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汉会要卷三十六

刑法下

中都官狱

孝武以下置中都官狱二十六所各令长名世祖中兴皆省唯廷尉及雒阳有诏狱【百官志】

和帝永元九年复置若卢狱官【纪】

黄门北寺若卢都内诸狱【见窦武传】

断狱案罪

立春之日下寛大书曰制诏三公方春东作敬始谨微动作从之罪非殊死且勿案验皆须麦秋【礼仪志】

章帝元和二年正月诏三公曰方春生养万物莩甲宜助阳以育时物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聴受冀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立秋如故【纪】

七月庚子诏曰律十二月立春不以报囚月令冬至之后有顺阳助生之文而无鞫狱断刑之政朕咨访儒雅稽之典籍以为王者生杀宜顺时气其定律无以十一月十二月报囚纪

汉旧事断狱报重常尽三冬之月是时帝始改用冬初十月而已元和二年旱长水校尉贾宗等上言以为断狱不尽三冬故隂气微弱阳气发泄招致灾旱事在扵此帝以其言下公卿议陈宠奏曰夫冬至之节阳气始萌故十一月有兰射干芸荔之应时令曰诸生荡安形体天以为正周以为春十二月阳气上通雉鸲鸡乳地以为正殷以为春十三月阳气已至天地已交万物皆出蛰虫始振人以为正夏以为春三微成著以通三统周以天元殷以地元夏以人元若以此时行刑则殷周嵗首皆当流血不合人心不稽天意月令曰孟冬之月趣狱刑无留罪明大刑毕在立冬也又仲冬之月身欲宁事欲静若以隆威怒不可谓宁若以行大刑不可谓静议者咸曰旱之所由咎在改律臣以为殷周断狱不以三微而化致康平无有灾害自元和以前皆用三冬而水旱之异往往为患由此言之灾害自为他应不以改律秦为虐政四时行刑圣汉初兴改从简易萧何草律季秋论囚但避立春之月而不计天地之正二王之春实颇有违陛下探幽析微允执其中革百载之失建永年之功上有迎承之敬下有奉微之惠稽春秋之文当月令之意圣功美业不宜中疑书奏帝纳之遂不复改【陈宠传】

和帝永元十五年有司奏以为夏至微隂起靡草死可以决小事是嵗初令郡国以日短至案薄刑【纪】

十六年诏一切囚徒扵法疑者勿决以奉秋令【纪】初和帝末下令麦秋案验薄刑而州郡好以苛察为政因此遂盛夏断狱鲁恭上疏諌曰臣伏见诏书敬若天时忧念万民为崇和气罪非殊死且勿案验所以助仁徳顺昊天致和气利黎民者也旧制至立秋乃行薄刑自永元十五年以来改用孟夏而刺史太守不深惟忧民息事之原进良退残之化因以盛夏追召农人拘对考验连滞无已司典司京师四方是则而近扵春月分行诸部托言劳来贫人而无隐恻之实烦扰郡县亷考非急逮捕一人罪延十数上逆时气下伤农业案易五月姤用事经曰后以施令诰四方言君以夏至之日施命令止四方行者所以助微隂也行者尚止之况扵逮召考掠夺其时哉月令孟夏断薄刑出轻繋夫断薄刑者谓其轻罪已正不欲令乆繋故时断之也臣愚以为今孟夏之制可从此令其决狱案考皆以冬为断以顺时节育成万物则天地以和刑罚以清矣【鲁恭传】初肃宗时断狱者以冬至之前自后论者互多駮异邓太后诏公卿以下防议鲁恭议曰夫隂阳之气相扶而行发动用事各有时节若不当其时则物随而伤王者虽质文不同而兹道无变四时之政行之若一月令周世所造而所据皆夏之时也其变者唯正朔服色牺牲徽号器械而已故曰殷因扵夏礼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易曰潜龙勿用言十一月十二月阳气潜藏未得用事虽煦嘘万物养其根荄而犹盛隂在上地冻水冰阳气否隔闭而成冬故曰履霜坚冰隂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言五月微隂始起至十一月坚冰至也夫王者之作因时为法孝章皇帝深惟古人之道助三正之微定律着令冀承天心顺物性命以致时雍然从变改以来年嵗不熟谷价常贵人不宁安小吏不与国同心率入十一月得死罪贼不问曲直便即格杀虽有疑罪不复谳正一夫吁嗟王道为亏况于众乎易十二月君子以议狱缓死可令疑罪使详其法大辟之科尽冬月乃断其立春在十二月中者勿以报囚如故事后卒施行【鲁恭传】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三·李延寿
  卷二百十六 熙寧三年(庚戌,1070)·李焘
  ●卷一百·徐梦莘
  ●卷八十八·徐梦莘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八·李心传
  第六十四回 却外寇奸党冒功 媚干娘义儿邀宠·蔡东藩
  第二章 隆盛时代·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五十九·佚名
  卷之六百一·佚名
  第一二七禀光绪九年七月十六日一一三一二-二一·佚名
  明实录闽海关系史料三·佚名
  孝文本纪第十·司马迁
  明帝本纪·沈约
  王廷相传·张廷玉
  卷一百二十七·杨士奇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六·董康

      ○雙錘記   一名合歡錘。刻本看松主人作。不載姓氏。自序劇中事云。本小說逢人笑。演博浪沙力士。誤中副車。以雙錘投海中。爲琉球國女主姊妹各得其一。後招以爲壻。故名。按史記博浪沙中力士。不載姓名。此云

  • 别集·罗椅

    钦定四库全书 放翁诗选别集 五言 顷岁从戎南郑屡往来兴凤间暇日追忆有赋 昔戍蚕丛北频行凤集南烽传戎垒密驿送客程贪春尽花犹拆云低雨半含种畲多菽粟艺木杂松楠妇汲惟陶器民居半草庵风烟迷栈阁雷霆起湫潭城郭秦风近

  • 卷204 ·佚名

    楼钥 端明殿学士汪公挽词 道学不尽诗,功名只绪余。 立朝惟正色,荐士有遗书。 百赎嗟无及,九京谁与居。 莫酬推毂意,衰涕湿巾裾。 楼钥 端明殿学士王公挽词 片言寤主上亨途,几向专城佩左鱼。

  • 列传第九 李密·欧阳修

    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其先辽东襄平人。曾祖弼,魏司徒,赐姓徒何氏,入周为太师、魏国公。祖曜,邢国公。父宽,隋上柱国、蒲山郡公。遂家长安。密趣解雄远,多策略,散家赀养客礼贤不爱藉。以廕为左亲卫府大都督、东宫千牛备身。额锐

  • 卷之八百九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雍正实录卷之四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一二二三 寄谕六阿哥等现在天气炎热在京校阅书籍官员着分别赏给纱葛·佚名

    一二二三 寄谕六阿哥等现在天气炎热在京校阅书籍官员着分别赏给纱葛乾隆五十二年七月初二日大学士和<珅>字寄六阿哥<永瑢>、八阿哥<永璇>,乾隆五十二年七月初二日奉上谕:现在天气炎热,所有在京派出办理校阅文渊、文源两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二十一·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周安惠公起神道碑王安石公讳某字某姓周氏为人俶傥有大节敏于文学逹于政事真宗初即位以进士甲科除将作监丞通判齐州即有能名召还为著作郎直史馆提点开封府诸县镇公事歴三司戸部度支判官又皆有能名遂以右正

  • 卷之六十七·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六十七 传第五十一 扎萨克一等台吉纳玛琳藏布列传 纳玛琳藏布喀尔喀部人姓博尔济吉特贝勒博贝从子祖罗卜藏台吉额琳沁以戕扎萨克图汗旺舒克奔厄鲁特嗣与噶尔丹隙避居西藏

  • 卷三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三十三户部十八库藏二?罚诸司职掌凡各处官民犯法律合籍没家财及有不才官吏接受?私追没到金银钱钞衣服等项俱各劄付?罚库交收其行移次第照依课程事例施行事例宣德十年奏准各处司府州县卫所衙门凡

  • 全书进表·汪晫

    臣汪梦斗言廼者徽州以臣先大父晫所编辑子曾子子思子全书缴申尚书省已奉指挥送秘书省收管今将上件书刋镂讫赍诣登闻检院投进者臣伏以圣皇劝学载推道统之尊遗老编书宜补经文之缺冀叨一览辄用申言臣梦斗惶惧惶惧顿首顿首

  • 佛法金汤编卷第十六·岱宗心泰

    会稽沙门 心泰 编天台沙门 真清 阅元都燕。起世祖。至顺帝。凡八主。□十□年。世祖世祖讳忽必烈。姓奇渥温氏。蒙古部人。睿宗第四子。庚申即位。改元中统元年。大赦。普度僧尼。十二月以梵僧八念思八为帝师。授

  • 卷第四十·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四十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南九 汾阳太子院善昭禅师(南九首山念嗣) 僧问如何是接初机底句。阳曰汝是行脚僧。如何是辨衲僧底句。阳曰西方日出卯。如何是正令行底句。阳曰千里特来呈旧面

  • 一颗简单的心·福楼拜

    《一颗简单的心》是19世纪中叶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居斯塔夫·福楼拜的作品。它是居斯塔夫·福楼拜晚年写的短篇小说集《三故事》其中一篇,也是作者最为杰出的短篇。它写一名女仆平凡而感人的一生。作者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塑

  • 洞真上清开天三图七星移度经·佚名

    经名:洞真上清天关.三图七星移度经。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系早期上清派重要经典。原本一卷,徒分作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 与《上清天关三图经》同,本经名与实相副。《上清大洞真经目》著录为《上清天关三图

  • 有夏志传·钟惺

    明代通俗中篇历史小说。全称为《按鉴演义帝王御世有夏志傅》,四卷十九则,题“景陵钟惺伯敬父编辑,古吴冯梦龙犹龙父鉴定”,行款形式全与余季岳所刊《盘古志传》相同,书首亦有钟惺序。书中“竟陵”亦作“景陵”,可证本

  • 汉奸丑史·佚名

    《汉奸丑史》,民国时期笔记小说

  •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神宝记·善月

    佛典注疏。南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善月撰。四卷。是隋智顗撰《仁王护国般若经疏》的注释书。内容分总说和释经两部分。总说又分为二:(1)“悬谈大义”,即申之以“五重玄义”;(2)“依文申释”,即析经文为序、正宗、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