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〇 东湖逸话

我在上边只是讲得东湖学堂,对于东湖本身还没有讲到,现在就来补说几句话。东湖在绍兴如以山水论,那是没有什么值得说的,因为它的奇怪不及吼山的水石宕,若欲和西湖对峙,那简直是笑话了。但是它在近时却非常有名,这是什么缘故呢?我想这第一是因为它离城近,交通方便,往往可以顺路去一瞻仰,不比别的名胜多在偏僻地方,去走一趟要费一天的工夫。第二是因为这是近来新添出来的,看的觉得新鲜,不管这好看不好看。其实看它当初造成的原因,就可以看出它的特色来,这也就是缺点。我们这里姑且借用张宗子的《越山五佚记》中说曹山的话,来做个石宕的山水的说明。原文云:

“曹山,石宕也。凿石者数什百指,绝不作山水想,凿其坚者,瑕则置之,凿其整者,碎则置之,凿其厚者,薄则置之。日积月累,瑕者堕则块然阜也,碎者裂则岿然峰也,薄者穿则砑然门也。由是坚者日削,而峭壁生焉,整者日琢,而广厦出焉,厚者日磥,而危峦突焉,石则苔藓,土则薜荔,而蓊翳兴焉,深则重渊,浅则滩濑,而舟楫通焉,低则楼台,高则亭榭,而画图萃焉。”正因为这奇峭的山水是因为采取山石而成功的,故长处在于它的雕琢,而这雕琢也就是短处,张宗子记他的祖父张雨若的檄语云:

原来徐伯荪的革命计画是在东湖开始的,不,这还说不到什么革命,简直是不折不扣的“作乱”,便是预备“造反”,占据绍兴,即使“占据一天也好”,这是当日和他同谋的唯一的密友亲口告诉我说的。当初想到的是要招集豪杰来起义,第一要紧的是筹集经费,既然没有地方可抢劫,他们便计画来拦路劫夺钱店的送现款的船只。那时绍兴钱店一礼拜里有一次送款的船,由一个店伙押送,坐了脚踏的小船前去,因为往东走,大约是经过曹娥往宁波去的吧,也应该有往西到杭州去的,但因为西路太是热闹,所以不曾计画也说不定。而且,这与东湖的预谋地点也有关系,遂决定在东路实行了。

“谁云鬼刻神镂,竟是残山剩水”,为此种名胜最确切的评语,连吼山也在其内。李越缦在《七居》中第六说到吼山,也说道:

“其山劖削,其水浏疾,故其人罕寿,而性剽急。”还有一层,我是在那里住过两个月的,所以深知道夜景的可怕,为白天游湖的人所不曾见到的。我在室外南廊下站着,面对着壁立千仞的黝黑的石壁,在微细的月光下,恍然如见法国陀勒的有名的《神曲》中地狱篇的插画,别有一种阴森凄惨的可怖景象,觉得此地不宜长住,不仅是办学校和医院是非所宜,别的事情也办不来,——除非是图谋造反,这才是适合的背景。哪知事有凑巧,这恰成为革命计画的原始地,而是与徐锡麟有密切的关系的。

他们的计画是借东湖办什么事业,主要却是夜间,由徐伯荪和他的同谋陈君二人,在湖中练习划船,这时期大概也不很早,在我教书去的一二年前吧。学会了划船之后,便于“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出外实行路劫,钱店店伙和小船船夫由他们一人对付一个,请他们吃了“板刀面”,把洋钱抢了来,做“造反”的本钱。这个计画实在迂缓得很,但是他们竭力进行,正在这个时节却来了一位军师,一席话把这可笑的计画全盘推翻,他们同意这种小生意没有做头,决心来大干一番。这位军师即是陶成章号焕卿,乃是陶观察的一位本家,他主张联络浙东会党,招集各地豪杰,都“动”起来,然后大事可成,这是他的“光复会”的主张,民族革命的一张大纛。徐伯荪听从了他的话,便去运动人替他出钱捐候补道,到安徽省去候补,结果做了那惊天动地的一幕,却不料这事发端是在东湖,也是在那里定策的。和他同谋的陈君名字叫一个“濬”字,号曰子英,比较不大知名,他在安庆事发的当时逃到东京,时常到鲁迅所住的公寓里来,这是当时听他自己所讲,由我听着记了下来的。现在他也久已逝世,大约听过他讲这故事的人也只有我存在,今因说到东湖,就把它记录下来,且当作一则东湖的逸话讲讲吧。

猜你喜欢
  志第二 礼仪二·刘昫
  世宗纪二·薛居正
  越绝卷第十二·袁康
  卷十三·连横
  第二十二回 马援病殁壶头山 单于徙居美稷县·蔡东藩
  第四十六回 灭拳会订和约太后回銮·黄士衡
  尚史卷十二·李锴
  涌幢小品卷之二十三·朱国祯
  卷十六·傅恒
  康广仁传·梁启超
  十国春秋卷十五·吴任臣
  郦道元传·魏收
  赵豫传·张廷玉
  卷二十·雍正
  附录二 李宗仁先生答中外记者问·李宗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一十八·彭定求

        卷218_1 【贻阮隐居】杜甫   陈留风俗衰,人物世不数。塞上得阮生,迥继先父祖。   贫知静者性,自益毛发古。车马入邻家,蓬蒿翳环堵。   清诗近道要,识子用心苦。寻我草径微,褰裳蹋寒雨。   更议居远村,避喧

  • 三集卷五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五十古今体九十八首【乙酉八】渡江至金山江浙载廵狩典成清跸还观民胥敬事问景敢偷闲烟意桃霞表晴光麦浪间南风送五两片刻逹金山静澜堂玉屿大江中兰堂旷望通气连巫峡白日涌海门红何必怀观水恒

  • 卷一百二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二十八车类四言古车左铭         【汉】崔 骃虞夏作车取象机衡叶君子建左法天之阳正位授绥车不内顾尘不出轨鸾以节步彼言不疾彼指不躬渊览于道永思厥中车右铭    

  •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二十·徐乾学

    宋纪一百二十【起重光大荒落十一月尽黓敦牂十二月凡一年有二月】髙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徳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己巳朔邵宏渊遣统领崔皋及金人战于定山败之 壬申以知潭州张浚判建康府召王权还以李显

  • 卷之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一千四百七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四节 典权·佚名

    第一 谕示第二 呈及批第三 典屋契字第四 起耕典田园字第五 贌耕带借银字第六 招耕带借银字第七 典契字第八 转典契字第九 典契字第一○之一 典店地基契字第一○之二 转典契字第一一 典契字第一二 添典字

  • 读例存疑卷十二·薛允升

    戸律之四婚姻之二强占良家妻女娶乐人为妻妾僧道娶妻良贱为婚姻出妻嫁娶违律主婚媒人罪强占良家妻女:巻首凡豪(强)势(力)之人强夺良家妻女,奸占为妻妾者,绞。(监候)。妇女给亲。(妇归夫,女归亲。)配与子孙弟侄家人者,罪(归所主)亦如之

  • 卞彬传·李延寿

    卞彬字士蔚,济陰冤句人。祖父卞嗣之,作中领军。父亲卡延之,二十岁作上虞县令,刚强有骨气。会稽太守孟靑像对待一般下属县令那样节制他,时间长了他不能忍受,把官帽扔到地上说:“我之所以受你的气,只是因为这顶帽子罢了,今天已经

  • 唐介传·脱脱

    唐介,字子方,江陵人。父唐拱死于漳州时,众人知道唐家贫穷,想凑钱为他送葬,唐介虽然年龄幼小,却婉言谢绝了众人的好意。后被人提拔为武陵县尉,又调任平江县令。李财主富有而吝啬,官吏们对他巧取豪夺没有得到满足,诬告他杀人祭鬼

  • 卷七十三之五·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七十三之五 朱批王士俊奏摺 雍正十年正月十八日湖北廵抚【臣】王士俊谨 奏为恭报冬雪春晴米价平减事窃照湖北上年丰收麦苗遍野於十二月

  • 俞子章·佚名

    俞子章先生小传兪先生名珊字子章世居浙江镇海县之大契头镇镇处鄕僻风气窳塞先生生而英秀如一鹤立于群鸡之中时怀奋翮远翔之志顾以家贫资斧无所出挟一被一伞来海上同鄕诸老见之咸曰此子不凡遂从事于商以中国人不善储蓄

  • 五经蠡测卷五·蒋悌生

    明 蒋悌生 撰毛诗周颂于穆清庙肃雝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即其地而观助祭德容之盛则先王德泽之在人心而不可忘者可知也盖宗庙所以萃人心之地也文王不可得而见矣而德泽之在人心者

  • 卷三·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三曲礼上凡为君使者已受命君言不宿於家君言至则主人出拜君言之辱使者归则必拜送于门外若使人於君所则必朝服而命之使者反则必下堂而受命此言人臣敬君命之礼也人臣不可称主人称主人者对使者

  • 一切如来真实理金刚三昧仪轨分第二·佚名

    尔时大毗卢遮那佛。复自说此般若波罗蜜多教诸佛菩提法门。所谓金刚平等菩提故。是即菩提。金刚坚固义平等菩提故。是即菩提。第一义平等菩提故。是即菩提。自性清净诸法平等菩提故。是即菩提。诸法无分别亦复如是,此四

  • 大乘宝要义论 第八卷·佚名

    大乘宝要义论 第八卷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尔时阿阇世王。持以价直百千上妙[叠*毛]衣献施妙吉祥菩萨。而菩萨不肯受之。其王即以此妙[叠*毛]衣被妙吉祥菩萨之身。衣未着

  • 诗品·钟嵘

    钟嵘著。字仲伟。颍川长社人。生于齐梁时代。该书又名《诗评》。以评名是论作家优劣,以品称是定作家品第。后《诗品》成为定名,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论著作。全书由正文和序文两部分组成。《序》是全书总论,论述了五言

  • 风雨像生货郎旦·佚名

    简名《货郎旦》。杂剧剧本。元无名氏作。四折,旦本。剧写李彦和娶妓女张玉娥为妾,玉娥不贤,竟将彦和之妻气死。玉娥与其奸夫魏邦彦合谋,盗了彦和的财产,烧了他的房舍,又将彦和及其家人骗至河边,推彦和于河中,彦和后得救;正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