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先民创业的史诗

【原文】

緜緜瓜瓞(1),民之初生②。

自土沮漆③,古公亶父④

陶复陶穴(5),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

率西水浒(6),至于岐下。

爱及姜女(7),聿来胥宇(8)。

周原膴膴(9),堇茶如饴(10)。

爱始爱谋(11),爱契我龟(12)。

曰止曰时(13),筑室于兹。

乃慰乃止,乃左乃右。

乃疆乃理,乃宣乃亩(14)。

自西徂东,周爱执事。

乃召司空(15),乃召司徒(16)。

俾立室家,其绳则直。

缩版以载(17),作庙翼翼(18)。

捄之陾陾(19),度之薨薨(20)。

筑之登登,削屡冯冯(21)。

百堵皆兴(22),鼛鼓弗胜(23)。

乃立皋门(24),皋门有伉(25)。

乃立应门(26),应门将将(27)。

乃立冢土(28),戎丑攸行(29)。

肆不殄愠(30),亦不陨厥问(31)。

柞掝拔矣,行道兑矣(32)。

混夷駾矣(33),维其喙矣(34)。

虞芮质厥成(35),文王厥蹶生(36)。

予曰有疏附(37),予曰有先后(38)。

予曰有奔奏(39),予曰有御侮(40)。

【注释】

①緜緜:连续不绝的样了。瓞(die):小瓜。②民:指周朝的民众。(3)土:指杜水。沮、漆都是水名。(4)古公:亶父的号。亶父:周太王的名。(5)陶:挖掘。复:地室。(6)水浒:水边。(7)及:带着,一起。(8)胥:视察,察看、守:居住。(9)周原:地名。膴膴(wu):士地肥美的样子。(10)堇(jin)、茶:两种野菜的名字。饴:饴糖。(11)始:谋划、(12)契:用火烧龟壳以占卜。(13)止、时:居住。(14)宣:开沟挖渠、亩:耕田种地。(15)司空:古代掌管土地的官。(16)司徒:古代掌管役工的官。(17)缩版:用绳子捆束筑墙的木板。(18)翼翼房子高大严正的样子。(19)捄:把泥土装在器物中。陾陾(reng):人多的样子。(20)度:把泥土填进夹板中。薨薨(hong):人多嘈杂的声音。(21)削屡:指修整墙头。冯冯(ping)墙头坚硬的声音。(22)兴:起。(23)鼛(gao):长一丈二尺的大鼓(24)皋门:国君的城门。(25)伉:高的样子(26)应门:王宫里的正门。(27)将将:房屋高大严正的样子。(28)冢土:大的土地庙。(29)戎丑:众人。(30)肆:遂。殄(tian):断绝。愠(yun):怨愤。(31)陨:落下,废除。(32)兑:通达,通畅。(33)混夷:西方的国名。蜕(tui):因惊恐逃走。(34)喙(hui):困窘。(35)虞、芮:周初两个国名。质:问,这里指争执。成:平息、平和。(36)蹶(gui):动。生:性,天性。(37)疏附:意思是下臣亲近上臣。(38)先后:指引导。(39)奔奏:奔走。(40)御侮:抵抗外敌欺侮

【译文】

延绵不绝大小瓜,就像周初的民众。

从杜到沮和漆水,古公亶父始创业。

掘地挖穴筑居处,那时儿房也无屋。

古公亶父创业初,骑马率领周民逃。

沿着西方水边走,一直来到歧山下。

带着妃子姜氏女,察看选择定居处。

周土山肥地又美,堇茶苦菜甜如糖。

于是谋划又商量,又灼龟壳占封象。

封说周原可定居,从此筑主安下家。

安下心来住下来,划分左右和东西。

又分田界治土地,开沟挖渠种田地。

从西一直到东边,周民忙碌建家园。

召来司空管土地,召来司徒管役工。

命令周民筑家室,拉绳筑墙直又直。

捆好夹板把墙筑,建成宗庙好威严。

众人忙着装泥十,一起填入夹板中。

筑墙捣土登登响,削平墙头声呼呼。

百堵高墙筑起来,大鼓不敌筑墙声。

于是修建外城门,城门高高入云天。

于是修建宫正门,正门高大又严整。

于是修建上地庙,周民遇事把神祭。

虽未断绝对敌恨,不废对邻国聘间。

拔除柞树和掝树,道路畅通无拦阻。

混夷惊恐逃跑走,早已疲惫又困顿。

虞芮们相争平息,文王感动其内心。

我有聚众好贤臣,我有引导好贤臣。

我有奔走好贤臣,我有御敌好贤臣。

【读解】

这是华夏民族的祖先之一周部族的史诗,记述周部族祖先古公亶父迁居岐山、开创基业、发展壮大的经过。

文字记载的历史,总难再现历史本身的丰富性和生动性。行为的细节,习俗的特色,语言的韵味,地理风物,内层感受等等,都事有限的语言男以表达的。几千年之后我们再来阅读,几乎不可能还原其基本面目。我们事在现有文化和心理积淀的基础之上来解读抽象的文字符号,用我们的生活体验去填补文字符号留下的巨大空间。这样的历“历史”,无疑打上了强烈的、我们自己的主观色彩。这种情形,不仅是无可如何的,而且也是必然的。同样的历史,不同时代的人会读出不同的、属于“自己的”内容来。

从《緜》中,我们首先读出的是对生生不息、延绵不衰的生命力的赞颂。“緜緜瓜瓞,民之初生。”原始初民对生殖力的崇尚,对生命力的推重,应当是最质朴、最自然、最本真的冲动。在自然力、生存危机的威胁面前,活下去,并且要不断繁衍,当属首要问题。谁能活下去,并保持种族的强盛,谁就是英雄好汉,生命力和生殖力的强盛,就从这当中体现了出来对原始初民来说,这个问题的严峻性质,容不得有半点温情脉脉得浪漫幻想,容不得有半点依赖外在力量帮助的幼稚想法。

由对生命力和生殖力的推重,很自然地会产生出对血缘关系的着重。换句话说,对血缘关系的着重学,是重视生命力和生殖力的结果。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区分人和人之间的亲疏远近、高低贵贱、名誉地位、财产收入分配、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享有的权利等等,于是便有了道德伦理法则、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等等。由原始部族不,进一步扩大到不同部族之间的融合,通过不同的观念、习俗、制度和文化的碰撞交融,便有了更为复杂的社会群体结构。这一切,都是以对生命力和生殖力的崇尚作为基础的。

中华民族得以延续五千年至今,生命力依然不减,大概同上述观念密切相关,因为这些观念直接同生命活动的实质性问题相连。

我们从《緜》中还读出了先民们创业的艰辛。实际上,这也是活下去并要不断保持种族强盛这一信念的具体行动,即通过自己不断地奋争、努力、坚持,使信念得以实现。看起来这似乎很简单,很容易做到,但是,其中的艰辛局外人使难以想象的。要躲避敌人的袭击,要寻找到适合生存的地域,要用自己的双手一版一版地筑墙,一间一间地建房,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地问题,都得一步一步脚印得去解决。

在这些勤劳、奔波、艰辛之中,应当有一种精神之柱在支撑着。它不是崇高远大冠冕堂皇得理想,无需任何形式得豪言壮语,而是活下去得欲望。当人所拥有得一切被剥夺了之后,唯一不能被剥夺得,就是求生得欲望——除非生命本身也被剥夺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们为自己得生存所进行得顽强搏斗,是一曲崇高壮丽得颂歌,其中既有人们在体力上得吃苦耐劳、坚苦卓绝,也包含了人们得智慧和精神力量。

猜你喜欢
  立政第四·管仲
  仲尼见景公景公曰先生奚不见寡人宰乎第三·晏婴
  卷三 建本·刘向
  孝经集传卷一·黄道周
  卷三·孙瑴
  卷十六·鄂尔泰
  卷四·叶梦得
  卷六·王道焜
  诗传遗说卷六·朱鉴
  卷十八之下·何楷
  卷十五·王质
  福量品第五·佚名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八·智旭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八·佚名
  八识规矩补注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阳·唐圭璋

      诗渊有京汤水龙吟“夜来井络参缠”一词,乃京镗作。又有凉阳汉宫春“看透尘寰”一词,亦京镗作。不知此“□阳”,是否亦为京镗,待考。   八声甘州   渐纷纷、木叶下亭皋,秋容际寒空。庆屏山南畔,龟游绿藻,鹤舞青松。缥

  • 卷十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十一五言律虞世南【字伯施余姚人沈静寡欲精思读书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见称于仆射徐陵在隋官秘书郎入唐为秦府记室参军迁太子中舍人歴宏文馆学士秘书监太宗称其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为五絶】发

  • 卷三·谷应泰

      ○太祖平汉元顺帝至正十七年冬十月,常遇春、廖永安、吴祯等,自铜陵进取池州。太祖命李文忠领兵策应。永安去城十里,而遇春、祯等帅舟师抵城下,合攻之,破其北门,入城,执天完将洪元帅,斩之。   天完,徐寿辉伪号也。并擒其

  • 权势纪·张瀚

    自古为国家患者无如权臣,盖势重危国,势轻危身,危国者难制害大,危身者易翦害小,信然已。我国家自罢宰相,分任六部,复有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胪列其间,命曰九卿。军旅属之世冑,设五军都督府司其籍伍,而训练检阅,复以文臣总理机务

  • 卷之四百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二十七·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周侍郎沆神道碑司马光周以国为氏汉魏以来世有显人公之先家于益都曽祖考讳仁贵不仕祖考讳子元举三礼登科为深州司法参军契丹覆深州举室罹祸朝廷哀之赠大理寺丞祖妣田氏追封仙逰县太君考讳圭时适在外得免朝

  • 太祖纪·脱脱

    (一)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名匡胤,姓赵氏,涿郡人。高祖赵月兆,赵匡胤称帝后追尊庙号为僖祖,在唐朝做官时历任永清、文安、幽都三县的县令。赵月兆的儿子赵王廷,即后来的顺祖,历官藩镇从事,累官兼御史中丞

  • 一四○、春申君封荀卿为兰陵令辨·钱穆

    后世言荀卿事,悉本马迁、刘向。然向言最难凭。既曰孙卿后孟子百余年,又谓其与孙膑议兵于赵孝成王前,其无稽如此。《史记》于卿事亦疏略不备。余既别为考定,而于春申君封荀卿为兰陵令一事,则不能舞疑。盖其说始于马迁,成于刘

  • 选举一○·徐松

    试判一作书判拔萃科太祖建隆三年八月二十三日,诏曰:「书判拔萃,历代设科,顷属乱离,遂从停罢。将期得士,特举旧章,宜令尚书吏〔部〕条奏以闻。」 九月十六日,有司上言:「准《选举志》及《通典》,选人有格,未至而能试判三条者谓之

  • 第四章 10·辜鸿铭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辜讲孔子说:“聪明人在对社会判断的过程中,不会有任何嗜好或偏见,总是站在正确的一方。”

  • 定公·定公六年·左丘明

    【经】六年春王正月癸亥,郑游速帅师灭许,以许男斯归。二月,公侵郑。公至自侵郑。夏,季孙斯、仲孙何忌如晋。秋,晋人执宋行人乐祁犁。冬,城中城。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郓。【传】六年春,郑灭许,因楚败也。二月,公侵郑,取匡,为晋讨

  •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成實論卷第十九   成實論卷第二十   成實論卷第十二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雜煩惱品第一百三十六   問曰.經中說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何者是。答曰.欲界中除無明餘一切煩惱名爲欲  

  • 乐璎珞庄严方便品经·佚名

    (亦名转女身菩萨问答经)    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菩萨八千。众所知识。皆得诸通诸陀罗尼。得无碍辩。成就具足无生法忍。得无所畏。无量佛所种诸善

  • 六道集叙·弘赞

    世俗日下。则立教者日劳。舜之命禹曰。人心惟危。而孟子则曰。人之所以异於禽兽者几希。盖圣贤相告。其词宜简而该。与流俗人言。则其词宜详而近。势则然也。佛说六道之旨。以穷一心之变。极幽明之故。可谓。痛哭流涕

  • 第八十章 十六王章·佚名

    其时,彼大王[普罗加玛婆夫]之外甥,为诗圣而贤者有奇奢耶婆夫[之]楞伽王。(一)践王位[行]灌顶此贤[王]仁宽而大,又其时依自己叔父普罗玛普奢王,令投狱受笞缚痛苦之楞伽住民解放其苦恼。(二、三)于各处,与彼等所有各自之[领]邑、田地及其他

  • 卢忠肃集·卢象升

    诗文集。明卢象升(1600—1639)撰。二卷。象升字建斗,宜兴(今属江苏)人。天启进士。善射,精将略,能治兵。明末抗清将领。崇祯十一年(1638)在巨鹿(今属河北)遇敌,孤军作战,阵亡。明谥忠烈,清谥忠肃。此集其幼子天驭之孙

  • 金箓斋解坛仪·佚名

    金箓解坛仪,原不题撰人。从内容文辞看应出于宋代,盖亦为北宋杨杰、张商英等人改编修定金箓斋仪之一。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此仪用于金箓斋即将完毕时,解散坛席、言功宣奏。其行仪节次有礼师存念、宣五方神咒、

  • 心目论·吴筠

    心目论,唐道士吴筠撰,原书收于吴筠《宗玄先生文集》卷中。《正统道藏》本又分出单为一篇,收入太玄部。本篇假设心目辨论,论述「动神者心,乱心者目」。谓人目光外驰,受物色诱惑,致使心乱神劳形弊。炼养形神者应守静契无,「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