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列传

五代 【六】

○五代六  义儿

(臣)等谨按义儿盛于梁唐之际自梁太祖唐太祖庄宗明宗皆有之梁以友文召祸着之家人传中友恭在唐书逆臣友谦事梁不终

列于杂传庄宗之世以为乱贼嬖幸恩泽之资初无足述明宗则行钦戕其亲子从珂移其神器更无复异姓骨肉之谊矣欧阳修独以唐太祖

养子立义儿传其说具见序中第它史所无无可附丽而事专唐代不宜杂置今以入唐臣传后仍存其序云

欧阳氏曰呜呼世道衰人伦坏而亲疏之理反其常干戈起于骨肉异类合为父子开平显德五十年间天下五代而实八姓其三出于匄

养盖其大者取天下其次立功名位将相岂非因时之隙以利合而相资者耶唐自号沙陀起代北其所与俱皆一时雄杰■〈虎武〉武之士

往往养以为儿号义儿军至其有天下多用以成功业及其亡也亦由焉太祖养子多矣其可纪者九人其一是为明宗其次曰嗣昭嗣本嗣恩

存信存孝存进存璋存贤作义儿传 【李存审后复以符氏大显故别自为传】

李嗣昭

  李嗣本

  李嗣恩

李存信

  李存孝

  李存进

李存璋

  李存贤

李嗣昭

李嗣本

李嗣恩

李存信

李存孝

李存进

李存璋

李存贤

△李嗣昭

李嗣昭字益先 【从薛史增】 本姓韩氏汾州太谷县民家子也太祖出猎见林中有异气召问其家适生儿遗以金帛而取之命弟克

柔养为子初名进通后改名嗣昭短小而胆勇过人嗜酒太祖微戒之遂终身不饮太祖爱其谨厚常从用兵为内衙指挥使王珙与其兄珂争

立遣嗣昭助珂败珙于猗氏梁救珙又败之于胡壁堡光化元年泽州李罕之袭潞州以降梁梁遣丁会应之嗣昭与会战含山大败之遂取泽

州明年克潞州三年出山东取梁洺州梁太祖自将攻之设伏于青山口嗣昭弃城走遇伏大败天复元年梁取晋绛慈隰大举围太原嗣昭日

以精骑出击会大雨梁军解去晋汾州刺史李瑭叛降梁嗣昭复取汾州又取慈隰梁兵西围凤翔嗣昭乘间攻梁晋绛梁朱友寍氏叔琮迎击

之嗣昭败走晋遣李存信率兵迎嗣昭存信又败梁军遂围太原而慈隰汾州复入于梁太祖大恐谋走云州李存信等劝太祖奔契丹嗣昭力

争以为不可赖刘太妃亦言之乃止嗣昭昼夜出奇兵击梁军乃解去嗣昭复取汾慈隰当是时镇定皆已绝晋附梁晋外失大国之援内亡诸

州仍岁之间孤城被围者再嗣昭力战之功为多天佑三年与周德威攻梁潞州降丁会以嗣昭为昭义军节度使梁攻潞筑夹城围之梁太祖

尝遣人招降嗣昭嗣昭斩使拒守踰年庄宗始攻破夹城嗣昭完辑兵民抚养甚有恩惠胡柳之败庄宗惧欲还兵临濮嗣昭曰梁军已胜旦暮

思归吾若收军使彼休息整而复出何以当之宜因其劳乏以精骑挠之时梁军已登无石山庄宗遣嗣昭转击山北而自以银枪军争山大败

梁军于是晋城德胜矣周德威死嗣昭权知幽州居数月以李绍宏代之嗣昭将去幽州人皆哭遮留之夜遯去十九年庄宗击契丹于望都被

围数十重嗣昭以三百骑决围翼庄宗出阎宝攻镇州而败以嗣昭代之镇兵出掠九门嗣昭以奇兵击镇军且尽余三人匿破垣中嗣昭驰马

射之反为贼射中脑嗣昭顾箙中矢尽拔矢于脑射杀一人还营而卒嗣昭七子继俦长而懦其弟继韬因之以自立庄宗方与梁相持河上因

即以为昭义军留后继韬委政于魏琢申蒙琢等常教继韬反未决庄宗在魏以事召监军张居翰节度判官任圜琢等以谓庄宗召问继韬事

且见诛因趣之继韬乃遣其弟继远入梁梁末帝即拜继韬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居数月庄宗灭梁继韬将走契丹会赦至乃随其母杨氏朝于

京师杨氏善畜财平生居积行贩至赀百万当嗣昭被围夹城时弥年军用乏绝杨氏之积有助焉至是乃赍银数十万两至京师厚赂宦官伶

人及刘皇后皆为言庄宗释继韬数召从猎宠幸无间李存渥数诋责之继韬不自安求归镇不许乃阴使人教继远起变于军中冀遣已安辑

之事泄斩于天津桥并诛其二子即遣人斩继远以继俦知潞州事已而召还京师继俦悉取继韬伎妾珍翫不时即路其弟继达怒曰吾兄父

子诛死而大兄不仁利其赀财淫其妻妾吾所不忍也乃服缞麻自变量百骑坐戟门使人入杀继俦节度副使李继珂募市人千余攻继达继达

走城外自刭死继能继袭皆以事见杀惟继忠仅免家于晋阳杨氏所积余赀犹巨万晋高祖自太原起兵召契丹为援契丹求赂高祖贷于继

忠以取足高祖入立以为沂棣单三州刺史开运中卒

△李嗣本

嗣本本姓张氏雁门人少事太祖赐姓名养为子从击居庸关以功迁义儿军使从破王行瑜迁威远军使从攻罗宏信以先锋兵破汤阴

从庄宗破潞州夹城累迁振武节度使号威信可汗天佑十三年从击刘鄩下洺磁诸州六月还军振武契丹入代北攻破蔚州嗣本战殁

△李嗣恩

嗣恩本姓骆吐谷浑部人少事太祖能骑射为铁林军将稍以战功迁突阵指挥使赐姓名以为子从败康怀英迁左厢马军都指挥使从

李嗣昭援朱友谦于河中与梁兵力战稍中其口不日迁辽州刺史从庄宗入魏迁天雄军马步都指挥使刘鄩攻太原兵趣乐平嗣恩从后追

之自他道先入太原以守鄩兵去嗣恩亦以兵会庄宗于魏从战于莘累迁振武节度使天佑十五年卒赠太尉

△李存信

存信本姓张父君政回鹘李思忠之部人也存信少善骑射通六蕃书语从太祖入关破黄巢累功为马步军都指挥使赐姓名以为子存

信与存孝俱为养子材勇不及存孝而不为之下由是交恶存孝所为存信每沮激之存孝卒得罪死而存信数从征伐以功领郴州刺史遣将

兵救朱宣屯于莘县为罗宏信所击败亡太祖子落落从讨刘仁恭大败于安塞太祖大怒顾存信曰昨日吾醉公独不能为我战邪古人三败

公巳二矣将杀之存信叩头谢罪而免由是大惧常称疾天复二年卒

△李存孝

存孝代州飞狐人本姓安名敬思太祖略地代北得之赐姓名以为子常从为骑将李罕之之来归也遣存孝与薛阿檀安休休等以兵七

十助罕之还击张言于河阳梁亦遣丁会牛有节等助言战于温县梁军先扼太行存孝大败安休休被执是时晋巳得泽潞岁与孟方立争邢

洺磁卒取三州存孝功为多明年潞州军乱梁遣李谠攻罕之于泽州存孝以骑兵五千救之梁军呼罕之曰公常倚太原为命今上党巳归朝

大兵围太原沙陀将无穴自处公复谁恃而不降乎存孝以精骑五百绕梁栅呼曰我沙陀之求穴者待尔肉食军可令肥者出鬬梁骁将邓季

筠引军出战存孝舞矟擒之谠败走追击至马牢关还攻潞州而孙揆方以朝命来为节度使以梁卒三千为卫褒衣大盖拥节先驱存孝以三

百骑伏长子西崖谷间伺揆军过横击断之擒揆归于是梁守将葛从周朱崇节弃潞去复取潞州因攻晋绛张浚韩建皆走存孝猿臂善射身

被重铠橐弓坐矟舞铁挝出入阵中以两骑自从战酣易骑上下如飞其取潞功为多而太祖别以康君立为潞州留后存孝为汾州刺史存孝

负其功不食者数日及走张浚迁邠州刺史大顺二年徙邢州留后 【按旧唐书以存孝据邢州为大顺元年事】 时晋军连岁攻赵常山存

孝常为先锋下赵临城元氏赵王求救于李匡威匡威兵至晋军辄引去存孝素与存信有隙存信谮之曰存孝有二心常避赵不击存孝不自

安乃附梁通赵自归朝廷因请会兵伐晋朝命赵王王镕援之明年赵与幽州有隙惧而与晋和反以兵三万助晋击存孝存孝婴城自守太祖

自将兵傅其城掘堑以围之存孝出兵冲击堑不得成裨将袁奉韬使人说存孝曰公所畏者晋王尔王俟堑成且留兵去诸将非公敌也存孝

以为然堑成存孝遂窘城中食尽登城呼曰儿蒙王恩位至将相岂欲舍父子而附仇雠乃存信构陷之耳愿生见王一言而死太祖遣刘夫人

入城慰谕引与俱来存孝泥首请罪曰儿于晋有功而无过所以至此由存信为之耳太祖叱曰尔为书檄罪我百端亦存信为之邪缚至太原

车裂以徇然太祖惜其材怅然恨诸将之不能容也为之不视事者十余日康君立素善存信方二人之交恶也君立每左右存信以倾之存孝

巳死太祖每语及存孝流涕不巳君立以为不然太祖怒酖杀君立 【按薛史与此同唐末见闻录云行剑斫损君立把送马步司收禁翌日

放出寻巳身毙通鉴考异以为薛史乃文饰其事】 君立初为云州牙将唐僖宗时太祖逐段文楚盖君立首事后累功表昭义节度使

△李存进

存进振武人本姓孙名重进 【薛史作重禄】 太祖攻破朔州得之赐姓名养为子从破黄巢以为义儿军使从庄宗战柏乡迁行营马

步军都虞候厯慈沁二州刺史魏博初定以为天雄军都部署治乱军以法犯辄枭磔于市魏人屏息畏之从战河上以功迁振武军节度使时

晋军德胜为南北寨每以舟兵来往颇以为劳而河北无竹石存进乃以苇笮维大舰为浮梁庄宗大喜解衣以赐之镇州之役史建瑭阎宝李

嗣昭相次战殁乃以存进为招讨使军东垣晨出刍牧张处球以兵千余逼存进栅存进出战杀处球兵殆尽而存进亦殁于阵赠太尉子汉韶

明宗时复本姓为洋州节度使潞王从珂以凤翔反汉韶与张虔钊会唐军讨之唐军皆降于从珂独汉韶与虔钊军不降俱奔蜀事蜀厯永平

兴元武信节度使卒于蜀

△李存璋

存璋字德璜云中人 【从册府元龟增】 初与康君立薛志勤等从太祖破黄巢累迁义儿军使太祖病革存璋与张承业等受顾命立

庄宗为晋王以存璋为河东马步军使晋自先王时尝优假军士军士多犯法踰禁庄宗新立尤患之存璋一切绳以法境内清肃从攻夹城战

柏乡以功迁汾州刺史庄宗与刘鄩战于魏博梁遣王檀乘虚袭太原存璋以汾州兵入城拒守以功累迁大同军节度使天佑十九年卒赠太

△李存贤

存贤字子良 【从薛史增】 许州人也本姓王名贤少为黄巢军卒善角抵太祖于陈州得之赐姓名养为子后为义儿军副兵马使迁

沁州刺史沁当敌冲徙其南百余里据险立栅为治所存贤至曰徙城避敌岂勇者所为乃复城故州梁兵屡攻之卒不能近 【按册府元龟

载汴人将袭沁伏兵城下存贤觉其奸变令守陴者鼓噪如攻战之势敌遂退足补史阙】 迁武州刺史又迁慈州天佑十八年梁攻朱友谦庄

宗遣存贤援之友谦新叛梁归晋河中食少人心多贰谍者因谓存贤曰河中人欲杀子以归梁宜亟去存贤曰死王事吾志也复何恨哉卒击

走梁兵庄宗即位拜右武卫上将军庄宗亦好角抵常与王都较而屡胜颇以自矜因顾存贤曰尔能胜我与尔一镇存贤博而胜之同光二年

春幽州符存审病甚庄宗置酒宫中叹曰吾创业故人零落殆尽存者惟存审耳今又病笃北方之事谁可代之因顾存贤曰无以易卿角抵之

胜吾不食言 【按薛史此为存贤得蔚州时事与此互异】 即日以为卢龙军节度使是岁卒于幽州赠太傅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猜你喜欢
  卷五百二十五 列传三百十二·赵尔巽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五·佚名
  卷之五百十六·佚名
  卷之四百九十一·佚名
  二百八十七 上谕范时绎奏摺吉内务府总管明日题奏·佚名
  二 贵州巡抚觉罗图思德奏查明黔省鲜有书籍可供采择折·佚名
  绎史卷二十四之二·马骕
  列传卷第八 高丽史九十五·郑麟趾
  钦定元史语解卷四·佚名
  契丹传·李延寿
  陈遇传·张廷玉
  卷第十七·佚名
  钦定南廵盛典卷八十二·高晋
  卷第二十·佚名
  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刘克庄

      故事:经筵彻章,宸翰赐讲读官诗,率取前人绝句。淳祐丙午,讲《礼记》毕,锡宴秘书省,御制七言唐律一首,云:“鳌极开先已降衷,上天下泽礼居中。三才义理维持力,万世纲常建立功。孔圣法言多纂辑,汉儒师学共修崇。经帷讲彻资

  • 楔子·刘君锡

    (冲末扮李孝先上,诗云)心头一点痛,起坐要人扶。况是家贫窘,门前闻索逋。小生姓李,双名孝先,祖居襄阳人氏。自幼父母双亡,习儒不遂,去而为贾。只因本钱欠少,问本处庞居士借了两个银子做买卖,不幸本利双折,无钱还他。小生前者往县

  • 闲适二 古调诗五言 凡四十八首·白居易

    自题写真 时为翰林学士 我貌不自识,李放写我真。静观神与骨,合是山中人。蒲柳质易朽,麋鹿心难驯。何事赤墀上,五年为侍臣?况多刚狷性,难与世同尘。不惟非贵相,但恐生祸因。宜当早罢去,收取云泉身。 遣怀 自此后诗,在渭村作。

  • 卷五十一·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五十一目録【八十二字】蓦山溪欧阳修黄庭坚【四首】晁补之【四首】李之仪【四首】贺铸毛滂【四首】李元膺葛胜仲【二首】张表臣周紫芝谢逸周邦彦【三首】晁端礼曹组【二首】沈会宗蔡伸叶梦

  • 芳蘭轩集补钞·吴之振

    徐照赠徐玑一舸寒江上,梅花共别离。不来相送处,愁有独归时。去梦千峰远,为官三岁期。思君何可见,新集见君诗。送翁诚之去作巴陵县,南州雅有声。未凭湘水绿,能似长官清。笛冷君山月,帆轻夏浦晴。五言多好句,颜杜减诗名。送翁灵

  • 卷四·贾谊

    匈奴(事势)窃料匈奴控弦大率六万骑,五口而出介卒一人,五六三十,此即户口三十万耳,未及汉千石大县也。而敢岁言侵盗,屡欲亢礼,妨害帝义,甚非道也。陛下何不使能者一试理此,将为陛下以耀蝉之术振之。为此立一官,置一吏,以主匈奴。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四·佚名

    万历四年九月庚寅朔礼官进大报等祀日册 上御皇极殿受之○辛卯升广东按察使史朝宜为湖广右布政使○以剿贵州叛寇莫继恩功赏巡抚罗瑶总兵吴国布政使李心学等各银币有差○大理寺覆拟弑父犯人申柱凌迟死报允○工科都给事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十三·阿桂

    十二月戊寅上谕军机大臣曰桂林等攻得约咱以后现在统兵罙入其后路策应之兵最闗要昨已飞谕桂林等于续调之陜甘贵州五千兵内量其可以先到者檄调遄赴约咱一路以壮声援但恐两路官兵未能尅期即至而金川所占革布什咱地方距

  • 元好问传·脱脱

    元好问,字裕之。七岁能做诗。十四岁的时候,跟随陵川的郝晋卿学习,不去写应考的诗文,对经传百家深入贯通,仅用六年就完成了学业。好问南下太行山,渡过黄河,写了《箕山》、《琴台》等诗,礼部赵秉文看见了这些诗,认为近代没有这样

  • 卷一百四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四十三人物志二十三大臣传九【满洲镶黄旗九 尹继善 托庸 高晋】尹继善尹继善满洲镶黄旗人大学士尹泰子雍正元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充日讲

  • 备知第十三·鹖冠子

    天高而可知,地大而可宰,万物安之,人情安取。伯夷叔齐能无盗,而不能使人不意已。申徒狄以为世溷浊不可居,故负石自投于河,不知水中之乱有逾甚者。德之盛,山无径迹,泽无桥梁,不相往来,舟车不通,何者?其民犹赤子也。有知者不以相欺役

  • 卷五十七·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五十七表记子言之君子之所谓仁者其难乎诗云凯弟君子民之父母凯以强教之弟以说安之乐而毋荒有礼而亲威庄而安孝慈而敬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亲如此而后可以为民父母矣非至德其孰能如此乎今父之

  • 覆四川佛教会电·太虚

    成都文殊院方丈转四川佛教会公鉴:来电已函陈善后会议中班禅、熊希龄二公,托为提议维护矣。太虚覆覃。(见海刊六卷三期)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七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七卷(圣行品第十九)出求戒方便 释菩萨五支戒 释世教戒正法戒 释性重戒息讥嫌戒 释不折戒等九戒 结持戒果圣行品第九案。僧亮曰。次答问我今请如来。为诸菩萨故。须为说甚深微妙诸行

  • 金刚萨埵说频那夜迦天成就仪轨经卷第二·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复次成就法用。白檀香作频那夜迦天像。长四指八臂三目六足。右第一手执剑。第二手执金刚杵。第三手执箭。第四手执剑。左第一手作奇克印。第二手执弓。第三手执朅

  • 卷第一·宗密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 澄观别行疏 圭峰草堂寺沙门 宗密随疏钞 自下明能述人名者即敕太原府等言太原府者即总指其处即三京之北京也地列河东卫之分野即古之并州大崇福寺者曲指别处简非开元龙兴石室等也梵云毗呵

  • 卷第三十·普瑞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三十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疏十定云有一莲华尽十方际者证上狭不碍广也而不妨外有可见者证上广不碍狭也。钞第十无碍轮等者疏云三轮摄化皆自在故又得十无碍满佛果故无尽大用一一无碍皆悉圆满能催

  • 童蒙诗训·吕本中

    诗话著作。宋吕本中撰。该书原系吕本中所撰家塾课本《童蒙训》中论诗文之语,由于多取法苏轼、黄庭坚,于朱学盛行之后,苏学受到诋毁,乃被删削,遂致散佚。后人复辑为《童蒙诗训》,《菉竹堂书目》卷四、《文渊阁书目》卷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