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六十二

职官考

【臣】等谨按马端临考自公孤以及镇戍关市等官後即继以散官大率古者不任以事则置之散而後世以职为实以散为号岳氏愧郯録既详言之矣今考宋史南渡少所改革而辽史则无可考者若金元明则直以阶为散具列於左

文散官

金文散官四十二阶

从一品上曰开府仪同三司中曰仪同三司中次曰特进下曰崇进正二品上曰金紫光禄大夫下曰银青荣禄大夫从二品上曰光禄大夫下曰荣禄大夫正三品上曰资德大夫中曰资政大夫下曰资善大夫从三品上曰正奉大夫中曰通奉大夫下曰中奉大夫正四品上曰正议大夫中曰通议大夫下曰嘉议大夫从四品上曰太中大夫中曰中大夫下曰少中大夫正五品上曰中议大夫中曰中宪大夫下曰中顺大夫从五品上曰朝请大夫中曰朝散大夫下曰朝列大夫【旧口奉德大夫海陵天德二年更】正六品上曰奉政大夫下曰奉议大夫从六品上曰奉直大夫下曰奉训大夫正七品上曰承德郎下曰承直郎从七品上曰承务郎下曰儒林郎正八品上曰文林郎下曰承事郎从八品上曰徵事郎下曰从仕郎正九品上曰登仕郎下曰将仕郎从九品上曰登仕佐郎下曰将仕佐郎【此二阶世宗大定十四年创增】

【臣】等谨按马端临考载文散官特进下无崇进大夫阶内无荣禄资德资政资善少中嘉议奉议奉训等名而金有之则皆其所增置者也若前此有中散而无中议中宪中顺且中奉在中大夫之下金乃列於前奉直在中散之後朝请之前金乃列於奉议下则皆其所添改者也郎阶内前此有朝议朝请朝散朝奉承议奉议通直宣教宣议徵事给事承奉从事从政修职廸功等名金乃无之前此无承德承直承务承事从仕登仕将仕等名金乃有之则皆其所更定者也又百官内有正一品而官阶自从一始亦与前後代异

元文散官四十二阶

正一品曰开府仪同三司仪同三司特进崇进金紫光禄大夫银青荣禄大夫从一品曰光禄大夫荣禄大夫正二品曰资德大夫资政大夫资善大夫从二品曰通奉大夫正奉大夫中奉大夫正三品曰正议大夫通议大夫嘉议大夫从三品曰太中大夫中大夫亚中大夫【旧曰少中仁宗延佑时改亚中】正四品曰中议大夫中宪大夫中顺大夫从四品曰朝请大夫朝散大夫朝列大夫正五品曰朝政大夫奉议大夫从五品曰奉直大夫奉训大夫正六品曰承德郎承直郎从六品曰儒林郎承务郎正七品曰文林郎承事郎从七品曰徵事郎从事郎正八品曰登仕郎将仕郎从八品曰登仕佐郎将仕佐郎

元史百官志曰右四十二阶自一品至五品为宣授六品至九品为勅授勅授则中书署牒宣授则以制命之一品至九品者服紫六品至七品者服绯八品至九品者服緑武官以下皆如之其官常对品惟九品无散官则但举其职而已武官杂职皆如之

【臣】等谨按元制大约与金同所不同者元以一品分正从乃金之正从二品而正二品至从八品即金之正三品至从九品特自八品而止耳

明文散官四十四阶

正一品曰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从一品曰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正二品曰初授资善大夫升授资政大夫加授资德大夫从二品曰初授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正三品曰初授嘉议大夫升授通议大夫加授正议大夫从三品曰初授亚中大夫升授中大夫加授太中大夫正四品曰初授中顺大夫升授中宪大夫加授中议大夫从四品曰初授朝列大夫升授朝议大夫加授朝议大夫正五品曰初授奉议大夫升授奉政大夫从五品曰初授奉训大夫升授奉直大夫正六品曰初授承直郎升授承德郎从六品曰初授承务郎升授儒林郎【儒出身】宣德郎【吏才干出身】正七品曰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儒出身】宣义郎【吏才干出身】从七品曰初授从仕郎升授徵仕郎正八品曰初授廸功郎升授修职郎从八品曰初授廸功佐郎升授修职佐郎正九品曰初授将仕郎升授登仕郎从九品曰初授将仕佐郎升授登仕佐郎

明会典曰自荣禄大夫至将仕佐郎凡九等十八级所除官员合得散官照依定制奏闻给授及选部付到在京各衙门实授官员及考功考过试职一年堪用并三年称职者合得初授升授散官具奏行移该衙门转行给授

又曰凡白身人入仕并杂职人等初入流者与对品初授散官任内历俸三年初考称职与升授散官又历俸三年再考功蹟显着方与加授散官若考核平常者止与初授其任内未经初考迁调改除者仍照见授职事与初授散官已经初考合得升授迁调改除仍系本等品级者照见授职事与升授散官若升等者止与对品初授或有已经升授未经再考迁调改除仍系本等品级者照见授职事与升授散官已经再考合得加授迁调改除仍系本等品级者与加授散官若升等者止与对品初授其有先曾历任二品三品等职今次降用若系有罪及闒茸不称职贬降者照依见授职事与初授散官若量才任使不系贬降但今授职事比与原授降等其原授散官诰勅仍旧者亦照见授职事与对品初授散官俱於三年之後照例升授其加赠一节考验本人生前功蹟合得加授者照例给与

武散官

金武散官凡仕至从二品以上至从一品者皆用文资自正三品而下阶与文资异

正三品上曰龙虎卫上将军中曰金吾卫上将军下曰骠骑卫上将军从三品上曰奉国上将军中曰辅国上将军下曰镇国上将军正四品上曰昭武上将军中曰昭毅大将军下曰昭勇大将军从四品上曰安远大将军中曰定远大将军下曰怀远大将军正五品上曰广威将军中曰宣威将军下曰明威将军从五品上曰信武将军中曰显武将军下曰宣武将军正六品上曰武节将军下曰武德将军从六品上曰武义将军下曰武略将军正七品上曰承信校尉下曰昭信校尉从七品上曰忠武校尉下曰忠显校尉正八品上曰忠勇校尉下曰忠翊校尉从八品上曰修武校尉下曰敦武校尉正九品上曰保义校尉下曰进义校尉从九品上曰保义副尉下曰进义副尉【此二阶大定十四年创增】

王圻曰武散官与旧制甚异金所剏也

元武散官三十四阶

正二品曰龙虎卫上将军金吾卫上将军骠骑卫上将军从二品曰辅国上将军镇国上将军奉国上将军正三品曰昭武大将军昭勇大将军昭毅大将军从三品曰安远大将军定远大将军怀远大将军正四品曰广威将军宣威将军明威将军从四品曰信武将军显武将军宣武将军正五品曰武节将军武德将军从五品曰武义将军武略将军正六品曰承信校尉昭信校尉从六品曰忠武校尉忠显校尉正七品曰忠勇校尉忠翊校尉从六品曰修武校尉敦武校尉正八品曰保义校尉进义校尉从八品曰保义副尉进义副尉

百官志曰右三十四阶自龙虎卫上将军至进义副尉由正二品至从八品其除授具前

【臣】等谨案元之官阶不应无正从一品殆亦从金之用文资耳此史之疎也

明武散官正从一品皆同文资自正二品至从六品二十六阶与文资同

正二品曰初授骠骑将军升授金吾将军加授龙虎将军从二品曰初授镇国将军升授定国将军加授奉国将军正三品曰初授昭勇将军升授昭毅将军加授昭武将军从三品曰初授怀远将军升授定远将军加授安远将军正四品曰初授明威将军升授宣威将军加授广威将军从四品曰初授宣武将军升授显武将军加授信武将军正五品曰初授武德将军升授武节将军从五品曰初授武略将军升授武毅将军正六品曰初授昭信校尉升授承信校尉从六品曰初授忠显校尉升授忠武校尉

司天散官

金旧制司天翰林官自从七品而下止五阶至熙宗天眷中定制自从四品而下立为二十五阶

从四品上曰钦象大夫中曰正仪大夫下曰钦授大夫正五品上曰灵宪大夫中曰明时大夫下曰颁朔大夫从五品上曰云纪大夫中曰协纪大夫下曰保章大夫正六品上曰纪和大夫下曰司元大夫从六品上曰探赜郎下曰授时郎正七品上曰究微郎下曰灵台郎从七品上曰明纬郎下曰候仪郎正八品上曰推策郎下曰司正郎从八品上曰校景郎下曰平秩郎正九品上曰正纪郎下曰挈壶郎从九品上曰司历郎下曰司辰郎

元制司天散官一十四阶

从三品曰钦象大夫正四品曰明时大夫颁朔大夫从四品曰保章大夫正五品曰司元大夫从五品曰授时郎正六品曰灵台郎从六品曰候仪郎正七品曰司正郎从七品曰平秩郎正八品曰正纪郎挈壶郎从八品曰司历郎司辰郎

百官志曰右一十四阶自钦象至司辰由从三品至从八品其除授具前

王圻曰司天散官从三品内元亦有正仪大夫史不载此阶见於陶宗仪辍耕録

【臣】等谨按明史职官志不载司天散官惟官则有钦天监监正等详官品门

医散官

金太医旧自从六品而下止七阶天眷制自从四品而下立为二十五阶

从四品上曰保宜大夫中曰保康大夫下曰保平大夫正五品上曰保颐大夫中曰保安大夫下曰保和大夫从五品上曰保善大夫中曰保嘉大夫下曰保顺大夫正六品上曰保合大夫中曰保冲大夫从六品上曰保愈郎下曰保全郎正七品上曰成正郎下曰成安郎从七品上曰成顺郎下曰成和郎正八品上曰成愈郎下曰成全郎从八品上曰医全郎下曰医正郎【王圻曰宋置翰林医正金改医正郎】正九品上曰医效郎下曰医候郎从九品上曰医痊郎下曰医愈郎

元制太医散官一十五阶

从三品曰保宜大夫保康大夫正四品曰保安大夫保和大夫从四品曰保顺大夫正五品曰保冲大夫从五品曰保全郎正六品曰成安郎从六品曰成和郎正七品曰成全郎从七品曰医正郎正八品曰医效郎医候郎从八品曰医痊郎医愈郎

百官志曰右一十五阶自保宜至医愈亦由从三品至从八品其除授具前

【臣】等谨按明史职官志不载医散官惟官则有太医院院使等详官品门

又按马端临考文武散官後於宋则载宦者官名凡十有二阶谓唐宦者所历散阶与文官同祖宗立法不以内侍溷清流故自有阶官王圻续通考如之亦载金元内侍阶【臣】等前进续通典官品内列宦官衔秩仰蒙

圣训以中官给事宫闱本非班聨有职掌命官可比其

品秩自不宜与朝士齿已凛遵

指示槩从删汰今续通考亦如其例存内侍省门以备稽考以昭鉴戒而阶秩则尽削之俾阉寺微贱不得滥厠於缙绅云

教坊散官

古无其官故马端临考不载

金教坊旧用武散官大定二十九年以为不称乃创定二十五阶章宗明昌三年自从四品以下更立为二十五阶

从四品上曰云韶大夫中曰仙韶大夫下曰成韶大夫正五品上曰章德大夫中曰长宁大夫下曰德和大夫从五品上曰景云大夫中曰云和大夫下曰协律大夫正六品上曰庆喜大夫中曰嘉成大夫从六品上曰肃和郎下曰纯和郎正七品上曰舒和郎下曰调音郎从七品上曰比音郎下曰司乐郎正八品上曰典乐郎下曰协乐郎从八品上曰掌乐郎下曰和乐郎正九品上曰司音郎下曰司律郎从九品上曰和声郎下曰和节郎

元制教坊散官一十五阶

从三品曰云韶大夫仙韶大夫正四品曰长宁大夫德和大夫从四品曰协律大夫正五品曰嘉成大夫从五品曰纯和郎正六品曰调音郎从六品曰司乐郎正七品曰协乐郎从七品曰和乐郎正八品曰司音郎司律郎从八品曰和声郎和节郎

百官志曰右一十五阶自云韶至和节由从三品至从八品其除授具前

【臣】等谨按明史职官志有教坊司无教坊散官之名

勲官

金制勲一十二阶

上柱国【正二品】  柱国【从二品】  上护军【正三品】护军【从三品】   上轻车都尉【正四品】轻车都尉【从四品】上骑都尉【正五品】 骑都尉【从五品】 骁骑尉【正六品】飞骑尉【从六品】  云骑尉【正七品】 武骑尉【从七品】

元制勲一十阶

上柱国【正一品】  柱国【从一品】   上护军【正二品】护军【从二品】   上轻车都尉【正三品】轻车都尉【从三品】上骑都尉【正四品】 骑都尉【从四品】  骁骑尉【正五品】飞骑尉【从五品】

明制文勲一十阶

左右柱国【正一品】 柱国【从一品】  正治上乡【正二品】正治乡【从二品】  资治尹【正三品】 资治少尹【从三品】赞治尹【正四品】  赞治少尹【从四品】修正庶尹【正五品】协正庶尹【从五品】

武勲一十二阶

左右柱国【正一品】 柱国【从一品】  上护军【正二品】护军【从二品】   上轻车都尉【正三品】轻车都尉【从三品】上骑都尉【正四品】 骑都尉【从四品】  骁骑尉【正六品】飞骑尉【从五品】  云骑尉【正六品】  武骑尉【从六品】明会都曰凡文武官应合授勲者照散官定拟奏闻给授

功臣

【臣】等谨按马端临考勲官後载功臣谓加功臣封号有推忠翊戴诸字始於唐德宗迄於宋中兴後辽百官志无可考封爵虽偶见於史而品秩不详金则有封爵七元则有爵八等明则爵与号俱有之

辽制封爵惟国王郡王国公三等率以?水柳城混同兰陵国名则屡进屡改有加至二国者

其初宗室与勲戚无异道宗太康五年十一月诏惟王子封一字王余并削降其爵号大约采唐宋之制

金制封爵

正从一品曰郡王曰国公正从二品曰郡公正从三品曰郡侯正从四品曰郡伯【旧曰县伯章宗承安二年】正五品曰县子从五品曰县男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勲官後载爵秩而云辽金俱无考误也考续弘简録赵天麟策金之官制自宗王及国王郡王公以下为爵右七等外尚有封一字王及国王者【互详各门】

凡封王大国号二十曰恒【旧为辽明昌二年以汉辽唐宋梁秦殷楚之类皆昔有天下者之号不宜封臣下遂皆改之】邵【旧为梁】汴【旧为宋】镐【旧为秦】并【旧为汉】益【旧为汉】彭【旧为齐】赵越谯【旧为殷】郢【旧为楚】鲁冀豫绦【旧为唐】兖鄂【旧为吴】夔【旧为蜀】宛【旧为陈】曹次国三十曰泾【旧为隋】郑卫韩潞豳渖岐代泽徐滕薛纪昇【旧为原】邢翼丰毕邓郓霍蔡瀛【按金格葛当在此】沂荆荣英夀温小国三十濮遂【旧曰济】道定景【後改为邹】申崇宿昔邺莒郜舒淄郕莱【旧为宋以避讳改】郧郯?向管【旧曰郇宣宗兴定元年改】密胙任载巩蒋【士民须知云旧为葛】萧莘芮封王之郡号十金源广平平原南阳常山太原平阳东平安定延安凡白号之姓完顔温特赫瓜尔佳图们布萨珠格伊埒图沃哷旺扎卜阿布哈珠噜辉特辉罕辉罗彻木衮赛密哷乌克逊舒尔都卓特乌苏占博提斯博尔济克乌实拉舒古苏珠尔罕光嘉喇皆封金源郡费摩图克坦温都乌凌阿阿克占赫舍哩纳喇富珠哩珠勒根纳哈塔实嘉布希卦勒察阿达尼玛兰穆延纳哈塔乌苏乌绅拜格温都逊诺延色赫哩乌色哈萨喇纳顔阿里巴尔坦尼沙富色里皆封广平郡乌库哩乌雅钮祜禄通吉洪果延扎博和哩必喇斡哩都克达尼玛哈托罗特赫舒沙达喇阿苏萨察卓多穆纳木都鲁雅苏贝额苏哩爱绅纳克古勒珲斡色索欢呼雅皆封陇西郡黑号之姓唐古【旧书作同古】富察珠嘉蒙古伯苏钮祜禄鄂屯鍚默珠格爱满都克塔哩摩年伊年托诺苏伯林皆封彭城郡今从百官志补载之

元制爵八等

正一品曰王从一品曰郡王正二品曰国公从二品曰郡公正从三品曰郡侯正从四品曰郡伯正五品曰县子从五品曰县男

百官志曰右勲爵若上柱国郡王国公时有除拜者余则止於封赠用之

明封功臣爵五等

初封功臣因前代之制爵有五等曰公侯伯子男後子男革不封其有功封公侯伯者皆给诰劵或世袭或不世袭各因其功之高下为等

明会典曰洪武十三年奏定公候封号曰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某公某侯食禄若干石世袭者曰世袭某公某侯食禄若干石追封者曰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某将军某公某侯追封某王某公谥某【功臣殁後加封公追封为王侯追封为公】

检校官

【臣】等谨按马端临考功臣後载检校官考辽金元明四史百官志皆无之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六十二

猜你喜欢
  自叙第三十六·浦起龙
  浙江总督李卫奏折 在浙江继续查访逆党情况·雍正
  防边纪事·高拱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二十六·徐乾学
  平夏录·邓士龙
  卷之一百五·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六·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九·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十一·佚名
  二百一十三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卷二十七·苏辙
  鲲瀛日记·施景琛
  房景先传·魏收
  卷六·佚名
  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五十一·彭定求

        卷551_1 【汉堤诗】卢肇   阴沴奸阳,来暴于襄。洎入大郛,波端若铓。触厚摧高,   不知其防。骇溃颠委,万室皆毁。灶登蛟鼍,堂集鳣鲔。   惟恩若雠,母不能子。洪溃既涸,閈闳其虚。以隳我堵,   以剥我庐。酸伤

  • 十二、元剧之文章·王国维

    元杂剧之为一代之绝作,元人未之知也。明之文人始激赏之,至有以关汉卿比司马子长者(韩文靖邦奇)。三百年来,学者文人,大抵屏元剧不观。其见元剧者,无不加以倾倒。如焦理堂《易余籥录》之说,可谓具眼矣。焦氏谓一代有一代之所胜

  • 微笑·戴望舒

    轻岚从远山飘开,水蜘蛛在静水上徘徊;说吧:无限意,无限意。有人微笑,一颗心开出花来,有人微笑,许多脸儿忧郁起来。

  • 卷一·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      明 冯惟讷 撰 古逸第一 歌上 弹歌 【吴越春秋曰越王欲谋复吴范蠡进善射者陈音音楚人也越王请音而问曰孤闻子善射道何所生音曰臣闻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弹起于古之孝子不忍见父母为

  • 吴渊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吴渊(1190-1257)字道夫,号退庵,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一说德清(今属浙江)人。嘉定七年(1214)进士。累官兵部尚书,进端明殿学士,江东安抚使、拜资政殿大学士,封金陵公,徙知福州、福建安抚使,予祠。起拜参知政事。有《退庵集》

  • 卷之七十八·佚名

    洪武六年春正月癸卯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命妇朝 皇后于坤宁宫锡宴○甲辰故元千户赵权率军校王宁等二千二百余人自塞北来归各赐文绮衣服○福州府山民聚众作乱据白塔岭指挥耿良率兵讨平之○温州府民周党三等相

  • 卷之四百六十八·佚名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八月庚午朔上诣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前问安。至丙戌皆如之。  ○奉皇太后自宣化府启銮。  ○谕军机大臣等、李廷箫奏报启程迎驾摺已悉朕恭奉慈舆本日驻跸左<目辟>行<匧

  • 八六 江西巡抚海成奏续访得遗书六十五部开单进呈折·佚名

    八六 江西巡抚海成奏续访得遗书六十五部开单进呈折乾隆三十八年六月二十日江西巡抚臣海成谨奏,为恭进书目,仰祈睿鉴事。窃臣于本年正月初六日,将搜罗堪以进呈书二十三部,开具目录,恭折具奏,并将各志所载名人著述书名,通饬各

  • 列传卷第十七 高丽史一百四·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金方庆[*(金)九容*(金)齐颜*(金) *(金)恂*(金)永旽*(金)永煦*(金)士衡朴球]。 ○金方庆字本然安东人新罗敬顺王之远孙。 父孝印性严毅少志

  • 一二八 每周评论上·周作人

    《北大生活》的大事记上有这几项记录:“民国七年十二月三日,新潮杂志成立。”《每周评论》预定于十二月十四日创刊,我乃写了一篇《人的文学》,于十二月七日脱稿,送了过去,十四日得仲甫回信道:“大著《人的文学》做得极好,唯此

  • 卷一百五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八经籍考经【乐】宋史艺文志乐类一百十一部一千七卷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明史艺文志乐类五十四部四百八十七卷吴澄曰经出於汉而乐独亡其书疑多是声音乐舞之节少有辞

  • 书义矜式卷六·王充耘

    元 王充耘 撰周书周官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庶政惟和万国咸宁莫善于尧舜官人之法莫大于尧舜安民之功夫官人之法非尧舜所自为也上考于古人而官得其要安民之功非尧舜所自能也下总于大臣而民得其安

  • 卷十五·孔颖达

    <经部,诗类,毛诗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卷十五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頴达疏国风豳序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笺周公遭变者管蔡流言辟居东都音义【玉于况反又如字下同】疏【

  • 慈明禅师·惠洪

    慈明禅师。出全州清湘李氏。讳楚圆。少为书生。年二十二。依城南湘山隐静寺(或云依金地寺)得度。其母有贤行。使之游方。公连眉秀目。颀然丰硕。然忽绳墨。所至为老宿所呵。以为少丛林。公柴崖而笑曰。龙象蹴踏。非驴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二·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二摄决择分中三摩呬多地之一如是已说有寻有伺等三地决择。三摩呬多地决择我今当说。谓补特伽罗多随烦恼染污相续。不能正证心一境性。云何名为多随烦恼。谓有诏诳。矫诈。无惭无愧

  • 佛说息除贼难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伽陀国。与诸大众围绕经行。到于庵罗树园侧韦提呬山帝释岩中。时尊者阿难。忽见大恶贼众遥远而来。见已生大恐怖。心怀忧恼身毛皆竖。时尊者

  • 急救广生集·程鹏程

    医书。又名《得生堂外治秘方》清·程鹏程抄录于1831年。本书为中医外治法专集。现存清道光十一年辛卯 (1831) 序刊本。

  • 名卿绩纪·王世贞

    万历四十五年完成,此书被编入四库全书,史部-传记,明万历丁巳(四十五年)江西巡按陈于廷刊本。收入《明代传记丛刊》第42 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