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五二 谕内阁《宗泽集》等书内「夷」「狄」二字毋庸改易并将其总裁等交部分别议处

四五二 谕内阁《宗泽集》等书内「夷」「狄」二字毋庸改易并将其总裁等交部分别议处

乾隆四十二年十一月十四日

乾隆四十二年十一月十四日内阁奉上谕:

前日披览四库全书馆所进《宗泽集》,内将「夷」字改写「彝」字、「狄」字改写「敌」字。昨阅《杨继盛集》内,改写亦然。而此两集中又有不改者,殊不可解。夷、狄二字屡见于经书,若有心改避,转为非理。如《论语》「夷狄之有君」、《孟子》「东夷、西夷」,又岂能改易,亦何必改易!且宗泽所指系金人,杨继盛所指系谙达,更何所用其避讳耶?因命取原本阅之,则已改者皆系原本妄易,而不改者,原本皆空格加圈。二书刻于康熙年间,其谬误本无庸追究。今办理四库全书,应抄之本,理应斟酌妥善。在誊录等草野无知,照本抄誊,不足深责,而空格则系分校所填,既知填从原文,何不将其原改者悉为更正?分校、覆校俱系职官,岂宜失检若此?至总裁等身为大臣,于此等字面尤应留心细勘,何竟未能逐一校正?其咎更无所辞,非他书总核记过者可比。所有此二书之分校、覆校及总裁官,俱卽着交部分别议处。除此二书改正外,他书有似此者,并着一体查明改正,并谕该馆臣嗣后务悉心详校,毋再轻率干咎。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列传三·薛居正
  卷二百八十九·列传第四十八·脱脱
  卷一百二十·志第七十三·礼二十三等·脱脱
  第七十三回 夺亲情相臣嫉谏 规主阙母教流芳·蔡东藩
  第四十回 返老巢白匪毙命 守中立青岛生风·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六十三·佚名
  卷之八百五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四·佚名
  ●卷五·王锜
  卷二十八·傅恒
  卷三十六·高士奇
  史记集解卷一百五·裴骃
  王淮传·脱脱
  卷一百五十一·雍正
  卷五·纪昀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 【残诗集】·佚名

    补全唐诗拾遗卷一 【残诗集】李翔《涉道诗》二十八首 【(伯三八六六)】看缙云山图谓见仙都二十年,忽逢图画顿欣然。云岩不似人间世,物象翻疑洞里天。迥压鳌头当海眼,直侵鹏路倚星躔。顶湖纵去无多地,空见霜流百丈泉。百步

  • 御选明诗卷五十六·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五十六五言律诗七张治道闻雁何事天南雁春来又北飞为忧霜雪苦转见羽毛稀江汉慙余阻潇湘笑汝违云霄踪迹异空有泪沾衣与薛君采夜语入夜杯仍把论交泪暗挥醉怜山月上愁对海云飞江汉三年阻风尘万事非

  • 卷四百五 元祐二年(丁卯,1087)·李焘

      起哲宗元祐二年九月盡其月   九月庚戌朔,刑部大理寺言:「應限奏獄二百紙已上為大事,十二日;十紙已上為中事,九日;不滿十紙為小事,四日。在京、八路:大事十日,中事五日,小事三日。臺、察并刑部等處舉劾諸處約法狀,並十三日;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八·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年九月戊午朔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秦桧落职时言者论陛下愤中国之未振付桧以内修之事而桧不知治体信任非人不以宽大之政辅陛下仁厚之德乃以苛刻为务事图减削过为裁抑人心大摇怨讟在路又引用程瑀

  • 卷十一·李斗

    ◎虹桥录下虹桥为北郊佳丽之地,《梦香词》云:“扬州好,第一是虹桥。杨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箫。处处住兰桡。”游人泛湖,以秋衣、蜡屐打包,茶、灯遮,点心、酒盏,归之茶担,肩随以出。若治具待客湖上,先投柬帖,上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九十八·佚名

    嘉靖三十二年五月丙午朔○丁未夏至大祭 地于 方泽先期视牲命英国公张溶代告请 太祖配神及是日行礼俱命成国公朱希忠代公张溶徐延德大学士徐阶李本分献 选进士万浩姚洪漠李桂徐旻郭敬贤梁梦龙王希烈南轩姜宝王学颜赵祖

  • 二七 陈师曾的风俗画·周作人

    陈师曾的画世上已有定评,我们外行没有什么意见可说,在时间上他的画是上承吴昌硕,下接齐白石,却比二人似乎要高一等,因为是有书卷气,这话虽旧,我倒是同意的,或者就算是外行人的代表意见吧。手边适值有师曾的《北京风俗图》影印

  • 五六、田和始立在齐宣公五十一年非四十五年辨·钱穆

    《史记 田齐世家》:“宣公四十五年,田庄子卒,子太公和立。”中间漏去悼子一代。宣公四十五年,乃悼子始立,非田和始立。已详《考辨》第五十一。顾悼子卒于何年,《索隐》不著。今考《水经 瓠子水注》引《纪年》:&ldq

  • 汉纪五十七 孝献皇帝庚建安十一年(丙戌、206)·司马光

    汉纪五十七 汉献帝建安十一年(丙戌,公元206年) [1]春,正月,有星孛于北斗。 [1]春季,正月,有异星出现在北斗星座。 [2]曹操自将击高干,留其世子丕守邺,使别驾从事崔琰傅之。操围壶关,三月,壶关降。高干自入匈奴求救,单于不受;干独

  • 卷十三 王制第五·郑玄

    司徒?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齐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养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逮不足,上贤以崇德,简不肖以绌恶。(司徒,地官卿,掌邦教者。逮,及也。简,差择也。○防,本又作坊,音同。恤,辛律反。逮音代,又大计反。肖音笑。绌,敕

  • 三式 第十七·王符

    高祖定汉,与群臣约,自非刘氏不得王,非有武功不得侯〔二〕。孝文皇帝始封外祖〔三〕,因为典式,行之至今。孝武皇帝封爵丞相,以褒有德,后亦承之〔四〕,建武乃绝。〔一〕○铎按:叙录云:“将修太平,必媚此法”,“式”即“法”也。此篇

  • 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序·康熙

    钦惟皇考圣祖仁皇帝性秉生安道防化育临御悠乆宇宙清寜六十载圣徳神功超越万古凡为史臣所记注黎献所覩闻者固已备编于实録宝训珍藏于金匮琅函矞矞皇皇盛矣大矣朕曩者偕诸昆弟侍奉宫庭亲承色笑每当视膳问安之暇天顔怡悦

  • 一相定无得观总持曼殊般若义·太虚

    古德示‘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之训。然此不曰:万法归一,一归无处,正以申其一相之妙定,启其无得之正观也。万法尽归于无,固矣;但滞无成有,一昧于无事甲里讨生活,则将堕枯木禅豁达空等种种流弊。故巧设方便,而曰一归何处,俾行人于色

  • 宗镜录卷第九十九·延寿

    夫制论释经。傍申佛意。或法身大士。垂迹阐助化之门。或得旨高人。依教弘法施之道。乃至义疏章钞。铭诀赞序等。与宗镜相应者。皆当引证。是以众生言论。悉法界之所流。外道经书。尽诸佛之所说。大智度论云。论法入佛

  • 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之中·非浊

    释子非浊集第一有人将读华严经以水盥掌所沾虫类生天感应(出经田及游记)执师子国沙门释迦弥多罗。此云能友。是第三果人也。麟德之初。来仪晨旦。情圣迹遍历名山及寺。至京师西大原寺。励诸僧转读花严经典。乃命译语问

  • 类篇·司马光

    字书。四十五卷。旧题宋司马光撰。实际是宋仁宗命王洙、胡宿、掌禹锡、张次立等人相继纂修的。宋治平三年(1066年)由司马光接代,已经成书,次年缮写完毕。宋宝元二年(1039年)丁度等人修纂《集韵》,因增字较多,不能与《

  • 素灵微蕴·黄元御

    综合性医书。4卷。清黄元御(坤载)撰。成书于嘉庆五年(1800年)。为作者研究《内经》的心得。前2卷论述病因、病理、治法,按胎化、脏象、经脉、营卫、脏候、五色、五声、问法、诊法、医方十解论述。后2卷论16种病证,结

  • 甘水仙源录·李道谦

    元李道谦编。道教全真道经书。十卷。一名《甘泉仙源录》,简称《仙源录》。据篇首自序称:王重阳于金正隆四年(1159)夏,遇真仙于终南山甘河镇,饮以神水,付以真诀,从此尽断尘缘,弃家修道。本书因此得名。书中录有元世祖至元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