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按文信公集杜诗四巻一名文山诗史宋文天祥撰盖被执赴燕后于狱中所作前有自序题嵗上章执徐月祝犁单阏日上章协洽案上章执徐为庚辰嵗当元世祖为至元十七年乃其赴燕之次年祝犁单阏为己夘之月上章协洽为庚未之日于干支纪次不合考是年正月癸夘朔二月内当有三庚日二未日必传写者有所错互至以嵗阳嵗名纪日本于吴国山碑中日惟重光大渊献语而并以纪月则独见于此序又序后有跋称壬午元日则天祥授命之嵗也诗凡二百篇皆五言二韵専集杜句而成每篇之首悉有标目次第而题下叙次时事于国家沦丧之由生平阅歴之境及忠臣义士之周旋患难者一一详志其实颠末粲然不愧诗史之目吴之振宋诗选徒以裁割巧言评之其所见抑亦末矣刘定之序称原书序跋中有缺文指元之君臣宋之叛逆缺而不书今皆补之为白字又题姓某履善甫者即指南集中所谓越蠡改陶朱之意按今本序跋并无缺字盖即定之所补而履善甫上已署天祥之名则不知何人増入又定之称分为四巻而今本止一巻殊失原第今仍析为四卷以存其旧焉乾隆四十四年三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校官 【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臞翁·唐圭璋
  张元幹·唐圭璋
  第十一出 惑主·李渔
  第二十四出 错获·李渔
  第十三出 报警·李渔
  ◆黄文学元实(廷美集)·顾嗣立
  见毋忘我花·戴望舒
  卷三 一九一八(民国七年戊午)·赵熙
  卷426 ·佚名
  卷200 ·佚名
  南宋襍事诗卷六·佚名
  卷二百五十四·佚名
  卷一百三十二·佚名
  御选宋诗卷五十五·康熙
  别灉湖·张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势卿·唐圭璋

      势卿字安道,号雨岩,建安人。淳祐元年(1241)进士。宝祐中,知处州。又曾为军器监。景定二年(1261)淮东总领。景定三年(1262),浙西转运副使到致仕。官至朝奉大夫。   沁园春   寿董宪使   碧瓦霜融,绣阁寒轻,春浮寿杯。羡

  • 卷四·王安石

    钦定四库全书 唐百家诗选卷四 宋 王安石 编 岑参下三十一首 使交河郡【郡在火山脚其地苦热无雨雪献封大夫】 奉使按胡俗平明发轮台暮投交河城火山赤崔嵬九月尚流汗炎风吹沙埃何事隂阳工不遣雨雪来吾君方忧边分阃资

  • 列传第四 宋宗室及诸王下·李延寿

    宋文帝诸子 孝武诸子 孝明诸子文帝十九男:元皇后生元凶劭,潘淑妃生始兴王浚,路淑媛生孝武帝,吴淑仪生南平穆王铄,高修仪生庐陵昭王绍,殷修华生竟陵王诞,曹婕妤生建平宣简王宏,陈修容生东海王袆,谢容华生晋熙王昶,江修容生武昌王

  • 卷十四 简文帝·王夫之

      简文为琅邪王,相晋五年,桓温外拒燕、秦,内攻袁瑾,而漠然不相为援,盖其恶温而忌之夙也。既恶温矣,抑不能树贤能、修备御、以制温,温视之如视肉,徒有目而无手足,故惎之而犹拥立之,以为是可谈笑而坐攘之者也。盖至于听温之扳己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九·佚名

    弘治九年十一月甲辰朔钦天监进弘治十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钦天监官复诣文华殿进历于 皇太子群臣行礼如仪○升南京太常寺卿郑纪为南京户部右侍郎狭西布政司左参政刘瓛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大

  •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一十·佚名

    万历九年三月甲子朔升山东右布政使管理漕运事游季勋为浙江左布政使以右布政使杨一魁为本省左布政使副使袁弘德为山西行太仆寺卿兼佥事○升吏部文选司员外署郎中事池浴德为太常寺少卿○以大阅发太仆寺银三万两给赏各营

  • 卷之三百八十一·佚名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十二月。丁卯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外记  ○谕军机大臣等、延茂等奏、遵查黑龙江垦务拟办大概情形一摺。所筹咨商各城副都统。传询所属备交荒价。领地

  • 自序·郝经

    续後汉书自序 汉建安末曹氏废汉自立称魏孙氏据江左僭号称吴昭烈以宗子继汉即位于蜀讨贼恢复卒莫能相一而折入于晋晋平阳侯相陈夀故汉吏也汉亡仕晋作三国志以曹氏继汉而不与昭烈称之曰蜀鄙为偏霸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五十四·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四 洪武三年秋七月丁亥朔,续修《元史》成,计五十有三卷,纪十、志五、表二、列传三十六,凡前书未备者,悉补完之,通二百一十二卷。翰林院学士宋濂率诸儒以进,诏刊行之,人赐白金二十两、文绮、帛各二,

  • 人事变化之轨道·李宗吾

    我们既说“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力之变化,可用数学来说明,故心理之变化,也可用数学来说明。力之变化,可绘出图来,寻求他的轨道。一部二十五史,是人类心理留下的影像,我们取历史上的事,本力学规律,把他绘出图来,即知人事纷

  • 卷十三·佚名

    △圣行品第七之三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住於大乘大般涅槃观察集谛。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观此集谛阴因缘。所谓集者还爱於有。爱有二种。一爱己身。二爱所须。复有二种。未得五欲系心求。既求得已堪忍专著。复有三种。欲爱

  • 俱舍论疏 第五卷·法宝

    俱舍论疏 第五卷沙门法宝撰分别根品第二之三论。如是已辨至同分者何。已下第二一句明同分也。同是其界。分是其因。同之分故名为同分。故正理云。此中身形.业用.乐欲展转相似。故名为同。分是因义。有别实物。是

  • 辩正论序·法琳

    东宫学士陈子良盖闻。宣尼入梦十翼之理克彰。伯阳出关二篇之义爰着。或钩深系象。或探赜希夷。名言之所不宣。阴阳之所不测。犹能弥纶天地包括鬼神。道无洽于大千。言未超于域内。况乎法身圆寂妙出有无。至理凝玄迹泯

  • 天下同文集·周南瑞

    四十四卷。元周南瑞撰。周南瑞字敬修,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乡贡进士。生卒年、事迹均不详。吴澄《支言集》有《赠周南瑞序》,称安成周南瑞敬修,匾“濂溪”二字于室,或者议之。又称敬修之文词,固已早冠于乡儒之上,自濂

  • 周易集说·俞琰

    元俞琰撰。四十卷。《通志堂经解》本。亦称《俞氏易集说》。俞氏曾裒集历代《易》家之说为《大易会要》一百三十卷,后乃掇其精华以成是书,前后历三十多年而四易其稿。其初宗主程颐、朱熹之说,后于程、朱之外自出新义,颇有

  • 六壬神课金口诀·适适子

    《六壬神课金口诀》,简称金口诀,是六壬古籍中的经典版本。该书题署明代适适子撰,周敬弦重订。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是列入式歌解,及贵神、将神、合用神煞、应期合德、次客法、推行年法等章目,专讲六壬神课金口诀的基本格

  • 大旗·杨朔

    短篇小说。杨朔作。北京作家出版社于1960年2月出版。

  • 箴膏肓·郑玄

    一卷。汉郑玄撰。东汉时期,今古文经斗争激烈,着名今文经学家何休有感于贾逵张大属古文经的《左传》学,于是着《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废疾》,既捍卫《公羊》学,亦攻击《左传》与《穀梁》学。郑玄曾师事古文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