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道德经讲义

《道德经》作为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其内容博大精深,两千年来已有数千家注解版本。《道德经讲义》是清代宋常星经历宦海沉浮、潜心修道二十年后的作品。按照《御制道德经讲义序》和《考证经注序》所说,宋常星祖籍山西,是清代顺治六年探花,中举之后在清廷为官多年,于康熙十八年致仕还乡并加入全真道潜心修道。《道德经讲义》虽然未被广泛关注,自身却有着独特的魅力。系统地研究《道德经讲义》对道家哲学以及中国哲学诠释学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道德经讲义》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本草从新·吴仪洛
  陈虚白规中指南·陈致虚
  周易本义通释·胡炳文
  参同直指·刘一明
  上清太上元始耀光金虎凤文章宝经·佚名
  何氏虚劳心传·何炫
  道德真经广圣义·杜光庭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陈景元
  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佚名
  勿斋先生文集·杨至质
  濒湖脉学·李时珍
  太上灵宝玉匮明真斋忏方仪·杜光庭
  洞玄灵宝五感文·陆修静
  校注医醇賸义·费伯雄
  周易参同契考异·朱熹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百六十七·彭定求

        卷767_1 【吴·黄金车】孙元晏   分擘山河即渐开,许昌基业已倾颓。   黄金车与斑斓耳,早个须知入谶来。   卷767_2 【吴·赤壁】孙元晏   会猎书来举国惊,只应周鲁不教迎。   曹公一战奔波后,赤壁功

  • 建康实録卷十二·许嵩

    宋太祖文皇帝太祖文皇帝讳义隆小字车儿武帝第三子也晋义熈三年生于京口十一年封彭城县公永初元年封宜都郡王镇西将军荆州刺史加都督时年十四长七尺五寸博渉经史善书是嵗来朝防武帝当聴讼乃遣上讯狱囚辩断称防武帝甚

  • 卷之四百二十六·佚名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八月。壬午朔。上诣颐和园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甲申皆如之。外记注  ○谕内阁、现在练兵紧要。直隶按察使袁世凯、办事勤奋校练认真。着开缺以侍郎候补。

  • 史记集解卷四十七·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徐广曰陬音驺孔安国曰陬孔子父叔梁纥所治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顔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

  • 自当传·宋濂

    自当,蒙古族人,英宗时由速古儿赤升监察御史。在大兴县检案情,其中有被冤枉而关押者。此人曾见有骆驼死于道旁,便拿回家腌于瓮中。恰巧当时官府骆驼被盗,搜捕甚急,不问明实情将此人抓去审问,屈打成招。自当审阅其供词,疑为冤案

  • 四十三年·佚名

    (丁亥)四十三年清乾隆三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丙寅,上詣太廟,行展拜禮,詣璿源殿,行展拜禮,詣毓祥宮,行禮訖,還宮。○下勸農傳敎,命飭諸道。○侍從臣父年七十八十人,命加資。1月2日○丁卯,內局入診。命修撰崔益男,施刊版之典。因領

  • 元气第七凡十二章·湛若水

      甘泉子语士德、公赞、士鸣曰:“人之有是元气也,无天地之气以养之,可乎?”曰:“不可。”曰:“无饮食之气以养之,可乎?”曰:“不可。”曰:“不喘息焉,不饮食焉,可乎?”曰:&ldq

  • 對膠西王越大夫不得為仁第三十二·苏舆

      命令相曰:“大夫蠡、大夫種、大夫庸、大夫睪、大夫車成,越王與此五大夫謀伐吳,遂滅之,雪會稽之恥,卒為霸主。範蠡去之,種死之。寡人以此二大夫者為皆賢。孔子曰:‘殷有三仁。’今以越王之賢,與蠡種之能,此三人者,寡人亦以為

  • 地数第七十七·管仲

    桓公曰:“地数可得闻乎?”管子对曰:“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其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山,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山。此之所以分壤树谷也,戈矛之所发,刀币之所起也。能者有余

  • (六)·钱穆

    朱子曰:“理不是在面前别为一物,即在吾心。人须是体察得此物诚实在我,方可。譬如修养家所谓铅汞龙虎,皆是我身内之物,非在外也。”今按:此说非忘内外,乃是合内外。心与理一即如此。然亦非谓心即理。问:“物之

  • 广释菩提心论卷第三·佚名

        莲华戒菩萨造    西天译经三藏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复次此中次第应修彼诸禅定。谓若得离欲爱所有喜乐。内心清净住正相应。有寻有伺是初禅定。又复此中无寻唯伺。名中间禅。初禅地爱若得

  • 十二门论疏 第六卷·吉藏

    十二门论疏 第六卷观因果门第九所以有此门来者。上四门求相不可得。次一门明性无踪。故无量义经云。一切诸法自本来今性相空寂。以外相内性空故一切法空。外人云。若一切法性相空者可言无因果耶。然世出世因果

  • 卷第二十一·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二十一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十无尽藏品第二十二 初来意者。总有五义。一为答第二会初十藏问故。二前明正位。今依位起

  • 钦定四书文·方苞

    四十一卷。清方苞 (1668—1749)等奉敕编撰。方苞,字凤九,号灵皋,晚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进士,雍正时曾充一统志馆总裁。乾隆时累官至礼部右侍郎,系桐城派创始人,与刘大櫆、姚鼐并称 “桐城三大家”,著述颇多。有 《方望

  • 陶学士集·陶安

    二十卷。明陶安 (1315—1371)撰。陶安,字主散,安徽当涂人。元至正四年 (1344)举乡试,授明道书院山长。朱元璋置翰林院,首召陶安为学士,并亲制门帖 “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赐之。洪武元年 (1368)命为知制诰

  • 神相全编·陈抟

    十三卷,旧题宋陈抟撰,明袁忠彻订正。《明史》称“忠彻相术不殊其父,世所传轶事甚多”,且“颇好读书”;著有《人相大成》、《凤池吟稿》、《古今识鉴》等。此书《明史·袁忠彻传》未言及,明、清《艺文志》亦不著录,当为后世

  •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佚名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又名《太上洞玄灵宝五篇真文赤书》,简称《赤书真文》。道教古《灵宝经》之一,约成书于东晋。陆修静《灵宝经目》已着录。原书二卷,今《正统道藏》本分作三卷,收入洞真部本文类。本书列于道教灵

  • 戒杀四十八问·周梦颜

    戒杀四十八问’是清朝周思仁(安士)居士,劝在家众吃素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