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

  嘉三年、夏〈奢单〉都二年春正月,契丹使来报哀。

  仪天皇太后崩也。

  夏四月,西蕃捺罗部来投,纳之。

  曩霄向时拒命,不敢深入关中,虑角厮罗为后患也。自讹庞专国,岁获赐遗,因思专制西蕃,会厮罗属下捺罗部阿作率属来投,讹庞纳之,授以官,使居边要。

  五月,使至契丹会葬。

  契丹葬仪天太后于庆陵,夏使与高丽使并会。

  六月,攻青唐城,败还。

  讹庞令阿作为向导,攻掠西蕃,围青唐城,与角厮罗战,大败,酋豪被获者六人,失马、驼甚众。

  秋九月,龙逋诸族降于西蕃,西蕃兵入境大掠。

  龙逋、公立、马颇三大族常从征阵,因角厮罗兵胜,举族投之。厮罗率兵迳入夏境,会契丹送女妻其少子董毡,乃大掠而去。

  按:三事比书,以见纳人之叛,人亦叛我;侵人之疆,人亦侵我。出尔反尔,讹庞岂为得计哉?

  嘉四年、夏〈奢单〉都三年夏五月,没藏讹庞据屈野河。

  麟府西南接银州,西北接夏州。庆历中,曩霄纳款,知麟州张继勋奉诏定界至而文案无存。访之州人都巡检使王吉,吉言继迁未叛时,麟州之境,西至俄枝、盘堆及宁西峰、距屈野河皆百余里;西南至双烽桥、杏子平、弥勒、长干、盐坑等,距屈野河皆七十余里。咸平五年,继迁围麟州,陷浊轮寨。大中祥符二年,始置横阳、神堂、银城三寨,皆在屈野河东,使蕃汉义军分番守之。又使寨将与缘边酋长分定疆境。横阳寨西至故俄枝堆四十里,州城西至大横水六十里,西南至浪爽平五十里。神堂寨西至伺候峰三十五里,西南至赤犍谷四十里,次南至野狸坞三十里。银城寨西至榆平岭四十里,西南至清水谷五十里,次南至洪崖坞四十里,次南至道光、中岭六十里。于是继勋等据此分定界至,遂以为例。讹庞虽东向侵耕,犹余二十里为闲田。及断道堰战胜,无复顾忌,妄指屈野河中央为界,遣兵沿河屯驻,白昼迫逐汉人,夜则过河剽窃,见逻者辄逸还。且于银城以南至神木堡,或十里,或五七里外,悉令部民侵种不已。

  秋八月,没藏讹庞杀六宅使高怀正、毛惟昌。

  谅祚以二人妻乳哺功,赏赉甚厚。二人恃其宠,时与国事,或采民间利弊闻,讹庞心恶之。会高怀正以贷国人银,毛惟昌窃衣曩霄盘龙服,事觉,讹庞诛其全家。谅祚止之,不可。

  冬十月,契丹约西蕃兵取凉州,不果。

  契丹数遣使由回鹘路至河湟,约角厮罗举兵攻夏国,欲徙董毡居凉州,与之近。讹庞闻之,增兵备河西,会厮罗以道远兵难合,乃止。

  嘉五年、夏〈奢单〉都四年夏五月,保安军牒索叛蕃胡守中,执还之。

  守中为保安蕃官,边吏失于抚绥,走投夏国。中国索之急,执还伏诛。

  秋七月,没藏讹庞遣使河东,议界至。

  夏国所产羊、马、毡、毯,用之不尽,必以其余与他国交易,而三面戎狄,鬻之不售,故中国和市不能不通。自河东禁绝私市,官民胥怨,讹庞乃遣使至麟府,请退河西田二十里还中国,愿通和市,经略使梁适不从。

  冬十月,国中盐市绝。

  河东私市虽绝,然因陕西解盐价高,商贩青盐往来如织,国中犹恃为利。仁宗使薛向为转运使,平解盐价,商民不复冒禁私贩,于是青盐利亦绝。

  十一月,没藏讹庞掠延。

  讹庞因财用日乏,遣人于延沿边德靖等十堡寨开垦生地,剽掠人畜,戍兵捍之,不止。

  嘉六年、夏〈奢单〉都五年夏四月,没藏讹庞谋逆,诛之,夷其族。

  自曩霄死,三大将各拥强兵制阃外,讹庞犹知顾忌,已见凋丧殆尽,专恣益甚。有漫咩者位居讹庞上。每事屈己下之,结为心腹。高、毛二人之诛,谅祚颇不平。讹庞惧,将为变。子妇梁氏本中国人,谅祚私焉,日视事于国,夜则从诸没藏氏,讹庞子怼甚,与其父谋伏甲寝室,须谅祚入杀之。梁氏密以告,谅祚召讹庞于密室执之,令漫咩将兵杀其子,遂诛讹庞。其弟侄族人外任者悉戮之,夷其宗,家奴王文谅逃入延州以事告,中国授以官,后成庆卒之乱,伏诛。欧阳修曰:没藏讹庞黠羌也。当宁令哥怨望其父,阴教以弑逆之事。而即以弑逆之罪杀其母子,以立谅祚,专夏国之政十余年,卒以罪诛。夫教人之子杀其父以为己利,而己亦以子妇之故为所立者族灭,此人事,亦天道也。

  按:讹庞威福自专,即非谋逆,罪固当诛。然谅祚宣氵㸒,有乖伦理,其不为陈灵、齐庄者亦幸也。

  废后没藏氏。

  谅祚既族讹庞,废没藏氏幽之,而舆梁氏入宫,群臣谏不听。

  五月,始正屈野河地界。

  谅祚诛讹庞,始亲国政,太原府代州钤辖苏安静移牒来议疆事。遣大酋吕宁拽浪撩礼议定:府州自青没怒川、沙嵬牌、横阳河东西一带,筑堠九;自沙嵬旁顺横阳河东岸,至铁炉骨堆,筑堠十二;自横阳河西以南直罗庞烽,筑堠六;自罗庞烽西南直麟州界移济寨,筑堠三;自移济寨南至大横水、竹枝谷、伺候峰、赤犍谷、臧爱坞至饶咩浪,筑堠十二。其距榆平岭、清水谷头四里许立寨二:从北阿默真寨一,次南麻柞寨一。距大和谷五里许立寨四:从北讹庞禹星寨一,次南嵬药寨一,次南马默〈者多〉寨一,次南麻也娘寨一。距洪崖坞一里许立寨三:从北纲禹爱寨一、次南阿默逋寨二。其松本晋堆立寨三,并在阿默逋寨西,凡十二寨,有者修之,无者创之。寨东西四里,各有两界卓望处,筑堠十二。约自今两界人户,毋得过所筑堠耕种。其在丰州外汉寨及府州界蕃户旧寨,并复修完。府州沿边旧寨三十三,更不创修。麟州界人户,更不耕屈野河西田。其麟、府州不耕之地,亦许两界人户就近樵牧,不得插立梢圈,起造棚屋,违者并捉搦赴官及勒住和市。两界巡捉人员,毋得带衣甲器械,过三十人骑。拽浪撩礼还,谅祚遂听命。

  附:《宋史·王举元传》:夏人来争屈野河地,举元从数骑渡河,设幕与之议,示以赤心,夏人感服。考屈野河地自至和二年至是年,经数次议画乃定,举元以数言正之,何易也?且元昊时已侵十余里,则举元所议或不在是时。

  六月,灵、夏二州大水。

  黄河环绕灵州,其古渠五:一秦家渠,一汉伯渠,一艾山渠,一七级渠,一特进渠,与夏州汉源、唐梁两渠毗接,余支渠数十,相与蓄泄河水。又有贺兰、长乐、铎落诸山为之堤障,向无水患。是时七级渠泛溢,灵、夏间庐舍、居民漂没甚众。史臣曰:“河至兰州始入中国,北绕朔方,东经三受降城,历丰、胜诸州,折而南,出龙门,由河中抵潼关。东出孟津,过虎牢,而后奔放平壤。吞纳众水,无崇山巨矶以防闲之,于是旁激奔溃,不遵禹迹。故虎牢迤东距海口二、三千里,恒被其害。若灵、夏之间,河流尚细,又得峻岭长堤以为巨障。今狂澜泛溢,几与宋之滑台、大亻丕齐观,亦一异也。”

  按:昔唐太宗贞观十一年秋七月,谷、洛溢,不三月而武氏入宫;高宗永徽五年春三月,纳武氏为昭仪,夏闰四月,万年宫大水,六月,恒州大水;中宗神龙元年春二月,立韦氏为皇后,秋七月,河南、北十七州大水。盖水为阴物,女子之征。是时灵、夏大水,不三月而谅祚册后梁氏,自是诸梁世操政柄,国几于危,天先示其兆矣。

  秋七月,奉表入请尚主。

  谅祚闻契丹约角厮罗兵共取河西,思结中朝为援,使祖儒嵬名聿正入贡,请尚公主。仁宗答以“昔尝赐姓”,不许。

  九月,杀故后没藏氏。

  后既被废,左右凌虐之,后号泣欲自裁,谅祚怒,遂赐死。

  按:没藏氏无罪被杀,书之以著谅祚之忍。仍书“故后”者,不予谅祚之废也。

  立梁氏为后。

  任其弟乙埋为家相。

  按:后以理阴教奉祭祀者也。梁氏诲氵㸒灭家,其罪大矣。谅祚溺于所私,立为国后,其尚有君道乎?

  冬十月,始用汉礼。

  谅祚将冠,遣使上表:窃慕中国衣冠,令国人皆不用蕃礼,明年当以此迎朝使。仁宗许之。

  按:昔金臣斡特刺言:“西夏崇尚旧俗,故能保国数百年。”世宗以为然。夫遵祖制、由旧章,诚守成令主,然能不安陋习,渐进华风,亦君子所取也。况夏自元昊变礼,革九拜为三拜,岂堪为后人法守哉?谅祚去蕃就汉,可谓善干蛊者矣。

  十二月,遣使入贺正旦。

  谅祚遣祖儒嵬名聿正、枢铭靳允中贺正,并带本国货物贸易,约值八万贯。中国经管内臣抬压价例,亏折甚夥。后贺天圣节,物遂减半。

  嘉七年、夏〈奢单〉都六年春二月,供备库副使张宗道来赐生辰。

    延经略使言:“谅祚近岁举措不循旧规,恐更僭拟名号,乞择一才臣持诏诘问,以杜奸谋。”会谅祚生辰,仁宗遣宗道赐礼物。初入境,迎者乘马欲先行,宗道不可,迎者乃后。及就坐,又欲居东,宗道固争,迎者曰:“主人居左,礼之常也,天使何疑焉?”宗道曰:“宗道与夏主比肩以事天子,夏主若自来,当为宾主;尔陪臣也,安得为主人?当循故事。”争久不决。迎者曰:“君有几首,乃敢如是?”宗道大笑曰:“宗道一首尔。来日已别家人,今日欲取宗道首则取之,宗道之死得其所矣,但夏国必不敢尔!”迎者曰:“译者失辞,某自谓无两首耳。”宗道曰:“译者失辞,何不斩译者?”乃让宗道居上位。迎者曰:“二国之欢有如鱼水。”宗道曰:“然天朝,水也;夏国,鱼也。水可无鱼,鱼不可无水。”迎者无以对。

  夏四月,进马求赐书。

  谅祚献马五十匹,表求太宗御制诗草、隶石本,欲建书阁宝藏之。并求《九经》、《唐史》、《册府元龟》及中国正至朝贺仪。仁宗赐以《九经》,还所献马。

  五月,更州军。

  谅祚以威州监军司为静塞军,绥州监军司为祥军,左厢监军司为神猛军,更于西平府设监军司为翔庆军总领之。

  备官制。

  汉设各部尚书、侍郎、南北宣徽使及中书学士等官,蕃增昂聂、昂星、谟个、阿泥、芭良、鼎利、春约、映吴、祝能、广乐、丁努诸号。

  秋八月,攻西蕃,败绩,筑堡于古渭州拒之。

  初,契丹以女妻董毡,久之欲迎归,董毡不许。契丹主遣使蛊其女,董毡杀使者,置妻不相见,角厮罗与乔氏数言之,不听,契丹遂与绝。谅祚知其隙,谋击之,举兵屯古渭州,将并吞熟户诸族。知秦州张方平檄吏民严备,不得逞,引兵而西,战于青唐,败还。惧厮罗来侵,筑堡于古渭州侧,以兵守之。

  嘉八年、夏拱化元年春正月,遣使献方物。

  宋故事:外国使至,赐宴紫宸殿,辽使副位御坐西,诸卫上将军之南。夏使副在东朵殿,并西向北上。是时,谅祚使石方入献,称宣徽南院使,欲与辽使对礼,礼官不可。仁宗诏谕谅祚来使,官称非陪臣号,自今遵用誓诏,毋得僭拟。

  二月,市铜于契丹,契丹不许。

  灵、夏产铁少铜,谅祚遣人私与契丹民市易,契丹主下诏禁之。

  西蕃禹藏花麻来降。夏四月,以宗女妻之。

  河州刺史王韶略熙河,尽降洮西诸族。西使城首领禹藏花麻不顺命,秦州钤辖向宝攻掠之,花麻力不支,遂以西使及兰州一带土地举籍献夏国。谅祚大喜,遣兵戍之,而以宗女妻花麻,封附马。

  横山酋轻泥怀侧叛,抚定之。

  夏国虽在河外,河外之兵懦而罕战,惟横山一带蕃部,东至麟、府,西至原、渭,二百余里,人马精强,惯习战斗,与汉界相附,每大入必为前锋。平素苦于点集,谅祚又虐用之,部将轻泥怀侧率所属叛,请兵延州,约取灵、夏。判官程戡上言:“豺虎非自相搏,未易取也;痈疽非自溃,未易攻也。谅祚久悖慢,宜乘此许之,以蛮夷攻蛮夷,实中国之利。”会仁宗不豫,未报。谅祚闻,遣官抚定之,事乃寝。

  按:横山酋,夏之劲旅也。昔张亢谓山界部州城寨距边止二、三百里,夏兵器甲虽精,其战斗不及山界部族,而财粮尽出其地,若一旦内携,势将瓦解。昔义潮归而吐蕃衰绝,没斯降而回纥乱亡。盖众叛则亲离,内讧则外溃,岂特鹬蚌相持,为渔者利乎!此西夏安危之机,宋顾交臂失之,惜哉!

  秋七月,奉表入慰。复故姓李氏。

  自曩霄入款,始称男,继称臣,仍以赐姓。奉表时,英宗遣左藏库副使任拱之告哀,赍赐大行遗诏及留遗物。谅祚遣使吊慰,所上表改姓李氏,英宗不悦。使者闻帝不豫,意谓未能视朝,不肯门见,固求入对,弗许,勒归馆舍,命赍诏还,诘令守旧约。

  按:此西夏复姓李氏之始。

  冬十一月,请复榷场。

  自讹庞侵耕屈野河地,公私市贩尽绝。谅祚移文陕西经略使,请置榷场,复通互市,英宗许之。

猜你喜欢
  ●卷十二·魏泰
  第二十四回 海都汗连兵构衅 乃颜王败走遭擒·蔡东藩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三十五·徐乾学
  帝王经世图谱卷一·唐仲友
  卷之七百十·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七·佚名
  第五十七卷 忠节 一·缪荃孙
  第七十六册 众臣发誓书(无年月)·佚名
  李纲传·脱脱
  吕思诚传·宋濂
  茅成传·张廷玉
  唐纪四十七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六兴元元年(甲子、784)·司马光
  卷二十九·雍正
  卷94·陈邦瞻
  邓禹·苏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虞刚简·唐圭璋

      刚简字仲易,仁寿人。虞允文之孙。隆兴二年(1164)生。与魏了翁等讲学于蜀,人称沧江先生。历提点夔州路刑狱兼提举常平,改利州路,主管武夷山冲夷观。宝庆三年(1227)卒,年六十四。   南乡子   用子和韵送西归就试。屡劝余

  • 卷五十一 贾邹枚路传第二十一·班固

    贾山,颍川人也。祖父祛,故魏王时博士弟子也。山受学祛,所言涉猎书记,不能为醇儒。尝给事颍阴侯为骑。 孝文时,言治乱之道,借秦为谕,名曰《至言》。其辞曰: 臣闻为人臣者,尽忠竭愚,以直谏主,不避死亡之诛者,臣山是也。臣不敢以久远

  • 卷第二百九十四 後周紀五·司马光

      起著雍敦牂(戊午),盡屠維協洽(己未),凡二年。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顯德五年(戊午、九五八年)   春,正月,乙酉,廢匡國軍。   唐改元中興。   丁亥,右龍武將軍王漢璋奏克海州。   己丑,以侍衞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權揚州

  • ●滿洲實錄卷五·佚名

      天命三年閏四月至四年七月   ◆天命三年閏四月至四年七月   ○閏四月二十二日遣魯太監下商人二名開原人一名書七大恨付之令回國   【太祖兵進范河界(見圖)】   ○五月十七日帝率諸王大臣統軍征明國至十九日

  • 续明纪事本末卷之三·倪在田

    崇祯十七年春三月,流贼李自成逼京师。帝召太子及永、定二王,谕之曰:『汝今日人主,明日即百姓。外间称礼宜卑逊。勉之!为父母复仇』。命送太子于周奎第,永、定二王于田宏遇第。周皇后执三人手,痛哭遣之。太子诣奎,拒于阍者不得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五·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八十三景泰七年夏四月庚子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享 太庙 遣中官祭司灶之神○辛丑参赞宁夏军务右副都御史韩福乞致仕不允 河南按察司奏都指挥陈昇索贿于属卫命执鞫之○壬寅翰林院编修刘宣奏乞蠲本户军

  • 四四五 陕西巡抚毕沅奏遵旨饬派在籍候选教职贡生访查书籍折·佚名

    四四五 陕西巡抚毕沅奏遵旨饬派在籍候选教职贡生访查书籍折乾隆四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陕西巡抚臣毕沅跪奏,为遵旨查办事。窃臣承准廷寄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奉上谕:各省藏书之家非必尽系知书之人,仅责成地方官勒

  • 甄琛传·李延寿

    甄琛,字思伯,中山毋极人。他从小聪敏颖悟,在家里与兄弟们游戏取乐,常常忘掉礼法。博览经史子集,文章犀利,称为刀笔。长得短小丑陋,缺少风度。被举荐为秀才,到京城一年多,天天因下棋荒废时日,以至通宵不眠。常常令仆人掌灯为他照

  • 钦定南巡盛典卷七十二·高晋

    褒赏乾隆三十年闰二月初十日总理行营事务和硕简亲王丰纳亨等奏言乾隆三十年闰二月初三日奉谕防此次随营人等虽俱加恩赏给但行走系内地与外地不同用度稍费着交总理行营事务王大臣等分别赏给再王家营存住各项人等应如何

  • 卷四上 公孙丑章句下(凡十四章)·孙奭

    [疏]正义曰:此卷赵氏分上篇为此卷也。此卷凡十四章一章言民和为贵。二章言人君以尊德乐义为贤,君子以守道不回为志。三章言取与之道,必得其礼,于其可,虽少不辞;义之无处,兼金不顾。四章言人臣以道事君,否则奉身以退。五章言执

  • 雷虚篇第二十三·王充

    盛夏之时,雷电迅疾,击折树木,坏败室屋,时犯杀人。世俗以为“击折树木、坏败室屋”者,天取龙;其“犯杀人”也,谓之〔有〕阴过,饮食人以不洁净,天怒,击而杀之。隆隆之声,天怒之音,若人之呴吁矣。世无愚智,莫谓不然。推人道以论之,虚妄

  • 卷二十·王鸿绪

    <经部,诗类,钦定诗经传说汇纂钦定四库全书钦定诗经传说彚纂卷二十颂四集传颂者宗庙之乐歌大序所谓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盖颂与容古字通用【许氏愼曰颂貌也】故序以此言之【孔氏颖达曰颂之言容歌成功之容

  • 庄子年表·马叙伦

    庄子年表序  庄子生卒,书阙不可考。史记庄子列传云:周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又云: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然梁惠王二十九年,齐宣王始立,又三年,为楚威王元年。威王立十一年卒。(六国表)威王聘周。不知在何年。计其卒

  • 第十九章 知所属·林语堂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 (15 )抱朴,少私寡欲 (16 )。[语译]聪明和智巧伤害自然,所以弃绝它人民反而得到百倍的益处;仁和义束缚天性,所以弃绝它人民反而能恢复孝

  • 答 李 直 问·太虚

    问:依起信论众生在生灭之中,虽依真如自体相熏习,亦能发心修行,但以有无量无边无明,起一切烦恼种种差别,若不遇诸佛菩萨以为之缘,而能证入涅槃,则无是处。读此窃有疑义:即诸佛亲证真如,从断无明而证乎?抑本未尝起于无明乎?依后义,则

  • 卷第四十一·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四十一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杂藏 西土撰述第一 佛说四十二章经(六纸) (前有序) (南尺北璧) 后汉中天竺沙门迦叶摩腾共竺法兰译 此西来教典之始也,古今译经图记云:四

  • 蒸汽屋·凡尔纳

    《蒸汽屋》(La Maison à vapeur)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全书共2卷30章。在19世纪中期,当时被英国殖民的印度,一场轰轰烈烈的印度民族起义失败。在起义之中,数百万无辜的人命丧黄泉,一个叫那纳·萨伊布的家伙组

  • 古今律历考·邢云路

    七十二卷。明邢云路撰。邢云路字士登,安肃(今河北徐水)人。万历进士。曾任河南佥事,陕西按察副使等职。其书详于历而略于律。只六卷讲音律,辨黄钟三寸九分之非,甚为精当,余无新意。六十六卷讲历法,从六经到明《大统历》,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