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吴王问齐君僈暴君子何容焉晏子对以岂能以道食人第十七

晏子使吴,吴王曰:“寡人得寄僻陋蛮夷之乡,希见教君子之行,请私而无为罪。”晏子蹴然辟位。吴王曰:“吾闻齐君盖贼以僈,野以暴,吾子容焉,何甚也?”晏子遵而对曰:“臣闻之,微事不通,粗事不能者,必劳;大事不得,小事不为者,必贫;大者不能致人,小者不能至人之门者,必困。此臣之所以仕也。如臣者,岂能以道食人者哉!”晏子出,王笑曰:“嗟乎,今日吾讥晏子,訾犹倮而高橛者也。”此章与“景公问天下之所以存亡”、“鲁君问何事回曲之君”二章或事异而辞同,或旨同而辞异,故着于此篇。

猜你喜欢
  卷十四下 尽心章句下·孙奭
  復三年喪第二十一·徐干
  续孟子卷上·林慎思
  目录·胡渭
  泰伯第八·智旭
  卷一·陈确
  卷十四·钱时
  緜·佚名
  春秋左传补注卷四·惠栋
  卷七·熊节
  卷十·熊节
  卷十三·李光坡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第三·宗喀巴
  题 反 侵 略·太虚
  都部陀罗尼目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月英元夜留鞋记·臧懋循

    王月英元夜留鞋记杂剧(元)曾瑞卿撰●王月英元夜留鞋记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郭秀才沉醉误佳期 正名 王月英元夜留鞋记楔子〔老旦卜儿同正旦

  • 新催妆曲·徐志摩

    一新娘,你为什么紧锁你的眉尖, (听掌声如春雷吼, 鼓乐暴雨似的流!) 在缤纷的花雨中步慵慵的向前: (向前,向前, 到礼台旁, 见新郎面!) 莫非这嘉礼惊醒了你的忧愁: 一针针的忧愁, 你的芳心刺透, 逼迫你热泪流,—— 新娘,为什么你紧锁你的

  • 秧歌·刘半农

    秧针芒细似眉梢,秧田水足如明镜。 镜里眉头笑语人,郎唱秧歌与侬听。一九二三,七,二三,巴黎

  • 卷七百二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二十三李洞赠曹郎中崇贤所居【一作上崇贤曹郎中】闲坊宅枕穿宫水听水分衾盖蜀缯【一作尽蜀僧】药杵声中捣残梦茶铛影里煮孤灯刑曹树?千年井华岳楼开万仞氷诗句变风官渐紧夜涛舂断海边藤

  • 卷一百四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四十六陶翰陶翰润州人开元十八年擢进士第又擢宏词科以氷壶赋得名官礼部员外郎诗一卷古塞下曲【一作王季友误】进军飞狐北穷寇势将变日落沙尘昏背河更一战騂【一作骏】马黄金勒琱弓白羽箭

  • 双溪集巻八·杭淮

    明 杭淮 撰七言律诗奉送呉中允甯庵之官南都知君应不重南迁兴在莱衣白髪前云度太行虚极目帆开景蒨实登仙玉堂髙寒碧山对黄阁深严太极偏须信文昌归北府暂看秋夜照江夭张氏园陪宴陈希白太守西园五马醉青春翠幄髙褰云叶

  • 林婆送肉救继春·佚名

    (末)(郭妈上)林婆一去有札时,不知消息是??再年。(净上)【清平乐】吕浦转来日斜,辛苦喉干脚痛;感谢六娘割股老人脚酸着行。(末)呾那正歇,林婆就来。(净)来了。(末)林婆,脚酸,请坐。(净)阿妈一官病体如何?(末)比林婆去时,又更甚了。(净)不畏伊甚。

  • 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六·赵尔巽

      ◎忠义三   ○宗室恒斌 倪国正 赵文哲王日杏 汪时 孙维龙 吴璜 吴钺等曹永訚 何道深 沈齐义陈枚 吴躭等 温模邵如椿 李南晖 汤大奎周大纶 寿同春 李乔基 熊恩绂 宋如椿赵福 刘升滕家瓒 萧水清刘大成 王翼孙 王

  • 东汉会要卷三十六·徐天麟

    刑法下中都官狱孝武以下置中都官狱二十六所各令长名世祖中兴皆省唯廷尉及雒阳有诏狱【百官志】和帝永元九年复置若卢狱官【纪】黄门北寺若卢都内诸狱【见窦武传】断狱案罪立春之日下寛大书曰制诏三公方春东作敬始谨微

  • 卷二十一兵志一兵制·黄遵宪

    外史氏日:开创多尚武,而守成则尚文;乱世多尚武,而治平则尚文;列国多尚武,而一统则尚文;自昔然矣。然而弛备者必弱,忘战者必危。自古右文之朝莫如周,成周之初,三监胥靖,四夷宾服,而周公之戒成王日:"其克诘尔戍兵,以陟禹之迹,以行于天

  • 常衮传·欧阳修

    常衮是京兆府人,天宝末年,考中了进士。生性崇尚廉洁,不随便与人交往。从太子正字官,升至中书舍人。文章严密华丽,擅长写诏令公文,在当时很有名望。鱼朝恩仗着皇帝宠信,兼管国子监。常衮上奏说:“太学主持人,应任命有名的学者,不

  • 卷四十六 哀宗守汴·李有棠

    宣宗元光二年冬十二月庚寅,帝崩于宁德殿。辛卯,皇太子守绪即位。初讳守礼,又讳甯嘉禄。宣宗第三子。母明惠王后,赐姓温都氏。承安三年八月生。宣宗立,封遂王。贞祐四年,立为太子。至是,宣宗不豫,暮夜,近臣皆出,惟前朝资明夫人郑

  • 歴代建元考卷三·钟渊映

    秀水钟渊映撰春秋战国诸侯考鲁姬姓侯爵周封元公旦之子伯禽都曲阜鲁公伯禽【五十二年】 考公酋【四年】 炀公熙【六年】幽公宰【十四年】魏公防【汉书律厯志作彻公五十二年】厉公擢【三十七年】献公具【三十二年】真

  • 卷一百六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六十三工部十七抽分客商兴贩竹木等项抽分各有分数以防过取今备载於後诸司职掌凡龙江大胜港俱设立抽分竹木局如遇客商兴贩竹木柴炭等项照例抽分及令军卫自设场分收贮柴薪按月给与禁军孤老等烧

  • 傅驌·周诒春

    傅骕 字有周。年三十一岁。生于四川重庆。父卫卿。业书商。已婚。永久通信处。四川重庆陕西街善成堂书庄转。初学于上海复旦公学。宣统二年。游美。入科罗拉多矿业学校。习矿业工程。民国三年。得矿工程师学位。是年

  • 弟子职第五十九·管仲

    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赤毋虚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颜色整齐,中心必式。夙兴夜寐,衣带必饰。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解,是谓学则。少者之事,夜寐蚤作。既

  • 书传会选卷一·刘三吾

    明 刘三吾等 撰虞书【虞舜氏因以为有天下之号也书凡五篇尧典虽纪唐尧之事然本虞史所作故曰虞书其舜典以下夏史所作当曰夏书春秋传亦多引为夏书此云虞书或以为孔子所定也夏氏僎曰谓之虞书则见舜上承于尧下授于禹三圣

  • 第六卷·佚名

    大法炬陀罗尼经 第六卷隋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等译三法藏品第十二法师相品第十三谤法果报品第十四劝受持品第十五三法藏品第十二尔时放光如来复告毗舍佉言。毗舍佉。如我所说三种业藏。若善思义。则能得入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