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年
(辛卯)二十八年清光緒十九年
春正月
1月1日
○初一日,丙寅。詣孝慕殿,行朔祭兼正朝祭、朝上食、晝茶禮、夕上食。王世子隨詣,行禮。
○敎曰:「今日卽元朝也,令都承旨,雲峴宮問候以來。」
○詣勤政殿,上致詞箋文、表裏于王大妃殿。王世子隨詣,行禮。以寶齡望七稱慶也。王世子上致詞箋文、表裏于大殿、中宮殿。以聖壽四旬,中宮殿寶齡望五也。仍受賀,頒赦。
敎文若曰:嘉靑宮知年之喜,藹至誠於庭籲荐章,啓璇闈曰耆之齡,擧縟儀於月正元日,祗率彝典,誕告大和。猗!我王大妃徽猷,粤自京室婦思媚。孝奉神貞聖母,怡愉柔婉之必盡誠,體配憲廟晠治,文物聲明之所深助。命令不出於戶闥,誡濯龍而警鷄鳴,勤儉克施於家邦,儀褕翟而親蠶事。遂乃寶算週甲,實在太歲維辛,海籌方始於稀年,靈春駐景,天星載揆於初度,瑞婺增輝。沖挹之懿衷莫回,有光徽範,懽忭之菲忱罙切,宜擧晠儀。與其舖張豐,亨以飾物采,曷若祗承謙牧,克備情文?顧藐躬纘緖承基,卽列朝投艱遺大,監我先王成憲,式至今不愆不忘,嗣大曆服無疆,其敢曰善繼善述?虞衡齊七,肅睿哲謀,曰若時晉,晝接三緝,熙光明,典于學。兢兢乎夙夜祗懼,駸駸然歲月滋多。三紀臨民,曷膺範疇,嚮用之福,一念履薄,適符孔聖不惑之年。方當自天受祿之辰,亦賴賢妃治內之道。箴警恒存於簪珥,寔由詩禮家傳,義理炳然若日星,蓋本忠貞世襲。坤元稱『四德之美』,光贊位育之至仁;震男叶一索之祥,永迓靈長之景籙。璇籌方肇於五表,遐祝普騰於八紘,厖禠惟休,一元適會,眉壽以介,多福自求。迺玆离章之輸衷,遽請晉號之飾慶。顧今艱棘之會,非所擬於昇平,矧又諒闇之時,尤難議於豫大。予意悉初批之諭,睿誠篤荐疏之陳。體人子之至情,容有其願,稽前王之晠典,曷敢自安?遵古今志喜之規,止行獻篚;軫中外同慶之悃,只許呼嵩。泰侈之誡斯存,莫曰此擧之猶未盡;損抑之義自在,亦是我家之所己行。此,爲俯答而仰承,于以上告而下布。瑞蓂舒化國之日,萬品咸蘇,彩雲捧老人之星,三慶鼎湊。率舊章而赦過宥罪,海澤均霑,沛新令而推惠加恩,渙音誕降。自本月初三日昧爽以前,雜犯死罪以下,咸宥除之。於戲!寬大頒春和之詔,單厚頌天保之詩。玉燭金膏,草木皆有以自樂,壽考福祿,松栢無不爾或承。故玆敎示,想宜知悉。
〈藝文提學金永壽製。〉
○親上致詞箋文表裏時及陳賀時、東宮親上致詞箋文表裏時及坐堂受賀時各差備以下、侍講院師、賓客、春桂坊以下,施賞有差。禮房承旨李容稙、對擧承旨洪承憲、宣敎官尹雨植、宣箋官林羲相、左通禮丁奎會、右通禮尹起晉、禮貌官閔宗植、相禮李容善,竝加資。
○下勸農綸音于八道五都。
○賜老人衣資食物,仍爲存問。
○敎曰:「今二十日,當詣綏陵、山陵,親祭矣。」
○命春坊通淸時,銓郞通融擬入。
○以尹雨植爲成均館大司成,閔丙漢爲侍講院弼善,李聖烈爲文學。
○禮曹啓:「聖壽四旬,王大妃殿寶齡望七,中宮殿寶齡望五,稱慶慶科以何科設行?而何間推擇乎?」敎曰:「以除初試,庭試爲之,來四月旬前擇入。」
1月2日
○初二日。以趙雲涉爲漢城府判尹,金炳秀爲吏曹參議,朴勝吉爲侍講院兼司書。
○應資老人百歲以上下批,金就佑等八人。
1月3日
○初三日。詣孝慕殿,行春享大祭。王世子隨詣,行禮。
1月5日
○初五日。議政府啓:「咸鏡監司韓章錫,謂『有情踪惶蹙,廢却公務,至於假都事替』啓。其於事體,極爲未安。此時營務,委屬可悶,卽爲視務,毋敢替行事。嚴飭何如?」允之。
1月6日
○初六日。以金永迪爲吏曹參議。
○敎曰:「今番幸行時,諸般擧行,依京擧動例爲之,務從省略,凡係民役,皆以儲置米會減。斥堠、伏兵、傳語軍外,驛補把及還宮時植炬,竝置之。」
1月7日
○初七日。御勤政殿,王世子侍座,行館學儒生應製。賦,幼學金珏鉉,直赴殿試。
1月9日
○初九日。以李淳翼爲弘文館提學。
1月10日
○初十日。設人日製于泮宮。賦,幼學徐相郁、李貞烈,竝直赴殿試。
○以趙臣熙爲吏曹參判。
1月11日
○十一日。以金壽鉉爲判義禁府事,金文鉉爲漢城府判尹,李容善爲成均館大司成。
1月13日
○十三日。以閔泳翊爲議政府左參贊,閔泳愚爲工曹判書。
1月14日
○十四日。督辦內務府事金永壽以「《璿源譜略》跋文,非大提學未嘗記述」,引文苑故事,上疏辭製述之命。批曰:「旣有己例,卿不必如是爲引。」
1月15日
○十五日。詣孝慕殿,行望祭、朝上食、晝茶禮、夕上食。王世子隨詣,行禮。
1月16日
○十六日。以金明圭爲司憲府大司憲,鄭誾朝爲司諫院大司諫,洪澈周爲禮曹判書,李正來爲吏曹參議。
1月18日
○十八日。議政府啓:「平安監司閔丙奭以『本道儒生式年初試,限五十窠加磨鍊,三十窠添額於南所,二十窠添額於北所,則積鬱可疏,奬勸有補事,請令廟堂稟處』矣。本省南北解額之數,未始非酌量定制,而第其人物之繁衆,文藝之蔚興,比古昔懸有不同,則道臣所陳,必存斟裁而然。從玆以往,增式小科初試取人,依狀辭施行何如?」允之。
1月19日
○十九日。詣齋殿,親押綏陵、山陵親祭祝文、健元陵、顯陵、穆陵、徽陵、崇陵、懿陵、惠陵、元陵、景陵攝行祭祝文。
○時原任大臣聯箚〈領議政沈舜澤、判府事金弘集、領敦寧金炳始、判府事趙秉世、右議政鄭範朝〉:「動蹕隔晨,春雨淋漓,請寢幸行成命焉。」批曰:「時雨固好矣。而淋漓不止,許多從邁之霑濕,不可不念卿等之苦懇又如此,當令退行矣。」
○議政府啓:「咸鏡監司韓章錫以『咸興本宮別差安永喜,跳踉無狀,事多駭妄。請草記論罷』矣。村民推捉,已極乖當,吏賴勒奪,抑何惡習?別差安永喜,爲先汰去,令攸司從重科罪,其代必擇可堪者,差送事,分付該司何如?」允之。
○以金宗漢爲司憲府大司憲,兪初煥爲司諫院大司諫。
1月21日
○二十一日。召對。
1月22日
○二十二日。詣勤政殿,王世子隨詣,上表裏于王大妃殿。以回甲誕辰也。
1月24日
○二十四日。以南廷哲爲司憲府大司憲,李愚冕爲司諫院大司諫,閔啓鎬爲吏曹參議。
1月25日
○二十五日。召對。
○以宋世憲爲奎章閣直提學,閔宗植爲侍講院兼輔德。
1月27日
○二十七日。詣綏陵、山陵,行親祭。仍行山陵,朝上食,晝茶禮,夕上食。王世子隨詣,行禮。
○敎曰:「各陵、園丁字閣、碑閣諸處槪多頹漏,已是可悶,況祭器所重,尤何如而亦多缺乏云,事甚未安。一瓦之破,一榱之朽,隨輒補葺,則當無如是之弊矣。籩豆之屬,藏庋謹密,隨時照檢,則亦豈有壞傷遺失之事乎?自有官守之責,而雖或據報,該曹亦尋常看過,初不動念之故也,事體極爲駭歎矣。發遣禮郞,一一摘奸,自廟堂別般論警。其修改之節,如有迅速便易之道,亦爲從長稟處。」
○綏陵、山陵親祭時亞獻官以下、山陵守陵官以下,施賞有差。
1月28日
○二十八日。刑曹啓:「西江民朴興卜獄事,初檢官西部令禹錫河,循私用奸,檢不以實,應問罪人,擅自放送。揆以獄體,誠極駭然,其罪狀,令該府拿問嚴勘。且以檢律韓錫祚言之,不善審察,致此相左,嚴刑定配。其時擧行之漢城府書吏金仁植,初不檢驗,從中作奸,瞞報本曹,以至獄情之疑眩,尤極痛惡。嚴刑三次,遠惡島限己身減死定配何如?」允之。
○給杆城郡渰死人恤典。
1月29日
○二十九日。召見慶尙監司李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一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司马迁 志第十九 郡国一·范晔 列传第二 邵惠公颢·令狐德棻 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一·赵尔巽 卷四百四十一 元祐五年(庚午,1090)·李焘 卷首上·朱熹 自序·杨陆荣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三·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七·佚名 明名臣琬琰续录卷四·徐紘 卷十六·傅恒 刘师知传·姚思廉 杜重威传·薛居正 李光传·脱脱 附录二 重要简碑纪录表·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