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吴明彻传

吴明彻,字通火召,秦郡人。父亲吴树,在梁朝任右军将军。吴明彻自幼父亲去世,他本性非常孝顺。十四岁时,有感于父亲的坟墓尚未修建,家里又贫困难以拿出钱来,便勤于耕种。当时天旱,禾苗枯焦,吴明彻非常伤心,每天到田里大哭,抬头向苍天诉说。过了几天,有人从田里回来,说庄稼已死而复生,吴明彻以为是骗他的,可是当去看过以后,才知道是真的。秋天时他家获得大丰收,足够给父亲营葬的费用。这时有位姓伊的人,善于占卜墓地,他对吴明彻的哥哥说:“当你进行安葬时,必定有骑白马追鹿的人经过坟地,这是最小的那位孝子大贵的征兆。”到营葬时,果然如此。吴明彻正是吴树最小的儿子。

当侯景进犯都城时,吴明彻家里还有三千多斛粟麦,而周围乡村的人都正在忍饥挨饿。吴明彻便对他的哥哥们说:“如今的人难以说能活多久,何不拿出来和乡里人共同吃呢?”于是,他们按各家人口平均分配,老少相同,群盗听说之后都不从这里经过,乡邻们赖以生存的人很多。

陈武帝镇守京口时,想和他深相交结往来。吴明彻便去拜访陈武帝,陈武帝降阶相迎,拉着手一同入席。吴明彻也略读过一些书史经传,并向汝南人周弘正学过天文、卜时、遁甲等,略通其术,颇以英雄自居,陈武帝也觉得他很不一般。当陈武帝受禅让之后,任命吴明彻为安南将军,和侯安都、周文育一起领兵讨伐王琳。当众军大败时,吴明彻自己带领军队回到都城。

陈文帝即位,吴明彻以本官加封右卫将军。周迪反叛时,朝廷诏令吴明彻任江州刺史,领豫章太守,总率各军讨伐周迪。吴明彻本性刚直,部众们不太和睦,文帝得知之后,派安成王顼去替代吴明彻,让他以本封号回朝廷。天嘉五年(564),改任吴兴太守。当到朝廷辞行赴郡任职时,文帝对他说:“吴兴虽是一郡,但因是帝室之乡,责任重大,所以委派你去。”

宣帝即位,任命他为领军将军,不久又改任丹陽尹,并诏令可以带护卫人员四十人出入宫殿。到仲举假传圣旨,要将宣帝排挤出朝廷时,毛喜预先知道了这个陰谋,宣帝很害怕,就让毛喜去找吴明彻一起谋划。吴明彻说:“继任之君守丧期间,万事缺乏处理,殿下是朝廷的周公召公,德过于古代贤相伊、霍,请留在朝中详尽计议,千万不要招致怀疑。”当湘州刺史华皎陰谋叛乱时,朝廷诏令吴明彻任都督、湘州刺史,和征南大将军淳于量等共同讨伐华皎。华皎被讨平,吴明彻受封为开府仪同三司,晋爵位为公爵。

太建五年(573),朝廷计议北伐,公卿们各有不同意见,吴明彻坚决请求北进。诏令加封他为侍中、都督征讨诸军事,总领军队十多万人从京都出发,沿江的城镇,相继归降。军队到秦郡时,齐国的大将军尉破胡领兵增援,被吴明彻的军队打跑了,秦郡归降南朝。宣帝因为秦郡是吴明彻的故乡,便传旨送来太牢的祭祀礼品,让他祭拜祖先祠堂和上坟。各种文武仪仗十分兴盛。乡里人都以此为荣。又进军并攻占仁州,朝廷任命吴明彻为征北大将军,晋封南平郡公。再进逼寿陽,齐国派王琳前来抵御防守,吴明彻乘天黑进攻,到半夜击溃了齐军,齐兵后退,占据相国城和金城。吴明彻命令在军中增修攻城器具,又拦住肥水灌城,城中苦于水湿,许多人得了肠胃病,手脚都浮肿,死去的有十之六七。正好齐国派大将皮景和率领几十万军队来救援,到离寿春三十里的地方,止步不前。诸将都问:“用什么计谋?”吴明彻说:“兵贵神速,而对方结营不敢前进,自挫锋芒,我知道他不敢和我们作战,这还不是很清楚的吗?”于是,吴明彻亲自穿上甲胄,在城四面猛烈进攻,城内非常惊慌,陈军一鼓作气活捉了王琳等送往建邺。皮景和惊惧而逃。朝廷下诏任命吴明彻为车骑大将军、豫州刺史,增封的食邑连同以前的共有三千五百户。皇帝派中谒者萧淳到寿陽送来策文,吴明彻在城南设坛,有士兵二十万,他在坛前陈列旗鼓戈甲,登坛拜受策文和封号,成礼之后才退下。

六年,吴明彻从寿陽入朝,皇帝的车驾亲临他家,赐给钟磬一部。七年,进攻彭城,军队到吕梁时,又大败齐军。八年,进位为司空,赐给他大都督的铁钺、龙麾。不久又任命他为都督、南兖州刺史。

当周灭齐时陈宣帝准备对徐州、兖州进兵。九年,诏令吴明彻北征,并让他的世子慧觉代管州事。军队到吕梁,周的徐州总管梁士彦带领大家抵抗,吴明彻多次打败敌军,并拦截清河水以灌城,进攻得十分猛烈,在城下罗列战舰。周朝派大将军王轨前来救援。王轨轻装急进,从清水进入淮河口,在横流中放置许多木头,用铁锁穿住车轮,阻断船行的水路。众将听说后十分惊恐不安,商议要挖开河堰让军队撤退,用船运载马匹。马明戌、裴子烈说:“您如果挖开水坝下船,船就会倾倒,怎么能行呢?不如先将马匹送出。”这时正好吴明彻背上有非常严重的疾病,他知道自己难以成功,便听从了他们。于是,吴明彻派萧摩诃带领几千马军先回,吴明彻自己挖掘大堰,然后乘着水力退军。到达清河口时,水力很小,舟舰都难以渡过,众军都溃散了。吴明彻已经无计可施,便被抓住了。周朝封他为怀德郡公,位为大将军。他因为忧愁过度而得病,死于长安。后来他的旧部下偷了他的灵柩运回南方。至德元年(583),朝廷下诏追封他为邵陵侯,让他的儿子慧觉继承他的爵位。

猜你喜欢
  志第一 天象一之一·魏收
  辩政第十四·王肃
  ●卷三·赵鼎
  第二十七回 三部内哄祸起萧墙 数次亲征荡平朔漠·蔡东藩
  第一百十二回 领事官袒凶调舰队 特别区归附进呈文·蔡东藩
  大事记续编卷五十一·王祎
  宋史全文卷二十三上·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一·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八十六·佚名
  一四二六 军机大臣阿桂等奏遵议纪昀文渊阁书籍错误换写分赔折·佚名
  卷六十·司马迁
  州军总音释【凡州军三十八】·陆游
  卞昆冈 第五幕·陆小曼
  杨尚希传·魏徵
  卷一百四十七·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黄人杰·唐圭璋

      人杰,南城人。乾道二年(1166)进士。有可轩曲林,今不传。   祝英台   自寿   异乡中,行色里,随分庆初度。老子今年,五十又还五。任他坎止流行,吴头楚尾,本来是、乾坤逆旅。   贵和富。此事都付浮云,无必也无固。用即

  • 卷九·文洪

    钦定四库全书文氏五家集卷九明 文嘉 撰和州诗集天池天池之山今始到仰首忽见莲花峯池水潺湲泻琴筑石壁嶻嶪开芙蓉春畴连延麦初熟暮岭廻合烟巳重肩舆催予下山去悔不此地巢云松善权洞石室山人去不返亭亭一柱玉当门飞流

  • 窥天外乘·王世懋

    古称久安长治,亡逾唐虞三代。周历八百,国祚最长,其间兴衰之迹可考镜也。所云一统之盛,穆王而后,昭王没于楚水,夷王降为侯礼。暨东迁洛邑,徒寄空名耳。安在其为真主乎?三代而后,汉唐为盛。汉祚三百移于新莽,光武中兴,事同别构,而百

  • 卷六史二·何良俊

    宸濠谋逆时,王晋溪在本兵。时王阳明差南赣都御史,方赴任,至丰城闻变,即走吉安,与太守伍文定檄会袁州临江赣州四郡兵讨之。报至京师,人情汹汹,且外议籍籍,皆云阳明任数其去留不可必。晋溪力主其说,以为阳明必能成功,朝廷不必命将

  • 两朝纲目备要目録·佚名

    卷一光宗绍熙元年卷二光宗绍熙二年【至】绍熙四年卷三光宗绍熙五年卷四宁宗庆元元年【至】庆元二年卷五宁宗庆元三年【至】庆元五年卷六宁宗庆元六年卷七宁宗嘉泰元年【至】嘉泰二年卷八宁宗嘉泰三年【至】开禧元年卷

  •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五上·袁枢

    宋 袁枢 撰南诏归附唐宗开元二十六年秋九月戊午册南诏蒙归义为云南王归义之先本哀牢夷地居姚州之西东南接交趾西北接吐蕃蛮语谓王曰诏先有六诏曰蒙舍曰蒙越曰越析曰浪穹曰様备曰越澹兵力相埒莫能相壹厯代因之以分

  • 熹宗本纪·张廷玉

    熹宗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胐皇帝,名叫朱由校,是明光宗的长子。其母为选侍王氏。万历三十三年(1605)十一月,明神宗曾因得此长孙而告示天下。四十八年(1620),神宗在遗诏中嘱咐及时册立皇长孙,但未来得及进行。九

  • 职官一○·徐松

    司勋部【宋会要】司勋官以朝官一人主判。 《两朝国史志》:司勋判司事一人,以无职事朝官充。凡勋(宫)[官]之赐,一出于中书,本司无所掌。史二人。元丰官制行,郎中、员外郎始实行本司事。郎中一人,掌功勋酬奖、审覆赏格。案十:

  • 春秋释例卷二·杜预

    灭取入例第七【案此篇见永乐大典惟篇目佚今补】庄十年冬十月齐师灭谭谭子奔莒传曰齐侯之出也过谭谭不礼焉及其入也诸侯皆贺谭又不至冬齐师灭谭谭无礼也谭子奔莒同盟故也闵二年冬【云云】十二月狄入卫传曰冬十二月狄人

  • 平绥路旅行小记·胡适

    从七月三日到七月七日,我们几个朋友——金旬卿先生,金仲藩先生和他的儿子建午,任叔水先生和他的夫人陈衡哲女士,我和我的儿子思杜,共七人——走遍了平绥铁路的全线,来回共计一千六百公里。我们去的时候

  • 卷三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三十四玉藻韠君朱大夫素士爵韦圜杀直天子直诸侯前後方大夫前方後挫角士前後正譁下广二尺上广一尺长三尺其颈五寸肩革带博二寸此言元端服之韠也凡韠皆韦为之故字从韦又着衣毕然後着之故名韠

  •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四·慧立

    沙门慧立本 释彦悰笺起瞻波国终迦摩缕波国王请自此顺殑伽河南岸。东行三百余里。至瞻波国(中印度境)。伽蓝十所。僧徒二百余人。习小乘教。城垒砖高数丈。基隍深阔极为崇固。昔者劫初人皆穴处。后有天女下降人中。游

  • 拙轩集·王寂

    诗文别集。金王寂著。“拙轩”乃作者斋名,因以名集。元好问《中州集》卷二《王都运寂小传》称寂“著有《拙轩集》传于世”。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予以著录。原本久佚,今本乃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出。《四库全书总

  • 房中炼己捷要·朱权

    明·朱权撰。该书所撰年月、内容欠详。现存《房术奇书》后附本书“序”及“五字妙诀”。即存者、缩者、抽者、吸者、闭者等5种房中术的交媾方法与气功修炼术式。对明清房中思想影响甚大。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纂图解注·王道渊

    明王玠纂图解注。以周敦颐《太极图》和金丹说为引,主要以佛教四大假合释清静说。又劝人持诵。

  • 诸真歌颂·佚名

    辑众经歌颂。以出自 《真诰》者为多,其余亦大多出自六朝道经。疑辑于隋、唐。歌颂内容为描述仙境及劝人修仙等。

  • 竹屋痴语·高观国

    一名《竹屋词》。词别集。南宋高观国撰。一卷。观国字宾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未详。与著名词人史达祖友善,为“南宋十杰”之一。《书录解题》著录“《竹屋词》一卷”。传世版本有汲古阁刊本,毛扆校本(北京图

  •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李心传

    中国南宋高宗等四朝史。李心传(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撰。分甲、乙两集,分别成书于嘉泰二年(1202)和嘉定九年(1216)。有《函海》本及《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木活字本,光绪二十一年(1895)会稽孙星华据殿本翻刻,并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