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徐冠南

徐冠南先生小传

徐先生名棠号冠南浙江桐鄕人少举于鄕成甲午科举人授内阁中书以纂脩会典书成加侍读衔旋以郎中改归户部签分山东清吏司行走在部时征集同志提倡教育曾创办会文学堂于都门管学大臣孙家鼐据以上闻传旨嘉奖又以报效恭脩西苑轮车经费时庆邸掌奉宸院专折奏保奉旨赏加二品衔以道员分发江苏尽先补用并奉派驻沪办理铁路矿务事宜复以办理顺直赈灾异常出力全活甚多经北洋大臣袁世凯奏保勋勤卓著以繁缺道员尽先补用光绪三十一年岁乙未丁外艰回籍闭门读礼谢绝人事服阕未几即逢国体变更先生厌倦功名不再出山惟以继承先志力行慈善为事故鄕乌青镇有留婴善堂创始于道光十九年为先生之曾祖所手办迄今五代将届百年婴堂经费向定独家担任不募外捐今仍恪守旧规继续办理先生家居多暇竭力从事整理冀维持于不敝又捐资附设私立敦本学校于婴堂之内不收学费教育部奖给二等金质嘉祥章又以尽力办理地方慈善公益民国五年黎前总统奖以勇于公义匾额授三等嘉禾章旋晋二等嘉禾章又以简任职交国务院存记民十五丙寅先生花甲初周段执政钦其德望特颁周甲颐年匾额先生行善之馀时复兼营商业历任上海总商会会董并各银行各公司董事监察等职今年春秋六十有五而须眉清朗丰采如四十许人福寿正未有艾公子琦仲年十八勤学不辍雏凤清声定堪继美云

猜你喜欢
  东都事略卷三·王称
  ○昭大分第三·宋濂
  卷之二十五·佚名
  卷之七十七·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佚名
  卷之六·佚名
  卷之二十四·佚名
  八十四 曹寅奏谢授巡视两淮盐课恩摺·佚名
  十八 内务府题请将湖口等十四关铜斤分别交与张鼎臣王纲明曹寅等经营本·佚名
  卷三十八·傅恒
  南斋日记·徐一士
  汪应轸传·张廷玉
  卷九十八·佚名
  卷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唐圭璋

    【梵琦:词作32首】○渔家傲娑婆苦十六首听说娑婆无量苦。能令智者增忧怖。寿命百年如晓露。君须悟。一般生死无穷富。绿发红颜留不住。英雄尽向何方去。回首北邙山下路。斜阳暮。千千万万寒鸦度。○渔

  • 志第十八 地理一·刘昫

    王者司牧黎元,方制天下。列井田而底职贡,分县道以控华夷。虽《皇坟》、《帝典》之殊涂,《禹贡》、《周官》之异制,其于建侯胙土 ,颁瑞剖符,外凑百蛮,内亲九牧,古之元首,咸有意焉。然子弟受封,周室竟贻于衰削;郡县为理,秦人不免于

  • 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赵尔巽

      金国琛 黄淳熙 吴坤修 康国器 李鹤章弟昭庆 吴毓兰   金国琛,字逸亭,江苏江阴人。咸丰中,以诸生谒罗泽南于江西,使参军事。每出战,部伍严整,仓猝犯之,屹然不乱。转战弋阳、广信、武昌、黄州,累功擢知县。七年,李续宾代泽

  • 卷一百六十三 表三·赵尔巽

      ◎皇子世表三   表略

  • 冠颂第三十三·王肃

    邾隐公既即位,将冠,使大夫因孟懿子问礼于孔子。子曰:“其礼如世子之冠。冠于阼者,以着代也,阼主人之阶以明其代父醮于客位,加其有成,冠于阶若不体则醮用酒于客位敬而成之户西为客位。醮子肖反三加弥尊,导喻其志,喻其志使加弥尊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一·佚名

    弘治十四年二月庚辰朔吏兵二部各议覆吏科都给事中王洧等所陈节财裕民事请将先后传升官员查奏裁革不允○工科给事中张文言四事一谓兵部尚书马文升居位不职乞暂出之于边以观其成功或无意于行则令以礼致仕别举才望老成如

  • 两朝纲目备要卷四·佚名

    宁宗庆元元年【乙夘】春正月丁亥朔蠲两淮租税寻诏蠲台严湖州贫民身丁折帛钱一年壬寅黎州蛮防边人薄安静寨义勇军正将杨师杰及将佐王全等八人与战却之于是权制置司公事茶马杨经申巳行杀退三月己

  •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巻十三·刘时举

    宋 刘时举 撰宋寜宗二壬戌嘉泰二年春正月癸亥苏师旦兼枢密院都承防师旦本平江府书佐韩侂胄顷为本府兵马钤辖从府假笔吏吏以其冷局俾师旦行韩满归苏复还府下丘崈为守尝以事怒师旦编管秀州久之韩

  • 明志书院案底卷二·佚名

    淡邑绅士潘成清林家声新邑绅土陈浚芝陈朝龙等禀札淡水县知照(札新竹县同)谕董事金兴文谕各佃人承办董事金兴文即绅士陈献琛张凤仪陈儒林等禀饬押会算交收详请立案谕董事金兴文清缴租项移新竹县谕董事金兴文催缴欠租谕董

  • 晋纪十四 中宗元皇帝下永昌元年(壬午、322)·司马光

    晋纪十四 晋元帝永昌元年(壬午,公元322年) [1]春,正月,郭璞复上疏,请因皇孙生,下赦令,帝从之。乙卯,大赦,改元。 [1]春季,正月,郭璞再次上疏,请求以元帝皇孙司马衍出世为契机,颁布赦免令,元帝允准。乙卯(初一),大赦天下罪犯,改年号为永昌

  • 皇言定声录卷三·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七调二变声第三【七调者合二变以押五声四清而为调者也故七调第三】夫既有五声又有四清合之为九声则曲调已尽于是器调亦尽于是矣无如此五声者其上下相接无不宛转谐顺而独于宫商之间隔一戾声征羽之间

  • 卷九·袁燮

    <经部,书类,絜斋家塾书钞钦定四库全书絜斋家塾书钞卷九    宋 袁燮 撰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作洪范观孟子闻诛一夫纣之言武王之杀受也明矣汤武之征伐只是诛其君而吊其民武王既杀受而复立受之子盖受得罪于

  • 七月·佚名

    ——农民生活的史诗【原文】七月流火①,九月授衣②。一之日觱发③,二之日栗烈④。无衣无褐⑤,何以卒岁(6)?三之日于在耜(7),四之日举趾(8)。同我妇子,馌彼南亩(9),田畯至喜(10)。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

  • 书与仇张二君谈话后·太虚

    十数年来,予尝屡言中国文化之特点,在于本人情为调剂之人伦道德。前者与仇君等剧谈,又触发积习,言之不觉滔滔。唐大圆居士记录之,既入海潮音矣。顷觏学衡二十七期,有柳诒征君之中国文化西被之商榷,与予所言,多合符节,不仅为之一

  • 菩萨本缘经卷上·佚名

    僧伽斯那撰吴月支优婆塞支谦字恭明译  毗罗摩品第一  若心狭劣者  虽多行布施  受者不清净  故令果报少  若行惠施时  福田虽不净  能生广大心  果报无有量  我昔曾闻。过去有王。名地自在。受性

  •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十一·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复次海意。复有二法。于大乘中而能多作。一者精进修七觉支。二者深心说觉支法。复有二法难作。一者不住尽智。二者无生智忍。复有二法多作。一者善行

  • 阿毗达磨俱舍论实义疏卷第五·安慧

        尊者安惠造  分别根品第二之一(论卷第三)  颂曰。  传说五于四  四根于二种  五八染净中  各别为增上  论曰。眼等五根至闻声别故。颂云。  譬如明眼人  能避现险难  世有聪明者  能离

  • 圣迦柅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经卷下·佚名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译我今说缚扑印法。先以瞿摩夷涂一圆坛一肘量。取七八岁童男或童女著新净衣。先令洁净三日立于坛中。烧安息香。先加持香七遍然后烧之。又取华加持七遍。置童子当中令掩面。然后行者结契诵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