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章·管子之时代及其位置

孟子曰:“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可谓至言。故欲品评一人物者,必当深察其所生之时,所处之地,相其舞台所凭借,然后其剧技之优劣高下,可得而拟议也。故新史家之为传记者,必断断谨是。吾亦将以此法观察管子。

第一、管子之时,中央集权之制度未巩固也。中国中央集权之进化,黄帝时为第一级,夏禹时为第二级,周公时为第三级,前此皆酋长政治。天子与诸侯,各君其国,各子其民,故曰元后,曰群后,其去平等者几希耳。周兴,声威渐广,集权渐固,得以土地分封宗亲功臣。虽然,帝者之权,犹不能出邦畿千里之外,故古书动言朝诸侯有天下。所谓有天下与否,即以诸侯之朝不朝为断耳。东迁以后,周既失天下(古书皆言周二于幽厉。《诗》曰:“赫赫宗周,褒姒灭之。”《孟子》曰:“三代之失天下也,以不仁”诸如此类,不可枚举。综观先秦诸书,未有认东迁以后之周天子为有主权者。后人习于孔子,特倡之大义,不察情实耳),于是中央之权,益无所属。管子者,正起于此时代,而欲用其祖国(齐),使为天下共主者也。故当知管子为齐国之管子,而非周天下之管子。

第二、管子之时,君权未确立也。其时不徒国与国之间无最高之统属而已,即一国之中,主权亦甚薄弱。贵族与君主,中分势力。诸国皆然,不独一齐也。观管子执政以后,犹云分国为三乡:一日公之乡,二曰高子之乡,三曰国子之乡。可知高、国等贵族,实与公中分齐国也。凡政治进化之例,必须由贵族柄政时代,进人君主独裁时代,然后国家机关乃渐完。管子实当其冲者也

第三、管子之时,中国种族之争甚剧烈也。我中国民族,同为黄帝子孙。虽然,自四千年前,迁徙移植,分宅于江河流域各地。其时交通未便,声气窒塞,久之遂忘其本来。故大族之中,分出若干小族,互相争阅,殆如希腊之德利安握奇安埃阿尼安伊阿里安等诸族,日夜相竞也。自今视之,固为可笑,然以当时生存竞争之大势,固亦有不容已者。而管子则当其竞争初剧之盘涡也。

第四管子之时,中国民业未大兴也。世界之进化,由渔猎时代,进为畜牧时代,再进为农业时代,终进为工商时代。国民文明之程度,即以是为差。中国当春秋战国间,而畜牧时代与农业时代始递擅焉。观宣王中兴,《诗》惟颂其兽畜蕃息;卫文再造,民惟歌其骒牝三千,是其例也。诸如此类,不可枚举。盖其时问人之富,则惟数畜以对。虽有耕稼,而其业犹未大盛,若工商则更无论矣。管子者,实处此两时代之交点,而为之转捩者也。

知此四者,斯可与论管子矣。

猜你喜欢
  卷二百九十四 元豐元年(戊午,1078)·李焘
  卷四十 至道二年(丙申,996)·李焘
  卷之二百九十五·佚名
  八十 曹寅奏报江宁雨水田禾粮价摺·佚名
  第三二八禀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九日一二二○二--五·佚名
  别集下卷十二·宋名臣言行录
  南唐书卷九·陆游
  七四 徐锡麟事件·周作人
  胡藩传·沈约
  崔光远传·欧阳修
  杨洪传·张廷玉
  吴成传·张廷玉
  魏纪二 世祖文皇帝下黄初四年(癸卯、223)·司马光
  卷十三 礼八(嘉礼 )·龙文彬
  《古事记》序·太安万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七十一·彭定求

        卷871_1 【与王仙客互嘲(二人相友善,互以姓相嘲)】甘洽   王,计尔应姓田。为你面拨獭,抽却你两边。--甘洽   甘,计尔应姓丹。为你头不曲,回脚向上安。--仙客   卷871_2 【题濠州高塘馆(敬爱为御史,过宿处)】阎敬

  • 七言巻十三·洪迈

      七言  洪州逢熊孺登      白居昜  靖安院里辛夷下醉笑狂吟气最粗莫问别来多少苦低头看取白髭须  初著刺史绯答贺客  银章暂假为专城贺客来时懒起迎似挂绯衫衣架上朽株枮竹有何荣  别草堂三绝句 

  • 卷七十九·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七十九明 高棅 编五言排律九接武【下】德宗皇帝麟德殿宴百寮忧勤承圣绪开泰喜时康恭已临羣后垂衣御八荒务闲春向暮朝罢日犹长紫殿初筵列彤庭广乐张成功归辅弼致理赖忠良共此懽娯事千秋乐未央

  • 卷五·施元之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施注苏诗>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五 宋 苏轼 撰 施元之原注 武进邵长蘅删补 诗六十九首 【起熙宁壬子以後通守钱塘作 施注缺今补】 焦千之求惠山泉诗 兹山定空中乳水满其腹遇

  • 卷二百八十一 熙寧十年(丁巳,1077)·李焘

      起神宗熙寧十年三月盡是年四月   三月辛亥朔,分命輔臣祈雨。   上批:「安南行營:鄜延路應募非食祿蕃兵及首領去家萬里,以瘴死者,情尤可愍,加賜絹有差。內番官自來陣亡有例承襲者,即具合補職名聞奏,餘但離陝西界,雖未過

  • 卷下·郑亦邹

    成功自江南丧败,地蹙军孤。念永历亡在外,存亡不可知;第仿天佑、天复故事,孤持正朔,乃稍稍议迁。适红夷甲螺何斌负债走厦,盛陈沃野千里,为四省要害,横绝大海,实霸王之区;且言可取状。诸部群集,以险远为难;谈极日而不决。成功意锐,捩

  • ○清末雀戏三则·许指严

    麻雀之戏,不知始于何时,在南方先有一种纸牌,状绝与今之麻雀牌相类,亦为五木之遗制,殆即麻雀牌所自昉也。京师则于光绪末叶,甲午战事罢后始渐行;庚子、辛丑回銮而后,斯大盛矣。当其盛时,上自宫廷阀阅,下至肩舆负贩之流,罔不乐从。

  •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九十六·佚名

    万历八年二月辛未朔日食○升四川副使周大烈为甘肃行太仆寺卿广东副使孙錝为山东右参政河南开封府知府薛纶为狭西副使○复除刘汉儒为山西右参政赵岩为江西佥事○降广东副使王乾章辽东行太仆寺少卿刘凤朝俱为佥事乾章福

  • 卷十四·温达

    <史部,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十四康熙三十三年正月庚申命降人博济台吉归其兄巴图尔额尔克济农将军孙思克奏蒙古头目博济乃巴图尔额尔克济农之弟随众逃

  • 卷八十九·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八十九宋 赵汝愚 编礼乐门濮议上上英宗乞下有司议濮安懿王合行典礼韩 琦臣等伏闻出於天性之谓亲缘於人情之谓礼虽以义制事因时适宜而情必主於恩礼不忘其本此古今不易之常道也伏惟皇帝陛下

  • 卷三十二·湛若水

    <子部,儒家类,格物通>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三十二    明 湛若水 撰 正嫡庻上 易序卦传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 臣若水通曰器谓鼎也鼎之用亨之以享上帝宗庙社稷大亨以养圣贤铸之以

  • 卷三十三·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三十三尚书一纲领伯丰问尚书古文今文有优劣否曰孔壁之传汉时却不传只是司马迁曾师授如伏生尚书汉世却多传者鼂错以伏生不曾出其女口授有齐音不可晓者以意属成此

  • 卷第二十·道宣

      法义篇第四之三   上大法颂梁皇太子纲上太子玄圃讲颂梁晋安王纲涅槃经疏序梁武帝法宝联璧序梁湘东王绎成实论序梁简文帝内典碑铭集林序梁元帝禅林妙记集序唐释玄则奉诏撰法苑珠林序司元大夫李俨撰上大法颂表皇

  • 佛说七佛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大苾刍众,持钵食时诣迦里梨道场,共坐思惟:&ldquo;过去世时有何佛出现,族姓寿量其义云何?&rdquo;如是思已,互相推问而不能知

  • 佛说大自在天子因地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大目乾连于其食时著衣持钵。以精进力运大神通放无数光。其光金色遍照虚空。复以神力变化其身。或大或小或

  • 卷第一·佚名

    陀罗尼杂集 失译 陀罗尼杂集卷第一 未详撰者今附梁录 七佛所说大陀罗尼神咒(并八菩萨所说神咒合十五首) 第一惟越佛说有一万八千病。以一咒悉已治之。此陀罗尼名苏卢都呵。晋言梵音决定。 支波昼支波昼 呼奴波昼

  • 卷首·心圆

    揞黑豆集卷首 拈颂佛祖机用言句 世尊三升座。(第一点普。第二点毒。第三点急。门庭施设。入理深谈。一切备矣。毕竟法王无一字增益人。颂曰。心如境如。头正尾正。不解谈元。秖能识病。是法无说。是说无竟。未白椎前

  • 柳庄相法·袁珙

    一卷,旧题明袁珙撰。据说因少年时得遇“异人”授相术,故论人吉凶辄验。洪武末,燕王朱棣召他至北平,一见即决为“太平天子”。永乐初为太常寺丞,不久请老辞归。有《清白集》。因珙号柳庄居士,故称。相法,又称相术,观人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