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十七年

(庚寅)二十七年清光緒十八年

春正月

1月1日

〈高宗太皇帝實錄卷之二十七〉初一日,壬寅。詣勤政殿,親上致詞箋文、表裏于王大妃殿,王世子親上致詞箋文于各殿,仍受賀,頒赦。敎文若曰:

三八曰農用,次八曰庶徵,景籙方新於鳳曆。六十而耳順,四十而不惑,寶筭竝隆於翟闈,爰擧三元縟儀,誕頒十行綸誥。念我王大妃,懿範允邁古哲后,徽猷奉壽母三朝之歡,太姒之嗣太妊,贊先王《二南》之化。聖女以配聖人,靈緖藉篤世之忠,鞶帨夙習義訓,列圖陳鏡古之則,珩璜久播仁聞,猗彤管不勝其書。肆黃耉永錫難老,膺九如於天保。多福自求嚮一曰於箕疇,大德必得,逮玆吉庚之載屆,益仰命申之用休。嘉頌方騰於椒花,適値上日;瑞旭初舒於蓂葉,恰滿六旬。仰柔化之躋隆,今日休式至,稽彝典而率舊,我家禮亦宜。顧寡躬纘受丕基,自初載賴有良佐。共承我宗廟,薦蘋蘩而翼翼小心,以御于家邦,詠《樛葛》而融融和氣。鍾瑟正內,化流八埏;璋芾趨前,慶衍百世。贊一怒而濟屯艱之會,周十臣有婦人焉,含萬物而資咸亨之功,羲重坤爲妻道也。陰敎實推於孝敬,已富能儉已貴能勤,景貺自臻於吉祥,俾耆而艾俾昌而熾。屬熙運千載一値,而寶齡四盈十籌。極宿呈輝,人方《大雅》以祈斗,攝提屆紀,時則亞聖不動心。八袟九耄之繼自今,千秋萬歲之長如此。肆貳極篤立愛之孝,宜八域推廣慶之恩。與軒曜而齊光,彩雲長護於內籞;譫璇掖而攢手,靑陽煽和於東逵。萬姓均歡,龜筭膺三呼之祝;兩慶竝湊,鷄竿宣肆赦之章。其義則蕩垢滌瑕,于時也和令施惠。雷雨作以解,導太和而同春,天地德曰生,囿群品而自樂。自本月一日昧爽以前,雜犯死罪以下,咸宥除之。於戲!太平有象壽耉旡疆,建皇極五福錫敷,遵道蕩蕩,受天祐四方來賀,告喜欣欣,故玆敎示,想宜知悉。

〈大提學韓章錫製〉

敎曰:「今日卽元朝也。令都承旨雲峴宮問候以來。」

頒賜老人衣資、食物。

親上致詞箋文表裏,及陳賀,東宮親上致詞箋文、表裏。及坐堂受賀時各差備以下,施賞有差。禮房承旨吳益泳、對擧承旨張錫龍、宣敎官宋榮大、宣箋官李承載、禮貌官檢校輔德閔丙奭、相禮韓光洙,竝加資。

以張錫龍爲刑曹判書,李乾夏爲漢城府判尹,趙民熙爲侍講院弼善。

下勸農綸音于八道四都。

1月2日

初二日。藥院口啓:「伏聞大王大妃,以感嗽有靡寧之節云。亟許臣等率醫官入診,議定湯劑。」批曰:「靡寧之候,漸有康復之喜,不必入侍矣。」再啓。批曰:「晩後諸節,快臻平復,不必入侍矣。」

1月3日

初三日。詣宗廟、永寧殿,展謁。春謁也。仍親上英祖大王、貞聖王后、貞純王后追上尊號冊寶,仍行改題主。

引見時原任大臣禮堂于齋室。敎曰:「惟我肅宗大王豐功盛烈,卓越百王,定大難而邦基永鞏,復壼位而人彝克正。於戲!不忘,愈久愈切。亦我仁敬王后淑德徽範,贊治洪化,仁顯王后配聖而助深,更化而泰回,仁元王后轉危爲安,功存宗祊,琬琰之藏,已不勝書。而粤在英廟受號之日,輒有加上追上之擧,此由於孝思不匱也。今當祖功追闡之日,陟降之靈,亦宜愀然有感矣。在予小子繼述之義,將欲追上尊號于肅宗大王曁三聖后,以伸微忱,大臣禮堂之意何如?」判府事金弘集曰:「今承聖敎,不勝欽誦之至。恭惟我肅宗大王豐功盛烈,誕撫洪運,亦惟三聖后配德齊徽,保佑我邦家,式至于今日休。肆於英廟追隆之日,仰惟平昔歸美之誠,禮緣義起,復上顯冊,尤有光於繼述之聖孝,而伏想陟降之靈,其將悅豫于上矣。」判府事金炳始、右議政趙秉世、禮曹判書洪澈周,所奏皆同。命書傳敎曰:「惟我肅宗大王,盛德振古罕媲,至仁與天同大,乃聖乃神化隆無爲之治,克勤克儉身致太平之業。鴻功駿烈,猗歟莫尙,琬琰之藏,不勝載焉,巍蕩之名,無能象焉。於戲!不忘,愈久愈切。今當英祖廟號追隆寶冊闡徽之日,以我英祖平日孝思之不匱,陟降之靈,宜其愀然有感于在昔追闡之時矣。奉先之禮,裕後之法,豈非予小子今日繼述之義乎?當儀式懿典,追上尊號于肅宗大王、仁敬王后、仁顯王后、仁元王后矣。設都監擧行。」又敎曰:「宗廟眷享大祭,遣大臣攝行,依親祭例磨鍊。」

敎曰:「追上尊號都監都提調,領議政爲之。」

敎曰:「自今爲始,京畿監司,若帶內外衙門事務,使之從便出入事,定式。」

以閔泳商、洪澈周、李淳翼爲追上尊號都監提調,閔宗植爲弘文館副提學。

1月4日

初四日。賓廳啓:「肅宗大王追上尊號望『正中協極神毅大勳』,仁敬王后追上尊號望『純懿』,仁顯王后追上尊號望『元化』,仁元王后追上尊號望『正運』。

詣勤政殿,親受肅宗大王、仁敬王后、仁顯王后、仁元王后追上尊號議號單子及百官進箋。王世子侍座。

1月5日

初五日。詣勤政殿,追上尊號,稱慶,受賀,頒赦。王世子隨詣,行禮。敎文若曰:

七世昭觀德之儀,尊祖廟而揚烈,三冊煥比隆之典,竝儷極而闡徽。庸寓朱絃餘思,誕敷丹綍大誥,念廟號曰宗曰祖,稽王典以德以功。藝文首揭《虞書》,建洪號於受命,高、光竝隆漢室,標殊稱於肇基。若繼世守成之謨,宜有間於創統,然撥亂重恢之業,必其得於大名。於古史可述其文,亦我家已行之禮。恭惟英宗至行純德英謨毅烈章義弘倫光仁敦禧體天建極聖功神化大成廣運開泰基永堯明舜哲乾健坤寧配命垂統景曆洪休翼文宣武熙敬顯孝大王,姿挺上聖,運撫中興,自殷宗之舊勞,習知小人之艱難,若代王之入繼,擧仰大統之光明。孝悌盡乎彝倫,則因心繼志;學問發爲政令,則敬天諴民。皇壇肇禋,義秉《春秋》一部,王道建極,治在洪範九疇,感鄒聖保民之言,惠克行於損上益下。在衛武誦《抑》之歲,戒猶存於履薄臨深,金匱石室之不勝書。玉檢銀繩之所具載,菲衣昭儉,法禹功之治三,庸布均徭,體文政之先四。秩敍命討之必循於理,赫若秋霜春風;動靜云爲之壹本於誠,廓乎靑天白日。作成焉久道之所以化,艱險乃大業之所由生,豈但盛德之難諼?菀有武烈之無競。天戈奮鯨鯢之討,式奏戡亂之勳;神鼎燭魑魅之姦,昭揭闡義之鑑。神武不殺,階戺敷舞羽之治;義理大明,宗祊回綴旒之勢。國論定而鴞音自化,王綱振而鴻命永綏。顧前功之將多,於乎不顯,在後王之崇報,必也正名。粤惟惠敬莊愼康宣恭翼仁徽昭獻端穆章和貞聖王后,曾沙膺祥,价藩配德。名門毓美,孝敬稟乎天資;京室麗輝,柔貞合於地道。禕翟纘聖女之範,奉怡愉於東朝;《關睢》爲興王之基,播詠歌於南國。聲言不出於中壼,咸頌貫魚之休;恩澤罕及於外家,深存濯龍之戒,三紀之柔化普洽,一治之熙運協成。亦惟睿順聖哲莊僖惠徽翼烈明宣綏敬光獻隆仁昭肅靖憲貞純王后,德資弘光,功參溥厚。自勳、華之繼陟,未堪王室之多艱;雖妊、姒之嗣徽,莫尙壼化之廣運。簾帷靚穆,八域戴元祐之功;帡幪庇安,三朝隆長樂之養。追先志而明天理,大義炳如日星;闢左道而扶民彝,辭敎嚴於鈇鉞。蓋其所助者深,所成者遠,寔由至柔而剛至靜而方。太虛之浮雲已過,褕儀縱閟;《江沱》之遺風尙聞,璜聲彌長。肆以邦人於戲之思,爰擧宗宮莫大之禮。嗟!樹立之閎達,休烈同符於興邦,若草昧之經綸,崇號無加於尊祖。黃髮徵鴻博之論,喜廷詢之僉同。玉簡薦象行之文,遂物采之大備,節壹惠而蠲吉,比兩曜而齊光。頌周烈之丕承,邑姜與十亂而同德,讚舜功之巍有,嬀汭著二妃之觀刑。爰及明禋,竝擧徽典。乃於本年正月初四日,謹奉冊寶。上英宗大王廟號曰『英祖』,改上尊諡曰『正文宣武熙敬顯孝』,追上尊號曰『中和隆道肅莊彰勳』,貞聖王后尊號曰『元烈』,貞純王后尊號曰『正顯』。奉圭瓚而怵焉興慕,拚琬琰而煥乎有章。從卿士從庶民,親賢樂利之不能忘,右烈祖右文母,覲耿揚大之攸受休。徂廟宮而陟降昭監,及陬澨而遐邇修播。行慶首歲,會天地回泰之期;布德陽春,叶雷雨作解之象。自本月五日昧爽以前,雜犯死罪以下,咸宥除之。於戲!淸廟登烈文之頌,昕庭下寬大之書。予追錫類之先思,憲章紹述,爾受敷庶之君福,彝訓會歸,故玆敎示,想宜知悉。

〈大提學韓章錫製〉上冊寶及陳賀時各差備以下、追上尊號都監都提調以下、王世子坐堂受賀時各差備以下,施賞有差。禮房承旨洪承穆、對擧承旨李敎稙、宣敎官李勛卿、宣箋官姜敬熙、禮貌官金貞圭、相禮閔泳國、追上尊號都監提調閔泳商、尹宇善、鄭基會、讀玉冊官金永穆、李正魯、讀金寶官尹成鎭、嚴世永、都廳徐廷厚,竝加資。

特除兼司書趙東潤,爲承政院同副承旨。

以李鎬俊爲刑曹判書,金永壽爲判義禁府事,李鎬性爲侍講院文學,徐公淳爲司書。

議政府啓:「宗廟春享大祭時諸執事,多有不參,至於推移行事。揆以祀典所重,誠極未安,當該不參之祭官,竝捧現告譴罷。差祭之銓官,亦不可無警,從重推考。旣有百官入參之命。而參班者絶無而僅有,事體道理,寧容若是?除老病實故外,應參而不參者,竝令該府拿問處之何如?」允之。

1月6日

初六日。敎曰:「鰲興府院君家,聞甚零替云,其祀孫金東熙,勿拘年紀,元陵參奉作窠擬入。

以金喜洙爲侍講院兼司書。

1月7日

初七日。以閔泳商爲判義禁府事,李源逸爲江原道觀察使。

內務府啓:「北道出口廣豆弛禁事,已有交涉衙門關飭,而該道臣之許久相持。雖緣民情,尙不擧行,有關事體,咸鏡監司趙秉式,施以越俸三等之典何如?」允之。

1月12日

十二日。特擢內務參議朴齊純,爲協辦內務府事。

內務府啓:「現有專咨妥商事駐津書記官邊錫運,問議官差下,使之不日登程何如?」允之。

敎曰:「卽聞駐箚英、德、俄、義、法全權大臣趙臣熙,病勢轉㞃云,姑先遞差,以協辦內務府事朴齊純,改派前往,使之兼辦使事。」

追上尊號都監,肅宗大王玉冊文製述官宋近洙、書寫官閔泳韶、樂章文製述官金尙鉉、金寶篆文書寫官趙秉世,仁敬王后玉冊文製述官金炳德、書寫官趙秉鎬、樂章文製述官鄭範朝、金寶篆文書寫官金在顯,仁顯王后玉冊文製述官金炳始、書寫官閔泳駿、樂章文製述官洪祐吉、金寶篆文書寫官李鎬俊,仁元王后玉冊文製述官韓章錫、書寫官金晩植、樂章文製述官尹滋悳、金寶篆文書寫官金弘集,啓差。

1月13日

十三日。特擢護軍朴弘壽,爲知義禁府事,副護軍李在敬,爲同知春秋館事。

以李鎬俊爲判義禁府事,鄭泰好爲刑曹判書,朴弘壽爲漢城府判尹,趙東潤爲成均館大司成。

1月15日

十五日。詣景慕宮,展拜。春謁也。王世子隨詣,行禮。

領議政沈舜澤上箚,乞解敦工之任。賜批不允。

1月16日

十六日。敎曰:「銜命出疆,何等愼重?而雖曰病勢之難强,使事未竣,徑先回還,揆以事體,駭妄極矣。協辦內務府事趙臣熙,施以竄配之典。」

義禁府以「趙臣熙咸悅縣定配所」啓。

以李鍾健爲刑曹判書,洪祐吉爲漢城府判尹。

1月18日

十八日。以李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二 江谧荀伯玉·萧子显
  卷二十三·志第四·五行·脱脱
  ●序·王致远
  通鉴续编书例·陈桱
  卷二百四十七·杨士奇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佚名
  卷之三百十三·佚名
  卷之五十三·佚名
  卷十八·高士奇
  绎史卷五十四·马骕
  光宅·周绍良
  刘季连传·姚思廉
  段韶传·李延寿
  张仪又恶陈轸于秦王·佚名
  卷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总论南北曲第二·王骥德

      曲之有南、北,非始今日也。关西胡鸿胪侍《珍珠船》(其所著书名)引刘勰《文心雕龙》,谓:涂山歌于“候人”,始为南音;《有娀》谣于“飞燕”,始为北声。及夏甲为东,殷整为西。古四方皆有音,而今歌曲但统为南、北。如《击壤》

  • 卷四百二十五·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二十五 明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五十九 王弼 送方石先生赴召分韵 忆昔拜公初我上南宫试开心念通家恩爱良独至我领溧水除公返桃溪睡中间十余年日月忽如遗昨

  • ●卷十一·邵伯温

      神宗皇帝初召王荆公于金陵,一见奇之,自知制诰进翰林学士。荆公欲变更祖宗法度,行新法,退故老大臣,用新进少年,温公以为不然,力争之。神宗用荆公为参知政事,用温公为枢密副使,温公以言不从,辞不拜。枢密吕公弼因奏事殿上,谓帝

  • 资治通鉴外纪卷第一·刘恕

    宋京兆万年刘恕编集包牺以来纪包牺氏包牺氏母曰华胥蛇首人身风姓生于成纪年可纪而皇甫谧上古至周厉王无疑事异端备列于注以示传闻异辞诸儒所纪皆有年众说差玄不同及象日月之明谓之太昊取牺牲以充包厨号包牺后世音谬谓

  • 卷二十·张九成

    <经部,四书类,孟子传钦定四库全书孟子传巻二十宋 张九成 撰孟子曰禹恶防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武王不泄迩不忘逺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余读

  • 卷之二百六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六十五·佚名

    宣统三年。辛亥。冬十月。乙未朔。时享太庙。遣豫亲王懋林恭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  ○遣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纪昀

    酷吏传(臣)等谨按酷吏传秪唐衵金史有之五代宋辽元诸史中并无其传或亦善善从长恶恶从短之意兹仍其阙唐金○唐索元礼 来俊臣【来子珣 周兴 邱神绩】侯思止 王宏义 郭宏霸姚绍之 周利贞 王 旭吉温【罗希奭】崔器毛

  • 九八八 军机处为御制《宋孝宗论》刻于文溯阁碑阴事致盛京将军咨文·佚名

    九八八 军机处为御制《宋孝宗论》刻于文溯阁碑阴事致盛京将军咨文乾隆四十八年六月二十三日办理军机处为咨会事。前准绘图,拟于盛京殿傍立石,恭泐御制《宋孝宗论》,业经面奏奉旨:着刻于文溯阁记之碑阴。钦此。今依碑阴宽

  • 汉纪十四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天汉三年(癸未、前98)·司马光

    汉纪十四 汉武帝天汉三年(癸未,公元前98年) [1]春,二月,王卿有罪自杀,以执金吾杜周为御史大夫。 [1]春季,二月,王卿因罪自杀,汉武帝任命执金吾杜周为御史大夫。 [2]初榷酒酤。 [2]开始实行酒类专卖。 [3]三月,上行幸泰山,修封

  • 第四节 回纥之亡·吕思勉

    回鹘奉诚可汗,以贞元十一年(795年)死。无子,国人立其相骨咄禄。册拜爱滕里逻羽录没密施合胡禄毗伽怀信可汗。骨咄禄本跌氏。少孤,为大首领所养。辩敏材武。当天亲时,数主兵,诸酋尊畏。至是,以药葛罗氏世有功,不敢自名其族。案

  • 江潮·周诒春

    江潮 字山寿。年二十六岁。生于江苏太仓。未婚。初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宣统三年。以官费游美。入理海大学。习矿业工程。民国四年。得矿工程师学位。被选入名某誉学会。得演说比赛第二名奖。民国四年回国。任湖高南

  • 卷十五·张尔岐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郑注句读卷十五济阳张尔岐撰特牲馈食礼第十五【郑目録云特牲馈食之礼谓诸侯之士祭祖祢非天子之士而于五礼属吉礼○注疏本不详他书目次呉氏补之云大戴第七小戴第十三别録第十五疏云案曲礼云大夫以索牛

  • 與李正剛書·欧阳竟无

    學問甚難,漸年七十,始幸溝通。原欲四大德親就商量,乃先弱一個,悼痛何如﹗即漸風燭余生,又豈能久住耶?正法須徹上徹下,融于一貫,不可遺棄何段。史實有窮源竟委之系屬,遺棄或疏略,皆不得教之翔實,即法不如實也。不可拘牽何段,各部皆與

  • 贤劫经卷第七·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千佛兴立品第二十一  尔时喜王菩萨复白佛言。善哉世尊。愿说贤劫诸佛名号。及佛父母佛子侍者。上首圣尊诸弟子等。舍利光明寿命长短。比丘众会法立年数。种姓佛教经法流布。所可度脱诸天人

  • 新华严经论 第二十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一尔时一切宝庄严殿已下至悉过诸天供养之上有八行经。明如来受请入殿以佛自己善根依果出胜诸天无比对分。此明加行会胜位德如佛故。二时兜率天宫中已下至而说颂言有五行半经。明诸天妓乐炽然不息诸天欢

  • 太上说南斗六司延寿度人妙经·佚名

    太上说南斗六司延寿度人妙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北宋初。假托太上老君传授天师账道陵,言醮祀南斗六司延寿消灾之事。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道教经书《五斗经》中之一篇。经文假托太上老君于汉永寿元年

  • 白骷髅·还珠楼主

    《白骷髅》是民国作家还珠楼主所著的一部长篇武侠小说,全书共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