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节 东西对打

林则徐于道光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行抵广州。经一个星期的考虑和布置,他就动手了。他谕告外国人说:"利己不可害人,何得将尔国不食之鸦片烟带来内地,骗人财而害人命乎?"他要外国人作二件事:第一,把已到中国而尚未出卖的鸦片"尽数缴官";第二,出具甘结,声明以后不带鸦片来华,如有带来,一经查出,甘愿"货尽没官,人即正法"。外国人不知林则徐的品格,以为他不过是个普通官僚,到任之初,总要出个告示,大讲什么礼义廉耻,实在还不是要价?价钱讲好了,买卖就可以照常做了。因此他们就观望,就讲价。殊不知林则徐不是那类的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到了二月初十,外人尚不肯交烟,林则徐就下命令,断绝广州出海的交通,派兵把十三行围起来,把行里的中国人都撤出,然后禁止一切的出入。换句话说,林则徐把十三行作了外国人的监牢,并且不许人卖粮食给他们。

当时在十三行里约有三百五十个外国人,连英国商业监督义律(Captain Charles Elliot)在内。他们在里面当然要受相当的苦,煮饭、洗碗、打扫都要自己动手。但是粮食还是有的,外人预贮了不少,行商又秘密的接济,义律原想妥协,但是林则徐坚持他的两种要求。是时英国在中国洋面只有两只小兵船,船上的水兵且无法到广州。义律不能抵抗,只好屈服。他屈服的方法很值得我们注意。他不是命令英国商人把烟交给林则徐,他是教英商把烟交给他,并且由他以商业监督的资格给各商收据,一转手之间,英商的鸦片变为大英帝国的鸦片。

义律共交出二万零二百八十箱,共计二百数十万斤,实一网打尽。这是林文忠的胜利,道光帝也高兴极了。他批林的奏折说:"卿之忠君爱国皎然于域中化外矣。"外人尚不完全相信林真是要禁烟,他们想林这一次发大财了。林在虎门海滩挑成两个池子,"前设涵洞,后通水沟,先由沟道引水入池,撒盐其中,次投箱中烟土,再抛石灰煮之,烟灰汤沸,颗粒悉尽。其味之恶,鼻不可嗅,潮退,启放涵洞,随浪入海,然后刷涤池底,不留涓滴"。共历二十三日,全数始尽销毁,逐日皆有文武官员监视,外人之来观者,详记其事,深赞钦差大臣之坦然无私。

义律当时把缴烟的经过详细报告英国政府以后,静待政府的训令。林文忠的大功告成,似乎可以休手了。并且朝廷调他去做两江总督,他可是不去。他说:已到的鸦片,既已销毁,但是以后还可以来。他要彻底,方法就是要外商人人出具甘结,以后不作鸦片买卖;这个义律不答应,于是双方又起冲突了。林自觉极有把握。他说,英国的战斗力亦不过如此,英国人"腿足缠束紧密,屈伸皆所不便"。虎门的炮台都重修过。虎门口他又拿很大的铁链封锁起来。他又想外国人必须有茶叶大黄,他禁止茶叶大黄出口,就可以致外人的死命。那年秋冬之间,广东水师与英国二只小兵船有好几次的冲突,林报告朝廷,中国大胜,因此全国都是乐观的。

英国政府接到义律的信以后,就派全权代表懿律(Admiral George Elliot)率领海陆军队来华。这时英国的外相是巴麦尊(Lord Palmerston),有名的好大喜功的帝国主义者。他不但索鸦片赔款,军费赔款,并且要求一扫旧日所有的通商限制和邦交的不平等。懿律于道光二十年(一千八百四十年)的夏天到广东洋面。倘若英国深知中国的国情,懿律应该在广州与林则徐决胜负,因为林是主战派的领袖。但英国人的策略并不在此,懿律在广东,并不进攻,仅宣布封锁海口。中国人的解释是英国怕林则徐。封锁以后,懿律北上,派兵占领定海。定海并无军备,中国人觉得这是不武之胜。以后义律和懿律就率主力舰队到大沽口。

定海失守的消息传到北京以后,清廷愤懑极了。道光下令调陕、甘、云、贵、湘、川各省的兵到沿海各省,全国脚慌手忙。上面要调兵,下面就请饷。道光帝最怕花钱,于是对林则徐的信任就减少了。七月二十二日他的上谕骂林则徐道:"不但终无实际,反生出许多波澜,思之曷胜愤懑,看汝以何词对联也。"

是时在天津主持交涉者是直隶总督琦善。他下了一番知己知彼的工夫。他派人到英国船上假交涉之名去调查英国军备,觉得英人的船坚炮利远在中国之上。他国的汽船,"无风无潮,顺水逆水,皆能飞渡。"他们的炮位之下,"设有石磨盘,中具机轴,只须移转磨盘,炮即随其所向"。回想中国的设备,他觉得可笑极了。山海关的炮,尚是"前明之物,勉强蒸洗备用"。所谓大海及长江的天险已为外人所据,"任军事者,率皆文臣,笔下虽佳,武备未谙"。所以他决计抚夷。

英国外相致中国宰相书很使琦善觉得他的抚夷政策是很有希望的。那封书的前半都是批评林则徐的话,说他如何残暴武断,后半提出英国的要求。琦善拿中国人的眼光来判断那封书,觉得它是个状纸。林则徐待英人太苛了,英人不平,所以要大皇帝替他们伸冤。他就将计就计,告诉英国人说:"上年钦差大臣林等查禁烟土,未能体仰大皇帝大公至正之意,以致受人欺朦,措置失当。必当逐细查明重治其罪。惟其事全在广东,此间无凭办理。贵统帅等应即返棹南还,听候钦差大臣驰往广东,秉公查办,定能代伸冤抑。"至于赔款一层,中国多少会给一点,使英代表可以有面子回国。至于变更通商制度,他告诉英国人,事情解决以后,英人可照旧通商,用不着变更。懿律和义律原不愿在北方打仗,所以就答应了琦善回到广州去交涉,并表示愿撤退在定海的军队。道光帝高兴极了,觉得琦善三寸之舌竟能说退英国的海陆军,远胜林则徐的孟浪多事。于是下令教内地各省的军队概归原防,"以节糜费"。同时革林则徐的职,教琦善去代替他。

琦善到了广东以后,他发现自己把事情看的太容易了。英国人坚持赔款和割香港或加通商口岸,琦善以为与其割地,不如加开通商口岸。但是怕朝廷不答应,所以只好慢慢讲价,稽延时日英人不耐烦,遂于十二月初开火了。大角沙角失守以后,琦善遂和义律订立条约,赔款六百万元,割香港与英国,以后给与英国平等待遇。道光不答应,骂琦善是执迷不悟,革职锁拿,家产查抄入官,同时调大兵赴粤剿办。英国政府也不满意义律,另派代表及军队来华。从这时起中英双方皆一意主战,彼此绝不交涉。英国的态度很简单:中国不答应她的要求,她就不停战。道光也是很倔强的:一军败了,再调一军。中国兵士有未出战而先逃者,也有战败而宁死不降不逃者。将帅有战前妄自夸大而临战即后退者,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如关天培、裕谦、海龄诸人。军器不如人,自不待说;纪律不如人,精神不如人,亦不可讳言。人民有些甘作汉奸,有些为饥寒所迫,投入英军作苦力。到了二十二年的夏天,英军快要攻南京的时候,清廷知道没有办法,不能再抵抗,于是接受英国要求,成立《南京条约》。

猜你喜欢
  志第十八 符瑞中·沈约
  列传第三十九 崔徐苏豆卢·欧阳修
  卷一百八十九·志第一百四十二·兵三等·脱脱
  卷一百二十四 志九十九·赵尔巽
  卷第一百七十·胡三省
  靖夷纪事·高拱
  ●卷十二·陈康祺
  卷之五百五十三·佚名
  卷之六十五·佚名
  卷之二十八·佚名
  卷之五百八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三·佚名
  卷二十四兵志四陆军·黄遵宪
  读例存疑卷五十·薛允升
  耶律合里只传·脱脱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初集卷十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十五古今体一百八首【癸亥四】进宫见路?禾麦喜而有作昨冬三白诚沾足遗蝗入地无须卜今春灵雨复频零有秋早幸天锡福婪尾韶光入夏初经旬未得甘膏霂五日不雨则无

  • 卷五百三十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三十六许浑春早郡楼书事寄呈府中群公两鬓垂丝髪半霜石城孤梦绕襄阳鸳鸿幕里莲披槛虎豹营中柳拂墙画舸欲行春水急翠帘初卷暮山长岘亭风起花千片流入南湖尽日香元

  • 列传酷吏第七十七 于洛侯 胡泥 李洪之 高遵张赦提 羊祉 崔暹 郦道元 谷楷·魏收

    淳风既丧,奸黠萌生;法令滋章,弄禁多设。为吏罕仁恕之诚,当官以威猛为济。魏氏以戎马定王业,武功平海内,治任刑罚,肃厉为本,猛酷之伦,所以列之今史。于洛侯,代人也。以劳旧为秦州刺史,而贪酷安忍。州人富炽夺民吕胜胫缠一具,洛侯辄

  • 列传第二十六·魏徵

    ○宇文述云定兴 宇文述,字伯通,代郡武川人也。本姓破野头,役属鲜卑俟豆归,后从其主为宇文氏。父盛,周上柱国。述少骁锐,便弓马。年十一时,有相者谓述曰:“公子善自爱,后当位极人臣。”周武帝时,以父军功,起家拜开府。述性恭谨沈

  • 列传第一百五 李德裕·欧阳修

    李德裕,字文饶,元和宰相吉甫子也。少力于学,既冠,卓荦有大节。不喜与诸生试有司,以廕补校书郎。河东张弘靖辟为掌书记。府罢,召拜监察御史。穆宗即位,擢翰林学士。帝为太子时,已闻吉甫名,由是顾德裕厚,凡号令大典册,皆更其手。数

  • 卷三百五十七·列传第一百一十六·脱脱

        何灌 李熙靖 王云 谭世勣 梅执礼 程振 刘延庆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虽数试其材,而常沮抑之,不假借。久乃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盗苏

  • 契丹國志卷之五·叶隆礼

      穆宗天順皇帝   穆宗諱璟,番名述律,後更名明,太宗之長子也。太宗攻石晉,入大梁,留帝侍述律太后。太宗於會同十一年四月崩於欒城,諸將畏述律太后殘虐,遂立世宗。世宗遇弒,諸將共迎帝即位,改元應曆。自火神淀入幽州,遣使告

  • 第六十一回 创水师衡阳发轫 发援卒岳州鏖兵·蔡东藩

      却说湘军出援江西,到了南昌,长毛即上前抵敌,两下酣战起来。究竟湘军是初次出山,敌不过百战余生的悍卒。罗泽南等又统是文质彬彬的书生,凭他如何奋勇,受着这厉害的枪弹,不是倒毙,就是受伤,亏得江忠源引兵杀出,才接应湘军入

  • 提要·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四 郝氏续後汉书    别史类 提要 【臣】等谨按郝氏续後汉书九十卷元郝经撰经字伯常陵川人官至翰林侍读学士赠昭文馆大学士荣禄大夫追封冀国公諡文忠事迹具元史本传

  • 一二 蒋抑卮·周作人

    鲁迅移居西片町后,来客渐稀少,因为路稍不便,离电车站大概有两里路,而且房间狭窄,客室系公用,又与钱某住房连接,所以平常就不去使用它。丙字十九号也是差不多的情形,但那时却来了不速之客,是许寿裳鲁迅的友人,主人们乃不得不挤到

  • 桃花--韶华胜极·胡兰成

    桃花--韶华胜极桃花难画,因要画得它静。我乡其他映山红花是樵夫担上带着有,菜花豆花是在畈里,人家却不种花,有也只是篱笆上的槿柳树花,与楼窗口屋瓦上的盆葱也会开花,但都不当它是花。邻家阿黄姊姊在後院短墙上种有一盆芷草

  • 我对于圣人之怀疑·李宗吾

    我先年对于圣人,很为怀疑,细加研究,觉得圣人内面有种种黑幕,曾做了一篇《圣人的黑幕》。民国元年本想与《厚黑学》同时发表,因为《厚黑学》还未登载完,已经众议哗然,说我破坏道德,煽惑人心,这篇文字,更不敢发表了,只好藉以解

  • 净土论卷上·迦才

        帝京弘法寺释迦才撰  有滞俗公子。问净土先生曰。盖闻佛教冲虚。语言路断。法门幽简。心行处灭。此则言语出自妄情。心行无非倒想。今乃欲寄西境专赞弥陀。路断之语容非。处灭之言罕是。但情近滞未达大方。

  • 竹友集·谢薖

    宋代诗文别集。10卷。谢薖撰。本集所附绍兴二十二年(1152)苗昌言题跋称:作者与其兄谢逸“有文集合三十卷”。除去谢逸《溪堂集》20卷,则此集应为10卷。清人王士禛《居易录》称,他所见到的此书10卷中有诗7卷、杂文3卷,

  • 断易天机·佚名

    我国古代研究卜筮的专著,汗牛充栋,由于迭更战乱,流传至今的古籍屈指可数,象《断易天机》这类秘藏绝版书,更是凤毛麟角。该书是集中国古代易学大师、卜筮名家权威著作于一书的卜筮总集,堪称卜筮万有文库。该书自成体系,既有入

  • 明刻话本四种·佚名

    《李亚仙》、《王魁》、《女翰林》、《贵贱交情》四种话本,明万历末年(约一六一〇)小说传奇合刻本,上栏刻小说,下栏刻传奇。书已残,仅存一册,不知全集书名。此成本鱼口镌有“小说下”三字,可见原书所收话本至少有上、下两集,其

  • 神奴儿大闹开封府·佚名

    元杂剧剧本。简名《大闹开封府》、《开封府》或《神奴儿》。无名氏撰。末本。剧叙开封府李德仁,妻陈氏,生一子名神奴儿。然其弟李德义无嗣,弟媳王氏,贪悍乖劣,调唆德义与其兄分家。德仁念李家乃敕赐义门,不肯。王氏哭闹,将德

  • 四书通·胡炳文

    元胡炳文(字仲虎)撰。二十七卷。此书以为赵顺孙《四书纂疏》、吴真子《四书集成》阐发朱熹之论,偶有相反之说。因而重为著作,附加己说,作为此书。对朱子以前之说都排斥不取,只取赵、吴两书中的十四家说,又增入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