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近思录》卷六齐家之道,凡二十二条。伊川言:“问,行状云,尽性至命,必本于孝弟,不识孝弟何以能尽性至命。曰,后人便将性命别作一般说了。性命孝弟只是一统底事。就孝弟中便可尽性至命。如洒扫应对与尽性至命,亦是一统底事。无有本末,无有精粗,却被后来人言性命者别作一般高远说。故举孝弟,是于人切近者言之。然今时非无孝弟之人,而不能尽性至命者,由之而不知也。”今按:中国人言政治,必求一统,故得为一广土众民之大国,绵历数千年。伊川此条言,自孝弟至尽性至命亦是一统,只是一条线一条路,从头到尾,仍此一道。从外言之,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亦只一道。伊川言无本末,无精粗,但言只此一道,不必分孝弟为粗,性命为精。亦不必分孝弟为本,性命为末。或说性命为本,孝弟为末。其实不仅是一条线一条路,孝弟与尽性至命还是同一件事,故伊川说无有本末精粗了。洒扫应对也便是尽性至命,治国平天下也仍是尽性至命。岂有不能洒扫应对,却能治国平天下之理。今人尽把此数项分别来看来说,则治国平天下,别是一番事业,别是一项道理,把来与在家做一子弟,出到社会做一人的一切事业和道理,都分开了。则岂不是把人的一生亦都分开不得同为一人了吗?明道尝言“性中那有孝弟来?”却也像把性命别作一般高远说了,不得不说与伊川此条语意有异。读中国书贵求其通,不贵别其异。今人必将二程兄弟分别看,最好能一统看始得。
伊川此条似乎仍像有些说得高远处。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本立而道生。”如在家为一孝子,岂能便说他已能尽了仁道。故伊川此条又言由之而不知。人有孝悌,而不知即此便是大道,故伊川此条特作如此言。是则贵能有知此道者教之知。其所教,亦只是教人之能由而不知者。若人所不能由,岂得以为教。孝弟即己之性命,能就其孝弟而教之以尽性至命,此即所谓就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也。教其所能所知,非教其所不能与不知,教与学亦一统之事。己与人亦一统之事。能常见此一统,斯即知道矣。
猜你喜欢 顺鼓篇第四十六·王充 泰录第十一·鹖冠子 卷九·江永 提要·徐问 经济文衡后集卷七·佚名 第十五章 28·辜鸿铭 卷七十七·卫湜 卷八十七·山井鼎 卷二十五·吕祖谦 卷十七·吕祖谦 第二章绪论(下)·梁漱溟 (六)·钱穆 卷二·佚名 菩薩戒本序·欧阳竟无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