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卽位年

八月

8月26日

○丁巳,上接見淸使於仁和門內。淸使出語我國人曰:「爾主上長必嚴明,爾國臣下當謹愼。」云。

十一月

11月29日

○戊子,大司憲許穆自鄕入來,拜新命。上引見于廬次。上曰:「年齡雖老,今觀氣力不衰,勉留無退,以補予過,是所望也。」穆曰:「臣居在鄕曲,不知世事,而近來人心世變極矣。人紀紊亂,天理晦塞,此時中興之難,有倍於干戈搶攘之際。聖明臨御,雖村婦樵童,擧皆欣悅。古人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必也終始如一,可以成帝王之業矣。」上默然。〈餘見上。〉

十二月

12月18日

○丁未,吏曹參判李端夏陳疏以與宋時烈有師生之義,而迫於嚴命,書一誤字引嫌。末論李宇鼎等避辭,略曰:

臣之家世,素無黨論,臣於交遊間,亦無偏係,國人之所共知也。臣於今春辭職之疏,悉陳平生所志,惟在於泰卦九二爻義,而其略有曰:「每見朝臣中,有聰明特達,留意國事者,無論今世黨目,彼此輒論此義,願以泰道爲心,身亦得效分寸於其間,庶幾同寅協力,裨補聖朝。」云云。臣於李宇鼎、睦昌明等,未曾相熟,雖未及以此意講論,而然觀其爲人,自非庸流,常思通融心志,共做國事而已。惜乎,黨論爲百年之痼弊,偏私好惡之心,有所掩蔽,至於構罪儒賢而莫之恤也。

上命還給,下備忘,削黜。〈原疏批旨見上。〉端夏軟懦無特操,㤼於威命,不能自守己見,忘其師生之分,而下一誤字於時烈之禮論。此疏所以奬許宇鼎等者,亦若納媚求容於時輩,人皆嗤笑。

〈肅宗顯義光倫睿聖英烈章文憲武敬明元孝大王實錄補闕正誤卷之一

猜你喜欢
  先主传第二·陈寿
  第十六回 获渠魁扫平东突厥 统雄师深入吐谷浑·蔡东藩
  ●矛盾原由·高拱
  ○香厂惊艳·许指严
  卷之一千二百二十七·佚名
  卷之七十三·佚名
  尚史卷十五·李锴
  十三 江宁织造曹寅奏与督抚公议明陵俟秋凉修补摺·佚名
  绎史卷四十四之一·马骕
  阳尼传·李延寿
  韩建传·薛居正
  卷一百七十八·佚名
  卷十六·长孙无忌
  卷五十三·佚名
  第一章 历史的定义和价值·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二十一·吴景旭

      丙集下之下  赋  金粉  唐寅六朝金粉赋一顾倾城兮再倾国胡然而帝也胡然天  吴旦生曰子畏侨居南都尝宴一通侯家时文士云集即席同赋子畏先成读至此二语侯大称赏余士俱阁笔盖子畏善作情语如自咏云四更中酒半

  • 卷八·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八     元 方回 编 宴集类 昭明选诗则分公讌祖饯今以宴集合之 五言【十首】 宴散           白居易 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将何

  • 卷二十四·范成大

    钦定四库全书石湖诗集卷二十四宋 范成大 撰题请息斋六言十首洞门昼挂铁锁阁道秋生绿苔蓍下略同龟伏瓜中且免蝇来多谢纷纷云雨相忘渺渺江湖坐隅但忌占鵩屋上何烦誉乌灧澦年年似马太行日日推车笑中恐有义甫泣里难防叔

  • 卷四百三十四·列传第一百九十三·儒林四·脱脱

        ◎儒林四   ○刘子翚 吕祖谦 蔡元定 陆九龄陆九渊 薛季宣陈傅良 叶适 戴溪 蔡幼学 杨泰之   刘子翚,字彦冲,赠太师韐之仲子。以父任授承务郎,辟真定府幕属。韐死靖康之难,子翚痛愤,几无以为生,墓三年。

  • 卷三百一十四·列传第七十三·脱脱

        范仲淹范纯仁   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其先邠州人也,后徙家江南,遂为苏州吴县人。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

  • 卷一百七十一·列传第六十八·柯劭忞

      李冶 朱世杰 杨恭懿 王恂 郭守敬 齐履谦   李冶,字仁卿,真定藁城人。本名治,后改今名。登金进士第,辟知钧州事。大兵入钧州,冶北渡河侨寓忻、崞诸州。   世祖在潜邸,闻其紧,遣使召之,且曰:“素闻仁卿学优才赡,潜德不

  • 明宫史卷五·吕毖

    ○内板书数五伦书计六十二本一千七百一页周易大全计十二本一千一百十八页书传大全计十本七百六十一页诗传大全计十二本九百九页春秋大全计十八本一千四百五十九页礼记大全计十八本一千二百五十九页书传计六本五百八十

  • 卷第六·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纪第六永历(下)永历(下)我大清顺治十五年(戊戌、一六五八)春正月戊戌朔,上在滇都,称永历十二年。遣漳平伯周金汤册封朱成功为延平王、招讨大将军,赐尚方剑便宜行事;并

  • 奏谳书十一·佚名

    原文:蜀守讞:大夫犬乘私馬一匹,無傳,謀令大夫武窬舍,上造熊馬傳著其馬識物,弗身更,疑罪。.廷報:犬與武共為偽書也。译文:蜀郡郡守呈请审议断决。大夫犬有私马一匹,但无马传。他出谋使大夫武潜入上造熊的房内,盗取其马传。犬自己没

  • 刘万青·佚名

    刘万青先生小传刘先生字万青以字行湖北黄陂县人也代以武功世其家累叶官勋彪炳江汉先生渊源家学少时弯弓盘马富有尚武精神曾两应武试旋以风会变易于十六岁时弃武而商光绪二十七年来海上经营出口事业志在流通国产于海外

  • 論語全解卷三·陈祥道

    公冶長第五 

  • 第七节 论进取冒险·梁启超

    天下无中立之事,不猛进,斯倒退矣。人生与忧患俱来,苟畏难,斯落险矣。吾见夫今日天下万国中,其退步之速与险象之剧者,莫吾中国若也,吾为此惧。欧洲民族所以优强于中国者,原因非一,而其富于进取冒险之精神,殆其尤要者也。今勿征诸

  • (六)·钱穆

    《近思录》卷六齐家之道,凡二十二条。伊川言:“问,行状云,尽性至命,必本于孝弟,不识孝弟何以能尽性至命。曰,后人便将性命别作一般说了。性命孝弟只是一统底事。就孝弟中便可尽性至命。如洒扫应对与尽性至命,亦是一统底事。无

  • 论语正义卷十七·刘宝楠

    宪问第十四集解凡四十四章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注〕孔曰:「谷,禄也。邦有道,当食禄。」】 邦无道,谷,耻也。」【〔注〕孔曰:「君无道而在其朝,食其禄,是耻辱。」】正义曰:宪不称氏,疑此篇即宪所记。吴氏嘉宾说:「宪之狷介,

  • 卷三·佚名

    △不退转品第四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头面著地礼佛双足。面白佛言大圣世尊,已说菩萨五种发心。修行大乘得不退转。然大悲心云何发起云何修行。唯愿如来哀愍有情广为宣说。利益安乐诸众生故。尔时薄伽梵告慈氏菩萨摩诃萨

  • 妙法莲华经从地涌出品第十五·佚名

    尔时他方国土诸来菩萨摩诃萨,过八恒河沙数,于大众中起,合掌作礼、而白佛言:‘世尊,若听我等、于佛灭后,在此娑婆世界,勤加精进,护持、读诵、书写、供养、是经典者,当于此土而广说之。’尔时佛告诸菩萨摩诃萨众:&lsquo

  • 上卷·大珠慧海

    稽首和南十方诸佛、诸大菩萨众。弟子今作此论,恐不会圣心,愿赐忏悔;若会圣理,尽将回施一切有情,愿于来世,尽得成佛。问:欲修何法?即得解脱。答:唯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云何为顿悟?答: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问:从何而修?答:从根

  • 释迦氏谱·道宣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又作释氏略谱、释迦氏略谱。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内容分所依贤劫、氏族根源、所托方土、法王化相、圣凡后胤等五科。系据大小乘三藏,叙述释迦出世之时间、释迦族谱之传说、释迦创教之地域、传教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