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降生品第五

尔时佛告诸比丘,菩萨为诸天人演说正法。劝勉开晓令其悦豫。告天众言:我当以何形像下阎浮提。或有说言:为童子形。或有说言:释梵之形。或有说言:神妙天形。或有说言:阿修罗乾闼婆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形。或有说言:日月天形。或有说言:金翅鸟形。说如是等种种形像。尔时众中有一天子。名曰胜光。昔在阎浮提中为婆罗门。於无上菩提心不退转。作如是言:围陀论说。下生菩萨当作象形而入母胎。即说偈言:

菩萨降神,应为象形。端正姝好,顶上红色。皎洁鲜净,如白玻璃。具足六牙,饰以金勒。

无不吉祥,围陀先记。三十二相,当下阎福

佛告诸比丘,菩萨於兜率天宫。周遍观察将下生时。输檀王宫先现八种瑞相。何等为八。一者王宫忽然清净。不加扫洒。无诸秽恶尘土瓦砾蚊虻蚰蜒百足之类。周匝布散种种妙花香气芬馥。二者从雪山中众鸟来集。异类杂色毛羽光鲜。於王宫中楼阁殿堂栋梁轩牖。哀鸣相和遨游自乐。三者於王宫中。草木花叶一时敷荣。四者王宫池沼皆生莲花大如车轮。有百千叶覆映水上。五者王宫珍器自然而有苏油石蜜。种种美味。食而无荆六者王宫乐器箫笛箜篌琴瑟之属。非因击奏。皆出种种微妙之音。七者王宫金银琉璃车磲马瑙摩尼珊瑚。一切珍藏悉皆盈满。八者王宫有大光明映蔽日月。遇斯光者身心安乐得未曾有。如是名为八种瑞相。是时摩耶圣后。澡浴庄饰。涂诸天香著妙衣服。众宝自严欢喜悦豫。身心清净。以一万采女围绕侍从。游音乐殿中诣输檀王。於王右边。昇妙宝网庄严之座。坐已容貌熙怡开颜微笑。於是颂曰:

善哉大王幸哀许,我今欲陈微妙愿。从是恒起仁慈心,当持八关清净戒。不害众生如爱己,三业十善常修习。远离嫉妒谄曲心,愿王於我莫生染。

闻此禁戒非随喜,恐王长夜婴苦报。惟愿令我得别居,宫殿香花自严饰。诸善采女常围绕,鼓乐弦歌演法音。凡鄙恶人令离我,淫秽香花皆不御。

一切囚徒悉宽宥,要当遣彼囹圄空。七日七夜广行檀,给济贫乏令充足。必使正化轻傜役,尽令公庭无诤讼。各各慈心互相向,如昇忉利欢喜园。

怜愍世间同一子,法教如斯甚安乐。王闻此言大欢悦,如所愿者皆相许。即敕诸臣净宫殿,幡盖香花恣严饰。复以二万勇健军,操持剑戟令防护。

婇女弦歌相娱乐,复以婴珞庄严身。珍床宝座敷綩綖,处在胜殿如天女。

佛告诸比丘,尔时四天王释提桓因。夜摩天。兜率陀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娑婆世界主梵天王。梵众天。梵辅天。妙光天。少光天。光严天。净居天。阿迦尼吒天。摩醯首罗天及馀无量百千天众。悉皆雲集互相谓言:菩萨将欲下生。我等诸天不往侍从。堕无反复不知恩养。谁能堪任侍卫菩萨下阎浮提。从初入胎及以出胎。童子盛年。游戏受欲。出家苦行。诣菩提座。降伏魔军。转正法轮现大神力。下忉利天入般涅槃。常能奉事终不舍离。尔时诸天子等。而说颂曰:

汝等谁堪任,欢喜随菩萨。当得福增长,亦获大名誉。若求忉利宫,胜妙常安乐。采女众围绕,应随清净月。

若求妙园林,胜处常游戏。宝地金花饰,应随离垢光。若求象马车,游处欢喜园。采女众围绕,应随大丈夫。

若求夜摩天,及以兜率宫。所生常见敬,应随大名称。若求化乐天,自在诸宫室。游戏变化乐,应随功德者,

若求作魔王,远离诸毒心。神变穷边际,应随利益者,若求超欲界,住胜妙梵宫。修行四等心,应随禅定者,

若求生人间,受轮王胜报。七宝从心至,应随离欲尊。若求人王位,长者及居士。财富无怨敌,应随无上士。

若求大富贵,端正及名誉。教令有威德,应随梵音者,若求人天报,并致三界安。无漏慧及禅,应随法自在。

若求断贪欲,及去瞋痴等。淡泊志寂然,应随调心者,若求一切智,缘觉及声闻。十方师子吼,应随功德海。

若求闭恶趣,开诸甘露门。方昇八正道,应随远险路。若求见诸佛,听受甚深法。及冀众福祐,应随功德藏。

若求出缠缚,生老病死苦。清净如虚空,应随离垢人。若求一切敬,相好庄严德。及能拯自他,应随可欣乐。

若求戒定慧,甚深难可证。智者速解脱,应随大医王。若求无量德,究竟皆圆满。及生涅槃乐,应随智成就。

尔时诸天众会闻此偈已,八万四千四天王天。百千忉利天。百千夜摩天。百千兜率天。百千化乐天。百千他化自在天。六万魔天。前世积德六万八千梵众天。乃至阿迦尼吒天与无央数百千诸天。如是等天先来在曾。复有他方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无量百千诸天众等。皆悉来集。时大会中上首天子。而说颂曰:

汝等今应听,我起决定心。舍欲及神通,诸禅三昧乐。随从最胜者,降生处母胎。不令诸恶侵,常当为拥护。

以诸妙音乐,赞诵功德海。令天人欢喜,发无上道心。人天闻是已,欢喜消众患。散以曼陀花,月花胜月等。

及熏沈水香,供养净福者,菩萨处胎中,不为三垢染。越於生老死,得导穷边际。我等持净心,随从智慧者,

释梵天王等,见行七步时。以手捧香水,浴是无垢圣。顺世诸所为,人天获大福。处欲常无染,逾城弃宝位。

我等愿随逐,敷草坐道常降魔成正觉,劝说微妙法。佛事遍三界,甘露洽群生。乃至归涅槃,常随无暂舍。

佛告诸比丘,欲界无量天女。见菩萨身形相微妙。将欲下生。各作是言:何等女人应生菩萨。必有胜德堪怀尊者咸皆慕羡怀敬爱心。以己福报获彼神通。得意生身。自彼天宫於刹那顷至迦毗罗城。其迦毗罗城周匝百千。园林池沼庄严殊胜。如帝释宫。於其宫内有一大殿。名曰持国。摩耶圣后住在其中。种种庄严敷置绮丽。清净无垢光明威神。圣后身佩婴珞被以天衣。种种妙宝庄严其体。时诸天女至此殿已,住在虚空瞻於圣后。而有偈言:

欲界诸天女,观菩萨妙身。咸作是思惟,菩萨母何类。竞持花鬘等,涂香及末香。欢喜诣王宫,合掌而恭敬。

袨服丽容貌,舒手咸共指。见坐胜宝床,善心谛观察。人间斯妙质,天上未曾有。我等常自谓,天女中殊胜。

今睹斯人已,自生轻贱心。胜功德庄严,颜容甚端正。若非此胜德,谁堪菩萨母。譬如无价珠,置於净宝器。

如是菩萨母,堪怀胜德人。见者生欢喜,其心无厌倦。面目甚端正,身相极光明。如月在虚空,睹之而意净。

如日盛晖耀,如真金百炼。见彼菩萨母,光明亦如是,发香且柔泽,绀黑类玄蜂。皓齿如空星,目若青莲叶。

支节善随转,手足皆平正。天中尚无匹,人间谁与比。如是审观察,右绕散香花。称名叹佛母,还返於天上。

尔时四护世,释梵及欲天。并馀八部众,皆来卫佛母。诸天咸已见,菩萨将下生。赍持妙香花,欢喜诣前祝

合掌稽首请,下生时已至。辩才师子王,哀愍生世间。

佛告诸比丘,菩萨将下生时。东方有无量百千菩萨。皆是一生补处。来诣兜率天宫供养菩萨。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一生补处。皆至兜率天宫供养菩萨。十方世界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如是等各与八万四千天女。前後围绕至兜率宫。鼓乐弦歌供养菩萨。尔时菩萨处大楼阁。坐於众德所生胜藏师子之座。彼诸菩萨及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诸天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即於兜率最胜天宫。而便降生。将下生时。放未曾有身相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世界中间幽冥之处。日月威光所不能照。而皆大明。其中众生各得相见。咸作是言:云何此中忽生众生。是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有十八相。所谓摇动。极摇动。遍摇动。扣击。极扣击。遍扣击。移转。极移转。遍移转。涌覆。极涌覆。遍涌覆。出声。极出声。遍出声。边涌中没。中涌边没。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是时一切众生欢喜踊跃。爱乐清净快乐无极。称扬赞美闻诸声时。无一众生恐畏惊悸。梵释护世日月威光皆悉不现。一切地狱畜生饿鬼及诸众生皆蒙安隐。无一众生於此时中为贪瞋痴等一切烦恼之所逼迫。互相慈愍起利益心。如父如母如兄如弟。人天乐器不鼓自鸣。无量诸天顶戴擎捧是妙楼阁。无量百千天女前後围绕奏天伎乐。其乐音中出是妙偈。叹菩萨曰:

尊者长夜积修习,所有净业皆圆满。住於真正胜理中,今致天人上供养。往昔无量拘胝劫,能施所爱妻子等。由彼行檀获胜报,故得诸天妙花香。

自割身肉而秤之,慈心救彼垂死鸽。复以行檀获胜报,能令饿鬼得充足。尊者过去无边劫,坚持净戒未尝毁。由彼尸罗获胜报,能令恶趣息众患。

尊者过去无边劫,求菩提故行忍辱。由彼羼提获胜报,能令人天互慈愍。尊者过去无边劫,胜修精进无休已,由彼勤劬获胜报,身相端严如须弥。

尊者过去无边劫,为断结使修诸定。由彼禅那获胜报,能令今世无烦恼。尊者过去无边劫,修习智慧断诸结。由彼般若获胜报,能使光明甚清净。

被慈甲胄除烦恼,由愍世间今现生。证得第一妙喜舍,尊获梵住归命礼。照以智慧光明炬,净除痴冥诸过失。三千大千以为主,归命牟尼大导师。

胜慧神足得诸通,见真实义能示现。自既得济能拯物,归命船师能渡者,随顺世法示同凡,不为世法之所染。一切众生若闻见,获不思议胜利益。

况复听闻尊妙法,信乐当生广大善。兜率天宫行暗冥,阎浮提中日将出。烦恼惛睡诸群生,尊者皆当令觉悟。迦毗罗城益兴盛,无量诸天众围绕。

诸天宝女奏天乐,周遍王城演妙音。佛母妙色以庄严,福德威容乘净业。圣子端正甚奇特,光明遍照三千界。其国所有诸众生,皆离诤论诸烦恼。

一切慈心相敬顺,悉由菩萨之威力。输檀王种当兴盛,由斯应绍转轮王。其城所有诸珍藏,一切众宝皆盈满。夜叉罗刹鸠槃茶,修罗密迹诸天众。

守护菩萨所居处,不久皆当证解脱。悉以回向菩提道,愿速如尊成正觉。

猜你喜欢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五(末)·窥基
  第二卷·佚名
  卷五百四十一·佚名
  佛 法 无 边·太虚
  唯识之净土·太虚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十六·唐慧琳
  复郑雨生居士书·太虚
  卷一·佚名
  第五卷·佚名
  卷第十·佚名
  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一名虎耳经)·佚名
  卷第五(从第六经九纸末行尽第十经)·澄观
  金刚药叉嗔怒王息灾大威神验念诵仪轨·佚名
  卷二十六·赞宁
  卷二百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 东游草·刘鹗

    正月十四夜到长崎十五日夜眺山势双排照眼青,两丛灯火灿繁星。东风一夜真奇幻,吹立南朝许道宁。十五日游茂木距长崎十三里有奇也…松杉影里丛丛竹,波浪声中簇簇花…十六日过四国九州海程千里岛连绵,茂树无垠望

  • 卷二十二·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二十二 宋 郭知达 编近体诗琴台【成都记琴台院以司马相如琴台得名而非相如旧台旧台在浣花溪正路金花寺北厢号海安寺梁萧藻镇蜀増建楼台以备逰观元魏伐蜀下营于此掘为堑得大瓮二十余口葢

  • 风波·闻一多

    我戏将沉檀焚起来祀你, 那知他会烧的这样狂! 他虽散满一世界底异香, 但是你的香吻没有抹尽的 那些渣滓,却化作了云雾 满天,把我的两眼障瞎了; 我看不见你,便放声大哭, 像小孩寻不见他的妈了。 立刻你在我耳旁低声地讲: (但你的

  • 提要·洪迈

    【臣】等谨案野处类藁二巻宋洪迈撰迈以才学赡博雄视一时所着容斋随笔夷坚志唐人万首絶句俱别着録其文集见于宋艺文志者有野处猥稿一百四巻琼野録三巻而陈振孙书録解题祗载有此集二巻且云全集未见则当时传播已稀惟明张

  • 卷一百九十一·列传第八十八·柯劭忞

      王构 士熙 土点 魏初 刘敏中 宋道 焦养直 杨桓 尚野 师简 李之绍 谢端 曹鉴   王构,字肯堂,东平人。父公渊,金末山东大乱,其三兄皆携妻孥南迁,公渊独愿守坟墓,不肯从。   构少以词赋入乡学,行台从事贾居贞一见器之

  • 卷第二百六十七 後梁紀二·司马光

      起著雍執徐(戊辰)八月,盡重光協洽(辛未)二月,凡二年有奇。   太祖神武元聖孝皇帝開平二年(戊辰、九0八年)   八月,吳越王鏐遣寧國節度使王景仁奉表詣大梁,陳取淮南之策。景仁卽茂章也,避梁諱改焉。   淮南遣步軍都指揮

  • 卷一百五十五·毕沅

      ◎宋纪一百五十五 ∷起著雍敦牂正月,尽上章涒滩十二月,凡三年。   ○宁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恭睿孝皇帝   庆元四年金承安三年   春,正月,己亥朔,日有食之。   癸卯,金谕有司:“凡馆接伴并奉使者,毋以语

  • 卷三十一·连横

    列传三王世杰列传吴凤列传施、杨、吴、张列传林、胡、张、郭列传台东拓殖列传吴福生、黄教列传林爽文列传孙景燧列传福康安列传杨廷理列传郑其仁、李安善列传陈周全、高夔列传王世杰列传新竹固土番之地,势控北鄙,文物典

  • 第六十二回 堕奸谋阖宫被劫 立异姓二帝蒙尘·蔡东藩

      却说钦宗闻京城已陷,恸哭未休,忽卫士等鼓噪进来,求见钦宗,钦宗只好登楼慰遣。凑巧卫士长蒋宣到来,麾众使退,并拟拥护乘舆,突围出走。孙傅、吕好问在旁,以为未可。宣抗声道:“宰相误信奸臣,害得这般局面,尚有何说!”孙傅又欲

  • 卷之九百八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汉纪二十 起昭阳作噩,尽屠维单阏,凡七年。·司马光

    孝元皇帝上初元元年(癸酉,公元前四八年) 1春,正月,辛丑,葬孝宣皇帝于杜陵;赦天下。 1春季,正月四日,孝宣皇帝刘洵被安葬在杜陵;大赦天下。 2三月,丙午,立皇后王氏,封后父禁为阳平候。 2 三月十日,汉元帝刘奭封王政君为皇后,封王政

  • 卷一百七十六之十·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六之十 朱批高其倬奏摺 雍正九年正月十四日两江总督【臣】高其倬谨 奏为恭谢 天恩谨陈愚悃事窃【臣】一介庸愚仰荷 知遇畀任封疆加

  • 卷第十一·佚名

    太皇太后上尊立尊太皇太后制治平四年正月己未自昔圣王之有天下也。继世以治世。示建统之正。尊亲之所亲。为立孝之始。朕以菲质。逖承丕构。恭闻顾命。祗循大卞。稽诸历古。具存典礼。皇太后以坤厚之德载函夏。以柔明

  • 大学古本质言叙·刘沅

    大学之道,圣人所以陶成天下,使咸为圣贤,无愧于天亲者也。天地父母混合而有此身,异于禽兽者,以其有德。德者何?天理而已。天之理,而人得之以为性。实有曰诚,共由曰道,以其为生生之本曰仁,全之则为圣人,失之则为禽兽。人人所有,亦

  • 中国佛学·太虚

      论曰。转法轮具四义。一轮二转三方四降敌。轮者大乘以无生灭观为体。小乘以生灭观为体。大乘无生观为轮。略具十义。一唯圣王有余人则无。唯无所得圣王有此无生灭观。有所得人则无。二自然成就不由工匠。佛菩萨了

  • 序·聂先

    续藏经 续指月录清 聂先编辑序天下有可以言传者。有不可以言传者。有可以言传而究不可以言传者。其可以言传者。理之显焉者也。人得而指焉者也。其不可以言传者。理之微焉者也。人莫得而指焉者也。其可以言传而究不

  • 幼科类萃·王銮

    儿科著作。明王銮撰。二十八卷。銮字文融,号容湖,世居乌程 (今浙江吴兴) 人。世医之家,王氏继业尤精,长于幼科,广引博采萃取诸家之精要,故名“类萃”。撰于明弘治至嘉靖间 (1502—1534)。卷一、卷二为总论,多为论说。卷三至

  • 诸佛经·佚名

    全一卷。宋代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记述佛陀在王舍城说过去无数劫中有几万千百之佛出世利生,并列举诸佛之名号。此经属于主张多佛出世之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