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韩建传

韩建,字佐时,许州长社人。父亲韩叔丰,一生任牙校。当初,秦宗权盘踞蔡州时,招聚亡命之人,韩建在其中做军士,接连升至小校。唐朝中和初年,忠武监军杨复光在蔡州起兵,秦宗权派他的将领鹿宴弘前往征讨,韩建与同乡王建都在鹿宴弘军中,入关援助京师。贼寇被平定,杨复光暴死。当时唐僖宗在蜀地,鹿宴弘率领部下前往蜀地行宫,路过南山顺便攻打剽掠郡邑,占据兴元府,鹿宴弘自任留后,以韩建为蜀郡刺史。唐朝军容使田令孜秘密派人引诱韩建,许以厚利,韩建当时害怕被鹿宴弘吞并,于是率领部下投奔蜀地归顺皇帝,田令孜补任他为神策都校、金吾将军,出任潼关防御使兼华州刺史。黄河、潼关一带在经受大寇之后,民户流离散失,韩建披荆斩棘,辟除污泽草莱,鼓励农民种田,栽种蔬菜果树,深入乡村街市,亲自抚问民间疾苦,不几年流亡的人民都回来了,军民充实富足。韩建全不识字,在管理郡政的闲暇时间,每天学习,派人在器具、床凳上面分别写上部下的名字,韩建在看得很熟之后,才逐渐学会了认字。不久迁任华州、商州节度使、潼关守捉使等,接连加封为检校太尉、平章事。

乾宁二年(895),韩建与凤翔李茂贞、..州王行瑜领兵赴京,迫使昭宗任王珙为河中主帅,在都城下杀害大臣。河中王珂召来晋军作为援助,当晋军渡过黄河后,唐昭宗逃往石门。三年四月,昭宗派延王、通王率领禁军讨伐李茂贞,被李茂贞打败,御驾逃往渭桥,另日,到达富平。将往河中时,韩建奉表迎驾,很快亲自到达渭水以北,恳请昭宗到东边去,昭宗答应了他。七月十五日,昭宗到华州,百官众人相继而至。韩建即被加封为兼中书令,充任京畿安抚制置等使,又兼京兆尹、京城把截使。昭宗久在华州,想回宫廷,每当开花的早晨和有月的夜晚,游宴于西溪,与群臣写作吟颂诗歌,欷虚欠流泪。韩建常常从容上奏说:“臣为陛下修建营造宫廷,与诸侯结好,一二年间,必将兴盛恢复。”于是昭宗以韩建兼任修创京城使,韩建从华州督察役使运输工作,重修大明宫。

四年(897)二月,有人密告睦王以下等八位王要谋杀韩建,韩建将八王囚禁于别宅,遣散随驾殿后军二万人,杀死捧日都头李筠,从此天子势力更加微弱,保卫他的卫士都没有了。八月,韩建领兵包围十六宅,通王以下十一位王都在石堤谷遇害,韩建将他们以谋反叛逆的罪行宣告天下。又杀害太子詹事马道殷、将作监许岩士,贬谪宰相朱朴,这些人都是昭宗宠爱亲近的人。不久,韩建兼任同州节度使。光化元年(898),朝廷将华州升格为兴德府,以韩建为府尹。八月,御驾还京。九月,韩建被册拜为太傅,进封为许国公,并赐给铁券。

天复元年(901)十一月,宦官韩全诲胁迫天子到凤翔,韩建也参与了他的阴谋。太祖闻讯,从河中领军向西。前锋抵达同州时,韩建的判官司马邺献城投降,太祖于是转移军队迫近华州,韩建害怕而请降。太祖指责他胁迫国君的罪行,韩建说这是从事李巨川的主意,太祖于是诛杀了李巨川。太祖与韩建一向有军中兄弟的情谊,到与韩建相见时,太祖的怒气骤然消失,立即上表请任韩建为许州节度使。昭宗东迁洛阳,以韩建为佑国军节度使、京兆尹。车驾从长安到达陕州时,昭宗召来太祖与韩建侍候宴饮,宫中歌妓奏起音乐,何皇后举起酒杯赐太祖饮酒,韩建暗中用脚踩着太祖的脚示意,太祖立即站起说:“臣喝醉了,不能再喝。”假装要醉倒的样子就离去了。韩建私下对太祖说“:皇上与宫人贴着耳朵说话,帐幕后面有兵器发出的响声,恐怕要谋害您呢。”天..三年,改任青州节度使。

后太祖接受禅让登上帝位,征韩建为司徒、平章事,兼任各道盐铁转运使。开平二年(908),加封为侍中,兼任建昌宫使。三年,在洛阳郊外祭天,以韩建为大礼使。韩建为上等宰臣,每次谒见太祖,时有直言以告。太祖为人性情刚烈严厉,群臣奉迎不暇,而待韩建稍有不同,所以能宽容他。九月,册封为太保,让他不再操劳政事。四年三月,任匡国军节度使,陈、许、蔡州观察使。乾化二年(914)六月,朝廷新有内难,人心动摇,部将张厚乘机作乱,在衙署杀害韩建,时年五十八岁。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五十六·列传第二百一十五·孝义·脱脱
  纲目讨误卷一·陈景云
  卷六·汉·蒋一葵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三·佚名
  ◎袁世凯大有造于岑春煊·刘以芬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纪昀
  一○八○ 寄谕浙江等督抚将《通鉴纲目续编》改正本照原板样式刊印换给缴书之家·佚名
  汝南王元悦传·李延寿
  卷二十·佚名
  选举二九·徐松
  礼八·徐松
  卷十七·陆宗楷
  卷五十八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司马迁
  卷八十七·佚名
  跋·黄景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解昉·唐圭璋

      昉官苏州司理   永遇乐   春情   风暖莺娇,露浓花重,天气和煦。院落烟收,垂杨舞困,无奈堆金缕。谁家巧纵,青楼弦管,惹起梦云情绪。忆当时、纹衾粲枕,未尝暂孤鸳侣。   芳菲易老,故人难聚。到此翻成轻误。阆苑仙遥

  • 卷六〔颂赞吊诔〕·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相国酂、文终侯沛萧何,相国平阳、懿侯沛曹参,太子少傅留、文成侯韩张良,丞相曲逆、献侯阳武陈平,楚王淮阴韩信,梁王昌邑彭越,淮南王六黥布,赵景王大梁张耳,韩王韩信,燕王丰卢绾,长沙文王吴芮,荆王沛刘贾,太傅安国

  • 第三折·石君宝

    (秋胡冠带上,云)小官秋胡是也。自当军去,见了元帅,道我通文达武,甚是见喜,在他麾下,累立奇功,官加中大夫之职。小官诉说,离家十年,有老母在堂,久缺侍养,乞赐给假还家。谢得鲁昭公可怜,赐小官黄金一饼,以充膳母之资。如今衣锦荣归,见

  • 巻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元音卷十二杨维桢【字防夫号鐡崖】鸿门宴天迷闗地迷户东龙白日西龙雨撞钟饮酒愁海飜碧火吹巢双猰防照天万古无一乌长庚破月来天隅坐中有客天子气左股七十二子聫明珠军中十万震屋瓦防剑当人面如赭将军下马

  • 卷一百七十五 表十五·赵尔巽

      表略

  • 第十三回 统中华釐订法规 征西藏欣闻捷报·蔡东藩

      却说民国初造的时候,独立各省,军队林立,一省的都督,差不多有三五人,江南越加纷扰。苏州都督程德全,是官僚革命,总算从前清蜕化而来;还有上海都督陈其美,镇江都督林述庆,清江都督蒋雁行,扬州都督徐宝山,统是独张一帜,好似多头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三·佚名

    正德七年春正月丁未朔年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免群臣宴赐以节钱钞○山东濮州地震有声○升把总署指挥佥事姚信为署都指挥佥事充参将总领白玉张俊所部官军

  • 提要·裴骃

    【臣】等谨案史记集解一百三十卷宋裴骃撰骃字龙驹河东闻喜人官至中郎外兵曹参军事迹附见宋书裴松之传骃以徐广音义麤有发明殊恨省畧乃采九经诸史并汉书音义及众书之目别撰此书其所引证多先儒旧説张守节正义尝备述所引

  • 王倚传·宋濂

    王倚字辅臣,祖先为东莱人。倚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平易近人,但不苟合。读书要亲自实践,不寻章摘句。世祖选良家子弟侍奉太子,当时王倚二十岁,在众人中,容貌风度特别壮美,太保刘秉忠很器重他,因而应选。王倚服侍谨慎、恭敬,于是得到

  • 卷八十五下·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八十五下明 俞汝楫 编崇祀备考孔庙祀遣祭阙里洪武元年遣前国子祭酒孔克坚祀先师孔子于阙里出内府香币并白金百两俾具祭物仍命通赞舍人张汉英副之上谕克坚曰先师孔子扶持世教功德广大万世帝王

  • 卷十六·杨士勋

    ◎襄公起十六年,尽三十一年十有六年,春,王正月,葬晋悼公。三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湨梁。湨梁,地。○湨,古阒反。戊寅,大夫盟。湨梁之会,诸侯失正矣。诸侯会,而曰大夫盟,正在大

  • 书传卷五·苏轼

    宋 苏轼 撰夏书禹贡第一禹别九州随山濬川任土作贡不贡所无及所难得禹敷土敷道修载叙乂皆治也随山刋木山行多迷刋木以表之且以通道史记云山行表木奠髙山大川奠定也髙山五岳大川四渎定其名秩祀礼所视冀州尧河水为患最

  •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佚名

    【原文】“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①,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②,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

  • 卷一·佚名

    △初诵第一(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弥絺罗国菴婆罗园。尔时尊者善生初始出家。剃除须发来诣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佛告诸比丘,此族姓子善生。有二种端严。一容貌瑰伟天姿挺特。二能剃除须发身服法衣。深信家法会归无常。

  • 第七十二則 百丈問雲巖·胡兰成

    第七十二則百丈問雲巖舉:百丈禪師又問雲巖:併卻咽喉唇吻,作麼生道?雲巖云:和尚有也未?百丈云:「喪我兒孫。」雲巖彼時尚未出師,問的話不得明晰。他道:師父也有併卻沒有呀?弟子三人中就只他答得不知其所以然。百丈禪師聽了不禁要

  •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二·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录论结文二。初正结。疏无明根本等者。拣非枝末故。以依无明力而任持。托业识心而安住。故下文云。以有无明染法因故。即熏习真如。以熏习故则有妄心。以有妄心即熏习无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觉念起现妄境

  • 劝导·简·奥斯汀

    《劝导》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18年。《劝导》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历经磨难、终成正果的曲折爱情故事。贵族小姐安妮与年轻海员温特沃思真心相爱,但她父亲嫌男方出身卑微和贫穷,教母也担心他们

  • 朱子语类评·颜元

    清颜元撰。颜元(1635—1704),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博野(今河北保定)人。思想家、教育家。是书摘录《朱子语类》中第一百一十三卷至第一百二十一卷中“训门人”中条目,先列朱熹语,后附己说,对朱熹之说逐条加以批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