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上台与下台
【原文】
子张问日:“令尹子文①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日:“忠矣!”
【注释】
①令尹子文: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宰相。子文,姓斗,名豰于菟(gouwutu),字子文。根据《左传》记载,子文于鲁庄公三十年开始做令尹,到僖公二十三年让位给子玉,其中相距28年,在这28年中几次被罢免又被任命。
【译文】
子张问道:“令尹子文三次上台就任令尹,没有高兴的样子;三次被罢免,没有怨愤的脸色。交接工作时,总是把自己任令尹的政事—一告知新任令尹的人。这个人怎么样呢?”孔子说:“忠臣啊!”
【读解】
三次上台又三次下台,这就是所谓的宦海沉浮了罢?
可贵的是,三次上台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没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感觉,所以没有沾沾自喜。更可贵的是,三次下台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委屈,没有靠边站的失落感,所以没有怨气冲天,一脸晦气。
这种进退自如,就是《菜根谭》所谓“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风度。
那可真不是等闲之辈所能具有的风度啊!
废除了干部终身制以后,上台与下台的问题冷峻地摆在每个官员的面前。上台时不沾沾自喜还比较容易做到,下台时无动于衷可就难了啊!唐人写诗说得好:“逢人都说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虽然大家都知道“上台终有下台时”的道理,但正如爬山一样,的确是“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台容易下台难啊!更不用说在下台时还把工作中的一切都甘心情愿、满腔热忱地交待给继任了,除非是自己选定的接班人,可以继续按照自己的意志办事。
所以,令尹子文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官员,能够正确对待上台与下台,进退自如,宠辱不惊。而圣人仅以“忠”字相许,是不是评价低了一点呢?
猜你喜欢 动物篇第五·张载 卷八·纳兰性德 目录·胡广 地数第七十七·管仲 卷二十一·王道焜 卷后·何楷 卷十六·朱公迁 卷七十三·道世 权慧清净品第八·佚名 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一·神会 答某君问(九则)·太虚 自治哲学·太虚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佚名 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一卷·佚名 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