,比较不大知名,他在安庆事发的当时逃到东京,时常到鲁迅所住的公寓里来,这是当时听他自己所讲,由我听着记了下来的。现在他也久已逝世,大约听过他讲这故事的人也只有我存在,今因说到东湖,就把它记录下来,且当作一则东湖的逸话讲讲吧。
猜你喜欢 志第二 礼仪二·刘昫 世宗纪二·薛居正 越绝卷第十二·袁康 卷十三·连横 第二十二回 马援病殁壶头山 单于徙居美稷县·蔡东藩 第四十六回 灭拳会订和约太后回銮·黄士衡 尚史卷十二·李锴 涌幢小品卷之二十三·朱国祯 卷十六·傅恒 康广仁传·梁启超 十国春秋卷十五·吴任臣 郦道元传·魏收 赵豫传·张廷玉 卷二十·雍正 附录二 李宗仁先生答中外记者问·李宗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