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杜重威传

杜重威,他的祖先是朔州人,近世搬家到太原。祖父杜兴,是振武军牙将。父亲杜堆金,服事后唐武皇李克用,担任先锋使。杜重威年少服事后唐明宗李嗣源,从护圣军校升任防州刺史。他的妻子就是后晋高祖石敬瑭的妹妹,被封为宋国大长公主。天福初年,晋高祖命令杜重威在京城掌管禁军,又兼任朝外的舒州刺史。天福二年(937),张从宾挑起祸乱,占据汜水,晋高祖派遣杜重威与侯益领军攻破他,因功被授潞州节度使。杜重威与杨光远迫使范延光在邺城投降,杜重威改任许州节度使,兼任侍卫亲军马步军副指挥使,不久加封同平章事。又不久,调任镇守郓州,迁升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当镇州的安重荣起兵向京城进攻时,高祖命令杜重威抵御他,在宗城打败安重荣。安重荣逃奔据守常山,杜重威旋即又攻克了常山城,砍下安重荣的头送往京城,因此担任成德军节度使,所缴获的安重荣的家财以及常山公有的财物,全部归为己有。晋高祖明知此事但不过问。到镇州后,又加紧搜刮人民,在税收外增加赋贡,境内的人民都深受其苦。

晋少帝即位,与契丹断绝了友好关系,契丹国主连年攻打晋国,杜重威仅仅闭城自守。辖区内的城邑一个接一个被攻陷,一境生灵遭受杀戮,杜重威身为一方大员,不曾派出一兵一卒营救他们。常有敌人骑兵几十人驱赶汉人千万人经过他的城下,如入无人之境,杜重威仅登上城上的矮墙眼睁睁地望着,毫无拦截抢救的意思。开运元年(944)秋天,加封为北面行营招讨使。二年,率领大军攻下泰州、满城、遂城。契丹国主从古北口调回军队,追击晋朝部队,杜重威等人被打得狼狈而回,到阳城,被契丹军队围困。恰逢遇上猛烈的大风,士兵们情绪激愤,符彦卿、张彦泽等带领士兵四面出击,敌军被打得四处逃散,各位将领要追击败敌,杜重威却说:“遇上强敌而能保全性命就是万幸了,还能指望更大的福佑吗!”于是集合部队赶回常山。在这之前,杜重威在州内搜刮钱财,官吏百姓大受其害,人心都怨恨他,再加上境内衰败困乏,十户家庭就有九户空无一人,杜重威因而不想呆在这里,接连向皇上进表请求调回朝廷,不等皇上答应就急忙上路回京,朝廷认为边境重镇,主帅擅自离开,如果有长奔突袭将会失去抵抗防守,但又不能把杜重威怎么样,只是立即让马全节接替他,而将他任命为邺都留守。这时镇州军粮供应不上,派遣殿中监王钦祚到邺州协议购买,杜重威家里有十万多斛粟谷,王钦祚于是登录下来报告朝廷,朝廷用数万匹绢布给杜重威,以抵偿征用粟谷的价值。杜重威大为生气说“:我又不是反叛逆贼,怎么能没收我的粮食呢!”

开运三年(946)冬天,晋少帝诏令杜重威和李守贞等人率领部队攻取瀛州、莫阝州。军队来到瀛州城下,晋军骑兵将领梁汉璋上前与契丹人交战,梁汉璋战死阵前。杜重威立时下令撤回军队,驻扎武强,听说契丹国主南下,于是向西奔赴镇州,到中渡桥时,与契丹部队夹着滹水相对扎营。这时契丹渡河部队已到了栾城,截断了杜重威的后路,军心惶恐不安,杜重威偷偷派人到敌军帅营,暗自表述投降的心意。契丹国主非常高兴,答应让他在中原称帝,杜重威昏庸愚昧,完全相信了契丹国主的话。一天,暗地里埋伏下甲士,召集诸位将领相聚,将投降敌人的主意告诉他们,众将们都感到惊愕,但因为上将既然已经叛变,他们也就俯首听命,于是当即写下投降书,派中门使高勋送往敌人帅营,士兵们卸下战甲放下武器投降,都同声痛哭。这一天,在投降晋军的阵地上出现了大雾。契丹国主让杜重威穿上罪人囚徒所穿的赤色的衣袍到各部队示众,旋即任以守太傅的伪职,仍像以前一样担任邺都留守。

契丹国主到南方去,命令杜重威带领投降的晋军部下一起跟随,已经到了汴京,把投降的晋军驻扎在陈桥,士兵们饥饿寒冷,苦不堪言。杜重威每当从大路上经过,都被市民们辱骂,只得低着头而已。契丹国主下令搜刮京城钱财,无论将相公私,全都配额缴纳,杜重威与李守贞各缴纳一万缗钱。于是求告契丹国主说“:臣下率领十万汉军投降皇帝,仍不能免除缴纳钱财,我们内心有所不甘。”契丹国主笑着免除了他们的配额。接着有成群的盗寇截断了澶州的浮桥,契丹国主才派杜重威回归邺都。第二年三月,契丹国主回北方去,到相州城下,杜重威与他妻子石氏到契丹国主的牙帐去贡献财宝后回来。

汉高祖御驾赴京,任命杜重威为宋州节度使,加封守太尉,杜重威害怕,关闭城门拒绝受命。高祖诏令高行周领兵攻讨,杜重威派他的儿子杜弘遂等人到镇州向麻答告急,请求派军救援,而且以杜弘遂作为人质,麻答派蕃将杨兖奔赴救援。不久,镇州部队驱逐麻答,杨兖只到氵名州就返回了。十月,高祖御驾亲征,兵临邺都城下,派给事中陈观等人带着诏书进城,答应允许他投降,杜重威不接受诏令。几天后,高祖亲自率领各路军队进攻城墙堡垒,不能攻下,汉军战伤一万多人。高祖屯驻军队数十天,邺城中粮食吃完,磨碎麦粒做成饼以供应士兵,官吏平民翻越城墙而逃出来的有很多,都饿得没有了人色。这时,杜重威才派牙将到高祖行宫请求投降,又派节度使判官王敏捧上降表请罪,高祖赐给宽大他的诏书敦促他,答应像以前一样对待他。杜重威就派他的儿子杜弘遂、妻子石氏先出城迎候高祖,杜重威接着出城投降,穿着白衣等待处罚,高祖让他穿上原来衣帽,接见他,当日下令授予他检校太师、守太傅、兼中书令等官爵。邺城的士兵百姓,饿死倒毙的有十分之六七。

在这以前,契丹派幽州指挥使张琏,带领部下军士二十多人屯驻邺城,同时还有幽燕的军士一千五百人在京师。当高祖到京师时,有人报告将发生变乱,说燕军计划叛乱,因而将燕军全杀死在繁台下面,人们都说燕军死得冤枉。有逃脱跑到邺城的人,详细讲述这件事,所以张琏等人怕死,与杜重威等固守城池,毫无投降之意。高祖也后悔错杀燕军的过失,多次晓谕守城将帅,答应不杀害他们。张琏等人在城墙上高叫说“:繁台的诛杀,燕军有什么罪?既然没有生的希望,就只有以死相拼。”张琏的士兵在围城之内,杜重威解衣给他们穿,送饭给他们吃,尽量姑息迁就他们。因而幽燕的兵士骄横凶悍,欺凌官吏平民,对于女子金钱布帛,公然强取豪夺。当杜重威请命投降时,张琏等人请朝廷信守誓言,高祖答应让张琏等人回到契丹国去。等他们出城投降后,又全部杀死张琏等几十位将领,什长以下的士官才放回幽州,在即将走出汉朝边界时,这帮人抢劫一番而去。高祖派三司使王章、枢密副使郭威,登录杜重威部下将官名字,全部杀掉他们,没收他们的财产和杜重威的私财,分给自己的将士。

车驾回到京师皇宫,高祖生病,不久病重,在遗言托命之际,对亲信臣子将佐说“:要小心提防杜重威。”高祖驾崩,就拘禁了杜重威,连同杜重威的儿子杜弘璋、杜弘琏、杜弘王桀等一起诛杀。诏令说“:杜重威仍然包藏祸心,不改叛逆的旧习,像恶枭一样的言论未变,像毒蛇一样的本性难以驯服。往日朕身体稍有不适,停止视朝几天,而杜重威父子就暗地散布恶毒的言论,怨恨诽谤朝廷,煽动蛊惑一些小人。现在已有明显的罪行彰现,已经全部洞悉他们谋乱的日期,他既然辜负本朝深厚的恩德,就必须处以极刑。杜重威父子一并处斩,杜重威的妻子晋朝公主石氏以及其他亲戚族人,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仍然予以供养。”杜重威父子被诛杀后,尸体抛弃在大街上,市民们围观着谩骂,用脚踢用棍子打石头砸,军吏们不能阻止,尸首一片狼藉,一下子就碎烂而不见了。

猜你喜欢
  帝纪第八 穆帝 哀帝 海西公·房玄龄
  列传第二十二 张融周颙·萧子显
  卷三十三 漢紀二十五·司马光
  第八十八回 太子勇遭谗被废 庶人秀幽锢蒙冤·蔡东藩
  第十八回 灭高昌献俘观德殿 逐真珠击败薛延陀·蔡东藩
  卷之六百九十二·佚名
  卷之三十二·佚名
  通志卷十八·郑樵
  绎史卷一百六·马骕
  一五 花牌楼上·周作人
  ·与荆璞家兄论镇守南澳事宜书·丁曰健
  龙纪·周绍良
  荆燕世家第二十一·司马迁
  赵南星传·张廷玉
  卷二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关汉卿

    (冲末鲁肃上,云)三尺龙泉万卷书,皇天生我意何如?山东宰相山西将,彼丈夫兮我丈夫。小官姓鲁,名肃,字子敬。见在吴王麾下为中大夫之职。想当日俺主公孙仲谋占了江东,魏王曹操占了中原,蜀王刘备占了西川。有我荆州,乃四冲用武之地,保

  • 柴氏四隐集后序·柴望

    曩探汉乗迄新莽窃据炎鼎也征聘之车轨接毂击当时贡符献瑞者充溢于度惟龚胜以杀身明节薛方以诡辞免祸虽死生异状而舍迹谛心均之皎皎不降不辱也从而追惟祖德若四隐公者丁宋阳九怀才抱德彚征于谗謟蔽明之朝编国史而烛象纬

  • 巻十三·袁表

    钦定四库全书闽中十子诗卷十三    明 袁表马荧 编高待诏集四七言律诗拟岑补阙【参】奉和早朝大明宫之作明光漏尽晓寒催长乐疎钟度鳯台月隠禁城双阙迥云迎仙防九重开旌旗半掩天河落阊阖平分曙色来朝罢佩声花外转

  • 卷一百十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唐一百一 拾遗【一】 韩王元嘉【高祖第十一子】 奉和同太子监守违恋 乾象开层构离明启少阳卜征从献吉守器属元良逖矣凌周颂遥哉掩汉庄好士倾南洛多才盛北场地分

  • 诗女史纂卷之四·田艺蘅

    处囊斋主人辑左芬左芬思之妹晋武帝贵嫔也少好学善缀文名亚于太冲初拜修仪受诏作愁思之文因为离思赋曰生蓬户之侧陋兮不闲习于文符不见图画之妙像兮不闻先哲之典谟既愚陋而寡识兮谬忝厕于紫庐非草茅之所处兮恒怵惕以忧

  • 第八场·田汉

    [渔娘甲、乙、丙、丁四人划船上。渔娘甲 喂,大家看!那条船怎么啦?老在江里打转转。渔娘乙 瞧,那不是春姐和人家打架吗?渔娘丁 她不跟人打架的,一定是有人欺负她了。渔娘丙 咱们快快帮她去。

  • ●卷一百三·徐梦莘

      炎兴下帙三。   起建炎元年五月五日甲午,尽十四日癸卯。   五日甲午内除麻制资政殿大学士大中大夫领开封府李纲除正议大夫尚书右仆射中书侍郎。   制曰:门下稽古建官莫先於论相用人惟巳尤慎於得贤将宏济於多

  • 西汉年纪卷九·王益之

    宋 王益之 撰景帝孝景皇帝讳启孝文中子也母窦皇后孝文在代时前王后有三男及窦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帝得立【考异曰此史记本纪所载也汉书作文帝太子史记以为中子史记作三男汉书外戚传云窦姬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

  • 一三 益锠与和记·周作人

    部里中午休息,鲁迅平常就不出来,买点什么东西充饥,有时候也跑到外边来吃,在手边略为有钱的时候,教育部在西单牌楼迤南,不多几步就是西单大街,吃饭很是方便,鲁迅去的有两个地方,一是益锠西餐馆,一是和记牛肉铺,益锠并没有什么特别

  • 五、三藩之乱·汪荣宝

    康熙初年之大势顺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年)正月,世祖章皇帝崩,春秋二十有四。皇三子嗣位,是为圣祖仁皇帝,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改明年(一六六二年)为康熙元年。是时明宗室诸王偏安割据者已荡灭无遗,其遗臣之奔

  • 卷一百三十六·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三十六  宋 卫湜 撰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聦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郑氏

  • 精神与物质·钱穆

    人类往往有常用的名词,而一时说不清他的涵义的,如精神即其一例。 精神与物质对列,让我们先说物质。粗言之,物质是目可见耳可闻,皮肤手足可触捉的东西。精神与物质相对列,则精神应该是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触捉的。不可见,不可闻,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十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十卷 (金刚身品第五 名字功德品第六)释百非义 出护法国王护弘法比丘 释开随护法持刀仗白衣行 释受持此经不随四趣 释此经具七善 释此经八味具足金刚身品第五案。道生曰。长寿之与金刚。

  •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一·子璇

    此文之作本乎石壁。石壁慈甚蔓于章句。凡伸一义。皆先问发。次举疏答。后方委释。虽不忘本母之体。而有太过。大不及焉。讲者用之。未至稳畅。今就其文取要当者笔而存之。其繁缓者削以去之。仍加添改。取其得中。俾后

  • 卷第七·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七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五参提纲(住持○五参提纲。仅集禅灯诸录。余者浩繁不及具载) 六祖能大师。上堂。谓众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

  • 医道还元·吕洞宾

    《医道还元 》是“圣清光绪二十年,岁在甲午,季秋廿九戌刻,降著’’, “板藏粤东省城善书总局”的一本文稿,全书22万余字,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文稿,对道学…中医学、中国哲学,尤其是中医哲学的研究意义重大。又名吕祖医道还

  • 近光集·周伯琦

    元诗别集。3卷;卷末又附有《扈从诗》1卷。周伯琦撰。《四库全书》曾据江苏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主要善本有明祁氏澹生堂抄本及数种清抄本。全名为《周翰林近光集》。卷首有虞集序,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自序。自序中

  • 六经图·杨甲

    十卷。宋杨甲撰,宋毛邦翰补。杨甲字鼎卿(一说为嗣清),遂宁(今属四川省)人,乾道二年进士,有诗文传世。邦翰字号及生卒年月均不详,衢州江山(今属浙江省)人,绍兴二十七年进士,乾道初官抚州州学教授,终于转运判官。该书成于乾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