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十九年

(壬辰)二十九年清光緒二十年

春正月

1月1日

○初一日,辛酉。詣孝慕殿,行正朝祭、朝上食、晝茶禮、夕上食。王世子隨詣,行禮。

○御勤政殿,受王世子親上箋文,仍受賀頒赦。以聖壽望五,御極三十年稱慶也。

敎文若曰:寶位拊世仁之運,朝賀以歲之正。璇曆肇大衍之期,元良知年而喜。肆將十行誕告,庸與八方同休。顧予寡躬,承先大業。履極在幼沖之歲,徒仰祖宗貽謨,否德守靈長之基,常念廟社丕責。天心可畏,抑將命哲命年歟?民事多艱,庶無咨寒咨暑者。念周學之就日,恐未緝熙于光。膺箕福之斂時,曷云敷錫厥庶?澟乎淵氷之若涉,居然歲月之滋多。仰魯聖知命之年,以其數則先甲,稽虞帝登庸之位,于斯時而適丁。日月升恒,何待頌禱之美?春秋鼎盛,蓋貴德澤之施,迺者震極之章。遽有晉號之請,前星依於壽曜,喜見鳳曆之漸新,少海深於孝源。願擧龜冊之賁顯,縱有先朝之晠禮,顧何敢於比觀?矧在亮陰之宅憂,固不可以豐豫,初諭批而予意已悉。荐陳疏而睿誠冞深,謂臣民擧皆同情,有難終拂。念皇天所以篤祜,固宜祗承。考舊典可行則行,容有切懇,在今時非禮之禮,心豈自安?式表輸衷而籲庭,只許志喜而獻篚,謙挹之義自在,允矣我家之所相傳。泰侈之誡斯存,莫曰此擧之猶未盡。粤自御寶位而兢業,式至今辰,必欲致瑤牒而揄揚,豈無他日?爰擧上下告布之典,庸答中外歡忭之。心律管噓三陽之和,天地煦嫗,瑞蓂開一歲之首,品類昭蘇,八域共熙,率舊章而赦過宥罪。一人有慶,布新令而推惠施恩,自本月一日昧爽以前,雜犯死罪以下,咸宥除之。於戲!雨露涵濡而物生,神人悅豫而瑞至,敎化流於金膏玉燭。萬姓之仁壽共躋,治德著於景星卿雲,百工之歌頌載播。故玆敎示,想宜知悉。

〈藝文提學李承五製〉

○御乾淸宮,接見法國公使로세、日本公使梶山鼎介。

○敎曰:「今日,卽元朝也。令都承旨雲峴宮問候以來。」

○頒賜老人衣資食物。

○下勸農綸音于八道五都。

○敎曰:「扈衛廳之當初制置,意非徒然。而年前權屬于他司,亦甚無謂。自今依舊例復設。」

○東宮上箋文表裏時侍講院師以下、陳賀時東宮坐堂受賀時各差備以下,施賞有差。禮房承旨閔泳國、宣敎官朴箕陽、宣箋官徐相耆、李敬夏、左通禮趙鍾雲、右通禮李友會、禮貌官金永悳、相禮沈九澤,竝加資。

○命今番慶科以別試磨鍊。因禮曹啓也。

○以任善準爲成均館大司成,宋鍾億爲侍講院兼文學。

1月2日

○初二日。以尹命燮爲吏曹參議,閔泳琦爲正郞,金翰濟爲侍講院司書。

1月5日

○初五日。命各道徒流案中權弘鎰等九十一人減等定配,金榮順等七百九十九人放。

1月6日

○初六日。詣孝慕殿,行春享大祭,仍行晝茶禮。

1月7日

○初七日。以趙敬夏爲判義禁府事。

1月9日

○初九日。御勤政殿,王世子侍座,行館學儒生應製。賦,幼學林應喆、金駿漢,竝直赴殿試。

1月10日

○初十日。以金洛鉉爲吏曹參判,金九鉉爲刑曹判書,鄭駿和爲工曹判書,李圭泰爲全羅右道水軍節度使。

1月12日

○十二日。以李命宰爲司憲府大司憲,金永典爲司諫院大司諫。

1月13日

○十三日。御勤政殿,王世子侍座,行人日製。

1月15日

○十五日。詣孝慕殿,行望祭。仍行朝上食、晝茶禮、夕上食。王世子隨詣,行禮。

1月16日

○十六日。領議政沈舜澤疏辭相職。賜批不許。

1月17日

○十七日。以鄭泰好爲判義禁府事,尋遞,以李寅應代之。以閔敬鎬爲漢城府判尹,尋遞,以李裕寅代之。

○戶曹以「義和君第宅折受供上等節,令該曹照例擧行事,命下矣。田庄價銀子二千兩,依定式輸送,而第宅價則旣無法典定式,故依公主、翁主房近例,銀子一千五百三十兩輸送。田庄未備前需用次,本曹太一百石,宣惠廳米一百石,限五年亦爲輸送」啓。敎曰:「銀子以代錢,輸送。」又啓:「王子、翁主房免稅,爲八百結,而其中二百結,以元結無土劃送,六百結,以本房買得田土,或量外加耕有土者免稅矣。今此義和君房免稅二百結,以元結劃送,待本房望呈擧行何如?」敎曰:「二百結,依例,以元結無土劃送。有土六百結田土買得間,以無土劃送。」

1月18日

○十八日。領議政沈舜澤再疏,辭相職。賜批勉副。

○拜鄭範朝爲議政府右議政。

○諭右議政鄭範朝,曰:「卿之調閒西樞,亦旣經歲矣。以予耿耿于卿,而推見卿眷眷于予也。卿豈忍暫因去位,遂爾忘情於匡濟之事乎?予所以期竚而顒望者,始不淺鮮也。而向未及略展蘊抱,旋卽辭去,予之悵缺,曾果何如?而卿之欲答予者,其果止是而已乎?今者復拜,意非徒然,卿須勿事巽讓之美,亟起簉朝。」

○以沈舜澤爲判中樞府事,金洛鉉爲司憲府大司憲,曺寅承爲吏曹參判,張錫龍爲工曹判書,朴箕陽爲成均館大司成,閔種默爲藝文館提學,金晩秀爲侍講院兼弼善,洪鍾榮爲兼司書,閔衡植爲兼說書。

1月20日

○二十日。御勤政殿,行日次儒生殿講。

1月21日

○二十一日。右議政鄭範朝疏,辭相職。批曰:「予之知卿之深,卿之愛予之誠,可以一言而相喩,無待乎致有往復。只謂卿蹶然駕屨,方且虛竚矣,及見巽章之來,不覺愕胎失圖。顧今朝綱之日弛,國計之日絀,民憂之日棘,俗習趨尙之日卑日渝,果如卿疏所云。而苟其宏謨碩畫,思補予不逮,紓予憂勤,則捨卿伊誰?卿且思之。巖廊事業,自是卿家相傳之衣鉢,績勩聲望之照暎簡策,赫赫相承,予所以期詡之重,而佇待乎卿者,夫豈淺尠?而卿所以欲繩武而圖效於予者,亦豈後於人也?況今之時是何等時也?決不可曠拖暇豫,勿復固讓,卽起膺命,以副如渴之望。」

1月22日

○二十二日。再諭右議政鄭範朝。

1月23日

○二十三日。以丁理燮爲司諫院大司諫。

1月24日

○二十四日。右議政鄭範朝再疏,辭職。賜批敦勉。

○以李根命爲司憲府大司憲,曺寅承爲司諫院大司諫,沈九澤爲成均館大司成。

1月25日

○二十五日。三諭右議政鄭範朝。

○以趙臣熙爲吏曹參判,鄭海崙爲工曹判書,閔恒植爲弘文館修撰。恒植,中批也。

○特除沈耕澤爲工曹參議。

1月26日

○二十六日。御勤政殿,王世子侍座,行春到記。講,幼學玄錫泰,賦,生員尹悳榮。竝直赴殿試。

1月27日

○二十七日。以金奭鎭爲統禦使,金文鉉爲廣州府留守,洪淳馨爲開城府留守。

○都政:以權膺善爲司憲府大司憲,徐相耆爲司諫院大司諫,李萬敎爲吏曹參議,李僖魯爲禮曹判書,申獻求爲刑曹判書,李敦夏爲議政府右參贊,李敎獻爲漢城府判尹,金裕成爲成均館大司成,吳正善爲全羅道兵馬節度使,趙存禹爲黃海道兵馬節度使,李庠珪爲忠淸道水軍節度使,趙羲謙爲黃海道水軍節度使。

1月29日

○二十九日。詣勤政殿,親傳宗廟山陵景慕宮朔祭穆陵忌辰祭香祝。

○召見時原任大臣及禮堂。敎曰:「今日與卿等,有典禮之相議矣。惟我宣祖,昔値陽九之會,八載板蕩,宗社危如一髮,而神武赫然,廓淸區宇,再造我家邦,以垂我萬億年無窮之基。功烈之盛,卓越乎殷宗、周宣。於戲之思,百世不忘。夫欲象重恢之大業,範鏤金玉,曷足以形容萬一?而今年乃龍蛇之舊甲五回,予小子遹追曠感,尤有倍於他年。欲於今年,追上尊號,將以少伸愴慕之忱誠矣。卿等之意何如?」判府事沈舜澤曰:「惟我宣祖大王重恢大業,巍乎蕩乎,豐功崇烈,垂百世而愈有光焉。榛莾開濟,苞桑鞏固,以啓我國家山礪河帶無疆之基。凡我東方臣民,休養生息於昇平雨露之中,式至于今日者,皆我宣祖賜也。猗歟!盛矣。夫所以闡揚之節,鏤玉之策,汗靑之簡,雖充廣廈而載百車,猶未可以模畫萬一矣。今年乃龍蛇舊甲之五回,而以我殿下奉先思孝之聖衷,緬念速往昔再造之日,是有追隆之晟擧,臣等不勝欽仰攢頌矣。」判府事金弘集曰:「惟我宣祖大王中興大業,卓越千古,鞏固維持,三百年于玆矣。在宥時所上尊號,形容功烈,靡不包涵,而今我殿下,慕先興感,禮因義起,乃於舊紀重回之日,有此賁典追擧之敎。臣竊欽頌萬萬,惟願明旨之亟降焉。」領敦寧金炳始曰:「惟我宣祖大王戡難定邦,重恢大業,鴻功盛烈,垂于萬世,闡揚徽美,無以加隆,而以是年有是擧,尤以仰殿下遹追之聖衷,臣不勝欽頌攢祝矣。」右議政鄭範朝曰:「洪惟我宣祖大王允文允武,卓越百王,用再造我邦家,奠安磐泰,式至今休,德莫盛焉,功莫高焉。今承聖敎,値龍年之載週,闡駿烈而彌光,慕切曠感,禮緣義起,此誠晟典也。臣不勝欽誦攢祝之忱,伏願亟降明旨焉。」敎曰:「向於壬申歲,追上尊號于我太祖、太宗,是禮也。爰稽我肅廟朝已行之典,亦不爲無據。而惟我宣祖重恢之功,同符於創業之日,則今年之禮,又不可缺。而兩聖后贊治之化,彌久愈光,曠感追慕,亦宜竝擧闡揚之禮矣。」舜澤曰:「粤在壬申之禮,旣有彝規之可稽,則今年之禮,又確有援據矣。夫中興之功,與創業之難,相爲表裏,而兩聖后竝進顯冊之禮,尤以仰是擧之允愜典,則可以爲萬世法矣。伏願亟下成命,以爲擧行焉。」敎曰:「今此典禮莫重,不可無文衡矣。」舜澤曰:「壬申議號時,文衡,亦果新差矣。」

○敎曰:「洪惟我宣祖大王神武天縱,功業豐盛,廓氛祲於八年之間,扶宗社於一髮之危,再奠磐泰,以鞏我萬億年丕丕基。凡我東方臣民,於戲之思,百世不忘。今年乃重恢舊甲之五回也。予小子遹追愴慕,尤有倍於他年。而亦我兩聖后助深洪猷,備經艱危,光大之化,千秋有辭。今此追隆之禮,詢議於大臣禮堂,而一辭僉同,非敢曰闡揚聖功,庶幾爲少伸微忱矣。宣祖大王、懿仁王后、仁穆王后,追上尊號。設都監擧行。」

○經筵官金洛鉉卒。敎曰:「金山林純粹之學,篤至之行,予所以期致經席,而今焉已矣,愴盡曷喩?葬前遣地方官致祭。喪需,令本道從厚輸送。」

○以金炳始爲追上尊號都監都提調,鄭海崙、李僖魯、朴定陽爲提調。

○以金炳始爲扈衛大將,京畿監司韓章錫爲大提學,金永悳爲弘文館副提學。

○命新除文衡仍帶藩任。

二月

2月1日

○初一日,庚寅。詣孝慕殿,行朔祭、晝茶禮。

2月3日

○初三日。敎曰:「今日府大夫人晬辰,令都承旨問候以來。」

2月4日

○初四日。御乾淸宮,接見法國公使。歸國也。

○以趙秉益爲成均館大司成。

○議政府啓:「卽見忠淸監司趙秉式狀啓,則『因暗行御史移文,海美縣監尹亨大貪虐不法,贓犯狼藉,爲先封庫罷黜。而該縣監,三朔居官,一念征利,許多侵討,聽聞駭瞠。故別定査官。先爲現露者,爲二萬九千一百金之多,似此無憚無饜之類,合施重勘。討索之錢,斷當徵捧,還給該民事,請令廟堂稟處』矣。現帶近民之官,罔念分憂之責,掊克剝割,無所不至。闔境繹騷,聽聞喧騰,持斧之行,先已封庫,按藩之臣,又此臚啓。蓋其在任,不過數月,贓犯之數,若是夥然,哀彼殘氓,其何以保産而奠居乎?駭惋之極,不欲索言。該守令有難遲,待繡啓後處之。令該府拿問重勘,侵奪之錢,這這徵捧,還給各該民人。挾雜助虐之類,令道臣按法刑配,形止竝卽登聞事,分付何如?」允之。

2月5日

○初五日。以徐正淳爲司憲府大司憲,柳芝榮爲司諫院大司諫。

2月6日

○初六日。召見回還別使〈正使徐正淳、副使趙東萬、書狀官李範贊〉。復命也。

2月8日

○初八日。命時原任大臣、奉朝賀、宗親、時原任閣臣、賓客、內外衙門堂郞、宗正卿、六曹、兩司長官、二品以上承、史、玉堂、春桂坊,賜饌。以王世子誕辰也。

○設館學儒生應製于勤政殿。賦,幼學蔡基善、金鶴秀、林廷默,竝直赴殿試。

○特放輕囚。

2月9日

○初九日。議政府啓:「卽見黃海監司李耕稙所報,則『海州府靑山等九坊,自癸未創開鉛店,畎畝掘坎,廢棄田畓,合爲一千二百七十二結三十七負八束。白地徵稅,流離相繼,餘存之民,亦至莫保。依松禾例減稅』爲辭矣。近來鑛採之許多爲弊,已有傳聞之狼藉。而可惜沃衍之壤,遂成深窅之坑,民情愁嗷,責徵無處。此係幽隱,合存矜念。且有他邑巳施之例,特許三年蠲稅,而國結本有攸重,勸起不容少忽,營邑爛商董飭,期圖漸次耕墾事,行會何如?」允之。

2月10日

○初十日。詣勤政殿,王世子侍座,行日次儒生殿講。以製代講。賦,進士徐泰煥,表,進士鄭寅衡,竝直赴殿試。

○議政府啓:「年前巨文鎭創設之初,長興地平日島、生日島,移付該鎭。鎭樣有賴,瞭察可恃,而原定徭役外,無他貽弊。流民漸次還集,荒土復就墾闢,庶有息肩之望矣。自夫還屬該邑之後,吏隷之逞憾肆虐,較昔愈甚,妄做諸般名目,勤斂罔有限節,哀彼無告,荷擔相續,抱狀叫冤,誠爲矜憐。此而荏苒捱過,其將空虛乃已,上項平日、生日兩島帳籍,還屬巨文鎭,以爲鎭與島俱便之方。且羅州界八禽島,逖矣窮嶼也。鮮少居氓,無異鶉衣鵠形,因其本牧官屬之百端侵困,蕩析彷徨,靡所依泊,以此控籲,厥惟久矣。旣有隣島可援之例,八禽島帳籍,移屬海南縣,使之安堵資生事,分付何如?」允之。又啓:「今番都目政事中,自九十七度至一百二度,勿爲頒布,頒諸朝紙矣。此卽銓官所不知,而執吏輩之從中作奸云。紀綱雖曰掃地,變怪胡至此極?印信之僞造,係是極律,則況此許多政目之僞造頒布者乎?憤惋之極,寧欲無言。該吏之按法施律,不容少緩,而必非一吏之所爲,亟令秋曹嚴覈得情,分首從啓稟酌處。雖以銓官〈吏曹判書金聲根、參判趙臣熙〉言之,苟能操飭,豈受欺蔽?竝施譴罷之典何如?」敎曰:「下習之無嚴無憚,胡至於此?極爲痛惋,寧欲無言。罪係罔赦,宜自廟堂飭令攸司,鉤覈照律。而旣曰銓官所不知,則今此論罷,亦隨事規警之意乎?所請依施。」

2月12日

○十二日。以吳俊泳爲吏曹判書,尋遞,以李承五代。以曺寅承爲參判,李珪永爲漢城府判尹,李仁植爲全羅道兵馬節度使。

2月13日

○十三日。賓廳啓:「宣祖大王追上尊號望:『景命神曆弘功隆業』;懿仁王后追上尊號望:『敬穆』;仁穆王后追上尊號望:『正肅』。

2月14日

○十四日。追上尊號都監,宣祖大王玉冊文製述官沈舜澤,書寫官李裕承,樂章文製述官金永壽,金寶篆文書寫官金弘集,懿仁王后玉冊文製述官鄭範朝,書寫官朴定陽,樂章文製述官閔泳韶,金寶篆文書寫官趙秉世,仁穆王后玉冊文製述官韓章錫,書寫官趙秉鎬,樂章文製述官鄭基會,金寶篆文書寫官閔泳商,啓差。

2月15日

○十五日。詣孝慕殿,行望祭、晝茶禮。

○以洪鍾大爲司憲府大司憲,丁理燮爲司諫院大司諫。

2月17日

○十七日。時原任大臣〈判府事沈舜澤、金弘集、趙秉世、右議政鄭範朝〉聯箚。略:「我宣祖大王中興大業,卓越百王,亦我兩聖后贊洽齊徽,功德茂焉。今於五壬之載回,誕行加隆之賁,儀于以泥金鏤玉,闡駿烈而熙鴻號,煌煌乎鉅典矣。而太室冊寶親上,旣有成命,以我殿下追遠之誠。凡係節文,必欲躬親,。臣等固不勝欽仰萬萬。而謹稽先朝故事,諒闇中未得親上冊寶,誠爲禮制有拘,裁量經權而攝行者也。臣等區區之見,不容泯默,玆敢聯牘仰控,幸垂鑑裁,仍命攝儀焉。」批曰:「情事,雖甚悵觖,禮制亦自有拘。上冊寶之節,當攝行矣。」

○敎曰:「纔有大臣聯箚之批矣,追上尊號冊寶,王世子攝上磨鍊。」又敎曰:「來四月初七日,當詣太廟展謁。上冊寶時,當親奉審矣。」

2月20日

○二十日。以張錫龍爲司憲府大司憲,權榮洙爲司諫院大司諫,趙秉稷爲刑曹判書,李裕寅爲漢城府判尹。

2月25日

○二十五日。時原任大臣〈判府事沈舜澤、金弘集、趙秉世右議政鄭範朝〉聯箚。略:「伏惟聖孝,莫先於愼嗇,臣分,莫謹於保護。第今閭里不淨,道塗難修,況此雪風寒峭之候,是豈觸冒勞動之時乎?或致受損有欠節宣,則以慈聖平昔惟憂之念,豈無眷戀於冥冥之中乎?愚忱所激,冒悚申籲,伏願亟寢山陵幸行之命,以副群下之望焉。」批曰:「今年乃三霜載週之年也。予小子孺慕之私,尤有倍於他時,而迄未展誠,予心懇迫,果何如哉?卿等亦當有諒會,而亦不無斟量,不得已勉從。卿等其諒之。」

○敎曰:「纔有大臣聯箚之批矣。幸行,來三月十三日爲之。」

○議政府啓:「頃因湖南年分狀啓,舊陳中二千五百結執稅之意,覈啓行會矣。卽見該道臣閔正植狀啓,則『備陳無處責稅之狀,執稅一款,特許勿施事,更令廟堂稟處』矣。各年川浦,非曰不然,而泥生還起,亦理之常也。一入災傷,墾闢無期,甚非重壤賦之意,所以有拈數執稅之行會矣。今玆道啓,如是切至,民隱攸關,合存矜恤。依狀辭特令還寢,而營與邑築底董察,申飭勸墾,以圖復總事,分付何如?」允之。

2月26日

○二十六日。敎曰:「幸行,今旣退定,統禦營兵丁,來三月初十日入城之意,下諭于統禦使。」

2月27日

○二十七日。以鄭寅學爲司憲府大司憲,朴永斗爲司諫院大司諫,趙秉鎬爲禮曹判書,金商圭爲吏曹參判,鄭誾朝爲參議,李僖魯爲漢城府判尹。

2月28日

○二十八日。以徐正淳爲弘文館提學,閔致一爲全羅道兵馬節度使。

2月29日

○二十九日。召對。

○王世子詣景武臺,行大報壇祭受誓戒。

三月

3月1日

○初一日,己未。詣孝慕殿。行朔祭,仍行晝茶禮。

3月2日

○初二日。議政府啓:「卽見全羅道均田官金昌錫啓本,則以爲:『陳地之已墾者,限三年許民自耕,而金堤等七邑陳田,尙多未墾。流亡結合三千七百四十四結二負一束,竝爲蠲蕩,新墾之民各項雜役,亦爲勿侵事,請令廟堂稟處』矣。陳荒之土,旣漸墾起,流亡之結亦施顧恤,實是均田之政也。特許限五年停稅,這這査櫛,期令復總,而新墾地之民役,爲除給之意,另飭行會何如?」允之。

3月3日

○初三日。政院啓:「副正字李根輔,以其副擬於安衡鎭注望,謂有不稱,捉去院隷,亂施酷刑。注望排擬,初非院隷所知,雖下隷之微,傳命擧行,所重自別,而私庭施刑,擧措駭悖。事體所在,亦關後弊,不可尋常處之。所當重勘,何以爲之,取稟。」敎曰:「雖曰貿昧,獨不念事體乎?擧措不啻駭悖,法紀以之隳損,此不可尋常處之。施以島配之典。」

○行都承旨趙同熙等聯疏。略:「以副正字李根輔擧措駭悖,不容泯默,冒陳院啓,恭俟處分。卽聞伊日被打之院隷竟至不救,諸隷擧懷冤鬱,爲其抵法,恐失李家之奴,成群往捉。而有一蓬頭人,拔劍揮打,被傷幾殊者,爲二名耳。畢竟蓬頭人捉致漏院,來訴臣等,故到底査覈,則始知被捉人之爲別軍職李根英,而其父亦被混打云矣。臣等聞極駭惋,嚴飭卽還。而雖以院隷言之,人命代償,自有當律,不俟處置,做出無前變怪,寧欲無言。而亦豈料身爲朝官,蓬頭揮劍也哉?使院隷被刑於私庭,卽臣等之巽劣也。有院隷法外之擧,亦臣等之不飭之失也。伏乞聖明,遞斥臣等,以昭法綱焉。」批曰:「愈聞,其可驚事愕。紀綱之蔑如,胡至於此?由前由後,俱係變怪,卿等之有此疏引,視本事猶是聞漫矣。」

○議政府啓:「今於副正字李根輔事,誠不勝駭愕矣。擧措,極其乖悖,轉生層折,至有院隷之成群作鬧,自底罔赦之罪。今日國綱,胡至此極?李根輔纔有島配處分,而事係命案,亟付攸司,俾得如法議讞。李根英,身爲朝官,揮劍傷人,何其悖惡?此不可尋常處之,令王府拿覈嚴勘。至於院隷輩,則不念法意,惟懷憤恨,縛曳朝官,尤是犯分蔑法之大者也。痛惋之極,寧欲無言。其時作拏之漢,竝出付秋曹,嚴覈分首從照律處之。雖以喉院言之,苟能操飭得宜,豈至此無前之變乎?事體所在,有難參恕,都承旨與其時在院承旨,竝施譴罷之典何如?」允之。

3月4日

○初四日。以吳衡根爲侍講院兼說書。

3月5日

○初五日。召見時原任大臣。判府事沈舜澤曰:「宣祖大王、懿仁王后、仁穆王后追上尊號玉冊,王世子攝上,旣有成命矣。『謹奉冊寶』上,當有措辭,而臣謹稽英祖庚申孝宗大王追上尊號、壬辰顯宗大王追上尊號、癸酉肅宗大王追上尊號玉冊,皆大臣攝上,而『謹奉冊寶』上,皆有『謹遣臣某官某』之文。哲宗丁巳及戊午純祖大王追上尊號,亦皆大臣攝上,而『謹奉冊寶』上,有『爰命使臣』之文。而今番節文,至敬至愼,伏願詢議於大臣、禮堂,博採而裁允焉。」敎曰:「此果何以則爲可乎?」右議政鄭範朝曰:「今此王世子攝上,卽初有之盛擧,欣忭萬萬。而玉冊中措辭,雖無可援之例,東宮攝享時祝式,似可以傍照矣。」敎曰:「謹遣爰命,其例不一,且謹奉冊寶追上云云,謹上冊寶追上云云,此亦不一。而若曰謹上,則上字爲疊,若曰謹遣而謹奉,則謹字爲疊,何以則爲好?」舜澤曰:「在昔則謹遣臣某官某直書姓名矣。英廟朝以爰命使臣定式,不書某官某。爲慮臨時或改也。」範朝曰:「謹遣似尤重於爰命,故多用謹遣。而此則未詳始於何時,謹遣云,則當曰奉冊寶,不宜疊書謹字矣。」敎曰:「不必詢問,以謹遣王世子臣奉冊寶追上尊號書之可也。」又敎曰:「大報壇祭享,今當再造之舊紀,而旣不得親行。故以王世子攝行磨鍊矣。祝式,當何如?」範朝曰:「皇壇攝行,六十餘年後初有也。祝式有親祭祝二十四句,有攝行祝二句,此是列朝連行之祝式。而純祖丙戌王世子攝行時,故相臣沈象奎,以攝行祝中牲醴庶品四字,改以牲幣醴齊粢盛庶品八字,依太廟親行祝,一體用之之例,筵奏定式,至今遵用矣。此是罕例,故聞自政院入稟矣。」敎曰:「此無文任撰進之例乎?」舜澤曰:「以此祝式,自昔至今遵用,而無文任牌招之例矣。」敎曰:「皇壇儀祝式,三十句,而或有增減之時。所以香室祝式,減定爲二十四句,而往在甲申,異於他年,亦添二句矣。今以攝行祝用之,則二句雖少,不須較也。今年攝享之意義,無所表顯,親祭祝則詳載壬辰年事實,以此用之爲宜矣。」舜澤曰:「二句祝,果無表顯之義矣。惟在自上處分矣。」範朝曰:「攝行祝,年年例用者也,無以表遇今年攝行之義也。今承下敎,惟在處分之如何矣。」敎曰:「以親祭祝書之可也。」

3月7日

○初七日。王世子攝行皇壇春享。

○皇壇春享攝行時陪從春桂坊及諸享官各差備以下,施賞有差。贊儀使李正魯、壇上執禮李冑榮、壇下執禮閔泳柱、禮貌官閔宗植、相禮金晩秀、第二位大祝徐相集、執尊李南珪,竝加資。

○以李正魯爲工曹判書,金晩秀爲成均館大司成,閔泳琦爲弘文館典翰,閔衡植爲侍講院兼弼善。

3月8日

○初八日。御景武臺,王世子侍座,行參班儒生應製。詩,幼學宋觀憲、進士宋奎憲,直赴殿試。

○召見慶尙道暗行御史金思轍。因書啓,罪左兵使李敏兢、昌寧前前縣監沈能肯、開寧前縣監李秉翼、咸昌前縣監申台善、盈德前前縣令黃夔仁、義城前縣令金胤鉉、省峴前察訪崔麟休、黃山前察訪金弼鉉等,淸河前縣監趙元植、安奇前察訪洪成潤,裒施陞敍,中軍安潤明,加資。

3月9日

○初九日。詣孝慕殿,行寒食祭。仍行別茶禮。

○以金晩植爲刑曹判書,張錫龍爲漢城府判尹。

3月10日

○初十日。命春川留守閔斗鎬,特加一瓜仍任。以大臣筵奏也。

○議政府啓:「卽聞咸興亂民輩,成群作鬧,至於戕害人命。近來紀綱頹弛,外邑民擾,比比有之,而豈料豐沛之鄕,有此駭悖之擧乎?痛歎之極,寧欲無言。旣有傳說之狼藉,則不可以塗聽置之。漢城少尹李建昌,按覈使差下,不日下送,亂民情節,卽速究覈登聞。而按察之地,苟能克盡懷保,必無此變。該監司李源逸,請先施譴罷之典何如?」允之。仍敎曰:「動輒起鬧,此何民習?旣犯分矣,蔑法矣,寧不痛歎。況朝家所以眷顧,自異於他省,乃有駭悖之聞,豈勝驚惋,而亦豈無變之所由?按覈使促發,到底嚴査,卽速登聞事,分付。」

3月11日

○十一日。御景武臺,王世子侍座,行館學儒生應製。賦,幼學梁在八、洪正憙、劉中植,竝直赴殿試。

○以南廷哲爲漢城府判尹。

3月12日

○十二日。以閔泳駿爲判義禁府事,尹定求爲成均館大司成。

○特放輕囚。

3月13日

○十三日。詣綏陵、山陵,親祭,行朝上食、晝茶禮、夕上食。仍詣景陵,展謁。

○敎曰:「追闡之禮將行,而象設入望,尤切感慕之忱。穆陵遣大臣,奉審以來。」

○綏陵、山陵親祭時亞獻官以下,施賞有差。

3月14日

○十四日。召對。

○敎曰:「設科取士,將所以蒐羅剔抉,需用爲國之楨榦者也。近來流弊浸滋,到于今而極矣。赴擧者,專事於干謁,未必利其器而蓄其銳。有司者,惟意於物色,奚暇拔其尤而得其雋?隨以士趨不靖,試體漸壤,其何以作成人才乎?前此提飭,亦巳屢矣。而視同文具,漫不警省,不勝痛駭。今番又或有如前之弊,則有司與擧子,竝當按法嚴勘,斷不容貸。其各惕念對揚事,另加操飭於別試試官。」

○以金炳翊爲司憲府大司憲,尹吉求爲司諫院大司諫,李敦夏爲漢城府判尹。

3月15日

○十五日。詣孝墓殿,行望祭、晝茶禮。

○召對。

○以趙文永爲司憲府大司憲。

3月17日

○十七日。王世子繼講冊子,以《詩傳》磨鍊。因侍講院啓本,收議于諸賓客後,有是命。

3月18日

○十八日。議政府啓:「以戢盜事,筵飭、廟啓,不啻截嚴,而一向熾蔓,城闉咫尺,放火家舍,戕害人命。輩穀之下,猶復如此,鄕外聽聞,又當如何?以畿內言之,高陽、坡州、振威、龍仁,尤有甚焉。道路梗阻,傳舍空虛,徒黨寔繁,譏捕無聞。內而捕廳,外而方伯守令,苟能嚴飭,多發校卒,築底詗察,則豈至潛滋?言念及此,極爲寒心,左右捕將,京畿監司,先施重推之典。其禁止之方,不得不另立規制。而摘發之要,無過五家作統。互相糾察,使無恒之類,不得接踵,則從何以盤結嘯聚乎?蓋統五之法,人存政擧然後,可以責成矣。無論某邑,警在境內,輒罪其官,以考勤慢,亦爲董飭之方。先自四邑,勿許曠官,隨機設策,期於廓淸。而另飭之後,復或如前,該地方官,令道臣論啓拿問。竝以此意,申飭左右捕廳及畿營諸道五都何如?」允之。仍敎曰:「聽聞若是狼藉,爲地方官者,獨不聞之乎?袖手傍觀,若了無關涉者然,抑何故也?此由於法之不立,四邑守令,竝令王府,拿問嚴勘。」

3月19日

○十九日。召對。

3月20日

○二十日。敎曰:「統制使閔炯植,嶺南礦務會辦差下,道內各礦,使之句管。」

○以李正魯爲禮曹判書,吳㝡善爲工曹判書,趙秉鎬爲議政府右參贊,李承五爲判義禁府事,徐正淳爲咸鏡道觀察使,金東韻爲全羅道兵馬節度使。

○敎曰:「纔有畿邑四倅拿勘之命,而詗捕迨此爲急,曠務亦所當念。竝令姑爲戴罪擧行,俾各惕念對揚,復或如前,事出境內而不之禁戢者,道伯隨卽論啓,亦勿尋常許由事,自廟堂一體關飭於各道。」

3月21日

○二十一日。召見統禦使金奭鎭。辭陛也。

○命陞聞慶縣爲都護府,守城將改爲管城將。以內務府因前統禦使朴齊寬疏請,覆啓也。

3月22日

○二十二日。御景武臺,行三日製。賦,幼學閔丙星,直赴殿試。

3月24日

○二十四日。召對。

○敎曰:「育英公院學徒肄習,漸有成效。敎師房巨,實心訓譯,多年著勞,深爲嘉尙。不可無示意之擧,特授戶曹參議銜。美國人毛時,承辦紐約商務已周歲矣。於本國事,實心效勞,深用嘉尙。不可無示意之擧,特授通政階。」

3月25日

○二十五日。召對。

3月26日

○二十六日。御景武臺,行館學儒生應製。賦,幼學玄東健梁燾鈺、崔禹洛,竝直赴殿試。

○敎曰:「削科人朴永駱、鄭錫五、趙鍾龍、高永中、黃

猜你喜欢
  卷十五 六国年表第三·司马迁
  志第三 历下·沈约
  列传第二 文惠太子·萧子显
  卷五十五·志第二十二·柯劭忞
  平定三逆方略卷五·佚名
  本语卷二·高拱
  穆宗庄皇帝实录序·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佚名
  密王朱友伦传·薛居正
  和凝传·欧阳修
  朱鸿谟传·张廷玉
  刑法七·徐松
  梁廷美·周诒春
  二十一年·佚名
  二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浚·唐圭璋

      浚字德远,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生于哲宗绍圣四年(1097),徽宗时进士。建炎三年(1129)知枢密院事,力主抗金,为川陕宣抚处置使。绍兴四年(1134)再任枢密。次年为相,重用岳飞、韩世忠。会秦桧力主和议,贬徙永州。绍兴三十一年(1161

  • 卷四十九·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四十九目録【起七十六字至七十八字】风入松【又一体】利登虞集张翥【二首】吴子孝文徵明【五首】陆深沈麖祝英台近【又一体】苏轼吕渭老赵长卿辛弃疾程

  • 卷八十三·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八十三 宋 陆游 撰 病起杂言 国不可以无菑眚身不可以无疢疾无菑之国乱或更速无疾之身死或无日昆夷玁狁无害於周之王辟土富国无救於隋之亡壮夫一卧多不起速死未必皆羸尫古来恶疾弃空谷往往

  • 卷三十二·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三十二嘉善曹庭栋编芸隠诗集施枢字知言号芸隠浮玉人绍定初累举不第从辟入呉摄庾台幕往来锦溪间富吟咏自为序云余萍泛不羁每多感赋至市桥见月之句若有解悟暇日故箧得可意者百篇题曰芸隠勌游

  • 外集卷十·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外集卷十行旅述行赋【有序        汉】蔡 邕延熹二年秋霖雨逾月是时梁冀新诛而徐璜左悺五侯擅贵于其处又起显明苑于城西人徒冻饿不得其命者甚众白马令李云以直言死鸿胪陈君以救云抵

  • 卷一百二十四·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二十四城郭类五言古晩登三山还望京邑    【齐】谢 朓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滛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

  • 陈玉兰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陈玉兰,王驾之妻,生平不详。 寄 夫 陈玉兰 夫戍边关妾在吴, 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 寒到君边衣到无? 陈玉兰诗鉴赏 此诗突出的特色表现在句法上。全诗四句的句法有一个共同处 :每句都包含两层相对或相

  • ●卷十·李攸

      ○宰执拜罢   楚昭辅,太平兴国元年十一月,自右骁卫大将军、判三司副使除检校太保、左骁卫大将军,充枢密使。   柴禹锡,太平兴国七年四月,自如京使除宣徽北院使、副使。雍熙二年,罢为左骁卫将军。   真宗尝幸澶渊,

  • 第六回 失秦土刘世子逃归 移晋祚宋武帝篡位·蔡东藩

      却说司马休之、鲁宗之、韩延之等曾奔投后秦。秦为晋灭,宗之已死,休之等见机先遁,转入北魏,北魏各给官阶,使参军政。休之寻卒,子文思及鲁轨等,遂为魏臣。刘裕大索不获,只好罢休。晋廷已遣琅琊王司马德文,与司空王恢之,先后

  •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一下·袁枢

    宋 袁枢 撰安史之乱三乾元元年官军既克京城宗庙之器及府库资财多散在民间遣使检括颇有烦扰正月乙酉敇尽停之乃命京兆尹李岘安抚坊市 二月丁未上御明鳯门赦天下改元尽免百姓今载租庸复以载为年 安庆绪所署北海节度

  • 后主皇后穆氏传·李延寿

    齐后主的皇后穆氏,名叫邪利,原是斛律皇后随从女婢。她母亲名叫轻霄,本是穆子伦的女婢,后来又转入侍中宋钦道家里,和人私通而生下穆氏,也不知该姓什么,有人说她就是宋钦道的女儿。  穆氏小字黄花,后改字为舍利。宋钦道的老婆

  • 卷四十七·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四十七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宋高宗时中书舍人胡安国上时政论曰臣闻保国必先定计定计必先建都建都择地必先设险设险分土必先遵制制国以守必先恤民

  • 第一章 满人当权·辜鸿铭

    位于帝国首都的翰林院是中国的牛津,整个帝国的知识分子精英都在那里,此地因而堪称知识精英荟萃的宝地。这个翰林院,正是我所说的&ldquo;中国牛津运动&rdquo;的策源地和总部。对于那些参与、坚持这场运动的年轻翰林们,我们

  • 卷一○○·邱濬

    △慎刑憲 ▲總論製刑之義(上) 《易》:噬(齧也)嗑(合也),亨,利用獄。 程頤曰:“口中有物,則隔其上下不得嗑,必齧之則得嗑,故為噬嗑。聖人以卦之象推之於天下之事,在口則為有物隔而不得合,在天下則為有強梗或讒邪

  • 大学衍义卷三十·真德秀

    诚意正心之要二崇敬畏规警箴诫之助大学曰汤之盘铭【盘沐浴之盘也铭者名其器以自警之辞】曰茍日新【茍诚也】日日新又日新朱熹说已见大学或问践阼篇【大戴礼篇名】武王践阼三日受丹书于太公惕若恐惧而为戒书于席之四端

  • 卷一  通礼·颜元

    【此篇所著,皆所谓有家日用之常礼,不可一日而不修者。】祠堂【议就四龛,当以高祖考妣居中,而曾祖考三龛以昭穆分列于侧后。考古礼官师祭二世。今世王制亦云士民祭二世,品官方许祭四世。宋儒所谓虽善不尊,况并列四龛,制亦不善

  • 生命之研究·太虚

      宇宙间形形色色,变化万千,要其指归,无非有生命与无生命两种现象而已耳。观夫山木之欣欣向荣,江水之滔滔东下,就其表面论之,固似有长大变化之能力存乎其中。然吾不以水木为有生命现象,吾之所谓为有完全生命现象者,厥为人类

  • 悟道录·刘一明

    余于斯道,向慕有年,而是非邪正终难剖彻。庚午岁,遇拜来中老师,蒙恩指皈正道。于辛未年朝谒各属名山,至甘肃省,访得栖云山悟元老人,续注《周易阐真》诸祖师丹经,及自着《悟道破疑》、《修真辨难》诸书,其精义入神,炳若日星,即往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