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溪山馀话

周谞延之,尤溪人,字希圣,宋熙丰间人。知广之新会县,不肯奉行王安石新法。有寄子弟诗:浪有虚名落世间,自惭无实骨毛寒。未年三十身先倦,才得一官心已阑。卜宅拟寻栽药圃,买田宜近钓鱼滩。他年子弟重相见,藜杖蓑衣笋箨冠。诗虽浅,颇不类宋,一时门人称周夫子,其风致可想也。又著孟子解义礼记说,亦一博学之士。 

嘉靖己丑,予谪延平,将以八月到任,故自七月冒暑渡浙江,沿途皆以疾谢遣人事。二十六日过兰溪,谒枫山章文懿公祠堂,公讳懋,字德懋。是日始具衣冠。文懿家甚寥落,八十岁外生一子,时年已十五矣。祠中塑像乃公服,不甚肖,似为赋一诗,曰:大明启运接虞唐,成化初年士气昌。岁晚旧京施木铎,日长过客奠椒浆。盖棺论定知消长,节惠恩深识播扬。青眼门生今白首,敢于初志负升堂。(公丙戌会元,入翰林为编修。因鳌山应制,上疏谏止,遂谪外。是时罗一峰伦方论时相起复后,先就贬士论翕然称之,稍迁福建佥事,遂致仕家居近三十年。孝庙末始因论荐起为南京国子祭酒,自祭酒迁南太常寺卿,不赴再迁南礼侍,再不赴复乞致仕家居,复以论荐升尚书,年八十六卒。赐祭,赐葬,赐谥,复廪食其幼子,皆异典也。深卒业南雍,极蒙公器待,时年二十六,今五十三矣。) 

公和易不事边幅,喜为后生辈谈论讲说,终日不倦。其言若不甚切深,而其应皆如影响。所谓国家之蓍蔡若人是已。每为诸生言甲子岁更天下多事云云,乙丑孝庙宾天而刘瑾擅权,武宗朝事无一不验,所闻者非一人,世当有记之者。别有一二事得于独闻,因忆正德壬申秋,深以编修使淮府,毕事还经兰溪,与今佥都御史唐虞佐龙同谒公于白露山下。公留饭于厅事,惟虞佐与深侍公,一一询朝事,并及当道诸公。因曰万一今上无嗣,则孝宗绝其继承云何?深不敢对。又曰当论昭穆,昭穆亦有数说,不同若据。左传曰文之昭也,武之穆也,则昭穆当视庙制。深益不敢对。虞佐时以剡城尹持服素喜议论,是时亦默默。公微笑字谓深曰:子渊意何如?深遂避席对曰:此非小臣所敢道。公又笑曰:官也不小,李纲在宋朝许大担负,只是起居注耳,起居注正是今编修之官。深逊谢,不省何谓。公亦遽以他语易之。深至杭遂上疏,移疾还家。丙子秋告起迁司业,辛已奔先太史公丧还家。戊子始召迁祭酒,明年三月以经筵面奏,再上疏得旨降延平同知。其事颇与李忠定合。按:忠定字伯纪,梁溪人,梁溪今之无锡县。其生则在予华亭县公廨,故至今有相公阁,以忠定故也。忠定在讲筵以面奏谪沙县,沙县今隶延平,予亦以面奏得延平。虽文章勋业万万不敢望忠定,而事有偶然相类者,不知文懿当日何以特举忠定为深励耶?古人何限亦何必忠定,其有意耶,其无意耶,皆不可知也。漫书于南剑州之九峰吏隐处。 

予为庶吉士时,一日侍坐于少师洛阳刘公健,因问予章德懋可为今日何官,予亦逊谢不敢对,公大声曰:以尔知德懋故问。予始起对曰:恭而安,宜为日讲经筵官,以辅养。圣德公摇手曰:不得,不得,德懋居山林久未间,讲筵礼数万一,山野使人主不肯亲近儒臣自此始。同年,崔子钟铣闻之,曰此公私意,孰谓德懋不习礼度耶?由今日观之,深之去讲筵也,虽所自取,亦以少诚意无感悟之效。如盛庶子端明、魏祭酒校,皆以生疏改秩,半岁之间屡有变动。圣心可想矣。乃知前辈练事久,自有长识,后生未易以一言断也。 

我朝君臣隔绝,实以宪庙口吃之故。至孝宗末年,有意召见大臣与议机务,李西涯文正公东阳,载在燕对录比来南剑闻之萧少卿九成韶言。一日,孝庙尝问司礼监,祖宗时召见大臣其礼如何,当在何处,萧敬对云:英宗多在文华殿,尝见临殿前楹见吏部尚书王公翱问。对毕,王公辞去,顾见其衣后破损,再呼还,问衣破何不令家人补之。王公答曰:今日偶服此到部适,闻命不及更衣。英庙抚掌笑,命赐一绮。孝庙闻之曰:朕不能如祖宗简易若此。数日间,遂召见兵部尚书刘公大夏,见后称好好向见。邃庵杨公一清亦谈一事,云时甘肃阙总兵官会推恭顺侯吴瑾,英庙以为得人,召问王公如何,王公以为不可用。英庙遽曰:老王执拗,外庭皆道此人好,独尔以为不好,何也?王公叩头曰:吴瑾是色目人,甘肃地近西域,多回回杂处,岂不笑我中国乏人?英庙即抚掌曰:还是老王有见识,即命另推。祖宗时君臣之间契会如此。孝庙有意修复真,圣政也。 

户部尚书杏冈李公瓒,尝为兵部主事,言东山刘公大夏,当孝宗之朝最为得君公,亦以天下为任。议汰冗食,凡军戢皆以军功为准,通查裁革。既得旨行之,而一时侍卫、将军、力士之流,皆以才艺选。初无军功,该司失于照详类行报罢,一时哄然。时驸马都尉樊凯官红盔将军特过兵部,为言此辈不宜裁革。东山概拒之,凯积不平,适当驾升殿,凯立午门外语诸人曰:尔辈不用了,昨已奉旨裁革,虽我亦无地位矣。盖激之也,众人遂散出。孝宗上殿,平昔执瓜带刀之人皆不在仪卫,简寂恐恐不安,屡顾左右问故。既退,遂宣樊驸马面究,凯奏昨兵部以行裁革去矣。孝宗大声曰:刘大夏敢如此!玉色不怡,复宣兵部东山至,走急气促,不能了了,而裁革之事悉罢,圣眷遂衰矣。夫以东山之公忠,与孝庙之有为,事机一失乃至于此。信乎,臣不密则失身一时疏略,甚可惜也。该司可谓无人矣。谚云:幸门如鼠穴,此言可以谕大。 

尝记宋时漕运,自荆湖南北米至真扬,交卸舟人皆市私盐以归,每得厚利。故舟人以船为家,一有损漏旋即补葺,久而不坏,运道亦通。太宗尝谓侍臣曰:篙工柁师有少贩鬻,但无妨公,不必究问。真帝王之度哉。 

亡国之君多善文辞,如隋炀帝、陈、李二后主,使与词人才子争长,亦居优列,岂浮华者无实用耶。南汉刘鋹疑鸩,对宋太祖曰:臣承祖父基业,违拒朝廷,烦王师致讨,罪在不赦。陛下既待臣以不死,愿为大梁布衣,观太平之盛,未敢饮此酒也。其文章质直,有西汉风骨,不知五代衰乱僻在南服,何以能此此,岂有才质耶! 

罗仲素云,中庸之书,孔子传之曾子,曾子传之子思。分明是有一本书相传到子思,却云述所授之言著于篇。朱晦庵作大学章句,又说经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如仲素所谓述而成书,犹有可言。若谓不得其言,徒记其意,遂乃支分节解,以不失本书之旨,微恐于理有碍。诚如所云,则曾子有此门人不应无闻也,是二家之说不免学者之疑。毕竟大学、中庸却有原书,不若程子只说大学孔氏之遗书也恰好。 

今东南之田有二,则曰官田,曰民田。然官田未必尽重,而民田未必尽轻也。存诸册籍有此异同。其在耕种各有肥瘠高下。而官民之名若于田,无与者非如轻重二则之有利害也。惟编审差徭则官田轻而民田重,故受田之家亦尝校论官民之则。然官田之得名,莫能推求所始,或指为近世抄没之田,或以为贾似道所买之田。偶见李忠定公奏议中已有东南官田之说,元丰间检正中书五房公事毕,仲衍投进中书备对,所述四京十八路田税数目,已见官田,则西北并有之。又熙宁八年诏,凡官田及已佃,而或佃租违期应划,佃者别召佃。悉籍之官当时又有总领措置,官田所名目之设,其所从来远矣。拈出以俟参考。 

邓肃字志宏,沙县人,别号栟榈,有栟榈先生文集。栟榈山水奇绝,今属永安县。志宏有文行,与朱韦斋先生交好。一日韦斋觞,客栟榈,以冠带寓之。醉起,韦斋曰留以质纸笔,明日如约,韦斋受笔还冠,而以纸少留带。曰:傥无千幅竟不还栟榈。为寄一诗曰:归帽纳毫真得策,要笺留带计还疏。公如买菜苦求益,我已忘腰何用渠。闭户羽衣聊自适,推窗柿叶对人书。帝都声价君知否,寄付新传折槛朱。前辈风流,调笑蔼蔼,若此。 

天下水各不同,而篙师柁工不相为用。邓栟榈称闽水曲折,行乱石间,鼎烹雪喷相应而起,亲见之方知其工。 

晋共太子曰: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志也。其言如此,异世悲之。我朝宪庙最宠万贵妃,万尝得罪孝庙,外传万自尽。尝见一中官说万体丰肥,一日以拂子挞一宫人,怒甚,遂痰厥而死。盖卒疾(云内)人传报,宪庙五色怃然,云万使长去,我也待要去也。不久,遂宾天。钟情之伤若此,申生之言益信。清心寡欲自是人主寿命之源,可不慎哉! 

吴文恪公讷,吾乡常熟人。所著文章,辩体一书,号为精博。自真文忠公正宗之后未能过之。但联句小序谓联句始著于陶靖节。而盛于东野,退之则失考矣。若论联句实始于赓歌,而柏梁之作其体著矣。 

歌辞代各不同,而声亦易。亡元人变为曲,子今世踵袭,大抵分为二调,曰南曲,曰北曲。胡致堂所谓绮罗香泽之态,绸缪宛转之度,正今日之南词也;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使人超乎尘垢之表者,近于今日之北词也。 

予尝谓张子房之出处,其后有李泌、韩退之,文笔惟陆宣公可敌。 

己丑十一月九日,予闻山西之命,以明年夏四月六日入太原。李忠定公起用。即往援太原事,亦颇类章公之言,予益以愧,无所酬云。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五·列传第一百六十四·脱脱
  卷八·辛文房
  卷三十一·吴广成
  第四回 毁贼船用火破卢循 发军函出奇平谯纵·蔡东藩
  卷之二百九·佚名
  卷之三十五·佚名
  一八四 云南巡抚李湖奏滇省未设书局无拣存未还书籍折·佚名
  韩弘传·刘昫
  刘·欧阳修
  一一四、田鸠考(附:腹[黄享]、唐姑果、谢子)·钱穆
  卷之二·努尔哈赤
  卷三十四·佚名
  卷九·佚名
  卷三十、苗族及金川之征剿·黄鸿寿
  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山谷词 一·黄庭坚

      念奴娇  八月十七日,同诸甥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①。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②。万里青天,姮娥

  • ●卷九·葛立方

    徐师川诗云:“楚汉纷争辩士忧,东归那复割鸿沟。郑君立义不名籍,项伯何颜肯姓刘。”谓项伯籍之近族,乃附刘而背项,郑君已为汉臣,乃达汉而思楚也。余尝论之曰①,方刘、项之势,雌雄未决也,其间岂无容容狡诈之士,首鼠两端

  • 卷一百六 志八十一·赵尔巽

      ◎选举一   古者取士之法,莫备于成周,而得人之盛,亦以成周为最。自唐以后,废选举之制,改用科目,历代相沿。而明则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谓之制义。有清一沿明制,二百馀年,虽有以他途进者,终不

  • 卷一百0四 晉紀二十六·司马光

      起柔兆困敦(丙子),盡玄黓敦牂(壬午),凡七年。   孝武皇帝太元元年(丙子、三七六年)   春,正月,壬寅朔,帝加元服;皇太后下詔歸政,復稱崇德太后。甲辰,大赦,改元。丙午,帝始臨朝。以會稽內史郗愔為鎮軍大將軍、都督浙江東五郡諸

  • 卷之二百七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今献备遗卷四十一·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李东阳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戍籍居京师四岁能大书景帝召见加诸膝赐寳镪六岁八岁两召试讲尚书大义命肄京庠年十六举乡试天顺八年进士翰林庻吉士弘治间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内阁时占城为安南侵扰请赐诘问东阳曰安

  • 第五十四卷 孝义 七·缪荃孙

    扬 州 府 汉吴 奉吴奉,性至孝,太守张载举为孝廉。奉赍金为礼,载闭门不受,奉以囊盛投载园中而逝。载追不及,赍金至广陵还奉。(扬州府志) 南朝 宋刘 宗刘宗,武阳村人,宋文帝时为上党太守。少有志操,居世清谨。

  • 小酉腴山馆主人自著年谱卷一·吴大廷

    沅陵吴大廷(桐云)道光四年(甲申),十二月初八日辰时生(时在小关庙老屋西厢)。曾祖(讳)仿圣,字绍臣;妣胡氏。祖(讳)元佐,字相周;妣张(氏)、杜氏。父(讳)谐,字金章;前母氏聂,母氏邓。先是,江南常州府武进县人;始祖升二公官辰州卫,后遂为辰州府沅陵

  • 李邕传·欧阳修

    李邕字泰和,扬州江都人。父李善,品行好,学识贯通古今,但不善于写文章。所以人称他为“书箱”。显庆年间,升官至崇贤馆直学士兼沛王侍读。做《文选注》,阐述分析得精深准确。书献上后得赏赐颇为丰厚。被委任为潞王府记室参军

  • 冯行袭传·薛居正

    冯行袭,字正臣,武当人。历年在本郡担任都校职务。中和年间,唐僖宗在蜀地,有位叫孙喜的贼寇头目,聚集数千党徒想进入武当,均州刺史吕烨惶恐惧怕无计可施。冯行袭在江南埋伏下勇士,自己乘着小船去迎接孙喜。对孙喜说“:我郡人民

  • 刘黻传·脱脱

    刘黻,字声伯,乐清人。早有好名声,在雁荡山的僧寺中读书。三十四岁时,参加淳..十年(1250)的考试进入太学,同辈已很赞赏他。当时丁大全正为御史,劾奏丞相董槐,迫使他退职,将夺取他的相位。刘黻率同舍生拜伏在宫殿下上书,大概说朝

  • 十二年·

    (丙寅)十二年大明正德元年春正月1月1日○辛卯朔,傳曰:「柳子光、蔡壽之罪,與他人異,其復職。」○傳曰:「群聚出入宗宰家者,各部員,每於朔望,依非議時事例,書啓。」○下御製絶句三首曰:三陽開泰瑞光華,宴進誠心元日多。滿殿紅粧嬌自

  • 卷十八·杨简

    钦定四库全书慈湖诗传卷十八    宋 杨简 撰周颂於穆清庙肃雝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於人斯於者叹美之辞穆者深远之貌清者洁清也大抵皆赞美之辞相助祭者显者仪

  • 卷三百八十六·佚名

    △初分诸法平等品第六十九之四善现,四念住非法界亦不离四念住别有法界。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非法界亦不离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别有法界。四念住即法界。法界即四念祝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即法界。法界即

  • 论 塔 果 尔·太虚

    塔果尔或译太戈儿、泰莪尔、太谷尔,是现时飞声世界的一个印度诗人及哲学者。质言之,则是印度吠檀陀派中一个文学的人,哲学的人,修静虑的人,热心济世的人。然塔果尔之略历,已见于冯飞君塔果尔哲学之第一章、第二章,而吠檀陀之

  • 摩诃令奴缘品第三十一·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迦维罗卫[迦维罗卫:竺法兰对汉明云:迦毗罗卫者,大千之中也。瑞应经曰:‘菩萨下当世作佛,托生天竺迦维罗卫国,迦维罗卫者,天地之中央。]国。尼拘卢陀[尼拘卢陀:植物,又作尼瞿陀,尼俱

  • 大乘开心显性顿悟真宗论·佚名

    沙门大照居士慧光集释夫大道融心显实一理。前后贤圣唯趣此门。悟者三界唯心。不悟随眠□□□乘宗定对相显。真了悟者知诸法寂然因缘立事假合成名。不了者著名住字取想奔耶。若欲摄妄归真染净平等者。要须注意观心。本

  • 墨子城守各篇简注·岑仲勉

    我国军事家几无不晓得孙子兵法那一本书,但墨翟的守城方法,似乎还未得到人们的十分注意。墨翟的时期,大约比孙武不过略后几十年。据墨子公输篇说,以技巧著名的公输般替楚困造成云梯,要来攻打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