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十三年十月,时青田刘基为浙东行省都事,建议谓:“方氏首乱,宜捕而斩之。”执政多受国珍金者,辄罪基擅作威福,羁管于绍兴,竟受国珍降。国珍虽受元官,实拥兵自固,不受元调发。元亦以四方多故,羁縻之不问。国珍寻叛,据温、台、庆元等路。
十八年十二月,太祖既下婺州,遣典{}刘辰使方国珍,招谕之。国珍与其弟谋曰:“今元运将终,群雄并起。惟江左号令严明,所向无敌,今又东下婺州,恐难与争锋。况与我为敌者,东有张士诚,南有陈友定,莫若姑示顺从,藉为声援,以观其变。”
十九年春三月丁巳,方国珍遣使因刘辰来奉书,献黄金五十斤、白金百斤、金织文绮百端,愿合力攻士诚。许之。以次子关为质,太祖曰:“凡质,疑也;不疑何质!”厚赐关而遣之,改关名为明完。国珍复纳温、台、庆元三郡籍,愿输金助军守土,如钱鏐故事,事定,即以献。
二十一年三月戊寅,方国珍遣使以金玉饰马鞍献。先是,太祖遣博士夏煜、陈显道谕国珍曰:“福基于至诚,祸生于反复,隗嚣、公孙述可鉴也。”国珍惶惧。至是,遣其检校燕敬来献。太祖曰:“吾方有事四方,所需者文武才能,所用者谷粟布帛,其他珍玩,非所好也。”却之。
二十四年九月乙酉,方明善攻平阳,元帅胡深击败之,遂下瑞安。先是,温州土豪周宗道以平阳来附,明善率兵攻之。宗道求援于深,深击明善,败之,下瑞安,进兵温州。明善惧,与国珍谋,岁贡银二万两充军资。太祖许之,命深班师。
二十五年六月壬子,参军胡海攻乐清下之,擒方国珍镇抚周清等,送建康。九月,元复以方国珍为淮南行省左丞相,分省庆元。二十六年九月,元改方国珍为浙江行省左丞相,国璋、国瑛、
国珉及国珍子明善俱平章政事。初,国珍虽以三郡来献,实未纳土,特欲阳假借声援以拒元。及元屡加命,国珍益骄横,遂据有濒海诸郡县,不肯奉正朔。时太祖方连兵张、陈,不暇往讨,累遣博士夏煜、杨宪往谕之,国珍心持两端。太祖闻之,笑曰:“姑置之,待我克苏州后,欲奉正朔,晚矣。”
太祖吴元年元至正二十七年也。九月甲戌,命参政朱亮祖讨方国珍。初,国珍怀诈反复,云:“俟克杭州,即纳土。”及大兵克杭州,犹自据如故,乃累假贡献,来觇虚实,为叛服计。又北通扩廓帖木儿,南交陈友定,图为犄角。太祖遗书数其十二过,且征贡粮二十万石,曰:“克杭有日矣,公何负约如故?张士诚与公接壤,取公振落耳,所不敢者,以谁在耶?吾旦暮下姑苏,奄至公境。背城一战,亦丈夫矣。不然,去之入海,亦一策也。然自古未有老海上者,公审思之。”国珍惧,与其弟侄将佐谋。郎中张本仁曰:“江左方图张氏,胜负未可知,计不能越境而致于人。”刘席曰:“江左多■骑,平地用耳,奈吾海舟何!”丘楠曰:“皆非主福也。惟智可以决事,惟信可以守国,惟直可以用兵。昔者江、淮之间,豪杰并起,人人莫不欲帝,然分鼎足者,汉与二吴耳。汉人敢战不怯,尚死九江。张吴区区,如窦中鼠,败可知也。江左法严而军威,诸将所过,秋毫无犯。所得府库,还封识之,以奉其主,此乃吊伐之心,必有天下。且业已并汉,势复兼张。公经营浙东十余年矣,不能越三郡,不以此时早决,不可谓智;自居钱鏐,抑又背焉,不可谓信;我之不信,彼征师焉,不可谓直,莫若与也。”国珍不能用。至是,命亮祖率马■舟师讨之。
初,台州为国珍弟国瑛窃据。己丑,亮祖驻师新昌,遣部将严德攻关岭山寨,平之。辛卯,至天台,守将汤盘以城降。进攻台州,国瑛以兵拒战,击败之,严德战死遂至台州国瑛闻亮祖至,即欲遁去。会国珍入庆元治兵,为城守计,使人谓国瑛坚守勿去。国瑛始约束将士,乘城拒守,然士卒多怀惧亡去者。亮祖等急攻之。辛丑,国瑛度力不能支,以巨舰载妻子,乘夜出兴善门,走黄岩。亮祖入城抚定之。
十月,进兵黄岩,瑛复遁海上,留其党哈儿鲁守黄岩,哈儿鲁即以城降。亮祖分兵下仙居等县,国珍闻之气沮。癸丑,命汤和为征南将军,吴祯为副将军,率常州、长兴、宜
兴、江、淮诸军讨方国珍于庆元,谕之曰:“尔等奉辞伐罪,毋纵杀戮,当如徐达下姑苏,平定安集,乃吾所愿也。”十一月,吴祯引舟师,乘潮夜入曹娥江,夷坝通道,出其不意,
抵军厩。会降卒言国珍已遁入海,祯勒兵追之。汤和兵自绍兴渡曹娥江,进次余姚,降其知州李枢及上虞县尹沈煜。遂进兵庆元城下,攻其西门,院判徐善等率父老迎降。国珍乘海舟遁,和率兵追败之,国珍率余众入海。和分徇定海、慈溪等县,得军士三千人,战船六十艘,马二百余匹,银六千九百余锭,粮三十五万四千六百石。
朱亮祖自黄岩进兵温州,陈于城南七里,国珍令其子明善引兵拒战,亮祖击败之,破其太平寨,追至城下,余兵溃,奔入城。亮祖遣部将汤克明攻西门,徐秀攻东门,柴虎将游兵策应。晡时,克其城,获员外郎刘本善,国瑛等遁去。亮祖抚其民,分兵徇瑞安,守将同佥喻伯通降。遂帅舟师会吴桢袭明善于乐清之盘屿岛,夜三鼓克之,大获其战舰士马。
国珍既遁入海岛,己丑,太祖复命廖永忠为征南副将军,率师自海道会汤和等兵讨之。其部将多来降,诸郡县相继下,国珍惶惑失措。和等复遣人持书招之,谕以朝廷威德,及陈天命所在。国珍不得已,遣郎中承广、员外郎陈永乞降,又遣其子明克、明则、从子明巩等纳省院及诸银印铜印二十六、银一万两、钱二千缗于和。丙申,朱亮祖兵至黄岩,方国珍及其兄子明善率家来降。于是国珍遣其子明完奉表谢罪。太祖始怒其反复,及览表,怜之。表出其臣詹鼎所草,词辨而恭。太祖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耶?”赐书曰:“吾当以投诚为诚,不以前过为过。”辛亥,国珍及其弟国珉率部属谒见汤和于军门,得士马舟楫数万计。和送国珍等于京师,太祖让之曰:“公胡反复阴阳,劳我戎师耶?顾实公左右舞小智教公,公不能自裁耳。”乃悉召其臣,以丘楠为韶州同知,又知草表出鼎手,命官之,其余尽徙濠州。浙东悉平。后太祖即位,厚遇国珍,赐第京师,宴位功臣次。未几,授广西行省左丞,奉朝请。一日侍宴,坐不能兴,舁归。太祖官其二子,曰“令国珍见”云。国珍以善终。
谷应泰曰:元至正八年,方国珍以黄岩黔赤,首弄潢池,揭竿倡乱,西据括苍,南兼瓯越。元兵屡讨,卒不能平,以致五年之内,太祖起濠城,士诚起高邮,友谅起蕲、黄,莫不南面称雄,坐拥剧郡,则国珍者,虽圣王之驱除,亦群雄之首祸也。然而国珍地小力少,不足以张国,饷匮援绝,不足以待敌。此惟识略过人,真知天命,若陈婴以兵属汉高,冯异以地归光武,则功垂刑马,名在云台,岂不善始善终哉。而国珍者,市井之徒,斗筲之器,宜其无定见也。夫国珍智昏择木,心怀首鼠,惧明之侵轶,则受抚于元,以壮其虚声;惧元之穷追,则纳款于明,以资其外卫。其效忠于陈友定也,岂非河朔之刘琨,西凉之张氏。而侍子于明太祖也,又岂非下江之王常,吴越之钱俶。正所谓狺牙摇尾,荒忽无常。毋论明室鼎兴,贻羞鬼蜮,就令元兵晚振,亦斩鲸鲵。盖首尾衡决,无一而可者。而彼终恃狡谋,依违两堕,则以摄乎大国之间,迁延岁月之命耳。
然究竟友谅凶强,士诚给富,无不先期殄灭,而国珍以弹丸之地,乃更支离后亡者,非国珍之善守御,而太祖之善用兵也。太祖之意,以用兵如攻木,先其坚者,后其节目。故先平吴、汉,后议国珍,缓急之势所不得混也。而中间允其纳币者一,遣使招谕者再,又且推还质子,姑置后失。盖吴、汉者门庭之寇,赴之宜速,而国珍者樊笼之鸟,取之如寄,毋亦米成山谷,尽天水于目中,岂真兵白头须,置陇、蜀于度外也。卒之六师既加,窜奔海岛,计穷归命,传送京师。语云:“不为祸始。”又云:“无始乱。”国珍之窃据非分,适足为新主资矣。
猜你喜欢 志第八 音乐上·魏徵 國語卷第十五·韦昭 第七十七回 悔前愆痛下轮台诏 授顾命嘱遵负扆图·蔡东藩 庙学典礼卷三·佚名 卷一·商辂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一·佚名 英宗睿皇帝实录序·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五十·佚名 卷之五百八十八·佚名 卷二十九·叶盛 熊概传·张廷玉 唐纪十二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中之中贞观十五年(辛丑、641)·司马光 汉纪二 太祖高皇帝上之下三年(丁酉、前204)·司马光 第一节 梁、唐盛衰·吕思勉 纲鉴易知录卷九·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