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十九

顔粲

顔粲登建中进士第诗二首

白露为霜

悲秋将岁晚繁露巳成霜徧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应钟鸣远寺拥雁度三湘气逼襦衣薄寒侵宵梦长满庭添月色拂水歛荷香独念蓬门下穷年在一方

吴宫教美人战【一作吴秘诗】

有客陈兵画功成欲霸吴玉顔承将略金钿指军符转佩风云暗鸣鼙锦绣趋雪花频落粉香汗尽流珠掩笑谁千令严刑【一作师】必用诛至今孙子术【一作法】犹可静边隅

徐敞

徐敞建中进士诗五首

月暎清淮流

遥夜淮弥浄浮空月正明虚无含气白凝澹暎波清见底深还浅居高缺复盈处柔知坎德持洁表隂精利物功难并和光道巳成安流方利涉应鉴此时情

圆灵水镜

浮光上东洛扬彩满圆灵明灭沦江水盈虚逐砌蓂不分沙岸白偏照海山清练色临窗牖蟾光霭户庭成轮疑璧影初魄类弓形远近凝清质娟娟【一作依微】出衆星

虹藏不见

迎冬小雪至应节晚虹藏玉气徒成象星精不散光美人初比色飞鸟罢呈祥石涧收晴影天津失彩梁霏霏空暮雨杳杳暎残阳舒卷应时令因知圣历长

白露为霜

早寒青女至零露结为霜入夜飞清景凌晨积素光驷星初晳晳葭菼复苍苍色冒沙滩白威加木叶黄鲜辉袭纨扇杀气掩干将葛屦那堪履徒令君子伤

赋得金茎露

武帝贵长生延年饵玉英铜盘贮珠露仙掌抗金茎拂曙氛埃敛凌空沆瀣清迢嶤捧瑞气巃嵸出宫城势入浮云耸形标霁色明大君当御宇何必去蓬瀛

张聿

张聿建中进士诗五首

圆灵水镜

凤池开月镜清莹写寥天影散微波上光含片玉悬菱花凝泛灩桂树暎清鲜乐广披云日山涛卷雾年濯缨何处去鉴物自堪妍回首看云液蟾蜍势正圆

景风扇物

何处青苹末呈祥起远空晓来揺草树轻度浄尘蒙【一作轻去动溟蒙】水上微波动林前媚景通寥天鸣万籁兰径长幽藂渐扬抟扶势应从槖龠功开襟若有日愿覩大王风

劒化为龙

古劒诚难屈精明有所从沈埋方出狱合会却成龙牛斗光初歇蜿蜒气渐浓云涛透百丈水府跃千重拖尾迷莲锷张鳞露锦容至今沙岸下谁得覩元踪

余瑞麦

瑞麦生尧日芃芃雨露偏两岐分更合异亩頴仍连冀获明王庆宁唯太守贤仁风吹靡靡甘雨长芊芊圣德应多稔皇家配有年巳闻天下泰谁为济西田

赋得首夏犹清和【一作黎逢诗】

早夏宜春景和光起禁城祝融将御节炎帝啓朱明日送残花晚风过御苑清郊原浮麦气池沼发荷英树影临山动禽飞入汉轻幸逢尧禹化全胜谷中情

麴信陵

麴信陵贞元元年进士第为舒州望江令有惠政诗一卷今存六首

移居洞庭

重林将叠嶂此处可逃秦水隔人间世花开洞里春荷锄分地利纵酒乐天真万事更何有吾今已外身

吴门送客

乱山吴苑外临水让王祠素是伤情处春非送客时不须愁落日且愿驻青丝千里会应到一尊谁共持

长安道

朱门暎绿杨双阙抵通庄玉佩声逾远红尘犹自香

出自贼中谒恒上人

再拜吾师喜复悲誓心从此永归依浮生怳忽若真梦何事于中有是非

过真律师旧院

寂然秋院闭秋光过客闲来礼影堂坚氷销尽还成水本自无形何足伤

酬谈上人咏海石榴

真僧相劝外浮华万法无常可叹嗟但试寻思阶下树何人种此我看花

台笠冒山雨渚田耕荇花【见石林燕诗】

张正元

张正元登贞元五年进士第诗二首

冬日可爱【一作陈讽诗】

寒日临清昼辽天一望时未消埋径雪先暖读书帷属思光难驻舒情影若遗晋臣曾比德谢客昔言诗散彩宁偏煦【一作照】流隂信不追余辉如可就回烛幸无私

临川羡鱼

有客百愁侵求鱼正在今广川何渺漫高岸几登临风水宁相阻烟霞岂惮深不应同逐鹿讵肯比从禽结网非无力忘筌自有心永存芳饵在伫立思沈沈

王履贞

王履贞贞元七年登第诗一首

青云干吕

异方占瑞气干吕见青云表圣兴中国来王谒大君迎祥殊大乐叶庆类横汾自感【一作是】明时起非因【一作将】触石分暎霄难辨色从吹乍成文须使流千载垂芳在典坟

彭伉

彭伉宜春人贞元七年登进士第官评事诗三首

青云干吕

祥辉上干吕郁郁又纷纷远示无为化将明至道君势凝千里静色向九霄分巳见从龙意宁知触石文状烟殊散漫捧日更氛氲自使来宾国西瞻仰瑞云

圣布中区化祥符异域云含春初应吕晕碧巳成文东起随风暖西流共日曛升时嘉异月为庆等凝汾轻与晴烟比高将晓雾分飘飘如可致愿此翊明君【前首见文苑英华此首见唐诗纪事并存之】

寄妻

莫讶相如献赋迟锦书谁道泪沾衣不须化作山头石待我堂前折桂枝

林藻

林藻字纬乾莆阳人贞元七年进士第官岭南节度副使诗一卷今存三首

青云干吕【一作吴泌诗】

应节偏干吕亭亭在紫氛缀空【一作云】初布【一作度】影捧日已成文结盖祥光迥为楼【一作峯】翠色分还同起封上更似出横汾作瑞来籓国呈形表圣君裵回如有托【一作知有谓】谁道比闲云

吴宫教战【一作叶季良诗】

强吴矜霸略讲武在深宫尽出娇娥辈先观上将风挥戈罗袖卷擐甲汗装红轻【一作掩】笑分旗下含羞入队中皷停行未整刑举令方崇自可威隣国何劳骋战功

梨岭【见闽南唐雅】

曾向岭头题姓字不穿杨叶不言归弟兄各折一枝桂还向岭头联影飞

李观

李观字元宾赵州人贞元八年进士宏辞擢第授太子挍书郎集三卷诗四首

赠冯宿

寒城上秦原游子衣【一作意】飘飘黑云截万里猎火从中烧隂空蒸长烟杀气独不销氷交石可裂风疾山如揺时无青松心顾我独不凋

宿裵友书斋

卧君山窗下山鸟与我言清风何飕飀松栢中夜繁久游失归趣宿此似故园林烟横近郊谿月落古原穉子不待晓花间出柴门

御沟新柳

御沟回广陌芳柳对行人翠色枝枝满年光树树新畏逢攀折客愁见别离辰近暎章台骑遥分禁苑春嫩隂初覆水高影渐离尘莫入胡儿笛还令泪湿巾

试中和节诏赐公卿尺诗

淑节韶光媚皇明宠锡崇具寮颁玉尺成器幸良工岂止寻常用将传度量同人何不取利物亦赖其功紫翰宣殊造丹诚厉匪躬奉之无失坠恩泽自天中

李绦

李绦字深之赞皇人登宏词科授秘书省校书郎贞元末拜监察御史元和中以本官充翰林学士改中书舍人寻拜中书侍郎辅政多所匡益以疾求罢出为河中观察使改兖海节度使宝历初入为尚书左仆射李逢吉恶之罢为太子少师分司东都文宗即位徵为太常卿复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兵乱遇害集二十二卷今存诗二首

省试恩赐耆老布帛【一作崔宗诗】

涣汗中天发殊私海外存衰顔逢圣代华髪受皇恩烛物明尧日垂衣辟禹门惜时悲落景赐帛慰余?厚泽沾翔泳微生保子孙盛明今尚齿欢奉九衢罇

和裵相国荅张秘书赠马诗

高才名价欲凌云上驷光华远赠君念旧露垂丞相简感知星动客卿文纵横逸气宁称力驰骋长途定出羣伏枥莫令空度岁黄金结束取功勲

崔枢

崔枢顺宗朝历中书舍人充东宫侍读终秘书监诗二首

赐耆老布帛【一作张复元诗】

殊私及耆老圣德赈黎元布帛忻天赐生涯作主恩情均皆挟纩礼异贲丘园庆洽时方泰仁沾月告存宁知酬雨露空识荷乾坤撃壤将何幸裵回望九门

齐优开笼飞去所献楚王鹄

受命笼齐鹄交欢献楚王惠心先巧辩戢羽见回翔意适清风远忧除白日长度云揺旧影过树阅新芳直取名翻重宁唯好不伤谁言滑稽理千载戒禽荒

陆复礼

陆复礼贞元八年宏词第一人诗一首

试中和节诏赐公卿尺诗

春仲令初吉欢娱乐大中皇恩贞百度宝尺赐羣公欲使方隅法还令规矩同捧观珍质丽拜受圣恩崇如荷丘山重思酬方【一作分】寸功从兹度天地与国庆无穷李正辞

李正辞贞元八年进士第宪宗时自拾遗转补阙诗一首

赋得白云起封中【一作陈希烈诗】

千年泰山顶云起汉皇封不作奇峯状宁分触石容为霖虽易得表圣自难逢冉冉排空上依依叠影重素光非曳练灵贶是从龙岂学无心出东西任所从

张嗣初

张嗣初贞元八年进士诗二首

赋得白云起封中【一作许康佐诗】

英英白云起呈瑞出封中表圣宁因地逢时岂待风浮光弥皎洁流影更【一作忽】冲融自叶尧年美谁云汉日同金泥光乍掩玉检气潜通欲与非烟并亭亭不散空

春色满皇州

何处年华好皇州淑气匀韶阳潜应律草木暗迎春柳变金堤畔兰抽曲水滨轻黄垂辇道微绿暎天津丽景浮丹阙晴光拥紫宸不知幽远地今日几枝新

许康佐

许康佐贞元中举进士宏辞累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与王起俱为文宗宠礼终礼部尚书诗二首

日暮碧云合

日际愁隂生天涯暮云碧重重不辨盖沈沈乍如积林色黯疑暝隟光俄巳夕出岫且从龙萦空宁触石余辉澹瑶草浮影凝绮席时景讵能留几思轻尺璧

白云起封中【一作张嗣初诗】

英英白云起呈瑞出封中表圣宁依地逢时岂待风浮辉弥皎洁流影更冲融自叶尧天美谁言汉日同泥金光乍掩检玉气俄通犹愿非烟瑞亭亭不散空

许尧佐

许尧佐康佐之弟擢进士第为太子校书郎终谏议大夫诗一首

石季伦金谷园【一本题作金谷怀古】

石氏遗文在凄凉见故园轻【一作清】风思奏乐衰草忆【一作念】行轩舞榭苍【一作荒】苔掩歌台落叶繁断云归旧壑流水咽新源曲沼残烟敛丛篁宿鸟喧唯余池上月犹似对金尊

李君房【一作芳】

李君房贞元间人诗一首

石季伦金谷【一本有故字】园

梓泽风流地凄凉迹尚存残芳迷妓女衰草忆王孙舞态随人谢歌声寄鸟言池平森灌木月落吊空园流水悲难驻浮云影自翻宾阶余藓石车马讵喧喧

杜羔

杜羔洹水人贞元初及进士第後历振武节度使以工部尚书致仕诗一首

享惠昭太子庙乐章登歌

因心克孝位震遗芬宾天道茂轸怀气分发祗乃祀咳叹如闻二歌斯升以咏德薰

车?

车?贞元进士诗一首

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香鑪【一作王良士诗】

抗殿疏元首高高接上元节当南至日星是北辰天宝戟罗仙仗金鑪引瑞烟霏微双阙丽溶曳九州连拂曙祥光满分晴晓色鲜一阳今在历生植愿陶甄

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十九

猜你喜欢
  卷中·叶梦得
  卷三十二·董康
  卷二·邵雍
  第二十三出 捷贺·叶宪祖
  钟嗣成·隋树森
  第一折·郑廷玉
  卷八·郭则沄
  唐诗镜卷五十三·陆时雍
  牧羊儿的悲哀·刘半农
  御制千叟宴诗·康熙
  收回·闻一多
  卷六·方回
  卷七百十六·佚名
  卷一百六十三·佚名
  ●碧莲绣符·沈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二·仇兆鳌

    钦定四库全书杜诗详注卷二十二翰林院编修仇兆鳌撰暮归【梁权道编在大厯三年按是年暮秋在公安作】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扶又切】乌啼客子入门月皎皎谁捣练风凄凄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一作洛非】川多皷鞞年过【

  • 英溪集·董嗣杲

    宋 董嗣杲 撰五言古诗钧天曲圆丘崇且髙广汉清且浅元祀播鼔钟严禘列瑚琏天酒泻琪花遵此奉常典恩流昭感通报称示丰腆鹤鸣集霞台凤曳翔云辇已际天人和八表清尘巻拟古海上采珠人惟视夜光吐携持以为珍美价重合浦异哉足照

  • 唐朝新定诗体·崔融

    ○十体一形似体。二质气体。三情理体。四直置体。五雕藻体。六映带体。七飞动体。八婉转体。九清切体。十菁华体。一、形似体。形似体者,谓貌其形而得其似可以妙求,难以粗测者是。诗云:“风花无定影,露竹有余清。&rd

  • 列传第四十五 睿宗诸子·刘昫

    ○皇帝宪 惠庄太子捴 惠文太子范 惠宣太子业 隋王隆悌 睿宗六子:昭成顺圣皇后窦氏生玄宗,肃明顺圣皇后刘氏生让皇帝,宫人柳氏生惠庄太子,崔孺人生惠文太子,王德妃生惠宣太子,后宫生隋王隆悌。 让皇帝宪,本名成器,睿宗长

  • 卷一五五 梁紀十一·司马光

      起重光大淵獻(辛亥),盡玄黓困敦(壬子),凡二年。   高祖武皇帝中大通三年(辛亥,公元五三一年)   春,正月,辛巳,上祀南郊,大赦。   魏尚書右僕射鄭先護聞洛陽不守,士衆逃散,遂來奔。丙申,以先護為征北大將軍。   二月,辛丑,上

  • 卷五十七 漢紀四十九·司马光

      起玄黓困敦(壬子),盡上章涒灘(庚申),凡九年。   孝靈皇帝熹平元年(壬子、一七二年)   春,正月,車駕上原陵。司徒掾陳留蔡邕曰:「吾聞古不墓祭。朝廷有上陵之禮,始謂可損;今見威儀,察其本意,乃知孝明皇帝至孝惻隱,不易奪也。禮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一·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建炎四年岁次庚戌金太宗晟天会八年伪齐刘豫阜昌元年春正月甲辰朔大风御舟碇海中乙巳北风稍劲晚泊台州港口熊克小历甲辰朔上至台州章安镇驻跸盖因日历所书也今从李正民乘桴记 是日午西风忽起敌乘之侵明州

  • 第三十一回 朝荷迎日·德龄

    当太后决定了怎样去处罚那作恶的广东巡抚的一天,伊虽然已不顾了情面,捐弃了仁爱,毅然决然的宣布了伊的主张;但这种主张原只是受了公正心的一时的驱使,并非出自伊的本意,过后伊就想到了那个受处罚的人的祖及父在本朝所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四·佚名

    弘治十三年七月癸丑朔孟秋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门之神○兵部覆奏提督军务户部左侍郎许进所劾大同总兵官王玺副总兵白玉并京营旗牌指挥杨雄事谓王玺已有旨代回白玉令杀贼自效杨雄宜下巡按御史逮治 上从之命降敕责玉雄待

  • 浙语一·查继佐

    东山国语●浙语一徐石麒(缺)

  • 礼三一·徐松

    后丧一天头原批:「礼。凶礼。后丧。」昭宪皇后【宋会要】太祖建隆二年六月二日,皇太后崩于滋德殿,遗令曰:「生死者人之常道,修短者天之定数。考终为福,又奚其悲!予年过六旬,比多衰病,家国之故,忧劳积念,自春及夏,风气频作,针石备

  • 235.张居正辅政·林汉达

    明穆宗在位的时候,大学士张居正因为才能出众,得到穆宗的信任。公元1572年,穆宗死去,太子朱翊钧即位,就是明神宗。穆宗遗命张居正等三个大臣辅政。明神宗即位后不久,张居正成了首辅。张居正根据穆宗的嘱托,真的像老师教学生一

  • 詩經卷之六  朱熹集傳·朱熹

      大雅三。說見小雅。   文王之什三之一   文王在上、於〈音烏。下同〉昭于天〈叶鐵因反〉。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有周不顯、帝命不時〈叶上紙反〉。文王陟降、在帝左右〈叶羽已反〉。○賦也。於、歎辭。昭、明

  • 卷八十八 礼五·黎靖德

      ◎大戴礼   大戴礼无头,其篇目阙处,皆是元无,非小戴所去取。其间多杂伪,亦有最好处。然多误,难读。〔义刚〕   大戴礼冗杂,其好处已被小戴采摘来做礼记了,然尚有零碎好处在。〔广〕   大戴礼贺孙录云:"或有注,或无注

  • 卷二十一·王道焜

    <经部,春秋类,左传杜林合注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二十一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成公一【公名黑肱宣公子諡法安民立政曰成】周【定王十七年○鲁成公五年定王崩子简王立】郑【襄公十五年○鲁成公四年襄公卒

  • 译文 卷十四 圣贤·朱熹

    近思录选译 卷十四 圣贤14&middot;01 明道先生曰:尧、舜更无优劣,及至汤、武便别。孟子言&ldquo;一性一之&rdquo;、&ldquo;反之&rdquo;,自古无人如此说,只孟子分别出来,便知得尧、舜是生而知之,汤、武是学而能之。文王之德

  • 损斋备忘录·梅纯

    明梅纯撰。此书分上下二卷,上卷分纪事、纂言、知人、格物四类,下卷分说诗、论文、补缺、拾遗、辨疑、刊误六类。其纪事条颇有参考价值。如详记明初随太祖朱元璋渡江者徐达、冯国用等十人之终始、记洪武三年大封功臣之始

  • 三礼图·刘绩

    四卷。明刘绩撰。绩字用熙,号芦泉,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弘治三年(1490)进士,官至镇江府知府。为《礼》作图,始于后汉阮谌,之后有郑玄、夏侯伏朗、张镒、梁正及隋文帝开皇年敕撰之礼图,宋聂崇义又集此六家而成《三礼图集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