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43.李斯谏逐客

秦国虽然在邯郸打了一次败仗,但是它的实力还很强。第二年(公元前256年)又进攻韩、赵两国,打了胜仗。后来,索性把挂名的东周王朝也灭掉了。秦昭襄王死去后,他的孙子秦庄襄王即位不到三年也死去,年才十三岁的太子嬴政即位。

当时,秦国的朝政大权掌握在相国吕不韦手里。

吕不韦原是阳翟(今河南禹县)地方的一个富商,因为帮助庄襄王取得王位,当上了相国。吕不韦当相国以后,也学孟尝君的样子,收留了大批门客,其中有不少是列国来的。

战国时期有许多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历史上把这种情况称做“百家争鸣”。吕不韦自己不会写书,他组织他的门客一起编写一部书,叫《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还派人把它挂在咸阳城门上,还发布告示,说谁能对这部书提出意见,不论添个字或者删掉个字,就赏金千两。这一来,他的名气就更响了。

秦王政年纪渐渐大起来,在他二十二岁那年,宫里发生一起叛乱,牵连到吕不韦。秦王政觉得留着吕不韦碍事,把吕不韦免了职。后来又发现吕不韦势力不小,就逼他自杀。

吕不韦一倒台,秦国一些贵族、大臣就议论起来,说列国的人跑到秦国来,都是为他们本国打算,有的说不定是来当间谍的。他们请秦王政把客卿统统撵出秦国。

秦王政接受这个意见,就下了一道逐客令。大小官员,凡不是秦国人,都得离开秦国。

有个楚国来的客卿李斯,原是著名儒家学派代表荀况的学生。他来到秦国,被吕不韦留下来当了客卿。这一回,李斯也挨到被驱逐的份儿,心里挺不服气。离开咸阳的时候,他上了一道奏章给秦王。

李斯在奏章上说:“从前秦穆公用了百里奚、蹇叔,当了霸主;秦孝公用了商鞅,变法图强;惠文王用了张仪,拆散了六国联盟;昭襄王有了范雎,提高了朝廷的威望,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客卿建立了功业。现在到大王手里,却把外来的人才都撵走,这不是帮助敌国增加实力吗?”

秦王政觉得李斯说得有道理,连忙打发人把李斯从半路上找回来,恢复他的官职,还取消了逐客令。

秦王政用李斯当谋士后,一面加强对各国的攻势,一面派人到列国游说诸侯,还用反间、收卖等手段,配合武力进攻。韩王安看到这形势,害怕起来,派公子韩非到秦国来求和,表示愿意做秦国的属国。

韩非也是荀况的学生,跟李斯同学。他在韩国看到国家一天天削弱,几次三番向韩王进谏,韩王就是不理他。韩非满肚子学问,没被重用,就关起门来写了一部书,叫《韩非子》。他在书中主张君主要集中权力,加强法治。这部书传到秦国,秦王政看到了十分赞赏,说:“如果我能和这个人见见面,该多好啊。”

这一回,韩非受韩王委派来到秦国,看到秦国的强大,上书给秦王,表示愿为秦国统一天下出力。这份奏章一送上去,秦王还没考虑重用韩非,李斯倒先着急起来,怕韩非夺了他的地位。他在秦王面前说:“韩非是韩国的公子,大王兼并诸侯,韩非肯定要为韩国打算;如果让他回国,也是个后患,不如找个罪名把他杀了。”

秦王政听了这话,有点犹豫,下令先把韩非扣押起来,准备审问。韩非进了监狱,想辩白也没机会。李斯却给他送来了毒药,韩非只好服药自杀了。

秦王政扣押了韩非,也有点后悔,打发人把韩非放出来,可是已经晚了。秦王政十分懊恼。正在这时候,有个魏国人缭到秦国来,秦王政找他一谈,觉得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就任用缭为秦国尉,后来人们称他尉缭。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三十·刘昫
  卷一百二十七 志一百二·赵尔巽
  卷二百八十五 熙寧十年(丁巳,1077)·李焘
  何法盛晉中興書卷五·汤球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七·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十七·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七·佚名
  ◎杀奸奇计·李定夷
  后集卷十一·宋名臣言行录
  世家卷第三十 高丽史三十·郑麟趾
  卷九·佚名
  ·请筹议备贮书·丁曰健
  ●卷十三·钱谦益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六 小家族起变化·溥仪
  纲鉴易知录卷六七·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七出 入班·李渔

    〖水底鱼儿〗(副净上)发积难当,妻扶女又帮。止求家富,不愿姓名香。自家刘文卿是也。一向要合小班,只少一名净脚。前日贴了招帖,也不见有人进来。我已聘了一位名师,约定今日来开馆。等不得脚色齐备,先把有的教习起来,等做净的到

  • 古诗镜卷三十·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三十 明 陆时雍 编 歌谣第一 【歌兴到即流措辅成响稍涉拟议即非矣故歌言无文不委 歌所贵者二一欲其逸宕而多风一欲其郁屈而多感】 卿云歌【三章】 【乐府集载尚书大传云舜将禅禹於是俊乂百

  • 山谷内集诗注卷十三·黄庭坚

    钦定四库全书 山谷内集诗注卷十三  宋 黄庭坚 撰 任 渊 注 次韵答斌老病起独游东园二首 万事同一机多虑乃禅病【楞严曰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传灯録僧亡名息心铭曰无多虑无多知多知多事不如息意多虑多失不如守

  • 左周黄列传第五十一·范晔

    左雄 周举 子勰 黄琼 孙琬左雄字伯豪,南阳涅阳人也。安帝时,举孝廉,稍迁冀州刺史。州部多豪族,好请托,雄常闭门不与交通。奏案贪猾二千石,无所回忌。永建初,公车征拜议郎。时,顺帝新立,大臣懈怠,朝多阙政,雄数言事,其辞深切。

  • 國朝獻徵錄卷之六·焦竑

      公二(除封 追封 衍聖公)   ◆除封   宋國公馮勝傳(王世貞)   潁國公傅友德傳(袁袠)   凉國公定遠藍玉傳(國史實錄)   洪國公丘福   ○宋國公馮勝傳(王世貞)   王世貞   馮勝者初名國勝更名宗異最後名勝其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五·佚名

    正德三年十二月甲子朔 上视郊祀牲○夜流星如盏青白色光烛地○丙寅改南京刑部尚书洪钟为工部尚书右都御史张宪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掌院事○调刑部广东司主事高贯为山西辽州知州东城兵马指挥司副指挥万桢为河南都司经

  • ●解脱纪行录·金科豫

    锦州金科豫笠庵未定稿 解脱之义何仿乎曰仿乎峩眉之坡名峩眉之坡之名又何昉乎曰昔东坡游峩眉峯出以解脱名坡盖言峩眉之高登者莫不蹑虚履险魂惊胆裂始得跻其绝顶迨至出山后向之巉岏绝献至此而尽而舍危就坦有解脱之乐焉

  • 卷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十七 【起丙寅周元王元年○止丁丑周威烈王二十有二年】凡七十二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史记因秦记起周元王元年表魏韩赵楚燕齐之事曰六国年表但魏韩赵至威烈王二十三年始受命为诸

  • 八五八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总裁等官分别议罚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八五八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总裁等官分别议罚事致典籍厅移会乾隆四十七年二月户部为遵旨查议事。陕西司案呈,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初五日准吏部咨称,会议得内阁抄出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等奏称:查四库全书馆自七月起至九月止

  • 卷十·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十宋 吕中 撰仁宗皇帝朋党 君子 小人景佑三年五月罢仲淹禁越职言事时夷简秉政进者多岀其门仲淹忤夷简以天章阁待制知开封府旋贬饶州初仲淹因论建都事谓洛阳险固而汴为四战之地太平宜都汴有

  • 《元史》简介·宋濂

    《元史》明·宋濂等 撰 《元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王祎(1321~1373)主编。全书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记述了从蒙古族兴

  • ●皇朝通典卷二十二·佚名

    選舉五 ○選舉五 考績 △考績 (臣)等謹按三載考績肇自虞書六計尚廉傳於周禮迨漢法以六條察二千石令刺史歲終奏事舉殿最刺史得課郡國守相而丞相御史雜考郡國計書考課之法漸加詳矣唐考功之法掌於吏部流內之官敘以四善善狀

  • 卷一百五·陈祥道

    宋 陳祥道 撰射儀周禮司裘云王大射則共虎侯熊侯豹侯設其鵠諸侯則共熊侯豹侯卿大夫則共麋侯皆設其鵠【大射者為祭祀射王將有郊廟之事以射擇諸侯及羣臣與邦國所貢之士可以與祭者射者可以觀德行其容體比於禮其節比於樂

  • 卷二十·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二十钱塘程川撰易二十上经十三笃实便有辉光艮止便能笃实【防渊録大畜彖传】能止健都不説健而止见得是艮来止这干【防渊録大畜彖传】九三一爻不为所畜而欲进与上九合志同进俱为畜极而通之时

  • 卷一百八十九·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遗卷一百八十九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孟子第三公孙丑问曰至惟此时为然【公孙丑上】考异古本注谓不率齐桓公行王道率作帅 尚不可以为邪无以字 何谓若易然也谓下有王字 运之掌言其易也无其字

  • 第十六章 奸近杀·佚名

    居家格言曰。语云。奸近杀。然言近尚是缓辞。予以为奸则未有不杀者。其夫知觉。忿怒操刀则杀。同奸嫉妒。利刃相加则杀。因奸致罪。则王法杀之。幸而漏网。则冤鬼杀之。数者即免。色痨沉痼。灾患临身。则司命又杀之。

  • 人品·魏裔介

    外重者内轻,故保富贵而丧名节。内重者外轻,故守道德而乐贫贱。[林和靖]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林和靖]君子所贵,世俗所羞。世俗所贵,君子所贱。[程伊川]宁可忍饿而死,不可苟利而生。[宋潜溪]取与是一大节,其义不可不明。[薛

  • 看破不说破·胡适

    在生活中,对于身边人做出的不妥之事,有时我们会一眼看破其本质,但是碍于对象、场合和时机,并不合适说破,否则,既容易让人下不了台,又可能伤了情。在胡适逝世五十多年的今天,依然兴起“民国热”“胡适热”,这表明那一段不曾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