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六 哀宗守汴

宣宗元光二年冬十二月庚寅,帝崩于宁德殿。辛卯,皇太子守绪即位。初讳守礼,又讳甯嘉禄。宣宗第三子。母明惠王后,赐姓温都氏。承安三年八月生。宣宗立,封遂王。贞祐四年,立为太子。至是,宣宗不豫,暮夜,近臣皆出,惟前朝资明夫人郑氏年老侍侧。帝知其可托,曰:“速召太子主后事。”言绝而崩。是夜,皇后及庞贵妃问安寝阁。庞氏阴狡机慧,常以其子守纯年长不得立,心鞅鞅。夫人恐其为变,绐之曰:“帝方更衣,后妃可少休他室。”伺其入,遽钥之。急召大臣,传遗诏,立太子,始启户出后妃,发丧。太子方入宫,英王守纯已先至,命护卫监守,乃即位。

哀宗正大元年春正月庚子,权吏部侍郎富察和卓改恒州刺史,左司员外郎尼玛哈华山改同知桢州事。逐二奸臣,士夫相贺。戊午,帝始视朝,大风飘端门瓦。有男子服麻衣,望承天门且笑且哭。诘之,则曰:“吾笑,笑将相无人。吾哭,哭金国将亡。”重杖而遣之。南阳民布陈谋反伏诛。

三月,荧惑犯左执法。甲寅,以延安帅完颜哈达参政,行省京兆,兼统河东两路。

夏五月戊申,诏刑部,登闻检、鼓院听冤者陈诉。

六月辛卯,立妃图克坦氏为皇后。

秋九月,枢密判官伊喇布哈复泽、潞,获马千匹。

十二月高琪定职官犯罪的决百余条,因左丞张行信言,改依旧例。

二年春正月甲申,有黄黑之寝。

夏四月辛卯朔,起复胥鼎为平章,行省卫州。

五月丁丑,苏椿自大名来奔,诏置之许州。

八月,巩州元帅田瑞反,行省军围之。弟实格杀瑞,出降,授泾州节度使,世袭明安。

九月,夏国和议成,遣使来聘。

冬十月乙亥,伊喇布哈败宋人于光州,获马数千,斩首千余级。内族王嘉努故杀鲜于主簿,特命斩之。诏有司为死节士十三人立褒忠庙。命赵秉文、杨云翼作《龟镜万年录》。

三年春五月己未,宋兵掠寿州境。癸亥,永州桃园军失利,死者四百。

六月壬子,诏谕辽东行省讨反贼万嘉努赦肋从者。

秋八月,伊喇布哈复曲沃及晋安。

冬十月己巳,宋忠义军夏全自楚州来归,王义深、张惠、范成进以城降,封四人为郡王,改楚州为平淮府。

是岁,设益政书院于内廷,以杨云翼等为说书。

四年春正月壬戌,增筑中京城,浚汴京外壕。

二月,布哈、约赫德复平阳,执知府李齐勤获马八千。

三月,元兵克德顺府,节度使爱新、摄府判马肩龙死之。元兵复下平阳。己巳,征夏税二倍。

夏五月丁丑,元兵克临洮府,总管图们呼图克们死之。诏议乞和于元。陕西行省进三策:上策自将出战、中策幸陕州、下策弃秦保潼关,不从。

六月戊申朔,遣前御史大夫完颜哈昭为议和使。

秋七月,元兵自凤翔徇京兆,关中大震。未几,复克商州。

八月己巳,大风,落左掖门鸱尾,坏丹凤门扉,陨霜杀禾。

是月,李全自益都复据楚州,遣总帅额尔克、元帅庆善努盱眙,与战于龟山,败绩。封全淮南王,不受。

五年春正月庚辰,遣知开封府事完颜莽伊苏如元吊慰。

二月乙巳朔,大寒,雷,雨雪,木之华者尽死。癸丑,诏塑呼图克们像入褒忠庙。尽死节子孙于御屏,量才任使。

三月甲戌朔,群臣请依旧制,枢密院听尚书省节制,不从。

秋八月甲子,以博索为尚书右丞。

十二月壬子,完颜讷新改侍请学士,充国信使。

六年春二月丙辰,命丞相萨布行省关中,召平章哈达还朝。布哈率忠孝军总领陈和尚驻邠州。遣白华宣谕,专备军须。

秋八月丙申,布哈再复泽、潞。

冬十月,元兵驻庆阳界,诏陕西行省遣使乞缓师。

十二月乙未,命副枢布哈、总帅约赫德、签枢额尔克合兵救庆阳。

七年春正月,副枢布哈等解庆阳之围。以额尔克屯邠州,布哈等还京兆。以约赫德为左副元帅。值元使翁鄂罗北还,约赫德出语不逊,激努元主,即自将侵陕西。

夏五月,释清口宋败军三千人,愿留者五百,屯许州,余纵遣之。

秋八月,元兵围武仙于旧卫州。

冬十月己未朔,命平章哈达、参政布哈引兵解其围。军还,帝登承天门犒劳,并赐世袭明安,行省阌乡,以备潼关。

八年春正月,元兵围凤翔。遣判官白华等谕阌乡行省进兵,哈达、布哈以未见机会,不行。寻复遣谕,亦不行。

夏四月丁巳朔,元兵克凤翔。两行省弃京兆,迁居民于河南,留庆善努守之。

五月,李全妻杨妙真以全陷没于宋,构浮梁楚州,欲复宋雠。遣哈达、布哈屯桃源界滶河口,以防侵轶。时两行省约宋师为夹攻计。牒知楚州大军已还河朔,哈达遂取淮阴,诏改名归州。以行省乌库哩雅尔噶守之,郭恩为右都监。明日,宋将烧浮梁,泗州总领实格叛归杨妙真,防御使图克坦达喇死之。总帅迈珠亦以盱眙降宋。

秋九月丙申,元兵驻河中府,庆善努弃京兆东还。召哈达、布哈赴汴,议救河中,惧不行。还陕州,出师至冷水谷而归。元兵攻河中,乃遣元帅王敢率兵万人救之。

冬十一月丁未,元兵至饶风关,由金州而东。省院议以逸待劳,未可与战。帝曰:“南渡二十年,所在之民,破田宅、鬻妻子,竭肝脑以养军。今兵至,不能逆战,止以自护,京城虽存,何以为国?天下其谓我何?朕思之熟矣,存与亡有天命,惟不负吾民可也。”乃诏诸军屯襄、邓。

十二月己未,河中府陷,签枢草火额尔克死之。元帅板子额尔克提败卒三千走阌乡。诏赦将佐以下,杖额尔克,死。哈达、布哈率诸军入邓州,杨沃衍、陈和尚、武仙兵皆会,出屯顺阳。戊辰,元兵渡汉江而北,诸将请乘其半渡击之,布哈不从。及兵毕渡,战于禹山之前,元兵少却,营三十里外,以大捷闻。诸相置酒省中,左丞李蹊曰:“非今日之捷,生灵之祸可胜言哉。”无何,元兵分趋汴京,京师戒严。是夜二鼓,哈达、布哈引军还邓州,元兵蹑其后,尽获其辎重。

天兴元年春正月壬午朔,日有两珥。癸未,置尚书省、枢密院于宫中,以备召问。时元兵道唐州,元帅完颜两罗索与战襄城之汝坟,败绩,走还汴。遣完颜莽伊苏等部民丁万人,决河水卫京城。起前元帅瓜尔佳实伦行帅府事。哈达、布哈引军自邓州趋汴京。乙酉,以点检瓜尔佳坦长乐监其军。起近京诸邑军家属五十万口入京。丙戌,元兵定河中,由河清县白坡渡河。丁亥,萨哈、长乐率兵至封邱而还。左司郎中锡默爱实请斩之以肃军政,不从。都尉乌凌阿呼图一军自潼关入援,至偃师,遁走登封少室山。壬辰,卫州节度使完颜萨尼雅布弃城走汴。甲午,修京城楼橹及守御备。元兵薄郑州,与白坡兵合,屯军元帅马伯坚以城降,防御使乌凌阿耀珠死之。乙未,元游骑至汴城。丁酉,大雪。两行省军及元兵战于钧州之三峰山,败绩。哈达、陈和尚、杨沃衍走钧州,城破皆死之。副枢布哈就执,寻亦死。武仙走密县。自是军不复振,己亥,徐州行省庆善努引兵赴援,入睢州,谋走归德,至阳驿店,遇敌,徐帅完颜乌里力战死。庆善努被擒,使招京城,不从。睢州刺史张文寿弃城从庆善努,皆死之,遂下睢州。义胜军校侯进、杜正、张兴率所部北降。潼关守将李平以关降元。许州军变,杀元帅瓜尔佳实伦、钮祜禄仝周、苏椿,以城降元。

二月甲寅,元兵徇临涣,县令张若愚死之。戊午,次卢氏,关陕行省总帅两军,及秦蓝帅府军弃潼关而东,与之遇,值大雪,未战而溃。行省图克坦乌登、总帅纳哈塔和硕败死。完颜重喜降,斩于马前。都尉郑倜杀都尉苗英亦降,经历商衡死之。乙丑,元兵攻归德。庚午,起复萨布为左丞相。括京民军二十万分隶诸帅。

三月丁亥,元兵攻中京,留守萨哈连投水死。甲午,命平章博索宿上清宫,枢副喀齐喀宿大佛寺,以备缓急。元遣使自郑州来论降,出国书,索学士赵秉文、衍圣公孔元措等二十七家及归顺人家属,布哈妻子、绣女、弓匠、鹰人又数十人。庚子,封荆王守纯子额尔克为曹王,命左丞李蹊送元营为质,后与其子仝俱还。密国公璹以曹王幼,请代,不许。遣谏议大夫费摩阿古岱、太府监国世荣为讲和使。权参政杨慥分军防守四城。元兵攻城,帝出抚慰军士,千户刘寿语不逊,释勿问。亲傅战伤者药,出内府金帛、器皿赏战士。

夏四月癸丑,元帅刘益叱其子战死。丁巳,遣户部侍郎杨居仁奉金帛请和,见允,以珍异往谢。癸亥,明惠后陵被发,失柩所在,寻获而葬之。甲子,御端门,肆赦改元。诏官民能复州郡者赏。出金帛犒军。减御膳、罢冗官、放宫女,上书不得称圣,改圣旨为制旨。汴京解严,步军始出封邱门采薪蔬。丙寅,以尚书省兼枢密院事。国制,枢院虽主兵,而节制在尚书省。兵兴以来,兹制渐改,凡军事,省官不得预,院官独任专见,往往败事。言者多谓将相权不当分,至是始并之。己巳,建威都尉完颜鄂伦同元使摩多入城,见于隆德殿。

夏五月辛巳,迁民告出城者以万数,萨布、博索不听。乙酉,以南阳王子思烈行省邓州,召援兵。诏博索致仕。放京城四面军,李辛不奉诏。戊子,裕州将贺德希率西军二千人入援,入迁民出城。辛卯,大寒如冬,城中大疫,凡五十日,诸门出死者九十余万人,贫不能葬者不在是数。寻复修汴城,塞四门,以便守御。以疫后,园户、僧道、医师、鬻棺者擅厚利,命倍征以助国用。杨春入据亳州,判官刘均死之。

六月,丰绅据徐州,图克坦益都走宿州,推张兴行省事。国安用入徐州,杀张兴,推丰绅主州事。宿州将高拉格、李宣杀节度使赫舍哩阿古父子,奉伊都为帅,不从,走谷熟,遇元兵死之。

秋七月甲申,飞虎军士申福、蔡元擅杀元使唐庆等三十余人于馆,诏贳其罪,和议遂绝。乙未,宿州帅重嘉努称国安用降,遣因世英等封为兖王,行省京东,赐姓完颜,改名用安。丙午,参政思烈、恒山公武仙、巩昌帅呼沙呼率兵自汝州入援,命枢密使喀齐喀将兵万五千应之。

八月己酉朔,进屯中牟故城。辛亥,思烈遇元兵于京水,遂溃,走御寨。时思烈不用武仙策,谓仙本无入援意,左司员外郎王渥谏,几被杀。兵果败,渥没于阵。武仙退保留山,左监军任守贞死之。喀齐喀奔还,免为庶人,籍其家赐军士。降监军长乐官。戊午,括民间粟,寻罢。复以进献取之。及赏官并买进士第。戊辰,起复侯挚平章,行省京东路帅兵至封丘,溃还。甲戌,金木星交。

九月辛丑,夜大雷,工部尚书富聂逊震死。

闰月辛酉,再括京城粟,以御史大夫哈昭、点检图克埋伯嘉主之。总领完颜玖珠以粟有蓬稗,杖杀孝妇于省门。

冬十一月壬子,京城人相食,诏曹门、宋门放士民出就食。时左司郎中锡默爱实以言事忤近侍,送有司,寻释之。壬戌,兖王用安率兵至徐州,元帅王德会不纳。会刘安国与重僧努入援,至临涣,用安却杀之。攻徐州,不下,退保涟水。制使因世英还,至宿州,遇元兵死之。丙寅,河、解元帅赵伟据陕州叛,杀行省阿布哈努色尔等二十一人,诬以反状闻。帝知其冤,不能直,授伟左监军行帅事。寻归元。时伟屯金鸡堡,因粮匮,恨左右司员外郎李献能,斩之,遂作乱。杀行省,而献能被害尤酷。

十二月甲申,诏议亲出,遂除拜扈从及留守官。庚子,发南京。

猜你喜欢
  载记第九 慕容皝·房玄龄
  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三十四·赵尔巽
  执辔第二十五·王肃
  卷二十六 武宗·王夫之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九、对于一个臣民来说,到底·雍正
  第四十二回 廿一款恃强索诺 十九省拒约联名·蔡东藩
  卷之二百三十一终·佚名
  第四册 乙卯年·佚名
   三、会心的微笑·林语堂
  三五 补遗三·周作人
  卷二十八 重元父子之乱·李有棠
  卷三十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五·佚名
  卷四十二·佚名
  咸丰十年十二月十二日·曾国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八十·彭定求

        卷880_1 【城阳公主卜繇】   二火皆食,始同荣,末同戚。   卷880_2 【冯存澄为明皇占】   合因斩关,铸印乘轩。始当果断,终得嗣天。   卷880_3 【钱知微卜卖天津桥】   两头点土,中心虚悬。人足踏跋,不

  • 石正伦·唐圭璋

      正伦号瑶林,官帅干。   清平乐   香摇穗碧。梅巧红酥滴。云涴宝钗蝉坠翼。娇小争禁酒力。   绣窗芳思迟迟。无端又敛双眉。贪把兰亭学字,一冬忘了弹棋。   绮寮怨   宫人斜吊古   绿野春浓停骑,暖风飘醉

  • 吴淇·唐圭璋

      浙江通志有吴淇,庆元(今浙江宁波)人。嘉定七年(1214)进士。南剑知州,或即其人。   南乡子   寿牟国史三月二十   十日借春留。芍药荼不解愁。检点笙歌催酿酒,西州。有谪仙人烂熳游。   白鹭自芳洲。咫尺红云最上

  • 二集·王夫之

    十六字令[元夕见月]雪面女耐冷卸罗衣盈盈出争赛粉香肥捣练子[咏愁]刚有绪又无端细雨千丝月半弯一寸眉棱千障压不教人放片时闲又[咏霜]空无际月无痕悄悄盈盈上草根蜻蛚逼窗镫影绿愁人不道不消魂如梦令[春后寒雪不已]粟

  • 第三折·张寿卿

    (太守引张千上,云)自从兄弟赵汝州来到,我着他在后花园书房里安下。我如今待要下乡劝农去也,则怕那秀才上朝应举去的忙,等不的我回来。留下花银两锭。全副鞍马一匹,春衣一套。你与秀才说知,道老夫再三传示,若是他去迟呵,等我回

  • 知稼翁集钞·吴之振

    黄公度正月晦日寄宋永兄万事萦心空岁月,一分春色已尘埃。檐前雨脚何时断,陌上遨头几日来。寒束幽花如有待,风延啼鸟苦相催。明年此会各南北,趁取官闲共酒杯。春日怀王庆长夜雨才霑地,朝晖已照墙。润畦舒菜甲,暖树拆茶枪。胡

  • 卷八·文珦

    钦定四库全书 潜山集卷八      宋 释文珦 撰五言律 雪霁 静寄向空林於今岁月深因知闲趣味嬾与俗浮沉霁雪千峰玉朝阳万树金是吾真富贵不觉动微吟 为言以道赋岩隐 隐者心常静山林迹易安几年灵运屐九转葛玄丹石

  • 辽史拾遗卷九·厉鹗

    钱塘厉鹗 撰本纪第十八兴宗一兴宗神圣孝章皇帝讳宗真字雅布济小字济古尔圣宗长子改元景福契丹国志曰兴宗皇帝讳宗真番名实卜克圣宗第八子顺圣元妃所生帝生于顕州东锥子河秋九月辛亥宋遣王随曺仪致祭王騣许怀信梅询张

  • 卷六十一·杨士奇

    永乐四年十一月丁巳朔钦天监进永乐五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颁赐诸王及文武群臣 册贵州都指挥使程暹孙女为通城王孟灿妃○己未○冬至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命妇朝 皇后于坤宁宫赐宴 夜有星出

  • 卷之一百九十四·佚名

    光绪十年。甲申。九月。丁巳。谕军机大臣等、电寄曾纪泽。据电称、傥不索兵费。津约可照否。乞速谕以便酌覆法之密探者等语。法人肇衅。现踞基隆。惟有力筹攻取。期操胜算。如彼果悔祸。照会曾纪泽转圜。即由该大臣

  • 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司马迁

    邱永山 译注【说明】此文是一篇合传。共记万石君石奋、石建、石庆一家及卫绾、直不疑、周仁、张欧等人的事迹。万石君一家不学无术,谨小慎微,虚伪矫饰,无耻可笑之至。其他的一些人,直不疑的买金偿亡虚伪

  • 殷琰传·沈约

    殷琰,陈郡长平人。他的父亲殷道鸾,官至衡陽王刘义季右军长史。殷琰少年时候便被文帝欣赏。享受的宠遇和琅王牙的王景文一样。开始当江夏王刘义恭征北行参军和始兴王刘浚后军主簿。接着出外当鄱陽和晋熙二郡太守,豫州治中

  • 總序·佚名

    世祖惠莊大王實錄世祖惠莊承天體道烈文英武至德隆功聖神明睿欽肅仁孝大王,諱瑈,字粹之,世宗莊憲大王第二子,母昭憲王后沈氏,以永樂丁酉誕于本宮。宣德戊申六月丁酉,初封晋平大君,後改封咸平,又改晋陽,又改首陽。娶贈領議政府事

  • 答字林報西人問(四則)·太虚

    問一:據佛家之因果必然律,大本因之信仰,是否全無理由?答一:各宗教或其他學派,以根據「現實人物」──果──所推想其未有前之一種大元──因──,無論說為「人格的神」,或「非人格的精神」及「物質」、「虛空」等等,在佛教的真

  • 卷第二十二·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二十二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五之五又经中说有三牟尼。又经中言有三清净。俱身语意。相各云何。颂曰。无学身语业  即意三牟尼三清净应知  即诸三妙行论曰。无学身业名身牟

  • 序·其白德富

    序原夫大道本无名待人行之为妙至人不居方临事能之为然所以滹沱一脉代有其人临济三十四叶茂发天童枝荣十二爰我万峰破山师翁得其一焉于明壬申间负密祖尘拂回蜀宗风丕振布幔天网打凤罗龙十方衲子望风披靡俾人人鼻孔撩

  • 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郑振铎

    约1934年出版。1958年10月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是郑振铎所写的一本讲解古希腊神话中神祗与英雄的书。该书是中国读者了解错综复杂的古希腊神话的最佳读本。翻开本书,跟随大师走进诸神与英雄的时

  • 读书录·薛瑄

    明薛瑄著。十一卷,续录十二卷,共二十三卷。是作者一生读书、 讲学的笔记。分《读书录》和《续录》两部分。黄宗羲说此 书大意是为《太极图说》、《西铭》、《正蒙》作义疏,多重 复,“盖惟体验身心,非欲成书也。”书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