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秋讲义卷四下

宋 戴溪 撰

定公

元年春王

公羊曰定何以无正月正月者正即位也定无正月者即位后也即位何以后昭公在外得入不得入未可知也曷为未可知也在季氏也谷梁曰不言正月定无正也昭公之终非正终定之始非正始也昭无正终故定无正始不言即位丧在外也春秋之君不书即位者四其三皆书正月而定独不书盖隐之摄桓宣之罪虽不当书即位然丧君有君国犹有人也若定公之初则旷正月而无君矣是与亡国无以异也其孰与承正朔乎夫隐十年无正隐不自正也春秋于隐元年犹书正谓其嫌于无君也然则定公之无正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中圣人尢于是伤矣

三月晋人执宋仲防于京师

人臣逺于君则其势伸近于君则其事屈故诸侯之卿入天子之国称士今晋之大夫执人于王都是逼近而不有天子也宋仲防不受功其罪犹可言韩不信专执大夫其罪不可胜诛矣城成周美功也尊天子大义也春秋不以一时之功废万世之义其于君臣之际甚微而严

夏六月癸亥公之丧至自干侯戊辰公即位

天下不可一日无君也以言乎嗣子之义则逾年而后书即位以言乎臣民之义则一日而即位礼也今昭公之丧以癸亥至定公以戊辰即位是季氏有不立定公之心葢数日而后定也春秋以日月为义若此类是也【按定公戊辰方即位程胡二传止云为季氏所制耳不若戴氏此说尢为精核】

秋七月癸巳葬我君昭公

九月大雩立炀宫

甚矣小人之无道也嫁怨于人归过于神公然无忌惮也昭公之出也诸侯之大夫同恶相济以宋公之薨叔孙之卒归于天道及昭公之薨也季氏大雩以为媚立炀宫以为报葢昔者昭公之逐季氏也尝两大雩而不克济季氏尝致祷于炀公矣故小人得借口以求媚而致报焉季氏旅于泰山夫子之言曰曽谓泰山不如林放乎深有望于其神也其意伤矣

冬十月陨霜杀菽

二年春王正月

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灾

秋楚人伐呉

冬十月新作雉门及两观

鲁之僣乆矣子家覊言于昭公曰设两观乘大路朱干玉戚此皆天子之礼也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然后大夫得以执国命昭公出亡有自来矣定公之立两观被灾天盖以警鲁也不能致察于此新作两观视旧有加焉夫修旧谓之新始创谓之作既有雉门及两观矣谓之新可也曰新作者盖明其不当作也

三年春王正月公如晋至河乃复

晋之不仁亦已甚矣昭公屡如晋而不得入故有季氏之难定公新立躬朝于晋至河而复不得入使定何以自立于鲁乎昔者鲁有庆父之难国防亡矣赖齐桓庇之盟于落姑季子来归齐仲孙来鲁国遂定今昭公出亡晋不能纳之定公新立晋不能安之尚何足以为盟主乎于是六卿専晋虽晋侯亦不能自为政矣

二月辛卯邾子穿卒

夏四月

秋葬邾庄公

冬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拔

四年春王二月癸巳陈侯吴卒

三月公会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子郑伯许男曹伯莒子邾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国夏于召陵侵楚

自鄢陵之后晋楚不复有大战一旦有召陵之役是六七十年间无是举也天子之老元戎啓行中国诸侯大抵皆在未有若此其盛者仅侵楚而退自相盟于臯鼬当是时楚有可亡之势失此机防使呉人乗其后而收入郢之功倾天下之势折而入于呉中国之覇于是絶矣悲夫

夏四月庚辰蔡公孙姓帅师灭沈以沈子嘉归杀之五月公及诸侯盟于臯鼬杞伯成卒于会

六月葬陈惠公

许迁于容城

秋七月公至自会

刘卷卒

葬杞悼公

楚人围蔡

晋士鞅卫孔围帅师伐鲜虞

葬刘文公

冬十有一月庚午蔡侯以呉子及楚人战于柏举楚师败绩楚囊瓦出奔郑庚辰呉入郢

楚自入春秋以来倔彊汉淮之间陵犯中国盖二百年矣中国不能制假手于呉国防亡而仅存甚矣中国之不竞失于机防覇图遂絶始称呉子幸呉犹能治楚也末称呉呉犹楚也去楚而呉继之此圣人之所伤也

五年春王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夏归粟于蔡

蔡鲁非有好也蔡人未尝告饥鲁曷为而归粟于蔡晋志也蔡中国也而虐于楚告情于中国中国莫之救也借援于呉呉人入郢诸侯相与归蔡之粟以掩其过不书诸侯讳之也谷梁以归粟为正左氏以为周亟矜无资此恤隣之常礼也非所论归粟于蔡若昔澶渊之防诸侯谋更宋财若是可以为正矣

于越入呉

公羊曰于越者未能以其名通也越者能以其名通也越得书于春秋则能以其名通矣或曰于越从其所自称也越夷狄之贱者也最后出其常自称曰于越骤通于中国未能遽忘其陋故以于越告若夫中国则固称之曰越其事关于中国而中国告之则称越非有能通与不能通之间也始也书荆非狄之也终也书楚非进之也始也称越非能通也终称于越非不能通也不变文身之旧以见其种落之贱尔

六月丙申季孙意如卒

秋七月壬子叔孙不敢卒

冬晋士鞅帅师围鲜虞

六年春王正月癸亥郑游速帅师灭许以许男斯归许尝灭于郑矣二百年间屡迁国焉郑卒因楚乱而取之甚矣其不仁也游速何以无贬书月书日书氏书名书帅师正其事而详书之所谓不待贬絶而恶自见者许既灭矣哀公元年许复从楚围蔡楚复之也楚乱方定未暇治郑先复许焉不告于中国春秋不得而书也

二月公侵郑公至自侵郑

夏季孙斯仲孙何忌如晋

按左氏季桓子如晋献郑俘也阳虎强使孟懿子往报夫人之币晋人兼享之如左氏所载季孟二子以二事使晋则春秋当以致女纳币之例书诚使晋人贱鲁兼享二卿春秋不应卑鲁列数二使也盖季孙斯仲孙何忌如晋犹公子遂叔孙得臣如齐也使举上客而不称介不正其同伦而相介故列而数之季孟不相下其亦同伦相介之意乎

秋晋人执宋行人乐祁犂

冬城中城

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郓

七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

秋齐侯郑伯盟于咸

齐人执衞行人北宫结以侵卫齐侯卫侯盟于沙大雩

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

九月大雩

冬十月

八年春王正月公侵齐公至自侵齐二月公侵齐三月公至自侵齐

曹伯露卒

夏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

公防晋师于瓦公至自瓦

秋七月戊辰陈侯柳卒

晋士鞅帅师侵郑遂侵卫

葬曹靖公

九月葬陈怀公

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侵卫

冬卫侯郑伯盟于曲濮

从祀先公

自文公跻僖公于闵公之上更五世矣今顺祀先公此鲁之大典也春秋宜特书之以示后世其曰从祀先公若隐讳而不明言之何也此春秋之防意也鲁之宗庙昭穆失序歴羣公不能正陪臣乃借此以求媚使春秋明书其事是于陪臣之得而罪羣公之失其可乎故畧而书之若曰从祀先公之时有盗窃寳玉大弓以出非曰从祀之为顺祀也其意微矣

盗窃寳玉大

谷梁曰非其所取而取之谓之盗甚矣春秋成而乱臣贼子惧其功用可畏若此也阳虎専季氏举鲁国之权尽归焉其势足以窃宗庙之寳器圣人书之曰盗若曰非其所取而取之其辞恕矣

九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戊申郑伯虿卒

得寳玉大弓

得必有所从不言其从得之人得必有其所不言其所得之地何也圣人不忍言也宗庙之器使人得以窃而去之是不能有其宗庙也国防亡矣故春秋之书曰得寳玉大若曰得而藏之非既失而复归也其意伤矣

六月葬郑献公

秋齐侯卫侯次于五氏

秦伯卒冬葬秦哀公

十年春王三月及齐平

夏公防齐侯于夹谷公至自夹谷

夹谷之防春秋之盛事也二百四十二年间所未有也春秋书齐鲁之防多矣未有归田继之者春秋书归田有之矣未有言来归者宣公尝如齐既至自齐齐人归我济西田鲁有求于齐也隠公八年郑伯使宛来归祊祊非鲁地也郑有求于鲁也夹谷之防齐人谢过郓讙隂齐人来归春秋未始有此也谷梁曰夹谷之防危之也圣人在防何安如之离会不致而夹谷致防者喜之也非危之也圣人相鲁君于防曾不淹时齐人慑服所谓绥之斯来动之斯和者也

晋赵鞅帅师围卫

齐人来归郓讙隂田

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郈秋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郈

宋乐大心出奔曹

宋公子地出奔陈

冬齐侯卫侯郑游速防于安甫

叔孙州仇如齐

宋公之弟辰暨仲佗石彄出奔陈

十有一年春宋公之弟辰及仲佗石彄公子地自陈入于萧以叛

夏四月

秋宋乐大心自曹入于萧

冬及郑平叔还如郑涖盟

十有二年春薛伯定卒夏葬薛襄公

叔孙州仇帅师堕郈

左氏曰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公羊曰孔子行乎季孙三月不违于是帅师堕郈帅师堕费公羊之言失之矣后之学者承舛听讹皆言夫子欲堕三都嗟夫使圣人而欲堕三都也成卒不堕费防生变则圣人之谋踈矣绥斯来动斯和之功果安在乎左氏之言信矣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是果出于仲由之谋无可疑乎由勇而无谋率意之所欲为而不顾其难也故防于乱当费人攻公及于台下微夫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岂不甚危哉説者犹以为堕三都者圣人之谋也过矣大抵事之可疑者承袭之讹非止一事也襄公二十三年季札观周乐固已歌王矣説者廼谓夫子降黍离于国风是何不审若此也夫圣人序书作春秋固微寓其褒贬之意若考订旧闻广记实录固不容自为之也谓一为元自尧舜以来未之有改也説者谓春秋之法抑亦过矣

卫公孟彄帅师伐曹

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堕费

秋大雩

冬十月癸亥公防齐侯盟于黄

十有一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公至自黄

十有二月公围成公至自围成

十有三年春齐侯卫侯次于垂葭

夏筑蛇渊囿

大搜于比蒲

卫公孟彄帅师伐曹

秋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冬晋荀寅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晋赵鞅归于晋

春秋书晋赵鞅之事见君臣之际严矣赵鞅非叛也而以叛书为法受恶也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夫子曰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况以地正国乎其曰晋赵鞅又曰归于晋何也圣人原其心而恕之也已叛而知罪未防而反地赵鞅之心可恕矣非春秋其谁察之【按刘绚谓书晋赵鞅归于晋国乱无刑也戴氏此条未免沿公谷之讹】

薛弑其君比

十有四年春卫公叔戌来奔卫赵阳出奔宋

二月辛巳楚公子结陈公孙佗人帅师灭顿以顿子牂归

夏卫北宫结来奔

五月于越败呉于檇李呉子光卒

楚人及呉战于长岸説者曰进楚子故曰战楚与吴一也春秋何以独进楚楚自庄公时已见于中国骎骎彊大与中国抗矣春秋虽欲遏之不可得也呉最晚出越又在呉后两夷狄曰败于是而得以正其名矣

公防齐侯卫侯于牵公至自防

秋齐侯宋公防于洮

甚矣齐景图覇之亟也不度徳不量力晋固失霸矣齐非得覇之君也不虞萧墙之变而欲外求诸侯当齐桓之覇也实始结宋与鲁景公袭其故智舎疆塲之争亲与鲁平结卫结郑今兹复与宋公防于洮然卒不能成事徒扰扰焉自敝而已徳之不讲力之不竞区区欲以智术取之亦见其惑焉而已矣

天王使石尚来归脤

公羊曰石尚者何天子之士也谷梁曰石尚欲书春秋请行脤贵复正也此王室之盛礼也若君臣能率是典礼而行之周可以复王鲁可以复振当周之盛也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及齐之覇也天子使宰孔赐齐侯胙乆矣是礼之不复行也春秋侈大而特书之岂直一士得书于春秋哉

卫世子蒯聩出奔宋卫公孟彄出奔郑

宋公之弟辰自萧来奔

大搜于比蒲

邾子来防公

城莒父及霄

十有五年春王正月邾子来朝

鼷鼠食郊牛牛死改卜牛

二月辛丑楚子灭胡以胡子豹归

夏五月辛亥郊

鲁之僣郊自僖公始其説盖可信僖公之前春秋未尝书郊此其证也观季孙行父请命于周而史克作颂则知僖公请郊于天子如其作颂也然而鲁之先公犹畏天灾故因灾而不郊者间有之若定之终哀之始连年鼷鼠食郊牛宜可以不郊矣而卒不免郊盖翫习既乆虽天亦莫知所畏矣

壬申公薨于髙寝

郑罕逹帅师伐宋

齐侯卫侯次于渠蒢

邾子来奔丧

秋七月壬申姒氏卒

八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九月滕子来防葬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

辛巳葬定姒

冬城漆

哀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

吴入郢之日楚昭奔随随人免之楚人德之使列于诸侯定公六年郑已灭许此复见者盖楚封之观楚子围蔡之事可为叹息也已灭人之国絶人之世无不如志异时兴灭继絶封人之国亦在我而已楚灵灭陈蔡二国及平即位一旦而复之随在汉东亦为大国役属于楚终春秋不复见一有德于昭遽列于诸侯郑已灭许楚实封之专行废置中国敛袵为可叹息也已

鼷鼠食郊牛改卜牛夏四月辛巳郊

秋齐侯卫侯伐晋

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

二年春王二月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取漷东田及沂西田癸巳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句绎

左氏曰二年春伐邾将伐绞邾人爱其土故赂以漷沂之田而受盟谷梁曰取漷东田漷东未尽也及沂西田沂西未尽也三人伐而二人盟各盟其得也按三卿并将季氏最彊故以季氏主兵然二人各盟其所得之田而季氏不及何也如左氏之言邾人以田赂鲁季氏先时有阳虎之难二子实救之故推其所赂以报徳非二子各盟其所得季氏莫之得也

夏四月丙子卫侯元卒

滕子来朝

晋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

蒯聩虽得罪出奔灵公未尝废之故其出奔其入戚春秋皆以世子书况辄之立非灵公之命辄岂得以子而拒父昔者冉有发夫子为卫君之问夫子有正名之对子路死于孔悝之难夫子不以为是髙子羔不死难而奔夫子亦不以为非也其正名之意深矣

秋八月甲戌晋赵鞅帅师及郑罕达帅师战于铁郑师败绩

当晋之覇也晋人朝夕加兵于郑郑之君臣俯首下心惟晋命是听安有一矢之相加遗哉及其衰也两国之臣帅师交战此春秋所创见也春秋书帅师书败绩如大战然郑虽败绩晋亦少辱矣事变反覆可胜叹哉

冬十月葬卫灵公

十有一月蔡迁于州来蔡杀其大夫公子驷

三年春齐国夏卫石曼姑帅师围戚

公羊曰齐国夏曷为与石曼姑帅师围戚伯讨也此其为伯讨柰何曼姑受命乎灵公而立辄以曼姑之义为固可以距之也春秋于是编也明父子之义焉公羊之言过矣此卫事也不先曼姑言子之不可围父邑也此卫地也不系戚于卫言子之不得有父邑也圣人之意若曰戚非卫地齐人首兵围之辄无与焉其于父子之义隐辟而不忍言矣公羊不惟不罪卫而推齐以为伯讨曽谓天下而有无父之国哉

夏四月甲午地震

五月辛卯桓宫僖宫灾

季孙斯叔孙州仇帅师城启阳

宋乐髠帅师伐曹

秋七月丙子季孙斯卒

蔡人放其大夫公孙猎于呉

冬十月癸卯秦伯卒

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邾

四年春王二月庚戌盗杀蔡侯申蔡公孙辰出奔呉葬秦惠公

宋人执小邾子

夏蔡杀其大夫公孙姓公孙霍

晋人执戎蛮子赤归于楚

中国之不竞未有如是甚者也楚人争盟侵伐中国皆未足为中国甚耻执戎蛮之君而归之于楚是京师楚也是晋为楚役也是率中国而听命于楚人也冠履倒置莫此为甚其称人者圣人犹为中国讳也

城西郛

六月辛丑亳社灾

秋八月甲寅滕子结卒

冬十有二月葬蔡昭公

葬滕顷公

五年春城毗

夏齐侯伐宋

晋赵鞅帅师伐卫

秋九月癸酉齐侯杵臼卒冬叔还如齐闰月葬齐景公六年春城邾瑕

晋赵鞅帅师伐鲜虞

呉伐陈

夏齐国夏及髙张来奔

叔还防吴于柤

秋七月庚寅楚子轸卒

齐阳生入于齐齐陈乞弑其君荼

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

宋向巢帅师伐曹

七年春宋皇瑗帅师侵郑

晋魏曼多帅师侵卫

夏公防呉于鄫

秋公伐邾八月己酉入邾以邾子益来

邾鲁之争有日矣未有伐其国而执其君者不惟邾也鲁于他国亦未尝有是也哀之无道甚矣执其君以归春秋不曰归而曰来者非外鲁也为鲁讳也若曰邾子自外至尔非鲁执之而归也

宋人围曹冬郑驷帅师救曹

八年春王正月宋公入曹以曹伯阳归

呉伐我

夏齐人取讙及阐

归邾子益于邾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癸亥杞伯过卒

齐人归讙及阐

九年春王二月葬杞僖公

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

当隐公之时三国之师伐戴郑伯伐而取之左氏以为取三师二传以为取戴由春秋书法观之取戴为是入春秋以来书取师者独于哀公两见之盖春秋用师微有节制故不至大败及其末年用师无法彼此得以袭取愈变愈下矣

夏楚人伐陈

秋宋公伐郑

冬十月

十年春王二月邾子益来奔

公防呉伐齐三月戊戌齐侯阳生卒

夏宋人伐郑

晋赵鞅帅师侵齐

五月公至自伐齐

葬齐悼公

卫公孟彄自齐归于卫

薛伯夷卒秋葬薛惠公

冬楚公子结帅师伐陈呉救陈

十有一年春齐国书帅师伐我

夏陈辕颇出奔郑

五月公防吴伐齐甲戌齐国书帅师及呉战于艾陵齐师败绩获齐国书

秋七月辛酉滕子虞母卒冬十有一月葬滕隐公卫世叔齐出奔宋

十有二年春用田赋

鲁之赋敛至此极矣始也田无税至宣公而初税亩始也家有赋至哀公而用田赋公田之外民之私田既取税焉又取赋焉而其家之赋不与也先王未尝以田为赋税也故周礼止曰夫家之征独载师任地之法始有小都大都之征盖民之授田乃上之田也借民耕之尔何赋税之有履亩而税用田为赋始于二君此固圣人之所甚恶也故曰季氏富于周公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非吾徒也小子鸣皷而攻之可也

夏五月甲辰孟子卒

观春秋书孟子而不书夫人见圣人君臣之义焉春秋以褒贬为法圣人犹为其君讳陈司败讲学于圣人之门乃欲圣人显言其君之过其亦可谓不察乎人伦矣

公防呉于槖臯

秋公防卫侯宋皇瑗于郧

宋向巢帅师伐郑

冬十有二月螽

十有三年春郑罕达帅师取宋师于嵒

夏许男成卒

公防晋侯及呉子于黄池

公羊曰呉何以称子呉主防也呉主防则曷为先言晋侯不与吴人之主中国也其言及呉子何防两伯之辞也谷梁曰黄池之防呉子进乎哉遂子矣甚矣二传之不知春秋也以及呉子为两伯以称呉子为进夫差其孰知圣人悲伤拒絶之意乎入春秋之末独呉人扰乱中国防无宁嵗圣人痛抑而力絶之其书于春秋者曰公防呉呉伐齐伐我而已及黄池之防势极于盛不可复御矣曰呉子伤之也曰及呉外之也且伤且外岂曰进乎哉岂曰两伯乎哉春秋夷狄之事于是终焉悲夫

楚公子申帅师伐陈

于越入呉

秋公至自防

晋魏曼多帅师侵卫

葬许元公

九月螽

冬十有一月有星孛于东方

盗杀陈夏区夫

十有二月螽

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

夫子曰鳯鸟不至河不出圗吾己矣夫人事乖离圣人无所复望矣拳拳之心犹望天道之还也麟出于野为狩所获天理人事其不相符如此是终不可为矣圣人于是絶望则春秋于是絶笔矣此圣人之深意也

春秋讲义卷四下

考证

二十页前七行 案为卫君之语冉有自问子贡正名之筹夫子自答子路戴氏合为一误

猜你喜欢
  通塞第二十三·佚名
  卷六·孙奇逢
  卷四·汪克宽
  卷一百五十五·卫湜
  卷十六·李明复
  卷十二·刘敞
  卷五·顾栋高
  葛覃·佚名
  提要·沈彤
  卷首·辅广
  僖公·僖公五年·左丘明
  卷三百七十七·佚名
  卷八十一·道世
  卷第二十二·佚名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卷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十五回 弃亲寻亲备尝艰苦 失马得马总是前缘·萧晶玉

    却说伏准次日自合和堡回来,见了伏夫人,只说我到得那里怎样不依,丈人、丈母怎怎央告赔罪,我方才气平。毛氏如今病卧在床,不能走动。等他好好,一定送来陪罪。伏夫人见说、也只得罢了。这回书不表狂生与荡女,再把那文豹曹爷明一

  • 范康·隋树森

    小令 【仙吕】寄生草 酒色财气 常醉后方何碍,不醉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花尚有重开日,人决无再少年。恰情欢春昼红妆面,正情

  • 乾坤清气卷二·偶桓

    钦定四库全书乾坤清气卷二明 偶桓 编五言古诗和陶咏荆轲       郝经伯常燕国八百里最为逺秦嬴可作殷周基何乃事荆卿痴儿强复雠首揕咸京径刎于期首更图督亢行仓皇事不就狼藉断冠缨寒风死别歌睥睨一世英不若専

  • 芸隠横舟稿原序·施枢

    枢丙申冬趋淛舟官戍小泊崇新门外傍河依栁髣髴家居刳剡之余时作一二解殊自适丁酉郁攸挻变塲地焦土转徙不常修缮御前诸营投身竹木瓦砾中奔走不暇及渉笔氷幕尘埃益甚经年仅得十余篇非曰忘之势也戊戌秋捧檄东越凿石障

  • 卷三百七·列传第一百九十五·佞幸·张廷玉

        ◎佞幸   汉史所载佞幸,如藉孺、闳孺、邓通、韩嫣、李延年、董贤、张放之属,皆以宦寺弄臣贻讥千古,未闻以武夫、健儿、贪人、酷吏、方技、杂流任亲暱承宠渥于不衰者也。明兴,创设锦衣卫,典新军,暱居肘腋。

  • 第一节旅美观感·老舍

    我们必须要使美国朋友们能够真正了解我们的老百姓,了解我们的文化。①——①老舍的对外文化介绍工作,除了一些演讲与文章,如《现代中国小说》等,主要集中在小说翻译上。老舍到美国是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讲学,计划为

  • 卷之二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二十七·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周侍郎沆神道碑司马光周以国为氏汉魏以来世有显人公之先家于益都曽祖考讳仁贵不仕祖考讳子元举三礼登科为深州司法参军契丹覆深州举室罹祸朝廷哀之赠大理寺丞祖妣田氏追封仙逰县太君考讳圭时适在外得免朝

  • 世家卷第二十一 高丽史二十一·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 神宗。神宗靖孝大王讳晫古讳旼字至华仁宗第五子明宗母弟。 仁宗二十二年甲子七月庚申生及长封为平 公明宗二十七年九月癸亥崔忠献废明

  • 偏安排日事迹卷四·佚名

    八月丙辰朔,日有食之。车驾祀先师孔子。礼科都沈胤培言:『恭遇皇上传制祭先师孔子,亲聆天语,责卫臣尽职。夫朝廷之礼不同:有视朝之礼,有升殿之礼。视朝,容或面商大政,宣谕群臣。若升殿,非大朝贺,即大祀典;未闻可以传宣而有越班奏

  • 叙论·王葆心

    论曰:吾观山砦用兵之事,既再翦而再生,又再平而再变;以李有实、张福寰十年之支拄,而卒摧灭于王师,岂无故哉!盖有三端以枢纽之:曰会剿也,曰用间也,曰民兵为向导也。皖砦会剿之师,有督兵、有操抚兵、有提兵、有漕兵;鄂砦会剿之师,有督

  • 卷十三·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十三皇极经世书七外书渔樵问对【嵩山晁氏曰邵雍尧夫设为问答以论隂阳化育之端性命道德之奥云】渔者垂钩于伊水之上樵者过之弛檐息肩坐于磐石之上而问于渔者曰鱼可钩取乎曰然曰钩非饵可乎曰否

  • 春秋説卷二十一·洪咨夔

    宋 洪咨夔 撰襄公上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蒙以养正圣功也君心之开塞君徳之进否莫重乎童蒙之日养得其正则可以为圣为贤非其正则愚不肖之归成王以幼冲嗣立周公负而相之小毖访落皆以未堪家多难为言所以使之知王业之艰天位

  • 卷第七·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于如来前,坐莲华藏师子之座,承佛神力,入于三昧。此三昧名:一切诸佛毗卢遮那如来藏身,普入一切佛平等性,能于法界示众影像;广大无碍,同于虚空;法界海漩,靡不随入;出生一切诸三昧法,普能包纳

  • 第五卷·知礼

    金光明经文句记 第五卷宋四明沙门知礼述二从尔时下大段正宗分二。初总示文义二。初示经文起尽。忏悔赞叹空品三品全。及此寿量半品。同是正说。二凡三下辨三章大义二。初叙他师二。初正明他义三。初叙初师。二

  • 释净土群疑论卷第六·怀感

    西都千福寺大德怀感撰问曰。为一切众生求生净土悉得生耶。为亦有不得生耶。若悉得生众生界无穷。何因极乐国土有终尽日。阿弥陀佛有涅槃时。又花聚菩萨及山海慧菩萨不应发愿。若有一众生生阿弥陀佛国未尽。若我先生者

  • 荊溪龍池老和尚列傳·佚名

    檇李嚴大參呂嘉祐仝校正師浙之禾郡秀水張氏子也,諱通微,號萬如。嬰齡喪父,隨母金氏育于外家。稍長,從世父習業,遽有出塵之志。年十九,投郡南興善寺。禮涵初公脫白後參,方受具戒,閱禪關策進,遂提撕無字公案,歷扣名宿。偶閱楞嚴,至

  • 东坡诗集注·王十朋

    诗文注。南宋王十朋(1112—1171)撰。三十二卷。十朋字龟龄,自号梅溪。浙江乐清人。绍兴进士,历知饶夔湖泉诸州,累官太子詹事,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著有《梅溪集》、《会稽三赋》等。此集收所注东坡诗有纪行一卷,游览二卷,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