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六十一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一

刘禹锡

和思黯忆南庄见示

丞相新家伊水头智囊心匠日增修化成池沼无?迹奔走清波不自由台上看山徐举酒潭中见月慢回舟从来天下推尤物合属人间第一流

酬思黯见示小饮四韵

抛却人间第一官俗情惊怪我方安兵符相印无心恋洛水嵩云恣【一作着】意看三足鼎中知味久百寻竿上掷身难追呼故旧连宵饮直到天明兴未阑

和仆射牛相公春日闲坐见怀

官曹崇重难频入第宅清闲且独行阶蚁相逢如偶语园蜂速去恐违程人於红药惟看色莺到垂杨不惜声东洛池台怨抛掷移文非久会应成【违一作迟惟看色一作偏怜色】

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赠比双金初开郢客缄封後想见巴山氷雪深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踈敲镫吟

酬窦员外使君寒食日途次松滋渡先寄示四韵

楚乡寒食橘花时野渡临风驻彩旗草色连云人去住水纹如縠燕差池朱轮尚忆羣飞雉青绶初县左顾龟非是湓城旧司马水曹何事与新诗【时有水部郎出故】

寄杨八拾遗【时出为国子主簿分司东都韩十八员外亦转国子博士同在洛阳】

闻君前日独庭争汉帝偏知白马生忽领簿书游太学宁劳侍从厌承明洛阳本自宜才子海内而今有直声为谢同僚老博士范云来岁即公卿

酬窦员外郡斋宴客偶命柘枝因见寄兼呈张十一院长元侍御【员外时兼节度判官佐平蛮之略张初罢都官元方徙事】

分忧余刃又从公白羽胡床啸咏中彩笔谕戎矜倚马华堂留客看惊鸿渚宫油幕方高步澧浦甘棠有几丛若问骚人何处所门临寒水落江枫

谢窦员外旬休早凉见示诗【奉书报诘朝有宴】

新秋十日澣朱衣铃阁无声公吏归风韵渐高梧叶动露光初重槿花稀四时冉冉催容鬓三爵油油【一作曛曛】忘是非更报明朝池上酌人知太守字玄晖

南海马大夫远示着述兼酬拙诗辄着微诚再有长句时蔡戎未弭故见於篇末

汉家旄节付雄才百越南溟统外台身在绦纱传六艺腰悬青绶亚三台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闻道楚氛犹未灭终须旌斾扫云雷

和南海马大夫闻杨侍郎出守郴州因有寄上之作

忽惊金印驾朱轓遂别鸣珂听晓猿碧落仙来虽暂谪赤泉侯在是深恩玉环庆远瞻台坐铜柱勲高压海门一咏琼瑶百忧散何劳更树北堂萱

马大夫见示浙西王侍御赠答诗因命同作【并序】

大夫荣践旧府又历交趾桂林南人歌之列在风什王侍御公易一别岁余寄末篇以代扎

忆逐羊车凡几时今来旧府统【一作总】戎师象筵照室会词客铜鼓临轩舞海夷百越酋豪称故吏十洲风景助新诗秣陵从事何年别一见琼章如素期

寄唐州杨八归厚

淮安古地拥州师画角金铙旦夕吹浅草遥迎鷫鸘马春风乱颭辟邪旗谪仙年月今应满戆谏声名衆所知何况迁乔旧同伴一双先入凤凰池【时徐晦杨嗣复二舍人与唐州同年及第】

寄朗州温右史曹长

暂别瑶墀鸳鹭行彩旗双引到沅湘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史笔枉将书纸尾朝缨不称濯沧浪云台公业家声在徵诏何时出建章

詶杨司业巨源见寄

辟雍流水近灵台中有诗篇絶世才渤海归人将集去棃园弟子请词来琼枝未识魂空断宝匣初临手自开莫道专城管云雨其如心似不然灰

詶国子崔博士立之见寄

健笔高科早絶伦後来无不揖芳尘遍看今日乘轩客多是昔年呈卷人胄子执经瞻讲坐郎官共食接华茵烦君远寄相思曲慰问天南一逐臣

张郎中籍远寄长句开缄之日已及新秋因举目前仰酬高韵

南宫词客寄新篇清似湘灵促柱弦京邑旧游劳梦想历阳秋色正澄鲜云衔日脚成山雨风驾潮头入渚田对此独吟还独酌知音不见思怆然

浙东元相公书叹梅雨郁蒸之候因寄七言

稽山自与岐山别何事连年鸑鷟飞百辟商量旧相入九天祗候老臣归平湖晩泛窥清镜高阁晨开扫翠微今日看书最惆怅为闻梅雨损朝衣

酬严给事贺加五品兼简同制水部李郎中

九天雨露传青诏八舍郎官换緑衣初佩银鱼随仗入宜乘白马退朝归雕盘贺喜开瑶席彩笔题诗出鎻闱闻道水曹偏得意霞朝雾夕有光辉

裴相公大学士见示答张秘书谢马诗并羣公属和因命追作

草玄门户少尘埃丞相并州寄马来初自塞垣?苜蓿忽行幽径破莓苔寻花缓辔威迟【一作逶迤】去带酒垂鞭?蹀回不与王侯与词客知轻富贵重清才

奉和裴侍中将赴汉南留别座上诸公

金貂晓出凤池头玉节前临南雍州暂辍洪鑪观劒戟还将大笔注春秋管弦席上留高韵山水途中入胜游岘首风烟看未足便应重拜富民侯

和苏郎中寻丰安里旧居寄主客张郎中

漳滨卧起恣闲游宣室徵还未白头旧隐来寻通德里新篇写出畔牢愁池看科斗成文字鸟听提壶忆献酬同学同年又同舍许君云路并华輈

詶浙东李侍郎越州春晩即事长句

越中蔼蔼繁华地秦望峰前禹穴西湖草初生边鴈去山花半谢杜鹃啼青油昼卷临高阁红斾晴翻绕古堤明日汉庭徵旧德老人争出若耶溪

詶淮南牛相公述旧见贻

少年曾忝汉庭臣晩岁空余老病身初见相如成赋日寻为丞相扫门人追思往事咨嗟久喜奉清光笑语频犹有登朝【一作当时】旧冠冕待公三入拂埃尘【牛相再入中书故以三入期之】

和仆射牛相公追感韦裴六相登庸皆四十余未五十薨殁岂早荣早枯之义今年将六十犹粗强健因亲故劝酒率然成篇并见寄之作

坐镇清朝独殷然闲徵故事数前贤用才同践钧衡地禀气终分大小年威凤本池思泛泳仙查旧路望回旋犹怜绮季深山里唯有松风与石田

和仆射牛相公以离阙庭七年班行亲故亡殁十无一人再覩龙顔喜庆虽极感叹风烛能不怆然因成四韵并示集贤中书二相公所和

久辞龙阙拥红旗喜见天顔拜赤墀三省英僚非旧侣万年芳树长新枝交朋接武居仙院幕客追风入凤池云母屏风即施设可怜荣耀冠当时

和仆射牛相公见示长句

静得天和兴自浓不缘宦逹性灵慵大鹏六月有闲意仙鹤千年无躁容流辈尽来多叹息官班高後少过从唯应加筑露台上賸见终南云外峰

和牛相公雨後寓怀见示

金火交争正抑扬萧萧飞雨助清商晓看纨扇恩情薄夜觉纱灯刻数长树上早蝉才发响庭中百草已无光当年富贵亦惆怅何况悲翁髪似霜

和陈许王尚书酬白少傅侍郎长句因通简汝洛旧游之什

寥廓高翔不可追风云失路蹔相随方同洛下书生咏又见军前大将旗雪里命宾开玉帐饮中请号驻金巵竹林一自王戎去嵇阮虽贫兴未衰

和仆射牛相公寓言二首

两度竿头立定夸回眸举袖拂青霞尽抛今日贵人様复振前朝名相家御史定来休直宿尚书依旧趂参衙具瞻尊重诚无敌犹忆洛阳千树花

心如止水鉴常明见尽人间万物情鵰鹗腾空犹逞俊骅骝啮足自无惊时来未觉权为祟贵了方知退是荣只恐重重世缘在事须三度副苍生

詶太原狄尚书见寄

家声烜赫冠前贤时望穹崇镇北边身上官衔如座主幕中谈笑取同年幽并侠少趋鞭弭燕赵佳人奉管弦仍把天兵书号笔远题长句寄山川

詶宣州崔大夫见寄

白衣曾拜汉尚书今日恩光到敝庐再入龙楼称绮季应缘狗监说相如中郎南镇权方重内史高斋兴有余遥想敬亭春欲暮百花飞尽柳花初

詶皇甫十少尹暮秋久雨喜晴有怀见示

雨余独坐卷帘帷便得诗人喜霁诗揺落从来长年感惨舒偏是病身知扫开云雾呈光景流尽潢污见路岐何况菊香新酒熟神州司马好狂时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岐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慙柳士师归目并随回鴈尽愁肠正遇断猿时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望夫山

何代提戈去不还独留形影白云间肌肤销尽雪霜色罗绮点成苔藓斑江燕不能传远信野花空解妒愁顔近来岂少征人妇笑采蘼芜上北山

怀妓【前三首一作刘损诗题作愤惋】

玉钗重合两无缘鱼在深潭鹤在天得意紫鸾休【一作辞】舞镜能言青鸟罢【一作断】衔牋金盆巳覆难收水玉轸长抛不续弦若向蘼芜山下过遥【一作空】将红【一作狂】泪洒穷泉

鸾飞远树栖何处凤得新巢想称心红壁【一作粉】尚留香漠漠碧云初断信沈沈情知【一作那堪】点汚投泥玉犹自【一作嬾更】经营买笑金从此山头似人石丈夫形状泪?深但曾行处遍寻看虽是生离死一般买笑树边花巳老画眉窗下月犹残云藏巫峡音容断路隔星桥过往难莫怪诗成无泪滴尽倾东海也须乾

三山不见海沈沈岂有仙踪更可寻青鸟去时云路断姮娥归处月宫深纱窗遥想春相忆书幌谁怜夜独吟料得夜来天上镜只应偏照两人心

荅东阳于令寒碧图诗

东阳令于兴宗丞相燕国公之犹子生绮襦纨袴间所见皆贵盛而挈然有心如山东书生前年白有司愿为亲民官以自効遂补东阳及莅官以简易为治故多暇日一旦於县五里偶得奇境埋没於翳荟中于生自以有特操而生於公侯家由覆?入仕常忽忽叹息因移是心开抉泉石芟去萝茑斧凡材畚息壤而清溪翠岩森立坌来因构亭其端题曰寒碧碧流贯於庭中如青龙蜿蜒氷【去声】彻射人树石云霞列於前昏旦万状惜其居地不得有闻於时故图之来乞辞既无负尤物予亦久翳萝茑者暏之慨然遂赋七言以贻後之文士

东阳本是佳山水何况曾经沈隐侯化得邦人解吟咏如今县令亦风流新开潭洞疑仙境远写丹青到雍州落在寻常画师手犹能三伏凛生秋

麻姑山

曾游仙蹟见丰碑除却麻姑更有谁云盖青山龙卧处日临丹洞鹤归时霜凝上界花开晩月冷中天果熟迟人到便须抛世事稻田还儗种灵芝

自江陵沿流道中

三千三百西江水自古如今要路津月夜歌謡有渔父风天气色属商人沙村好处多逢寺山叶红时觉胜春行到南朝征战地古来名将尽为神【陆逊甘宁皆有祠宇】

别夔州官吏

三年楚国巴城守一去扬州扬子津青帐聨延喧驿步白头俯伛到江滨巫山暮色常含雨峡水秋来不恐人惟有九歌词数首里中留与赛蛮神

鱼复江中

扁舟尽室贫相逐白髪藏冠镊更加远水自澄终日緑晴林长落过春花客情浩荡逢乡语诗意留连重物华风樯好住贪程去斜日青帘背酒家

巫山神女庙

巫山十二郁苍苍片石亭亭号女郎晓雾乍开疑卷幔山花欲谢似残妆星河好夜闻清佩云雨归时带异香何事神仙九天上人间来就楚襄王

柳絮

飘扬南陌起东邻漠漠蒙蒙暗度春花巷暖随轻舞蝶玉楼晴拂艶妆人萦回谢女题诗笔点缀陶公漉酒巾何处好风偏似雪隋河堤上古江津

赠同年陈长史员外

明州长史外台郎忆昔同年翰墨场一自分襟多岁月相逢满眼是凄凉推贤有愧韩安国论旧唯存盛孝章所叹谬游东阁下看君无计出恓惶

送周鲁儒赴举诗

昼居外次晨门曰有九疑生持一刺来谒立西阶以须生危冠方袂浅拱舒拜且前致辞称贽其文颇涉猎前言居五六日复袖来益引古事以相劘切与之言能言其得姓因家之所自暨县道乡亭之风俗望山名水之槩状罗含所未记朱赣之未条咸得之於生由是始列於宾籍临觞而司斟观博而窜言有日矣初邑中人闻有生来而二千石客之骈然来观迁客裴御史遇生於坐抵掌曰人固有?类而族殊者周生疑罗玠也衆咸冁然而熟视生疑也愈甚夫形似古所有也优孟似叔敖而楚君欲以为相人殊而?肖犹或欲用之玠生於衡山而生生於九疑其似诚匹也无乃蹑其武升俊造仕甸服佐君藩为御史乎古文人无避事即有而书之尚实也行李之贶则徵夫诗曰

宋日荣阳内史孙因家占得九疑村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余把笔?自握虵珠辞白屋欲凭鸡卜谒金门若逢广坐【一作知】问羊酪从此知名在一言

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

余为连州诸生以进士书刺者浩不可纪独曹生崖然自称为山夫及与语以徵其实则曰所嗜者名尝远游以索之抗?舌胝挴脢以干东诸侯见之日率莞然曰秀才者天下是不礼庸何伤今方依名山以扬其声将挂帻於南岳生之言未及休余遽曰在已不在山若子之言依山而为高是练神叩寂捐日月而不顾名闻而老至持是焉用生闻言愀然如悔色见於眉睫因留止道士院从余求书以观居三时而功倍一岁读史书自皇帝至吴魏间班班能言之然而絶口不敢言衡山知山夫不贩而赢也十一月告余归隐於会稽且曰知求名之自矣乞词以发之遂赋七言诗以鉴其志

行尽潇湘万里余少逢知已忆吾庐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地远何当随计吏策成终自诣公车剡中若问连州事唯有千山画不如

白鹰

毛羽斒斓白紵裁马前擎出不惊猜轻抛一点入云去喝杀三声掠地来緑玉觜攒鸡脑破玄金爪擘免心开都缘解搦生灵物所以人人道俊哉

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一

猜你喜欢
  何师心·唐圭璋
  ●卷下·沈德潜
  第二十出 赘苹·陆采
  第四十六出 折寇·汤显祖
  刘秉忠·隋树森
  文选顔鲍谢诗评卷三·方回
  卷第三·陈与义
  卷七十八·吴之振
  鸣盛集巻四·林鸿
  卷二百三十四·陈廷敬
  ●雌木兰·沈泰
  唐彦谦诗鉴赏·佚名
  柳中庸诗鉴赏·佚名
  三集 一卷·钱德苍
  论诗绝句三十首·元好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四十二·彭定求

        卷642_1 【圣政纪颂】来鹄   三皇不书,五帝不纪。有圣有神,风销日已。何教何师,   生来死止。无典无法,顽肩奡比。三皇实作,五帝实治。   成天造地,不昏不圯。言得非排,文得圣齿。表表如见者,   莫若乎史。

  • 第三场·老舍

    时间 前场后月余,晚间。地点 余志芳与宋玉娥所在的商店。人 物 余志芳 宋玉娥 陶月明〔幕启:一间小屋,余志芳与宋玉娥正在写大字报。余志芳 玉娥,快着点!我已经写了四张,你才写了一张啊!宋玉娥 我心里有点乱,思想不集

  • 卷八百五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五十九吕岩赠刘方处士六国愁看沉与浮携琴长歗出神州拟向烟霞煮白石偶来城市见丹丘受得金华出世术期於紫府驾云游年来摘得黄岩翠琪树参差连地肺露飘香陇玉苖滋月上碧峰丹鹤唳洞天消息春正

  • 卷一·佚名

    一、拜母登程芸窗自古多寥寂,潜来花下笑寻芳。好鸟枝头迎客叫,百花丛内喷人香。桃花片片随流水,牵惹游人欲断肠。花因春尽多零落,人貌何曾得久长?若不风流虚一世,算来难及水鸳鸯。相挨相倚池边绕,相爱相连几在行。自想韶华虚

  • 74.张祜:诗十首·施蜇存

    在中唐诗人中,张祜虽然不能列为大家,但也不失为名家。他字承吉,南阳人,生长在苏州。志气高逸,有用世之志,关心于国家治乱之源。同时又行止浪漫,纵情声色。又和他的朋友崔涯说剑谈兵,行侠仗义,往来于江、淮、吴、越,一身而兼为才

  • 五代史纂误卷下·吴缜

    ○杂传王晏球一事定州王都反以晏球为招讨使讨之契丹遣塔纳【旧作秃馁今改正】将万骑救都今按契丹附録云定州王都反唐遣王晏球讨之契丹遣塔纳等以骑五千救都与晏球传不同未知孰是王建立一事建立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卷之六百八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三卷 徭役·缪荃孙

    周周小司徒之职,均土地以稽其人民,而周知其数:上地家七人,可任也者家三人。中地家六人,可任也者二家五人。下地家五人,可任也者家二人。凡起徒役,毋过家一人。以其余为羡,唯田与追胥竭作。 《周礼》乡大夫以岁时登其夫家之众

  • 通志卷八十下·郑樵

    宋 右 迪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宗室传第三晋八王汝南文成王亮【子粹 矩 羕宗 熈】楚隐王玮 赵王伦 齐王冏 长沙厉王乂 成都王颖 河间王颙 东海孝献王越武十二王毗陵悼王轨 秦献王柬 城阳怀王景 

  • 李椿传·脱脱

    李椿字寿翁,氵名州永年人。父亲李升,起家于进士。靖康之难时,李升为保护其父,以致背部受刺,与长子一起死亡。李椿年纪尚小,他用稻草包起灵柩把它停放在佛寺里,深挖墓穴而葬并细细地记下位置;李椿侍奉着继母南迁,尝尽了千辛万苦

  • 张继孟传·张廷玉

    张继孟,字伯功,陕西扶风人。万历末年进士,授潍县知县。天启三年(1623)升为南京御史,未出京师,奏陈筹边防六事,奏疏最后说,他之所以被任为南京御史,是因为现在是钱神当道,公道无权,应严禁馈赠贿赂。帝令他指出具体事实,继孟说只是

  • 卷一百六十六·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六十六 朱批陈王章奏摺 雍正二年正月二十六日署理山西大同总兵官【臣】陈王章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奉 命署理山西大同总兵官印务钦遵

  • 卷之九 主术训·高诱

    主术训上主,君也。术,道也。君之宰国统御臣下,五帝三王以来,无不用道而兴,故曰主术也,因以题篇。人主之术,处无为之事,而行不言之教,教,令也。谓不言而事办也。清静而不动,一度而不摇,因循而任下,责成而不劳。成办而不自劳。是故心

  • 论语意原卷四·郑汝谐

    宋 郑汝谐 撰衞灵公第十五衞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灵公诚冇意于用夫子虽问陈可以对也必其礼貌辞色已无用之之意是以因问陈而遂行在陈絶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

  • 卷第十二·宗密

    圆觉道场修证广文卷第十二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 述 第十八上 叹佛功德 如来应正等觉。大智慧海。於中有四大智宝珠。具足无量福智功德。由此能生一切众生。声闻独觉。学无学位。及诸菩萨智慧之宝。所谓无染善巧

  • 圜容较义·李之藻

    《圜容较义》是明朝末年李之藻与利玛窦翻译的一部重要著作,其在当时极大地促进了西方几何在我国的传播。李之藻撰。亦利玛窦之所授也。前有万历甲寅之藻自序,称凡厥有形,惟圜为大;有形所受,惟圜至多。浑圜之体难名,而平面

  • 定性书·程颢

    又称《答横渠先生定性书》、《答张横渠子厚先生书》,北宋程颢著。论述己性不分内外物我,主张通过定性的方法,达到廓然大公、顺应万事而不动情感的道德境界。张载提出“定性未能不动,犹累于外物”的问题,为此,程颢特作

  • 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师会

    佛典注疏。宋乾道元年(1165)师会述。二卷。是法藏撰《般若心经略疏》的注释书。全书不分目次,依法藏略疏的顺序对心经经义进行广释。书中大量引用法藏疏文并加以发挥。见载于明版诸藏。《般若心经释义》 即《般若波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