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海志卷一
丁卯(明熹宗天启七年)
六月,海寇郑芝龙等犯闽山、铜山、中左等处。
芝龙,泉州南安县石井巡司人也;或曰,漳州府之漳镇人。芝龙父绍祖为泉州库吏,蔡善继为泉州知府。府治后衙与库隔一街相望。芝龙时十岁,戏投石子,误中善继额。善继擒治之,见其姿容秀丽,笑曰:“法当贵而封”,遂释之。
不数年,芝龙为父所怒,持棍逐之。芝龙大恐,与其弟芝虎奔海上船,乃恳巨商携往海外。芝龙姣媚妩顺,音律、樗蒲,靡不精好。同抵日本,日就岛主宴饮歌舞。时主室有文君,悦之,乃日本长崎王之族女,即赐姓成功生母也。
再一年,前舰复至,乃附归,所娶、所生,姑留日本。至中途,为海盗劫夺,芝龙只身随舰,货作千金,分与主寨之首领颜振泉。海有十寨,寨各为主,芝龙之主,又主中主也。
停半年,主有疾,疾且死,九主为之疗祭。芝龙乃泣而求其主曰:“明日祭后,必会饮,意欲求众力为我放一洋,获之有无多寡,系我之命。”
时缓言恳之,主如言,众情允乐。劫得四船,货物皆自暹罗来。每艘分其半,九主重信义,尽畀之,富逾十主矣。
海中以富为尊,主亦就殂,芝龙升为十寨中之一。时则通家耗,辇金还家,置苏杭、两京细软宝玩,兴贩琉球外国等物。沿海州县,抢掠一空,官兵莫能抗。始议招抚。以蔡善继尝有恩于芝龙,因量移泉州道,以书招之。芝龙感恩,为约降。及受降之日,善继坐戟门,令芝龙兄弟囚首自缚请命。芝龙素德善继,屈意下之;而芝虎一军皆哗,竟叛去。
天启六年丙寅春,遂据海岛,截商粟。闽中洊饥,望海米不至,于是求食者多往归之。七月,劫商民船,势侵大。其党谋攻广东海丰嵌头村以为穴。十二月,芝龙乃入闽,泊于漳浦之白镇。巡抚朱一冯遣都司洪先春率舟师击之,而以把总许心素、陈文廉为策应。
鏖战一日,胜负未决。会海潮夜生,心素、文廉船漂泊失道。贼暗渡上山,诈为乡兵出先春后,先春腹背受敌,遂大败,身被数刃。然芝龙故有求抚之意,欲微达于我兵,乃舍先春不追;获卢游击,不杀;又自旧镇进至中左所,总兵俞咨皋战败,纵之归;中左人开城门求不杀,芝龙约束麾下,竟不侵扰。
警报至泉州,知府王猷知其详,乃曰:“芝龙不追、不杀、不焚、不掠,似有归命之意。今剿难猝灭,抚或可行,不若遣人往谕退舟海外,仍许立功赎罪,有功之日,优以爵秩。”
兴泉道邓良知从之,遣人谕意。
戊辰(怀宗崇祯元年)
春正月,工科给事中颜继祖劾福建总兵俞咨皋,下狱。
初,巡抚朱钦相招抚海寇杨六、杨七等。芝龙求返内地,杨六绐其金不为通,遂流劫海上。继祖上言:“海盗郑芝龙生长于泉,聚徒数万,劫富施贫,民不畏官而畏盗。总兵俞咨皋招抚之议,实饱贼囊。旧抚朱钦相听其收海盗杨六、杨七以为用。夫抚寇之后,不散于原籍,而咨皋招之海,即置之海。今日受抚,明日为寇。昨岁中左所之变,杨六、杨七杳然无纵,咨皋始缩舌无辞。故闽帅不可不去也。”
疏入,逮咨皋下于理。
三月,禁漳州人贩海。芝龙纵掠福建、浙江海上。
六月,议招海寇郑芝龙。
九月,郑芝龙降于巡抚熊文灿。工科给事中颜继祖言:“芝龙既降,当责其报效。”
从之。
己已(崇祯二年)
春二月,海寇李魁奇伏诛。魁奇本郑芝龙同党,芝龙忌之,击斩粤中。
夏四月,广东副总兵陈廷对约郑芝龙剿盗。芝龙战不利,归闽。不数日,寇大至,犯中左所近港。芝龙又败。寇夜薄中左所。
辛未(崇祯四年)
春正月,上召廷臣及各省监司于平台,问福建布政使吴阳、陆之祺:“海寇备御若何?”
阳曰:“海寇与陆寇不同,故权抚之。但官兵狃抚为安,贼又因抚益恣,致数年未息。”
上曰:“前抚李魁奇,又何杀之?”
阳曰:“魁奇非芝龙比,即抚终不为我用。今钟斌虽抚,亦反侧不可保也。”
上问:“计将安出?”
之祺曰:“海上官兵肯出死力,有司团练乡兵,多设火器,以守为战,剿之不难。”
上问巡抚熊文灿,阳曰:“文灿才胆俱优,但视贼太易,故前有吉了之败。”
之祺曰:“钟斌与郑芝龙势不两立。七月间,斌扰福州,抚臣计诱往泉州。前闻抚臣同芝龙讨贼,戮其兄,贼遁去。”
问广东布政使陆问礼,对曰:“广东海寇俱自福建至,舟大而多火器,兵船难近;但守海门,勿令登陆,则不为害。”
壬申(崇祯五年)
冬十一月,海盗刘香老犯福建小埕,游击郑芝龙击走之。
癸酉(崇祯六年)
夏六月,海盗刘香老犯长乐。
甲戌(崇祯七年)
夏四月,海盗刘香老犯海丰。
十二月,总督两广熊文灿奏道将信贼自陷。时文灿令守道洪云蒸、巡道康承祖、参将夏之本、张一杰往潮州海角之道山,调集猺獞蛮黎与土汉诸军入海招降刘香老;不三日,香老诈降,两道两将皆被执入海。上以“贼渠受抚,自当听其输诚,岂有登舟往抚之理?弛备长寇,尚称未知,督臣节制何事?”
命巡按御史确核以闻。已令文灿戴罪自效。
乙亥(崇祯八年)
夏四月,福建游击郑芝龙合粤兵击刘香老于田尾远洋。
初,刘香老蹈芝龙故辙,仍为海边患。芝龙知其技力窘乏,视风色之东西,潮头之上下,穷逼追击,几无泊处。香老恨已甚,访芝龙之在漳镇,选遣心膂,直捣芝龙之室,或杀或擒,期了局以杜后患。芝龙先知之,假叹曰:“我自就抚以来,为贪官污吏索缚,正欲仍来入伙,今众义来邀,喜不可说。”
即遣家眷行李登所来之船,并锅铁器械、海中所需必欲取之市者,无不席卷。芝龙曰:“室中酒肉甚多,何不畅饮、啖空而去?”
速令治具,取精腆丰美者恣为饱啖,后则数拳高歌,更为碗酒块肉,极量忘怀。海中来党至醉,极酩酊矣。醉而酩酊者,腰刀快斧,咸挂于壁,或眠或坐,笑谑罔顾。芝龙阴伏兵于屋上,忽鸣锣一声,皆明甲明盔,奋勇从屋跳下。海中之党,或醉卧未起,或解甲高歌,皆砍杀无遗。芝龙仍命舟中取上家口,解脱来人衣甲,家丁披挂,驾彼来船。芝龙挺立桅下,开船下海。刘香老遥望本船与驾船服饰稍别,再睨船前独立果系芝龙,大喜,呼曰:“来矣!”
芝龙拱手而应曰:“来矣!”
立跃上岸,乘其不备,举刀乱砍。香老见势蹶,胁兵备道洪云蒸出船止兵。云蒸大呼曰:“我矢死报国,亟击勿失!”
遂遇害。香老举火自焚死,精锐皆尽。康承祖以老疾,卒于海。夏之本、张一杰脱归。
八月,香老家属六十余人,部属千余人,至黄华降于温处参军。
庚辰(崇祯十三年)
秋八月,加福建参将郑芝龙署总兵。
芝龙既俘刘香老,卷其资蓄,复来漳镇。其八主皆为芝龙劲旅,从此海氛颇息。通贩洋货,内容外商,皆用郑氏旗号,无儆无虞,商贾有廿倍之利。芝龙尽以海利交通朝贵,寖以大显。
癸未(崇祯十六年)
冬十一月,设南赣兵三千,以副总兵郑鸿逵统之。
甲申(崇祯十七年三月,北京陷,崇祯亡。世祖章皇帝顺治元年。福王即位南京)。
春正月,兵科给事中曾应遴荐副总兵郑鸿逵缓急可用,诏益南赣兵三千,命鸿逵镇守。
五月十五日,诚意伯刘孔昭、司礼监韩赞周等立福王,即位南京,改元宏光。兵部尚书史可法请督师江北,凤阳总督马士英入专国政。
封福建总兵官郑芝龙为南安伯,赐蟒衣。
乙酉(大清顺治二年,宏光元年。五月,南京破,宏光亡;闰六月,唐王即位福州,改元隆武)。
封郑鸿逵靖虏伯。
左良玉下武昌,破九江、安庆,至池州。时阮大铖、黄蜚屯板子矶,郑彩屯三山峡,黄得功屯芜湖。阮大铖筑垒板子矶小山上,造二浮桥达北岸。诸军俱舣舟矶下。天大雾,郑彩溯江而上,劫左营,夺其舟数十艘于紫沙洲梅根,转战而前。黄蜚嫉其功,拦江,不听彩艘下。左兵追之,炮击彩舟,伤百余人,杀四将领。彩讼之朝,蜚亦以彩越汛地邀功致败,互相讦奏。朝命大铖两平之。
大清兵既破扬州,沿江窥渡。郑鸿逵率水师御之京口。大清兵编筏张灯向镇江,而别由老鹳河渡。
五月,大清兵开闸放舟,蔽江而南。郑鸿逵、郑彩见之,杨帆东遁。
大清兵渡江,福王走至芜湖,为降将刘良佐擒解豫王。郑鸿逵、郑彩守镇江,拥舟师不战,走还闽。至浙,于江口逢唐王,鸿逵奉之至福州。福建巡抚张肯堂、巡按御史吴春枝、礼部尚书黄道周、南安伯郑芝龙等会议监国。鸿逵固请正位,以闰六月十五日即位,改元隆武。
起曾樱、何吾驺等入阁办事。晋封芝龙为平虏侯,寻封平国公;鸿逵为定虏侯,寻封定国公;芝豹为澄济伯;郑彩为永胜伯;赐芝龙长子森国姓,名成功,封忠孝伯。赐姓以天启甲子年七月十五日生于日本,母颜氏出也;芝龙后遣人将母子取回。又封芝龙部将施天福为武毅伯,洪旭为忠振伯,林习山忠定怕,张进忠匡伯,陈辉忠靖伯;鸿逵部将陈豹为忠勇侯,林察为辅明侯。
八月,隆武诏至粤西,有靖江王称监国,不奉诏;总制丁魁楚、巡抚瞿式耜擒送至闽,斩之。
十月(此二字疑为衍文),芝龙集廷臣议战守事宜。自僊霞关外,守者共一百余处。其战兵,以元年冬操练,二年春出关。一支出浙东,一支出江右。略计兵共二十万,合八闽、两粤饷计之,不支一年。郑芝龙遣给事中梁应奇入广督饷。应奇往督,因参迟误者数十人,俱奉旨提问;然迟疑未有提至者。潮州知府杨球欲入朝,闻旨遂止粤界,不敢入。
芝龙又令抚按以下,皆捐俸助饷。官助之外,有绅助。绅助之外,有大户助。又借徵次年钱粮。又搜括府县库积存银,厘毫皆解。不足,又大鬻官爵:部司价银三百两,后减至百两;武扎仅数十两,或数两。娼优厮隶,尽列衣冠,但无俸、无衙门,空衔而已;然借此倩轩盖、雇仆役,拜谒官府,鞭挞邻里,甚至府县莅讼,两造皆称职官,立语不跪,互殴于庭而莫可制。
郑芝龙所招关门兵,不过数百疲癃。廷臣请出关者章满公车。隆武每欲躬履行闲,而芝龙俱以缺饷为辞。
十月,隆武未有嗣,芝龙令子郑森入侍。隆武意有所向,先赐国姓,改名成功(此八字疑为衍文),成功辄先得以告芝龙,由是廷臣无敢异用者。芝龙、鸿逵自恃有援立功,骄蹇无礼。唐王尝赐宴大臣,芝龙以侯爵位辅臣上。大学士黄道周引祖制武臣无班文臣右者,固争之,遂首道周,芝龙怏怏不悦。
诸生有佞芝龙者,上书言道周迂腐,非宰相才;唐王怒,敕督学御史杖之。芝龙又荐其门下士朱作楫为吏科给事中、叶正发为户部主事,皆不允;以是益怀怨望。唐王行郊天礼于南台,二郑皆称疾不出。户部尚书何楷劾奏:“郊天大典,芝龙、鸿逵不出陪祭,无人臣礼,当正其罪。”
唐王赏楷有风裁,即日令掌都御史事。已而鸿逵挥扇殿上,楷呵止之。二郑皆怒。楷知不为所容,亟请告退。唐王欲曲全之,允其回籍,俟再召。楷至中途,盗截其一耳以去,抵家未久死;盖芝龙令部曲杨耿害之也。兵科给事中刘中藻亦以忤郑氏去。有密告芝龙揽权者,隆武辄责芝龙;芝龙怒,佯欲谢事。隆武心知芝龙不可恃,无以制之,因复固留曰:“此非朕意,乃某人言也。”
芝龙潜中伤之。于是左右无一同心矣。
廷臣屡请命芝龙出关,芝龙亦知不出关无以服众心,因分兵为二,声言万人,实不满千;以郑鸿逵为大元帅出浙东,郑彩为副元帅出江西。隆武仿淮阴故事,筑坛郊拜而送之。二帅既出关,疏称候饷,不行,逗遛月余,隆武下诏切责曰:“倘畏缩不前,自有国法在。”
二帅不得已逾关行四、五百里,仍疏言饷绝,留住如故。
大学士黄道周愤师不前,因请以募兵江西,以江西多其门生子弟也。隆武命芝龙与之资,芝龙不予一钱。隆武给空札百函为行资。道周以劄联络忠义,纠合乡勇,得九千人,驻广信,与杨廷麟、万元吉相应,出兵金衢,前后斩级数百。适衢抚与议不合,忌其师屯境上,密疏其短,道周不知也。继而请兵请饷,绝不一应。及知其由,遂决意长驱,深入婺源,出徽。婺源令,其门人也。北帅张天禄执令妻子,命令设计诱道周至明堂里执之,并从军主事赵士起、中书毛之冰、蔡时培、赖叔儒俱送南京,不屈见杀。
时阁臣蒋得璟(明史作《蒋德璟》,卷二百五十一有传)自请行关,相机督战,隆武许之。比至,则疲兵弱卒,朽甲钝戈,无一可为,因叹息告病去。
郑遵谦起兵江上,与张国维、陈函辉、熊汝霖等迎鲁王于台州监国,驻绍兴。遣都督陈谦奉书至闽,久住衢州,持两端,云鲁王已封芝龙靖卤侯,欲以此邀封于唐王。唐王敕芝龙取其侯印为验,谦齎印,唐王即召入关,启函称《皇叔父》,不称《陛下》,隆武大怒。御史钱邦芑劾其久住三衢,徘徊闽、浙之界,自以举足左右,足为重轻,因欲要取封侯,以闽要浙,以浙要闽,只恃构鬪之谋,敢行挟制之术。又历数其在衢奸淫不法状。遂下之狱。
谦,武进人,乙酉春齎宏光诏封芝龙南安伯,比读券,误书安南,谦谓芝龙曰:“南安仅一邑,安南则兼两广,请留券易诏”,厚赠而别。及半途,而南京变,谦遂留闽。芝龙德之,故力为申救,行贿五千金于邦芑,请免谦死。邦芑惧以闻于唐王。遂决意杀之,即命邦芑监刑。芝龙闻之,过市,命且停刑,亟入朝见唐王,请以官赎谦死。唐王密斥行刑,故与芝龙久语慰劳之,过期,芝龙出,而谦已斩矣。芝龙伏尸哭极哀,以千金厚殓之。从此益怀异志。
先是,芝龙、鸿逵已密遣人通内院洪承畴、御史黄熙允(胤),及闻钱唐信息,因疏称“海寇猝至,今三关饷取之臣,臣取之海,无海则无家,非遄征不可。”
拜表即行。隆武手敕留之曰:“先生稍迟,朕与先生同行。”
使奉敕至河,而芝龙飞帆已过延平矣。
芝龙既去,守关将施天福声言缺饷,尽撤兵还海。僊霞岭二百里间,空无一兵,惟所遣守关主事及内臣文员侦探兵信以闻耳。
丙戌(顺治三年、隆武二年)
二月,江楚迎驾疏相继而至,唐王遂决意幸赣,与湖南为声援。芝龙欲挟君以自重,固请回天兴,命军民数万人遮道号呼,拥驾不得行,乃驻驆延平。芝龙初以海寇受抚,虽晋爵五等,与地方有司不相统属,闽士大夫辄呼之为《贼》,绝不与通。及拥戴唐王即位,芝龙位益尊,权益重,全闽兵马钱粮皆领于芝龙兄弟。是芝龙以虚名奉君,而君以全闽予芝龙也。故芝龙不肯听唐王出关,思长有闽也。
三月,大清贝勒王驻兵钱唐北岸。
五月,江上师溃。
六月初一日,大清兵渡江,江潮不至。方国安、马士英欲献监国为投降计,遣人守监国;守者忽病,乃得脱,遂上海船,遁入舟山。督师张国维、兴国公王之仁、兵部侍郎陈函辉、大学士朱大典俱死之。方逢年、方国安及刑部尚书苏壮俱薙发投诚。马土英、阮大铖犹拥残兵数千,请入关,隆武以其罪大,不许。士英前后七疏自理。有李蘧者,士英私人也,与唐王有旧,密疏言:“士英有治兵才,与阮大铖皆宜在使过之列。”
唐王特允士英以青衣视事,戴罪立功,但无钱粮兵马专任。士英计穷,逃至天台寺为僧,为大兵搜获。阮大铖迎降。贝勒俱令随内院办事。大兵过顺昌,获龙扛,搜之,得马士英、阮大铖、方国安父子及方逢年连名请驾出关为内应疏,在已降后。大铖方游山,闻信,知不免,自投崖死;仍命戮尸。士英等四人俱斩于延平城下,家眷百余口悉给赐兵丁。时杉关守将陈秀、陈曦投降,而僊霞关无一守兵,寂如也。
大兵过延平而东。时隆武定计入赣,已至汀洲,见兵未至,因停一日晒龙凤衣。忽有数十骑叩城曰:“我扈跸兵也”,门者纳之。陈谦之子追至,直入行宫,遂及于难。
九月,大兵入泉州,德化知县陈光晋迎降。既而汀、漳皆陷。惟郑芝龙退保安平,军容烜赫,战舰齐备,炮声不绝,响振天地,楼船尚五百艘。因前通洪承畴信未到达,故不敢迎降,乃使人言其撤兵不守,以待大兵之至,有功,当得大用。贝勒知泉绅郭必昌与芝龙有旧,因遣招之。
芝龙曰:“我非不欲忠于大清,恐以立唐王为罪耳。”
会大清固山兵逼安平,芝龙怒曰:“既招我,何相逼也!”
贝勒闻之,乃切责固山,令离安平三十里驻军,别遣内员二人持书至安平。书略曰:“吾所以重将军者,以将军能拥立也。人臣事主,苟有可为,必竭其力,力尽不胜天,则投明而事,乘时建功,此豪杰事也。若将军不辅立,吾何用将军哉?且两粤未平,今铸闽粤总督印以相待。吾欲见将军者,欲商地方人才及取两广事宜也。”
芝龙得书大悦,劫众议降。诸将多不欲。有周崔(鹤)芝者,以死谏,不听。其弟鸿逵、芝虎皆劝芝龙入海,曰:“鱼不可脱于渊”,芝龙不从。其子成功涕泣力谏,芝龙不听。于十一月十五日至福州朝见贝勒,握手甚欢,折箭为誓。芝龙益喜,命酒痛饮,赂遗不可胜计。饮至三日,夜半,忽拔营起,遂挟之北去。至京,封同安侯。
闽事略定,贝勒将归,邀芝龙送之。贝勒过芝龙舟,必进一食,必加赞叹,见一人,必加褒奖,信宿乃去。芝龙过舟投谒,贝勒疑之曰:“我所用人,粗悍卤莽,何足当公意?”
命悉取芝龙舟中庖厨仆从来供饮食,侍左右。芝龙乃大喜,不知堕其术中也。留信宿。已出闽,乃谓芝龙曰:“公功高,同我入京一见天子如何?”
芝龙以未宿戒辞。曰:“公之左右仆从,悉在此矣,岂忧无行李费?”
命取二万金置舟中。令从行者五百人皆拘置别营,不可相见。对面作家书数行,但称本朝恩德,嘱其家世世无忘。已又曰:“北上面君,是我本愿,但子弟拥兵海上,素非驯良,脱有不测,我且奈何?”
贝勒曰:“即有之,无与公事,且亦非吾虑所及也。”
芝龙既降,其家人以为可免暴掠,遂不设备。贝勒至安平,乱兵大肆淫掠,成功母亦被淫自缢死。成功大愤,剖其母腹,出肠涤秽,重纳之以殓,发丧后遂起兵。
丁亥(顺治四年,隆武亡。是岁,桂王即位于肇庆,改永历)
初,芝龙撤兵,密谕成功,欲与俱见贝勒,成功不从,鸿逵阴令逸去。至是,率所部入海。芝豹独奉母居安平镇。
郑彩率舟师至舟山,迎监国鲁王南下。鲁王封郑彩为建威侯,寻晋建国公;其弟郑联为定远伯,寻晋侯。郑彩及阁部熊汝霖进取福宁州,诸县响应,遂入兴化府。熊阁部鼓舞义兵,诸起义者皆来给劄,兵至数万,然多乌合。郑彩谋夺其权。虽与之结姻,忌之,乘夜遣兵攻其舟,并全家杀之。于是义兵愤怨解体。时义兵所在蜂起,汀、邵并乱,据建宁,闽邮为阻。
是夏,朝中命三大人陈锦、佟国器、李率泰督兵至,破建宁,屠之,所失州县尽复。
郑彩至海坛,复为乡兵所败,遂同鲁王至厦门。时郑联亦纠合浦南桥义兵杨重等攻入漳浦县,以洪有祯为县令。未几县破,有祯被执,不屈,遂剐。郑联率义兵攻海澄县,然见敌骑即走,争舟堕水死者甚众。平和县曾庆等与诏安等处义兵立德化王慈烨,据将军寨,陷大田,攻顺义、将乐,然皆为大兵所败。
初,隆武之亡也,旧相苏观生、何吾驺俱遁回广东,与布政使顾元镜于十一月立唐王弟聿■〈金粤〉监国,改元绍武。十二月,大清总兵李成栋率兵袭广城,副将杜永和获绍武,并周王、益王、辽王尽斩之。苏观生从死,吾驺、元镜皆降。
福建既陷,两广总制丁魁楚与广西巡抚瞿式耜会议监国。式耜首为言永明王贤,且为神宗嫡孙,应立。王讳由榔,桂王之子,初封衡阳,以寇乱徙梧州。会桂王薨,王以衰絰于十月十四日监国,改元永历,以肇庆府署为行宫。丁魁楚、吕大器为大学士,式耜以吏部侍郎兼阁学掌铨事。封总兵陈邦傅为思恩侯,寻晋庆国公。后广西破投诚,率兵追永历,为李定国所擒,父子俱死。
时成功往南澳募兵,而兵将战舰,百无一备。闻永明王自立粤西,遥奉永历年号,称《招讨大将军罪臣》,以众三百人泊于厦门之鼓浪屿训练,即今中左所也。浯州者,金门也。委黄恺于安平镇措饷。芝龙旧将咸归心焉。
七月,成功以洪政、陈辉为左右先锋,杨才、张进为亲丁镇,郭泰、余宽为左右镇,林习山为楼船镇,入寇海澄,札营祖山头。数日,援兵至,洪政中流矢,与监军杨期潢俱被杀,不克而还。
八月,与郑鸿逵合兵围泉州,列营桃花山。大清提督赵国佐率数百骑冲之。张进、杨才逆战,鸿逵遣林顺等夹击,大胜之。别遣水兵破溜石炮城,我参将解应龙死之,军声大振。泉绅郭必昌之子显欲内应,国佐杀之,灭其家。
九月,我副将王进自漳来援,成功解围走。
戊子(顺治五年、永历二年)
闰三月,成功攻同安,守将廉郎、知县张效龄遁,遂入之。复寇泉州。
七月,陈锦、佟国器、李率泰援之,成功乃退。大兵屠同安,郑氏镇将邱晋、林壮猷、知县叶翼云、教谕陈鼎咸被杀,凡死者五万余人,《同安血流沟》之谶应焉。(先是,同之诸生陈姓、绰号《泥鳅》,自省回,至罗汉山中,所称《生阎罗》者授以片纸云:“泥鳅死半途。同安血流沟。嘉禾断人种。安平成平埔。”
陈生果至小盈岭而死。是后凡获满兵,辄断掌放回以应之。然后来安海城竟毁拆,而厦门竟迁空无人历一纪云)。
是岁大饥,成功及建国公郑彩各发兵民船至高州籴米。高州为思恩侯陈邦傅所辖。成功船免饷,余照丈尺徵饷。船有千余,多是民船。斗米,闽中近千钱也。
时成功将士分驻各岛。监国鲁王别将平夷侯周崔(鹤)芝、闽安侯周瑞、定西伯张名振、总兵阮美等守舟山之沙埕。郑彩、郑联等守厦门、金门。郑鸿逵守安平之白沙,使其将陈豹守南澳。成功泊厦门;以亲丁三百人,遣其叔锦衣卫郑芝鹏护家眷,使张进守铜山所,太子太师郑香守海澄港之石尾,有众数千人,后为大兵所败,二子郑广、郑海死焉。然粮饷缺乏,取之民间;而郑彩营将章云飞等扰民尤甚。郑鸿逵遂率舟师至潮州随地取饷。
己丑(顺治六年、永历三年)
广东提督李成栋反叛,迎永历。于是永历有诏使至,以为恢复在即,诏各勋镇考试诸生赴广省入场。成功遂考送生员叶后诏、洪初辟等十数人,令黄志高齎疏赴广。舟至潮阳,遭风飘坏,余人不得达,独黄志高至粤,诏以志高为兵部职方司主事,使监成功军,命以舟师直取南都;其后成功入寇长江,承此诏旨也。
诏使并齎秦王孙可望告示一张,其文云:“秦王告谕天下”,中闲叙湖、广(夺《杀》字)敬谨王、四川杀八固山之捷,入滇擒逆黔父子云云。又檄文一册,中有云:“恢复两京者准封为公,一省者封为侯,四府以上者封为伯;今有无尺寸之功,而擅封五等之爵”云云。
又定西王李定国告示一张,其文云:“西宁王奉秦王令旨”,中闲叙破广西定南王孔有德焚死之捷云云。
三月,成功遣施琅、杨才、黄廷、柯宸枢等寇漳浦。副将王起俸密赴纳款,谋泄,弃家由龟镇至铜山投见,成功授伪都督同知,挂统练军门印,令管北标将。
十月,成功舟进云霄港,由白塔登岸,分道并进。云霄守将张国柱迎战,为左先锋下伪副将施显所杀,遂攻城。中军姚国泰拒守。城陷,国泰重伤。成功获之,令医调治,送军前效用。进抵诏安,札营龙峰、磁灶等处。令中冲镇柯宸枢、左冲镇(应作《援剿左镇》)黄廷、右冲镇林(应作《洪》)习山等守盘陀岭,以遏漳援。漳镇王邦俊、副将王之刚调集各州县守兵合攻盘陀岭。是日大雾,海师咫尺不辨,柯宸枢及其弟中军宸梅俱战死。
十一月,成功解诏安围,督兵由分水关入潮州,抵黄岗。时潮属多土豪拥据,三河坝有吴六奇,黄岗有黄海如,南洋有许龙,澄海有杨广,海山有朱尧,潮阳有张礼,碣石有苏利。时武毅伯施天福来见成功,黄海如亦至。海如说成功取潮阳县,资其富饶,且近海口,有海门所、达濠浦可以抛泊海艘,通运粮米,且须由南洋鲎澳过达濠浦,方可至县,恐许龙、张礼为梗尔。成功遂令移兵南洋,许龙逆战,败走汉阳。
旧将陈斌来归,伪授后劲镇。杨广、朱尧、唐玉各迎降,遂移兵鲎澳,张礼拒命,立破其达濠、霞美二寨,进攻青林寨,张礼乞降,准其归命。遣援剿右镇黄山督诸军往靖海卫,并巡下惠来县,以中军汪汇之理县事,正兵营卢爵守城。黄山等回攻南山寨,破之。成功遂移兵入揭阳,会郑鸿逵,并带张礼往见,成功(应作《鸿逵》)忽夜沈之水,成功甚悔之。
庚寅(顺治七年、永历四年)
先是,大清兵破湘潭,何腾蛟死之;破南昌,金声桓死之。二月,破信丰,李成栋殁于阵。永历皆追赠王爵,擦泪亲祭。及报南雄不守,遂移德庆,抵梧州;榕江兵溃,桂林陷,瞿式耜、张同敞俱死之。
三月,成功入潮阳,知县常翼风率父老郊迎,成功令三镇洪旭驻镇,徵输转运。杨才攻破平和寨,屠之。陈斌克狮头寨,寨首黄亮采请降,许之。右先锋杨才病故,以正总班林勇为右先锋;后征苏利阵亡,以甘辉管亲丁镇,黄廷管右先锋镇,施显管援剿左镇。以监督王秀奇为戎旗镇,管亲随兵,以林胜为中协,陈瑞为右协。
四月,成功移师揭阳。鸿逵言新墟寨负固不服,合兵攻之,用龙熕击其城,遂乞降。(门辟海中放光,郑鸿逵令人没水捞起,得大铳,夹两龙为耳,用船车出之,号龙耳,所击无不摧破。后刘国轩用以攻泉城,火引不发,鞭之,口遂裂,城竟不破)。守潮州新泰伯郝尚久率步骑数千来援。成功挥诸将迎击。陈斌跃马入阵,擒我中军陈禄,诸军继进,斩首数千,尚久仅以身免。
五月,诏安九甲义将万礼等来附,施琅所招也。
六月,引兵攻苏利,不克。利据碣石卫叛,后平南王发兵攻杀之。
成功谕诸将议攻潮州,陈斌进曰:“潮郡东南环溪,通漳大路只一浮桥,必须断桥以绝援兵,然后移札西南攻围之,十全必克。”
成功从之。初一交战,尚久大败,浮桥并石桥一齐焚毁,随移师攻城,三面围之。尚久闭城不出,遣人乞援于漳。郝文兴来援,许龙渡之入城。尚久削发归我朝,城守益坚,成功久攻不下,又天暑士卒多病,乃解围退屯潮阳。黄亮采等复叛,攻袭行营,甘辉逆击,斩其父子,始散去。
郑彩、郑联屯厦门,与芝鹏有隙。成功用施琅之策,以米千石饷郑联,欲袭取之。郑彩曰:“是毒药也!宜全军出避。”
联不从。联建生祠于万石岩,十五夜,宴辖下诸将。二鼓后,成功将至,尽收其战舰兵卒,其将陈俸、蓝衍、吴豪等皆归成功。成功拨亲随兵守其衙。后月余,芝鹏说成功置酒万石岩,夜归,伏甲于路杀之。时郑彩以舟师百余艘逃于广东南海之间,成功遣人往请回岛,不遇而还。其部将杨朝栋、王胜、杨权、蔡新等来见,成功以朝栋为义武营,王胜等管水师。旧将蓝登来见,授援剿后镇。彩飘泊数载,士卒星散,成功以书招之,遂回,后病死于岛。
山寇攻陷惠来县,知县汪汇之、守将卢爵俱死之。三镇洪旭报潮阳山寇复起,不复追徵。成功以闽安侯周瑞为水师右军,挂印黄大振为援剿前镇。命郑芝鹏镇守厦门,阮引、何德管水师,蓝登管陆师。
十一月,成功至潮阳,提塘黄文自广至,报请成功入援。我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率满汉数万下广州,粤西望成功南下会兵甚切。
闰十一月,成功传令各镇,齐备船只,南下勤王。时陈斌与施琅相抗,不睦,带兵而遁;后据潮州归命。黄海如在达濠浦欲逃,成功令林习山致之死。
十二月,守将杜永和奔琼州。王师下广,成功抵揭阳,与郑鸿逵议往接之。
辛卯(顺治八年、永历五年)
正月,成功至南澳,施琅进曰:“勤王、臣子职分,但琅昨夜一梦,似大不祥,乞藩主思之。”
成功默然,遂令将左先锋印并战士委别将苏茂管辖。郑鸿逵送萧拱辰、沈奇等赴军前效用,成功以拱辰为中冲镇,沈奇为护卫右镇,随师南下。郑鸿逵同洪旭、施琅带陈埙、郑文星等回岛。
二月,成功至白沙河,飓风大作,各船飘至盐州港。成功正副坐船风大不得泊,坐帆溜下,几覆数次。天明方霁。后升管中军船蔡进福为水师内司镇,管副中军船施举为水师后镇。
三月,成功至大星所,杀退惠州援兵,遂攻城,下之。
我闽抚张学圣急调提督马得功,集同安县十八堡、刘王店各处民兵及船攻厦门,伪守将郑芝鹏乘舟遁,禁城中居民不许搬移。得功数十骑下船,飘至五通,始登岸,无有御之者。守高崎水师镇阮引不战而走。城中百姓哭声振天。成功董夫人仓皇抱木主至海口,不得船,厦门港居民林礼乐始于舟中负登小舟,至芝鹏大船。其夜乱兵焚毁庐舍,火光竟天。前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曾樱在城中,家人请掖之出城,樱曰:“此一片清静地,正我死所,去将何之?”
是夜,自缢于所居楼上,时为二月(应作三月)十三日。越三日,公之门人阮旻锡入城寻母,遇公邻居蓝姓者在西门外,询之,蓝曰:“公不肯出城,是晚某进粥一盂,公不食。及晓,再候之,公已自尽矣。无人可收殓也。”
时已昏黑,不得入城。旻锡往寻僧文台,又至东岳庙寻公之门人陈泰共议。天未明,文台以僧龛同陈泰抬公尸至曾厝湾下船,付其家人。乡绅副宪王公忠孝、枢部诸葛倬等以寿棺贮之,司马卢若腾、副院沈佺期、枢部诸葛倬等皆视殓。后兵部主事刘玉龙疏陈辅臣从容就义事,永历下诏曰:“曾樱身死纲常,允宜优恤,追赠光禄大夫、上柱国、太师,谥文忠,赐祭葬,荫一子中书科舍人,一子锦衣卫百户,世袭。其门人知县陈泰,冒险负尸,积劳殒殁,著赠鸿胪寺少卿。”
三月初一日,大清巡抚张学圣同兴泉道黄澍渡海,见岛屿孤悬,波涛环绕,惊为绝地,争先引回;令知县张效龄安抚居民。初四日,马得功行牌于各乡安民,意欲据守(此段记事与前文矛盾,说见《后记》)。初八日,会郑鸿逵舟师至,截港围之。命镇将杨抒素登圆簹港与战,互有胜负,副将吴■〈孛攵〉战死。施琅率陈埙、郑文星百余人登厦门港与战,大败之,几获得功。于是得功求过海。巡抚张学圣遣人至安平乞和于郑芝龙之母,嘱鸿逵以船送马得功步骑三百及余兵尽回。
先是鸿逵遣都督郑德、翼将周全斌等至大星所,报称马得功攻岛,请成功回师。成功于四月初一日到浯屿,得功已渡海二日矣。成功怒甚,不许亲戚与鸿逵相见。鸿逵移屯白沙。初十日,成功驻厦门港,议失守功罪。先赏施琅花红银二百两,陈埙一百两,斩郑芝鹏、阮引等以徇,何德捆责,蓝登免罪。军士皆踊跃欢呼,锐气百倍,以将士家在岛上,遭郑、阮等抢掠,得泄其忿故耳。成功命忠振伯洪旭管理中左,参军潘庚钟追各绅士助饷。潘加派各户,搜掠一空。
诏安、平和二县复降于郑氏。
定西侯张名振、平彝侯周崔(鹤)芝、英义伯阮骏等自舟山至,成功各授水师镇。
海澄守将郝文兴密约纳款。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八 陆澄 陆慧晓 陆杲·李延寿 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五·赵尔巽 大事记续编卷五十八·王祎 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陈厚耀 名山藏卷之四十九·何乔远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四·佚名 卷之三百八·佚名 卷之四百七十一·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四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四·佚名 陈清端公续传·丁宗洛 第八卷 星野晷度(六)·缪荃孙 提要·陈次升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七·佚名 卷三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