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奏议卷九十八

宋 赵汝愚 编

刑赏门

法令

上仁宗论编敇当任逹识大儒

宋 庠

臣伏以国朝以来诏数下而建条比牒连名充曹创府烦科碎目与日而增每罚一辜断一事有司引用皆连篇累牍不能徧举率不纪岁则别加论次谓之编敕条贯饬尽纲目毕张大可含元细不容髪王者之制揭若日月动如雷霆其言易而文其禁切而广伏见今日编敕者繁长猥俗与府县文符无异用字乖舛遣辞重复宁所谓明白温醇之旨邪实由不专任逹识大儒而多用执法之吏夫法吏者奉行其法可也宁制法之人哉古人有言治国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今欲与法吏谋致治之本是犹使奴织而婢耕要其成功不可得也臣欲乞专委鸿博之老及辅弼大臣商较敕条略依律文为体裁制其文布四海使识朝廷之尊传万世俾知文雅之盛仍自今日以往有臣庶上言欲厘改旧章建设条禁者愿陛下谨其俞旨必先付之两府参之羣吏若前条确见其短今文率以为便可行於经久者即再下两制令以所陈之状去其芜杂取其精意仿约律令着为章程若事止苛文不足发明利害者皆寝而勿报如此则法不数变而民知所从言者必难臣曰今若依律令以为敕天下官吏必不能晓臣对曰今天下所颁律令曹局小吏犹能用之而依律为敕独不能晓此胶柱之论也又必难臣曰夫诏敕者多先帝所定而不当改臣对曰凡诏敕之设本臣庶上陈之见寜一出先帝之口哉况圣人以便利万物为至仁不以因循陈迹为孝且太宗皇帝改建隆之敕真宗皇帝革兴国之法是皆不可乎此守株之谈也【明道二年上时为三司户部判官】

上哲宗乞修敕令     刘 挚

臣窃以法者天下之大命也先王制法其意使人易避而难犯故至简至直而足以尽天下之理後世制法惟恐有罪者之或失也故多张纲目而民於是无所措其手足矣世轻世重惟圣人能变通之祖宗之初法令至约而行之可久其後大较不过十年一变法岂天下之大民物之衆事日益滋则法不可以不密欤臣窃以谓非事多而後法密也殆法繁而後奸生神宗皇帝逹因革之妙谨重宪禁元丰中命有司编敇令凡旧载於敕者多移之於令盖违敕之法重违令之罪轻此足以见神宗皇帝仁厚之德哀矜万方欲寛斯人之所犯恩施甚大也而所司不能究宣主德推广於其间乃增多条目离析旧制用一言之偏而立一法因一事之变而生一条其意烦苛其文晦隐不足以该万物之理逹天下之情行之几时盖已屡变今所谓续降者每半年一颁每次不减数帙矣夫法者天下之至公也造之而不能通故行之而不能久其理然也又续降多不显言其所冲改故官司州县承用从事参差抵牾本末不应非所谓讲若画一通天下之志者也臣愚以谓宜有所加损润泽之去其繁密合其离异务在简易明白使民有所避而知所谓迁善远罪之意伏望圣慈酌时之宜全法之用选择儒臣一二有经术明於治体练逹民政者将庆历嘉佑以来旧勅与新勑参照去取略行删正以成一代之典施行无穷【元佑元年上时为御史中丞】

上哲宗乞别修改奏谳不当免駮勘条

范百禄

臣窃以尧舜大典罪疑惟轻至周之时刑疑则从罚罚疑则从赦汉诏狱疑者谳有司不能决狱廷尉今敇所谓刑名疑虑者盖本乎此书称宥过无大周官以三刺三赦三宥之法求民情断民中而施上服下服之罪原情定辟冀有以生之不得已焉然後刑杀令敕所谓情理可悯者亦出乎此祖宗立法以此为轻重赏罚之权以此为人主好生之德但令有司审谨罪罚必当不妄贷凶暴当诛之人则为善矣故熙宁敇云如非疑虑可悯而辄奏者免駮勘此正合於汉诏所谓有合谳而後不当谳者不为失之意至元丰则已删去上件与免駮勘之文中间虽曾申明然敇意终是未备至於去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敇则云不得一槩将旧例贷配仍委三省点检如有不当许用例破条奏乞取勘施行本部自承准着令已来每拟断大辟固不敢一槩用例贷配然官吏上下自非明恕不惑鲜不顾避点检畏惧奏勘故罪案条法虽在疑虑可悯之间稍不灼然明白则往往入重不惮论杀以苟逭一时之责兼不住看详得其间疑虑可悯者屡以批退故从依断以此比之已前年分大辟论杀分数为多仍访闻比来在外诸州知有此约束亦颇承望风旨不敢奏谳死刑臣愚以为上件着令虽革得往时用例破条之弊不失有罪之人深恐行之积年将见其间罪人必有当轻而重者不少矣甚违宁失不经之义殆非朝廷好生之德谨具録熙宁元丰敕并去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敕条及元丰六年以後并自降去年敇条指挥後来十个月断贷过大辟分数缴连进呈伏望圣慈特赐详酌指挥下有司覆详去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条贯参用熙宁元丰敕意重别删修立法庶使平国之刑协於中正天下幸甚【元佑二年上时为刑部侍郎】

上哲宗论省曹寺监法令繁密

苏 颂

臣闻在昔帝王之发号出令也必因时而施宜视俗而兴化时朴野则济之以文俗雕伪则示之以质随变所适使民宜之故能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质文损益百世可知也国家剗五季之弊续有唐之绪累圣创制或革或因其道粲然於是大备仁宗皇帝以承平日久事多因循旷然有改作之志故开广言路整缉治纲至於先皇帝遂大有为台阁之务无所不举然而事目寖广法令益繁陛下临御之初深知其故推原先志精加裁损数年之间讲明备至而法令之繁尚未尽革何以言之先皇帝改定官制本欲宪章百王归於简要而奉行之际羣臣不能究宣上旨各务便文事有未详更复立法积久不已遂致滋章故今日之弊良由关防伤於太密而画一伤於太烦则难於通融盖省台寺监万务所萃置长立贰承之以僚属所以裁处事务助成至治也而官不任职每事立条事务日新欲以有司之文而尽天下之务虽使臯陶制法萧何造律势不能遍况百司所职条目不同而一司之间又有细务或通於彼而碍於此故有求之人不能悉晓遂至纷争或经台省投牒披诉文移往复虚烦取会其可行者无一二徒自奔竞无益风教夫关防密则有司执文重叠问难小或违戾遂格而不行使有求者抑塞而不舒妄诉者牵制而不断近者陛下特轸宸衷将革其弊故丁酉诏书分命近臣抽索文案看详检点内有拘文害事不近人情者许并元条删改诏意如此可谓察见事情大慰羣望然而行移弥月取索甚多定夺去取有碍他条不能尽如诏书之意诚由关防太密之所致耳拘碍如此亦可以谓之弊矣诚能少损其文致而济之以忠厚则三代循环之政亦不过此臣愚欲望圣慈特诏近臣遍行取索应省曹寺监见用条制格式仍召集诸司官吏使之反覆诘问看详定夺可删者删之可改者改之择其要切者着为新令务从简易使便於施用其余令式所不能备者小事则从省曹长官专决大事则禀於朝廷簿书期会悉付衆僚催督结絶若官司措置失当及?私废公致有赴诉并委台察纠案如得实状其当职官吏次第书罚有涉欺妄亦行惩责如此则台阁规模有宏远之致朝廷法度循简易之规矣【元佑五年上时为翰林学士承旨】

禁约

上真宗乞禁销金    丁 谓

臣准诏开封府民吴遂违制造蹙金服已决讫准别敕配隶令三司申明旧禁者窃以俭以制用有国之彛典奢则不逊庶民之大防国家抚育黎元务厚风俗而辇毂之下?肆相望竞造金箔用求厚利况山泽之宝所得难致傥纵销熔实为虚费今约天下所用岁不下十万两惜此上币弃於下民虽王者居尊不贵难得之货而有司守职须条革弊之方自今金银箔线贴金销金泥金间金蹙金线金装贴什器土木玩用之物并请禁断非命妇不得用为首饰冶工所用器悉送上官违者所在捉搦许人纠告并以违制论告者给赏钱仍以犯人家财充【大中祥符元年二月上时为三司使】

上仁宗乞断祆巫     夏 竦

臣闻左道乱俗祆言惑衆在昔之法皆杀无赦盖以奸臣逆节狂贼失规多假鬼神摇动耳目汉之张角晋之孙恩偶失防闲遂至屯聚国家宜有严制以肃多方窃以当州东引七闽南控百粤编氓右鬼旧俗尚巫在汉栾巴已尝翦理爰从近岁传习滋多假托禨祥愚弄黎庶剿絶性命规取货财皆於所居塑画魑魅陈列幡帜鸣击鼓角谓之神坛婴孺襁褓已令寄育字曰坛留坛保之类及其稍长则传习祆法驱为僮隶民之有病则门施符篆禁絶往还斥远至亲屏去便物家人营药则曰神不许服病者欲食则云神不听飱率令疫人死於饥渴洎至亡者服用又言余祟所凴人不敢留规以自入若幸而获免家人所资假神而言无求不可其间有孤子单族首面幼妻或絶户以图财或害夫而纳妇浸淫既久习熟为常民被非辜了不为怪奉之愈谨信之益深从其言甚於典章畏其威重於官吏奇神异像图绘岁增邪籙祆符传写日夥小则鷄豚致祀歛以还家大则歌舞聚人餕其余胙婚葬出处动必求师劫盗鬭争行须作水蠧耗衣食眩惑里闾设欲扇揺不难连结在於宪典具有条章其如法未胜奸药弗瘳疾宜颁峻典以革祆风当州师巫一千九百余户臣已勒令改业归农及攻习鍼灸方脉所有首纳到祆妄神像符籙神衫神杖魂巾魂?锺角刀笏纱罗等一万一千余事已令焚毁及纳官讫伏乞朝廷严赐条约所冀屏除巨害保宥羣生杜渐防萌少禆万一【天圣元年上时知洪州】

上仁宗乞禁夜聚晓散及造仪仗事神

刘 随

臣闻好生恶杀往圣之大猷先德後刑前经之令范成兹盛美允属公朝臣近知侍御史李应言等制勘京东李定禄等公事干连甚衆具狱闻奏两宫圣慈特加钦恤除首四人悉从寛典所谓好生之德洽於民心朝野闻之无不相贺臣久历外任粗知其由闾阎之中似此多矣不食荤血迷谬相传诱之以天堂怖之以地狱夜聚晓散谓之修善无识之民多陷邪僻原其本情皆为妄求佛果也目为不轨恐涉非辜愚迷者不知国法所禁捕盗者但以发奸为公卒逢捕掩之期遂求奔窜之路计穷拒扞或骋凶麤捶拷及身诖误不少圣情轸念昭雪至多足以见泣辜推人感召和气也臣又伏见京东羣民间有拜岳大会率歛财物千百为羣造作王者仪仗及有真假兵器结束人物私自推补僭侈相尚搔率户民原其本情皆为妄求福佑也若不严行禁制深虑别长奸凶或因捉搦送官恐将指为叛逆既有乘舆之物狱官何以申明若遂寘於深刑实虑成於枉滥各宜晓谕庶絶浇讹且夜聚晓散之徒为其亏损风教已有条制头首及强梁者处死造乘舆兵器祀神者虑其凶党窃发所宜特降明文臣欲乞似此违犯其头首及强恶者并从违制本法科罪率从者勿治仍乞以此二事散下诸道令乡村要路粉壁书写重新晓谕使民知禁不陷刑章庶明善教之方用广率人之化【天圣五年上时为右司谏】

上仁宗乞逐去妖人张惠真 刘 随

臣闻神怪之事天子不言妖妄之徒圣人切禁所以防惑乱而止刑杀也臣窃知开封府有犯罪无目人张惠真妄称数百岁见在京师诳吓聋俗若不早为逐去窃虑别长妖讹牵挂平人渐紊刑法臣伏见天禧中西京河阳妖怪大起不经旬日已到京师或云变化多般或云形状怪异逓相惊恐街坊不宁遂出榜文定其爵赏许人告首庶获妖人自後捉到夜聚晓散人张子元数百人命吕夷简制勘决杀头首六人其余免死惊扰捕逐数月方安盖因此徒造作幻术常加禁止尚恐妖兴忽若信其妄言便恐别生怪异其张惠真采其羣议死必有余本府盖藏上惑圣听免其诛戮奬信妖讹伏望圣慈不听邪言速令逐去仍加防守勿纵妖狂庶兹巧伪之徒不伤清浄之化

贴黄臣读书见汉武帝好神仙方术之事封栾大等为文成五利将军馆於宫中与之抗礼自後诈伪俱发并皆诛死即知神仙之徒必不自言奇异张惠真必是夜聚晓散妖妄之人伏望圣慈速令逐於远恶去处只如长眉行者之类亦不宜久在京师惑乱衆庶【天圣五年上】

上仁宗乞禁匿名文字   吴 育

臣伏见近年以来多有造作?忌之语疑似之文或不显姓名暗贴文字恣行毁谤以害雠嫌或密闻朝廷自谓忠赤若是公直无隐何不指事明言若凴虚造作必藴邪谋更与隐秘姓名正使奸人得计臣恐自今忠良立身易为倾?国家举事便欲动揺惑君害时无大於此在古之法皆杀无赦虽然陛下聪明必不荧惑亦不可使圣朝长此风俗【宝元二年上时为右正言谏院供职】

上仁宗乞禁戚里权要之家涂金

钱彦远

臣伏见真宗皇帝诏书以涂金冗费上自宫掖下及庶民一皆禁止三十年间不敢有犯陛下奉以俭约遵守祖宗旧章虽申明涂金之敇岁下而近日戚里诸亲权要族党并以涂金衣服首饰相尚日增盛丽以至三朝庆会被服入宫蔑视刑典习为惯事且此巧伪之物荡昏心目无益寒饥风俗所以趋竞者禁虽立而法不行故好之愈甚况真宗皇帝崇本冲素讲求制度欲为万世之戒岂可使之废坠此乃国家守成大要属在陛下今欲乞严行禁约涂金匠人依旧条处斩如情理稍轻刺面决配千里外牢城臣寮之家用使造作者并科违制皇亲戚里即不支俸钱一年其失於纠察赏罚并依先朝之旧仍乞指挥内东门司使臣如有诸亲命妇郡县主等入内辄服金衣首饰者并画时禁止不令入内一面具姓名申奏勘责如本非私情别因事彰露亦与同罪所贵先朝之制遵行天下【皇佑元年上时为右司谏】

上仁宗乞禁止臣寮上封章告人之罪

吕 诲

臣窃以着令台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其采纳辅益聪明迩来中外臣寮密上封章告人之罪既非职分实亦侵官而又事多不根言无指实理非干已情缘报怨甚至诋讦平素之实暴扬暧昧之事朝廷既难明辨善人无以伸寃刻薄之徒寖成风矣况礼贵徙善法许自新日月既已经久赦降自当洗涤事傥涉於厚诬理固宜於反坐臣伏乞今後非在言职辄以章奏指计他人日前过犯及事非干已者即以所上文字付有司鞫勘在外则置院推勘所贵止絶狂妄紊烦旒扆仍乞诏示中外严行遵守【嘉佑六年上时知谏院】

上神宗乞立制度禁侈靡  吴大忠

臣伏见朝廷比修常平之法将以抑兼并振乏絶可使民富而无离散失所之忧然行之累年虽蒙贷助之惠犹粒米狼戾而无岁月之储一有凶灾散亡道路臣尝究其然矣时平日久文法阔踈小民不知谨身节用之道以惰为乐以侈相骄膳饮必精有一人而兼数人之食服御必华有一日而用数日之费况饮酒般乐游荡无度略无法禁安得不贫臣闻古者大夫无故不杀犬豕七十者始食鸡豚狗彘之肉今则庶人日以宰羊豕为食不缘宾祭不为养老安得刍豢而共之古者庶人五十可以衣帛黼黻绣绘以章有德今则朱紫之饰不间府史美锦文绮逮於臧获安得女工而供之至於宫室舆马器皿之奉率皆称是而又释老之徒斋荐塔庙神祠巫祀鼓舞祈赛所费益以不赀故田野之民不安其业灭裂卤莾从事於农所获既以不足则不免贷於私家私贷不足又以贷於公府常平之息诚薄民贷於公者诚愿然一入其手侈费者十有六七若博奕饮酒又不止此此殆法禁有所未具也臣愚伏愿陛下深诏有司申明法令略立制度禁侈费以为用财之法民间无职者皆书於籍任之以九职之事不能任则转移执事又不能则给以常饩以共公上之役如是则游手有归财不妄费富足之道足以驯致助成良法其防禁条目已具别奏伏望诏下有司详择立法推行天下【元丰元年时为河北路转运使】

宋名臣奏议卷九十八

猜你喜欢
  卷十六·本纪第十六·脱脱
  卷第二百四十六 唐紀六十二·司马光
  卷九十二·毕沅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十七(阙)·杨仲良
  第五十二回 梁太子因忧去世 贺拔岳被赚丧身·蔡东藩
  皇清开国方略卷二十三·阿桂
  卷之一千二百九十·佚名
  第三四六禀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十八日一二二○三--四·佚名
  卷七十七·张守节
  ·潜回股首严办勾结抢匪滋事片·丁曰健
  开成·周绍良
  建中·周绍良
  卷十一 晋语五·左丘明
  卷一百十六·阿桂
  卷六十七·纪昀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卷一预宴十八人诗六十三首【郡王品级多罗贝勒】允 祁【年七十四】绍绳家法洽重熙三世重逢介夀祺例溯尧衢开钜典纶颁禹服沛鸿厘曾元庆裕麟之定?瓞祥绵凤在岐五代一堂征福备本

  • 陆淞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陆淞(1109-1182)字子逸,号云溪,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长兄。以祖恩补通仕郎,历秘阁校理、工部郎中、知辰州,官至朝请大夫。淳熙九年卒,年七十三。又《耆旧续闻》卷二:“陆辰州子逸,左丞佃之孙,晚以疾废,卜筑于秀野,越之

  • 卷四百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九·赵尔巽

      左宗棠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父观澜,廪生,有学行。宗棠,道光十二年举人,三试礼部不第,遂绝意仕进,究心舆地、兵法。喜为壮语惊众,名在公卿间。尝以诸葛亮自比,人目其狂也。胡林翼亟称之,谓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

  • 杜谗邪第二十三·吴兢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朕观前代,谗佞之徒,皆国之蟊贼也。或巧言令色,朋党比周。若暗主庸君,莫不以之迷惑,忠臣孝子所以泣血衔冤。故丛兰欲茂,秋风败之;王者欲明,谗人蔽之。此事着于史籍,不能具道。至如齐、隋间谗谮事,耳目所接者

  • 卷三十四·黄以周

      徽宗   △政和五年(乙未,一一一五)   1、正月(案:钱大昕《四史朔闰考》:是月壬申朔。) 丙戌,长宁军界夷人卜漏等反,攻梅岭堡,陷之。《纪事本末》卷百四十一。原注此据初草,二月三十日,令赵遹措置圣旨追书,须别考详。《本纪

  • 越绝卷第六·袁康

      越绝外传纪策考第七   昔者,吴王阖庐始得子胥之时,甘心以贤之,以为上客,曰:“圣人前知乎千岁,后睹万世。深问其国,世何昧昧,得无衰极?子其精焉,寡人垂意,听子之言。”子胥唯唯,不对。王曰:“子其明之。”子胥曰:“对而不明,恐

  • 卷之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一千三百八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千一百九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八【十则】·岳珂

    <子部,杂家类,杂说之属,愧郯录> 钦定四库全书 愧郯录卷八【十则】     宋 岳珂 撰 年号阁名 自唐德宗以贞观开元之盛慨想前烈改元贞元庶几二祖本朝因之如近世隆兴之用建隆绍兴淳熙之用淳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纪昀

    列传唐 【十三】○唐十三长孙无忌【敞 操 诠】褚遂良【璆】韩瑗来济 李义琰【义琛】 上官仪长孙无忌褚遂良 【褚璆】韩瑗来济李义琰上官仪△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字辅机性通悟博涉书史始高祖兵渡河进谒长春宫授渭北道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六十三·阿桂

    六月戊申博清额富勒浑奏言初七日亥刻【臣】等抵明郭宗适将军阿桂已派五岱和隆武先后带兵五百余名来守桥座查此一带粮站因被贼畨阻截督【臣】刘秉恬奏折直至初八日始行递至又询据将军温福赍折之员称哲尔觉一带奏折均系

  • 卷一百二十五之三·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五之三 朱批鄂尔泰奏摺 雍正五年正月二十五日云贵总督【臣】鄂尔泰谨 奏恭请 皇上圣安 朕躬甚安自去冬以来外缘顺序身体更觉好都中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四·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 洪武二十三年九月庚寅朔,日有食之。 置陕西山丹卫。 升山西都指挥同知马鉴为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四川都指挥使司奏属卫军士之数,凡七万八千三百六十人。 辛卯,诏长兴侯耿炳文还乡,赐黄金

  • 卷二·严虞惇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二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召南 鹊巢夫人之德也国君积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鳲鸠乃可以配焉 朱注南国诸侯被文王之化能正 心修身以齐其家其女子亦被后妃之化有专静纯一之德故嫁於

  • 卷二·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博议卷二宋 吕祖谦 撰隠公问羽数于众仲【隠五年九月考仲子之宫将万焉公问羽数于众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故自八以下公从之于是初献六羽始用六佾也】问之名何如哉

  • 一切经音义卷第八十三·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玄奘传序  暨夫(上其器反尔雅云暨与也说文从旦既声)。  逗机(上头候反字书逗留也说文逗亦止也从辵豆声下既希反考声云机明也孔注尚书微也说文发也从木几声传从手作

  • 宗镜录卷第十·延寿

    夫凡圣一心境界。如何是自在出生无碍之力。答。一是法尔。二由诸佛菩萨行愿。三即众生信解。自业感现。又总具十力。一法如是力。二空无性力。三诸佛神力。四菩萨善根力。五普贤行愿力。六众生净业力。七深信胜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