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搭之法,杂见古人词曲中,须各宫各调,自相为次。又须看其腔之粗细,板之紧慢;前调尾与后调首要相配叶,前调板与后调板要相连属。古每宫调皆有赚,取作过度而用。缘慢词(即引子)止着底板。骤接过曲,血脉不贯,故赚曲前段,皆是底板,至末二句始下实板。戏曲中已间宾白,故多不用。诸宫调惟仙吕许与双调相出入,其余界限甚严,不得陵犯。惟《十三调谱》类多出入,中商黄调以商调、黄钟二调合成,高平调与诸调皆可出入;其余各调出入,详见《十三调谱》中。或谓南曲原不配弦索,不必拘拘宫调,不知南人第取按板,然未尝不可取配弦索。又譬置目眉上,置鼻口下,亦何妨视嗅,但不成人面部位,终非造化生人意耳。凡一调中,有取各调一二句合成,如【六犯清音】【七犯玲珑】等曲,虽各调自有唱法,然既合为一,须唱得接贴融化,令不见痕迹,乃妙。何元朗谓:北曲大和弦是慢板,花和弦是紧板。如中吕【快活三】临了来一句放慢来,接唱【朝天子】,皆大和,又是慢板。紧慢相错,何等节奏。南曲如【锦堂月】后【侥侥令】,【念奴娇】后【古轮台】,【梁州序】后【节节高】,一紧而不复收矣。然戏曲亦有中段却放缓唱者,不可一律论也。 
 
猜你喜欢
 
  ●卷四·陈衍
  提要·赵与虤
  十八家诗抄·卷十·曾国藩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郑若庸
  黄昏过泰山·林徽因
  卷九·王奕清
  卷492 ·佚名
  卷十七·陈起
  卷三·沈德潜
  平园续集钞·吴之振
  卷一百九·陈邦彦
  卷八百十七·佚名
  卷四百六十六·佚名
  卷八·沈季友
  缘情手鉴诗格·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