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弱民第二十

题记:本篇围绕民弱与国强的关系进行阐述。

人民不敢抗拒法律,国家就强,人民敢于触犯法律,国家力量就弱,所以治理得法的国家一定要使人民不敢抗拒法令。人民朴质,就不敢触犯法律;民众放纵就敢于恣意妄为。不敢触犯法律就会守法。人民守法,就听众役使;任意而行就不受控制。所以说采取强民政策以去除不守法的民众国家力量就弱;采用弱民政策以去除不守法的民众,国家力量就强。

民众,国家优待他们,他们就与国家亲近;国家合理地役使他们,他们就与国家同心。国家起用他们,他们就全力以赴。他们与国家同心,国家就不贫乏;他们全力工作,国家的政令就会取得好的效果。如果国君抛弃法度,放任人民为所欲为,那奸邪就多了,人民贫穷就会努力致富,致富就会放纵,放纵就会产生如虱虮一样的弊端。因而人民富裕了就不易役使,那就让他们以粮谷顶替外出服役,使他们每人都出力,那样农民就不怠惰。农民不怠惰,六种弊端就不会产生。所以国家富强,人民守法就是强而又强。

国家兵力衰弱,强大困难。人们都爱惜生命,贪图安逸,拼死赴国难是以难做到的。若拼死赴国难是不难之事,兵力就是强大的。人民若有羞耻之心,那奸邪就会减少。国家赏罚没有差错,奸邪就会止息。敌方在这方面有差错,就会对我们有利。兵力强大,就会产生声威,作战不以任何手段为羞耻就利于用兵。长时间处于有利形势,一定能称王。所以用兵做到敌人所不敢做的,兵力就强大;做敌人认为可耻的事,国家就有利。法度有常,人民才能各字其位;君主随机应变,才能万事成功。国这家有常法国君操纵大权,就有利。所以国君以机变之能为贵,国家以稳定为贵。

朝廷的利禄出于一个渠道国家的物资就多,出于十个渠道国家的物资就少。坚守用一个渠道,国家就治理严整;坚守十个渠道的,国家就混乱。国家治理严整就强大,乱就弱。强就会出现物资聚集;弱物资就会流散。所以国家使物资聚集就强,使物资流散就弱。

人民地位卑弱就会崇尚爵位,怯弱就会尊敬官吏;贫穷就重视赏赐。朝廷用刑法统治人民,人民就乐为的用;用赏赐来奖励战争,人民就会轻视死亡。因此临战严整、士兵全力以赴,就叫强。民众有自以为荣的尺度就轻视官爵,鄙视官吏;人民富裕就看不起赏赐。治理民众,以刑法使他们知道何为真正的羞耻,战争时他们才会出战。民众贪生怕死,政治纷乱,而去与别国交战,兵众与农民都会怠惰,国家力量就弱。

农民、商人、官吏,这三种人是国家有经常职业的人。农民耕恳土地,商人贩卖货物,官吏治理人民。这三种职业会产生六种虱子:第一是“岁”虱;第二是“食”虱;第三是“美”虱;第四是“好”虱;第五是“志”虱;第六是“行”虱。这六种虱子生了根,国家必定削弱。农民有了剩余的粮食,于是成年安逸享乐。商人获致了大的利润,贩卖华丽、玩好的物品,于是对于日用必需物品发生了不良的影响。官吏虽然设置了,而不肯为国家出力,思想行为成为国家和人民的病害。六种虱子形成风俗,军队出征,必定是大败的。法度邪曲,统治就要错乱。任用贤良,谈论就要盛行。治道纷繁,国家就乱。谈论盛行,兵力就弱。法度明确,治道就会省简。任用力量,谈论就会停止。治道省简,国家就治。谈论停止,兵力就强。所以治道扩大,国土就缩小了;治道缩小,国土就扩大了。政策建立人民所憎恶的东西,人民就弱;政策建立人民所喜欢的东西,人民就强。人民弱,国家就强;人民强,国家就弱。人民所喜欢的是人民强;如果人民强了,而政策又使他们更强,结果,兵力就弱而又弱了。人民所喜欢的是人民强;如果人民强了,而政策又使他们转弱,结果,兵力就强而又强了。所以实行强民的政策,以致兵力弱而又弱,国家就削;实行弱民的政策,以致兵力强而又强,就能成就王业。用强民的政策攻治强民和弱民,强民是仍然存在;用弱民的政策攻治弱民和强民,强民就会消灭。强民存在,国家就弱;强民消灭,就能成就王业。可见,用强民政策统治强民,国家就会削弱;用弱民政策统治强民,就能成就王业。

明君任用他们的臣下,任命一定要充分体现他的功绩,奖赏一定要及于他的所有功劳。国君使臣民相信这一点就像相信日月运行有规律一样,那样就无敌于天下了。离娄能看到秋毫之末而不能将他的明目给旁人;乌获能举起千钧的重量却不能把他的神力给予旁人。圣贤在才能方面也不能给予旁人。当今掌握政权的人都想成为圣人,那就要实行法治了。舍弃法度治理国家好比负得远行而没有牛马,又如想渡过大河而没有船。一个国家人口多,兵力强是成就帝王之业的大资本,但如不严明法令巩固它,就接近危亡了。明君修明法度,使民众没有淫邪的念头,游客处士都自动参加战争,万民都努力于农作和战争。国君明白其中的道理。楚国的民众行动迅速而统一,行军快如旋风。手持宛如钢铁制成的矛,如蜂蝎的刺一样锋利,身披鲛鱼、犀牛皮制的铠甲像金石一样坚固。又有长江、汉水作护城河,有汝河,颖水作凭借,有邓林作屏障,有方城作要塞。可是秦兵到来,攻下鄢郢如同摧枯拉朽。唐蔑在垂涉战死,庄蹻在国内起义,楚国就一分为五。楚国土地不是不广阔,人民不是人众多,兵甲财物不是不充足,而作战却不能取胜,防守不能坚固,这就是不修明法度的结果,如同舍弃权衡的工具而去量轻重一样。

原文:

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朴则强,淫则弱。弱则轨,淫则越志。弱则有用,越志则强。故曰:以强去强者,弱;以弱去强者,强。

民,善之则亲,利之用则和;用则有任,和则匮;有任,乃富于政。上舍法,任民之所善,故奸多。

民贫则力富,力富则淫,淫则有虱。故民富而不用,则使民以食出,各必有力,则农不偷。农不偷,六虱无萌。故国富而贫治,重强。

兵,易弱难强。民,乐生安佚,死难难正,易之则强。事有羞,多奸;寡赏,无失。多奸疑,敌失必,利。兵至强,威;事无羞,利。用兵久处利势,必王。故兵行敌之所不敢行,强;事兴敌之所羞为,利。

法有,民安其次;主变,事能得齐。国守安,主操权,利。故主贵多变,国贵少变。

利出一孔则国多物,出十孔则国少物。守一者治,守十者乱。治则强,乱则弱。强则物来,弱则物去。故国致物者强,去物者弱。

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以刑治民,则乐用;以赏战民,则轻死。故战事兵用曰强。民有私荣,则贱列卑官;富则轻赏。治民羞辱以刑,战则战。民畏死、事乱而战,故兵农怠而国弱。

农、商、官三者国之常食官也。农辟地,商致物,官法民。三官生虱六,曰“岁”,曰“食”;曰“美”,曰“好”;曰“志”,曰“行”。六者有朴必削。农有余食,则薄燕于岁;商有淫利有美好,伤器;官设而不用,志、行为卒。六虱成俗,兵必大败。

法枉治乱,任善言多。治众国乱,言多兵弱。法明治省,任力言息。治省国治,言息兵强。故治大,国小;治小,国大。

政作民之所恶,民弱;政作民之所乐,民强。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民之所乐民强,民强而强之,兵重弱。民之所乐民强,民强而弱之,兵重强。故以强,重弱;弱,重强。王。以强政强,弱,弱存;以弱政弱,强,强去。强存则弱,强去则王。故以强政弱,削;以弱政强,王也。

明主之使其臣也,用必加于功,赏必尽其劳。人主使其民信此如日月,则无敌矣。今离娄见秋豪之末,不能以明目易人;乌获举千钧之重,不能以多力易人;圣贤在体性也,不能以相易也。今当世之用事者,皆欲为上圣,举法之谓也。背法而治,此任重道远而无马、牛,济大川而无舡、楫也。今夫人众兵强,此帝王之大资也,苟非明法以守之也,与危亡为邻。故明主察法,境内之民无辟淫之心,游处之士迫于战阵,万民疾于耕战。有以知其然也。楚国之民齐疾而均,速若瓢风;宛钜铁釶,利若蜂虿;胁蛟犀兕,坚若金石;江、汉以为池,汝、颍以为限;隐以邓林,缘以方城。秦师至,鄢、郢举,若振槁;唐蔑死于垂涉,庄謟发于内,楚分为五。地非不大也,民非不众也,甲兵财用非不多也;战不胜,守不固,此无法之所生也,释权衡而操轻重者。

猜你喜欢
  大雅·生民之什·佚名
  累害篇第二·王充
  卷十三 权谋·刘向
  读书録卷五·薛瑄
  卷八·陆九渊
  论语精义卷四下·朱熹
  卷十一·余萧客
  卷八十九·秦蕙田
  八观第十三·管仲
  卷二·魏了翁
  卷二十八·王昭禹
  第四篇 心与物游(中)·丰子恺
  刻辟邪集序·智旭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六·澄观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七·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学文·唐圭璋

      学文号竹涧,眉山人。词学丛书本元草堂诗馀云:天下同文集作竹涧杨学文,字必节。   摸鱼儿   送汪水云之湘   记当年、舞衫零乱,霖铃忍按新阕。杜鹃枝上东风晚,点点泪痕凝血。芳信歇。念初试琵琶,曾识关山月。悲弦

  • ◆程承旨巨夫(雪楼集)·顾嗣立

    巨夫,名文海,避武宗讳,以字行。其先自徽州徙郢京山,宋末,季父飞卿摄建昌守,家焉。元兵南下,从飞卿入觐燕京,遂留宿卫,授管军千户,世祖召见香殿,奇之。命给笔札书二十余幅以进,改应奉翰林文字,累迁翰林集贤直学士。尚书省初立,诏为参

  • ●白石道人歌曲跋·姜夔

    歌曲特文人余事耳或者少谐音律白石留心学古有志雅乐如会要所载奉常所录未能尽见也声文之美概具此编嘉泰壬戌刻于云间之东岩其家转徙自随珍藏者五十载淳佑辛亥复归嘉禾郡斋千岁令威夫岂偶然因笔之以识岁月端午日菊坡赵

  • 寻路的人·周作人

    赠徐玉诺君我是寻路的人。我日日走着路寻路,终于还未知道这路的方向。现在才知道了,在悲哀中挣扎着正是自然之路,这是与一切生物共同的路,不过我们单独意识着罢了。路的终点是死。我们便挣扎着往那里去,也便是到那里以前不

  • 御定千叟宴诗巻二·康熙

    【计诗三百二十首】人瑞自居击壤羣世间仁夀赖吾君好生大徳合天地愿得三多迈放勲【其一】去年藏里凯歌回赐宴今朝赏宴陪万里辛勤瞬息过欢声载道似春雷【其二】风土人情各自殊微臣游遍世间途愿将省下期颐嵗捧进彤墀添夀

  • 巻六·童轩

    ●钦定四库全书清风亭稿卷六(明)童轩 撰○七言律诗丙寅中秋对月秋色平分月正圆南楼清兴浩无邉云□□□悬丹桂水满龙宫泛白莲万古山河□□旧百年身世欲登仙何当唤起临皋叟斗酒中流共放船题清隠山房卷幽居浑似聘君亭门对

  • 第十一回 阿保机得势号天皇 胡柳陂轻战丧良将·蔡东藩

      却说中国北方,素为外夷所居,历代相沿,屡有变革。唐初突厥最大,后来突厥分裂,回鹘、奚、契丹,相继称盛。到了唐末,契丹最强,他本是鲜卑别种,散居潢河两岸,乘唐衰微,逐渐拓地,成为北方强国,国分八部。但皆利部,乙室活部,实活部,纳

  • 卷三十四·佚名

    八月二十六日(辛酉),上命军机大臣传谕福康安、李侍尧曰:台湾剿捕贼匪,自常青接办后,续调官兵不为不多,因常青零星派拨,以致郡城存营之兵止有四千,不敷策应。其实,添派浙、粤满汉官兵已有二、三万,兵力已为厚集;乃福康安于途次一见

  • 清波杂志卷十一·周煇

    宋 周煇 撰龙图阁直学士提举醴泉观兼侍读编修国朝会要详定九域图志编御笔礼制局详议官蔡攸奏臣伏奉圣恩差冬祀大礼陞辂执绥十一月五日陛下御玉辂自太庙出南薰门至玉津园伏宣谕臣曰玉津园东楼殿重复是何处臣奏以

  • 范延光传·欧阳修

    范延光字子瑰,相州临璋人。唐明宗当节度使时,将他安排为自己的部下,没发现他有奇异之处。明宗攻占郓州,梁的军队还掌握着杨刘,梁的先锋将康延孝偷偷将降书送给明宗,明宗征求可以将延孝降书送给庄宗的人,延光立即请求前去,于是

  • 卷二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二十九嘉礼颁朔之礼钦天监豫推来歳时宪书成式二月恭进御览乃镌于版四月驿送省各布政司依式刋造均以嵗十月朔日颁行是日鸿胪寺钦天监官设案于午门外正中左右各一均东西肆又设二案于甬道左

  • 欧阳祺夫人·周诒春

    欧阳祺夫人 母氏胡。生于美国加利佛尼省。宣统二年。自费入阿里索那大学。习文科。民国二年。入太平洋学校。习音乐。民国四年回国。现时住址。北京东单牌楼官场胡同三十三号。Owyang, Kee (Mrs.).-Born in Los Ange

  • 卷十六·佚名

    <经部,四书类,日讲四书解义>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十六 孟子【上之四】 公孙丑章句下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目录·陈启源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稽古编目録卷一叙例国风周南卷二召南卷三邶鄘衞邶卷四鄘衞卷五王 郑卷六齐 魏 唐卷七秦 陈 桧 曹卷八卷九小雅鹿鸣之什卷十南有嘉鱼之什上卷十

  • 卷一百六十三·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六十三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三十六射礼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宾射之礼亲故旧朋友【注射礼虽王亦立宾主也王之故旧朋友为世子时共在学者天子亦有友诸侯之义武王誓曰

  •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二·法藏

    第十随文解释者。今此三万六千偈经有七处八会。谓人中三处天上四处为七。重会普光为八会。于中有三十四品。初一品是序分。卢舍那品下明正宗。流通有无以四义释。一以众生心微尘下二颂为流通。以结叹劝信故。二为经来

  • 玫瑰旅游团·松本清张

    松本清张著,一个由日本妇女组成的“玫瑰旅游团”,在海外旅游中,接连发生了谜一般的案件,以致惊动了国际刑警机构……随着案情的纵深发展,作者还描绘了五光十色的异国风情,使作品曲折有致,色彩缤纷。

  • 医闾集·贺钦

    明代诗文别集。贺钦(字克恭)著。贺钦子贺士谘所编。先有嘉靖九年(1530)阴成文的刻本,卷内题“后学兵部主事海盐郑晓参定,后学兵部主事常郡唐顺之重校”。集前有嘉靖八年李承勋序。凡9卷。前3卷为言行录,4至7卷为存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