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盛京长白山为我朝发祥之地,高二百余里,绵亘千里。山上有潭,曰闼门,周八十里,鸭绿、混同、爱滹三江出焉。明中叶,有望气者言其地将生圣人,统一诸国。山之东有布库里山,山下有池曰布尔湖里。相传有天女名佛库伦浴于池,浴竟,有神鹊衔朱果置衣上。长吞之,遂有身。寻产一男。生而能言,体貌奇异。及长,母告之故,且命之曰:“天生汝以定乱国,其以爱新觉罗为姓。”语毕,母凌空去。子乘小舠顺流至河,步登岸,折柳及野蒿为坐具,端趺其上。适其地有三姓构兵不解。有取水者奇其貌,归告众。走问所来,具以实告。众惊曰:“天生圣人也。”舁归奉为主。居长白山东俄漠惠之野俄朵里城,国号满洲。十数传至太祖高皇帝,英明神武,灭哈达、辉发、乌喇、叶赫诸国,开拓疆土,建元天命。再传至世祖章皇帝,拯民水火,统一天下。我国家亿万年无疆之福,肇基于此。考诸往古,元鸟降祥,姜嫄履武,后先同揆,信有真也。

范文肃公文程为本朝开国元勋文臣第一人。天命二年,文程见太祖高皇帝于抚顺。伟其貌,询知家世,谓诸贝勒曰:“此名臣后也。”天聪三年,从征有功,时官文馆,尚未有大学士职衔,而文肃所领皆枢密事。崇德元年,改六馆为内三院,授秘书院大学士。每议大政,必资筹画。八年,拨隶正黄旗。

是岁,世祖章皇帝即位。明年为顺治元年。四月,闯贼陷明北熙朝新语。京。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来乞师。遂召文肃于汤泉,决策进兵。

时抱病,力疾趋朝建议曰:“自闯寇猖狂,中原涂炭,近且倾覆京师,戕厥君后。此必讨之贼也。虽拥众百万,横行无惮,揆其败道有三:逼殒其主,天怒矣;刑辱缙绅,拷劫财货,士忿矣;掠民赀,淫人妇,火人庐舍,民恨矣。备此三败,行之以骄。可以一战破也。我国家上下同心,兵甲选练,诚声罪以临之,恤其士夫,拯厥黎庶,兵以义动,何功不成?”复言:“好生者,天之德也。兵者,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自古未有嗜杀而得天下者。国家欲统一区夏,非乂安百姓不可。”于是大军遂发。扶病随征,申严纪律,妄杀者有罪。二十二日,败流贼兵二十万于山海关。我兵长驱而西,民多逃匿。为草檄宣谕,言:“义兵之来,为尔等复君父仇,非杀百姓也。今所诛者惟闯贼,官来归者复其官,民来归者复其业,必不汝害。”民心遂安。师入燕京,文肃建议,首先为明帝发丧,易梓宫,备仪卫。文肃亲纪其事。

国初有内三院:一国史院,二秘书院,三宏文院。各设大学士一员,学士一员。顺治十五年九月,改内三院为殿阁:一中和殿,二保和殿,三文华殿,四武英殿,五文渊阁,六内阁。

十六年初,以觉罗巴纳哈为中和殿大学士,额色赫为保和殿大学士,蒋赫德为文华殿大学士,洪承畴为武英殿大学士,文渊、内阁未补人。裁三院学士官,另设翰林院,掌院学士一员,以折库纳为之。十八年七月,复改殿阁为内三院。康熙九年,复改内三院为殿阁,复设翰林院。

天聪八年四月,太宗文皇帝命礼部考取通满洲、蒙古、汉书文义者为举人。取中满洲习满书者刚林、敦多惠,满洲习汉书者察不害恩、国泰,汉人习满书者宜成格,汉人习汉书者齐国儒、朱灿然、罗绣锦、梁正大、雷兴、马国柱、金柱、王来熙朝新语。用,蒙古习蒙古书者俄博特、石岱、苏鲁木,共十六人。俱赐为举人,并赐衣一袭,免四丁,宴于礼部。崇德三年八月,赐新中式举人罗硕、常鼐、胡邱、阿济格、毕礼克图、王文奎、苏宏祖、杨方兴、曹京、张大任、于变龙等十名朝衣各一领,授半个牛录章京品级,免四丁。六年七月,赐新中式举人满洲鄂貌图、赫德,蒙古杜当,汉人崔光前、卞三元、章于天、卞为凤缎朝衣各一领。是时取土之额虽少,名臣多出其中。

太宗文皇帝用范文程议,特选士于盛京。沈文奎登第一名,字清远,浙江会稽人,世居曹娥村。客游遵化,大兵破城,挈之行。受知登第,充秘书院纂修官。顺治元年护从入关,累官至兵部尚书。人皆知本朝开科进士第一人为傅以渐,不知实自沈文奎始也。

顺治三年丙戍科状元傅以渐,山东聊城人,授修撰,官至大学士。榜眼吕缵祖,直隶沧州人,授编修,官至侍讲学士。

探花李奭棠,顺天大兴人,授编修,官至侍郎。是科会试,首题: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次题: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三题:王道之始也。会元即李奭棠,三艺浑穆,蔚然开国气象。二甲七十七人,三甲二百九十三人。国初诸大老皆出此科。大学士四人:傅以渐、李霨、魏裔介、冯溥。尚书八人:沙澄、高景、傅维鳞、冀如锡、朱之弼、艾元征、魏象枢、刘楗。督抚三人:袁懋功、朱之锡、林起龙。左都御史一人:刘鸿儒。侍郎十五人:李奭棠、石厥、张尔素、陈协、王天眷、胡兆龙、梁清宽,梁清远、田六善、杨时荐、于嗣登、朱裴、季棠馥、杨运昌、王度。左副都御史一人:董笃行。右副都御史一人:张汧通政使二人:晋淑轼、刘士兰。大理卿一人:王景祚。内院学士一人:夏敷九。

宛平王文靖公熙,顺治四年进士,时年甫二十。改庶吉士,习满书,拔前列。世祖召见宏文院,命以满语奏对。大加褒赏。

寻升国子监司业,累官至大学士。

先时,廷对策俱用四六。顺治己丑科,世祖临轩策士,命不用四六旧套。刘子壮对策称旨,亲定一甲一名。与榜眼熊伯龙齐名。熊典试浙江,一榜得三状元:乙未史大成、甲辰严我斯、庚戍蔡启僔士林荣之。

山阴孟月心永光,工写真,明季薄游辽东,后归本朝,以画祗候内廷。为世祖所知,命内侍张笃行受其笔法。

合肥龚尚书鼎孳归本朝后,颇与涿州相国龃龉,当时两非之。后顾黄公《吊尚书》有云:“天寿还陵寝,龙輀葬大行。

义声归御史,疏稿出先生。浮议千秋白,余生七尺轻。当年沟渎死,苦志竟谁明。“文人之笔能为人文过如此。

顺治己丑探花张次修天植,由编修至太常,转通政。端午,世祖召人龙舟赐宴。人称异数。

顺治七年,织造龙衣机上有异光,三日不止。钦天监占,以为一统天下、政治文明之瑞。

顺治壬辰会试,分满汉为二榜。蒙古入满洲榜,汉军入汉人榜。是科满榜中式五十人,殿试一甲一名麻勒吉、二名折库纳、三名巴海。乙未科满榜亦取五十人,殿试一甲一名图尔宸、二名贾勤、三名索泰。自此两科以后,仍停满榜,与蒙古汉榜合而为一。

无锡邹忠倚字子度,幼游钱塘,祈梦于忠肃祠。见忠肃倚其身,授以瓜子一握,数之得五十四粒,因名忠倚。后闲居,其夫人戏以瓜子排作状元二字。壬辰会试,中式五十四名,殿试果一甲一名,与梦俱合。

顺治乙未冬,召日讲官五人进讲。王熙讲《尚书。尧典》熙朝新语。称旨,并命嗣后讲官不必立讲,遂侍坐。其后讲官因得侍坐,自王熙始。

徐元粲字道力,顺治乙未进士。廷试时为文敏捷,上顾见起草,奇之。及召对便殿,例举少年习清书者中选,元粲列最后。上问其年,对曰:“臣年五十二。”上曰:“不欺。翰林居清要,须用不欺之臣。”遂用为庶吉士。

陈泽州相国初名敬,殿试榜有通州同姓名者,上命加廷字以别之。官学士时,奉命进所作诗。上览其《咏石榴子》云:“风霜历后含苞实,只有丹心老不迷。”诵之至再。官至大学士,仍兼经筵。故事,大臣入阁不复侍经筵。兼之者桐城、泽州二相。盖旷典也。

涿州冯文敏公铨归本朝,官中和殿大学士。顺治十年,铨母范太夫人寿八十有七。世祖特命画中绘铨母像,加宝玺以宠之。

冯文敏公次子源济,年十九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迁至秘书院侍读学士。缘事降东城兵马司指挥,迁淮安府山清同知。丁忧,起复授翰林院侍讲官,至国子监祭酒。宦迹亦奇。

无锡秦松龄,顺治乙未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召试《咏鹤诗》有“高鸣常向月,善舞不迎人”之句。上大加称赏,以为有品。

蔚州魏敏果公象枢,顺治丙戍进士。由庶吉士改刑科给事中。时世祖初亲政,象枢上言:“宜慎起居,尽启沃。责备时宰,人皆危之。”上深嘉纳。在谏垣时,疏凡三十余上。寻因事牵涉,左迁。康熙初,召授贵州道御史。具疏,言科臣余司仁欺罔不法、湖南布政使刘显贵侵公帑,不当内升。数年间,官至左都御史。劾最贪知州曹廷俞,荐举清廉知县陆陇其,又举学道公明者二人,去贪墨者二人。吏治肃然。迁刑部尚书,熙朝新语。上言:“臣忝司风纪,职多未尽。敢援汉臣汲黯自请为郎故事,乞辞新命,而领现职。”上鉴其无欺,从之,仍加刑部尚书衔。

尝曰:“法自天子,宽之则为施仁。自刑官,宽之则为骫法。”

以病乞归。御书寒松堂额赐之,以宠其行。

顺治己亥会元朱锦,上海人。由庶吉士授编修。先是,同邑潘尚书有家人朱锦。其子游庠,入谢潘。潘曰:“汝子系朝廷士子。可以门生礼见,勿再论主仆也。”因还其券。朱感泣矢报。潘曰:“我富且贵,安赖汝报?”朱吁请不已。乃曰:“现今文庙圮坏,汝能修葺,贤于报我远矣。”朱欣然营缮,栋宇一新。此百余年前事。至康熙壬子,会元公殁。同日,文庙正梁朽坏下折,刻有建造人姓名与会元同。始知即其后身也。

顺治己亥状元徐元文、康熙庚戍探花徐乾学、癸丑探花徐秉义,同胞三及第。前明三百年来所未有。

马章民世俊性朴素,释褐时,贫不能具轩,策蹇驴,老苍头携宫袍随之。传为士林佳话。

张文贞公玉书文春容典雅,沨々乎盛世之音。其《拖诺仙》、《狼居胥山》二碑,叙述圣武神功,尤为详赡,足以昭示万世。纪平定江南事,纪灭闯献二贼事,纪三路进师下云南事,皆端绪详明,足以彰开国之鸿烈。纪顺治间乐章及钱粮户口三篇,皆资掌故。纪陕西殉难官事一篇,足与史传相参。他若《游玉泉山记》、《游化育沟苑后苑记》、《游喀喇河屯后苑记》、《游热河后苑记》,皆足揄扬太平恺乐之象。其余碑志亦多国初将相事迹,可备考。

益都冯相国溥二十一岁,乡举报到,酣眠不醒。太夫人大惊,以水噀面。乃张目曰:“梦登泰山,云气拥身,而行至一殿上,碧霞元君迎之。置锦幔张乐饮酒未终,见海日如车轮。

大惊而醒。“醒时犹带酒气。

顺治癸巳正月十八日,夜大风。山东恩县祁村陂中冰卓立成山,广四丈,高二丈许。峰峦秀拔,溪壑回环,一磴委蛇相通。观者云集。造物之巧有不可思议如此者。

即墨蓝见渚润,顺治丙戍进士。官翰林。性廉介,不异儒素。故事,直隶、江南皆以台员视学。世祖特简词臣,以润为安徽学使。尽剔积弊。上谓廷臣曰:“居官如蓝润,可法也。”

会直省监司多不称。上以翰林官习法度,以润品行端方,出为福建参政。此词臣为监司之始。

嘉善曹子顾尔堪,顺治壬辰进士。改庶吉士,授职编修。

召试瀛台南院,上霁颜顾问久之。尝与吴学士伟业等同注唐诗,书成称旨,特被褒嘉。儒林以为佳话。

顺治十四年二月,给事中张文光言:“鲁哀公诔孔子曰尼父,汉平帝元始元年加谥曰宣尼父,后魏太和十六年改益文圣尼父,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尊为宣圣尼父,明皇开元二十一年始进谥文宣王,元武宗至大元年加谥大成至圣文宣王,明嘉靖九年改为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前祭酒李若琳不加考订,请易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不过仍元武宗旧谥,而不称王耳。臣谓大成文宣四字岂足以尽孔子?请仍改至圣先师孔子神位。”上从之。

徐立斋元文为诸生时,赴试金陵。船家一哑子见之,忽迎笑曰:“状元来矣。”后果如其言。造一船与之,俾温饱终身。

立斋官修撰时,尝从幸南苑,赐乘御马,命学士折库纳执鞚。

乃元文馆师也。逊谢不敢,乃改命侍卫。又尝晚对便殿,夜分赐馔。世祖又问:“从者得毋饥乎?”命侍卫与之食。尝被命进《孚斋说》一篇,孚斋,世祖读书所也。上赐览称善,为刊行之。

顺治戊子顺天乡试,第四名张永祺壬辰榜眼,第五名戴王熙朝新语。纶乙未榜眼,第八名熊伯龙己丑榜眼,同榜三榜眼,亦奇。

镇国公敬一主人,世祖章皇帝之庶兄也。居沈阳。性淡泊,如枯禅老衲。好读书,善弹琴,工诗画,精曲理,乐与文士游。

以康熙九年七月薨。著有《恭寿堂诗》。

法黄石若真,母梦应真入室而生,故名若真。学问淹博,顺治乙酉以五经中式,丙戍成进士。由编修再迁秘书院侍读,与时相不合,外用浙江道。调福建,御郑寇有功,迁浙江按察使。平反王式诬告案,浙人诧为神明。

新城傅丽农扆,修躯伟貌,须眉如戟,博学强记。尝过一友家,其女为狐所崇。闻傅至,曰:“傅公正人,将来必贵,吾去矣。”果不复来。傅中顺治乙未进士,官至江西道御史。

国初时,山东有李神仙者,游行京邸。庚子北闱乡试前,有两生密询试题。曰:“公等皆道德仁艺中人也,无庸卜题,出乃志于道全章。”辛丑会试,又有以场题问者,李曰:“五后四可。”场中首题乃知止而后有定一节,次题乃夫子之文章一章,三题乃易其田畴二节。果五后字四可字。

吴县黄端木向坚,父孔昭作宰滇中,姚江道梗不得归。向坚于顺治八年十二月徒步出门,涉历艰险,周遍于猺獞之地,趼足黧面,至白盐井始遇二亲。以十年六月归里,承欢二十年。

父母殁,负土营葬。不再期得疾以殉。世称完孝。好事者为谱《三溪记传奇》。至今世多演之。

赵恒夫吉士读书灵隐,偶憩冷泉亭,见文宗屏去驺从,携一小童入寺。良久,步行去寺。僧告赵云,黄公以尊名问僧,递与文宗。云寺中有一士子,未识其面,夜过午书声不辍,当培植之。文宗唯唯而去,僧来报喜也。赵询之,方知所僦居之旁有黄中丞鸣俊者,系文宗房师,避静寺中,绝无人知。前辈之敛迹韬光而不惮提奖后进如此。

句容笪重光未第时,梦其父曰:“汝功名在朝天宫某道士身上。”觉而异之,访其人与订交焉。既而辛卯金陵填榜,即某道士也。折卷到笪,官欲易之,道士已闻唱直书。官呵曰:“尔知笪字如何写。”道士曰:“竹下加旦字。”官曰:“数也。”

国初时,浙江用兵。诸暨陈氏女年十六,被地匪所掠,逼之不从。杭人郭宗臣、朱瞻生、尚御公者方创义醵金赎难民,闻女之贞,亟赎之。方至家,忽友人赎一童子至,问之,即其夫也。翌日赎两妪,即其母与姑也。正惊喜问讯间,有两翁踉跄至,觅其妻,盖即女之父与翁也。两家骨肉一时完聚。人皆以为贞节所感。三人为之治酒肴,具衣帨,合卺而归之。高义亦足多也。

五岳皆祭于山,独恒岳祭于曲阳。自汉宣帝神爵元年始。

而恒山实在浑源州。相传舜望于山川,北至大茂山,大雪不能前,有石飞堕,遂祀焉。即今曲阳庙。石长不满丈,阔仅四尺余。濮阳苏侍郎谷疑石晋后燕云陷辽,宋遂遥祀于此。然《史》、《叹》《唐书》之文甚明。不始宋也。沈存中《笔谈》云:北岳谓之大茂山,半属契丹,以大茂脊为界。岳祠旧在山下,石晋之后稍迁近内,今祠乃在曲阳。苏说本此也。明宏治中,马端肃公曾请改祠于山,事下礼部,竟格于倪文毅公。按《南园漫录》云:倪公父谦奉命祀曲阳,祷于神。神指旁侍一人与之,生公,因名岳。以是固执不肯改祀云。顺治十七年,上允刑科给事中粘本盛之请,罢曲阳庙祀,改祀浑源。千年因循之误,至是始厘正焉。

顺治甲午,四明金良于乡试前梦见天榜,解元乃金良也。

寤而喜甚。及揭晓,解元乃钟朗,梦中仅见其半耳。又己亥八月再行会试,朱若臣士绶梦看榜,会元朱姓,单名金字,偏傍熙朝新语。左边不甚了了。因具呈礼部,更名镕榜发,会元则朱锦也。

二事相类,岂神或戏之与,不然何其巧也。

赛图字麟阁,满洲科目解元。幼贫,尝爇马通读书,尤好为诗。满洲文学之开,实自赛公始。而满洲文字则创于达海公,故谥曰文成。

金坛蒋虎臣超,顺治丁亥探花。以编修督学顺天,事竣即告归,不过里门,溯巴峡至峨眉,寓伏虎寺。至癸丑正月,端坐说偈而逝。初生时,其祖母梦峨眉老僧至其家,故幼不茹荤。

至是果验。

刘克猷子壮,少颖慧,读书一目数行,属文奇肆。中崇祯庚午举人。领荐后,梦神告之曰:“尔须朱之弼作房考,方中春榜。”及至京,偶出寓散步,见数童子携书包经其门。一童特秀,出执手与谈,见其书上写学名朱之弼也。大惊,随至其家。见其父,乃开柴厂者,赠笔砚数事,珍重而别。后遭流寇之乱,屡次不赴春官。及本朝顺治己丑会试,之弼已为分校,得首卷,即刘也。

本朝最重易名之典,京朝官惟阁臣、尚书、总宪得赐谥,侍郎以下不得与。如叶文敏文霭、沈文恪荃以久在侍从,宋端悫文运以廉介受知,加太子太保,皆予谥。盖异数也。

顺治乙未进士李赞元,原名立。由翰林迁御史,奉命按湖北。收汉阳大猾段世昌,杖毙之。世昌谓家人曰:“少时遇道士,叩以终身。言他日遇非桃非杏、非坐非行,即禄尽时也。”

长洲宋维新懋禧,顺治癸已补博士弟子员,秋闱报罢,即绝意进取。多智略,三遇暴客,俱以计脱。晚耽禅悦,受戒退翁和尚。常作八悔警言,曰:幼不习学老时悔,富不惜福贫时悔,酒不节饮醒时悔,赌不戒贪输时悔,建不养生卧病悔,贫不顾身倾家悔,善事因循临回悔,恶念缠绵堕落悔。真见道之熙朝新语。言也。

昆山王圣开室毕氏,名著,书韬文,歙县人。国初时,著父剿流贼阵亡,尸为贼所得。众议请兵复仇,著谓请兵则旷日,贼知备,即于是夜率精锐入贼营。贼方饮酒,惊骇间,著手刃其渠。众溃,以兵追之,多自相践踏死者。舆父尸还,葬于金陵。于归后,裙布钗荆,无往时义勇气矣。其诗集序中有云:“梨花枪万人无敌,铁胎弓五石能关。”又云:“入军营而杀贼,虎穴深探,夺父尸以还山,龙潭妥葬。”又云:“室中椎髻,何殊孺仲之妻。陇上携锄,可并庞公之耦。”其自纪杀贼夺尸事有云:“相期智勇士,慨焉赋同仇。蛾贼一时净,万年固金瓯。”忠孝义勇兼而有之,可谓奇女子矣。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十七·列传第九十四·柯劭忞
  卷十七·毕沅
  卷二十一·谷应泰
  ●卷五·周密
  第二十二回 马援病殁壶头山 单于徙居美稷县·蔡东藩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十二·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四·佚名
  卷二十一·司马迁
  一六 一幅画·周作人
  ·覆院司筹办船工书·丁曰健
  《战国策》译析·佚名
  北洋海军章程第四·佚名
  卷一百十七·佚名
  卷四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甲午五首·许南英

    甲午(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题画梅,赠陈焕耀(时中日失和,海氛方炽,有感作此)斜风料峭到冬初,爱种梅花手自锄。踯躅荒园犹有恨,荆榛满地未芟除!和祁阳陈仲英观察感时示诸将原韵茫茫谁是济川舟?费杀筹边设戍楼!巳撤屏藩资广岛,那堪保

  • 卷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初唐二 虞世南【字伯施浙江上虞人】 从军行 涂山烽候惊弭节度龙城冀马楼兰将燕犀上谷兵劒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凛凛严霜节冰壮黄河絶蔽日卷征蓬浮天散飞雪全兵值月满

  • 卷六百六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六十八高蟾高蟾河朔人乾符三年登进士第乾宁间为御史中丞诗一卷途中除夜南北浮萍迹年华又暗催残灯和腊尽晓角带春来鬓欲渐侵雪心仍未肯灰金门旧知己谁为脱尘埃长门怨天上何劳万古春君前谁

  • 卷三百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六朱湾朱湾字巨川西蜀人自号沧洲子贞元元和间为李勉永平从事诗一卷九日登青山昔人惆怅处系马又【一作共】登临旧地烟霞在多时草木深水将空合色云与我无心想见【一作缅想】龙山会良辰亦似

  • 御选宋诗卷十六·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十六五言古诗七韩驹淮上书事平楚尽积水长淮多奇峯萧条月曜夜浩荡风鸣冬客行未可归敝裘那得重寒气瘦病骨清潭见衰容逺游有滞念将老无欢悰故国万里去此嗟谁从西山梅花空山有佳人寒林弄孤芳晓分

  • 76.寒山子:诗十一首·施蜇存

    寒山子是王梵志以后的又一位唐代通俗诗人。王梵志的诗,从宋代起已经失传,直到敦煌石室中发现了唐人写本,我们现在才能见到。寒山子的诗,历代都有刻本,至今流传着。但是,寒山子这个人,以及他的诗集,还有许多疑问,没有解决。现在

  • 卷二十三 本纪二十三·赵尔巽

      ◎德宗本纪一   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讳载湉,文宗嗣子,穆宗从弟也。本生父醇贤亲王奕譞,宣宗第七子。本生母叶赫那拉氏,孝钦皇后女弟。同治十年六月,诞于太平湖邸第。   十三年,食辅

  • 第七回 报旧恨重遇丽姝 复前仇叠逢美妇·蔡东藩

      却说不亦鲁黑汗等用石浸水,默持密咒,果然风雨并至。看官到此,未免怀疑。小子尝阅方观承诗注,谓蒙古西域祈雨,用楂达石浸水中,咒之辄验。楂达石产驼羊腹内,或圆或扁,色有黄白。驼羊产此,往往羸瘦,生剖得者尤灵。就是陶宗仪

  • 六 兵制·陈寅恪

    (此章本题为府兵制前期史料试释,载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柒本第叁分,兹略增订,以为本书之一章。)(一)府兵之制起于西魏大统,废于唐之天宝,前后凡二百年,其间变易增损者颇亦多矣。后世之考史者于时代之先后往往忽略,遂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纪昀

    列传宋 【八十一】○宋八十一张九成胡铨廖刚李迨赵开△张九成张九成字子韶其先开封人徙居钱塘权贵欲荐之馆阁九成笑却之绍兴二年策进士诏考官直言者置高等九成对策略曰祸乱之作 天所以开圣人也愿陛下以刚大为心无以忧

  • 石延年传·脱脱

    石延年字曼卿,他的祖先是幽州人。后晋把幽州送给契丹,他的祖父就率领全族人向南方转移,留居在宋城。石延年的为人放纵不拘,崇尚气节,读书通大义,做文章劲健有力。对诗最擅长而且还善于绘画。他屡次考进士,都不中。真宗录用三

  • 弇山堂别集巻八十六·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诏令杂考二与魏国公书呉王令旨见为征讨庐州城池事除令安庆翼元帅朱文辉总率毕家等寨军马收取舒城及调监军周彧节制同知程德权与同曹平章监点军马取由便道驻札伺候总兵官到日攻取城池外今委中书省左相国

  • 仪制二·徐松

    常参起居【宋会要】国朝之制,垂拱殿常朝,皇帝初座,内侍省都知、押班率内供奉官以下及寄班等先起居。次客〔省〕、合门使以下。呈进目者。次三班使臣。节度、观察、防御、团练使、刺史等子弟充供奉官、侍禁、殿直,有旨令预

  • 卷八·刘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权衡卷八      宋 刘敞 撰公羊之所以异二传者大指有三一曰据百二十国宝书而作二曰张三世三曰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吾以此三者皆非也以谓夫子作春秋祖述尧舜下包文武又为大汉用之训世故不专据

  • 宗镜录卷第九十九·延寿

    夫制论释经。傍申佛意。或法身大士。垂迹阐助化之门。或得旨高人。依教弘法施之道。乃至义疏章钞。铭诀赞序等。与宗镜相应者。皆当引证。是以众生言论。悉法界之所流。外道经书。尽诸佛之所说。大智度论云。论法入佛

  • 念佛一法至极稳当·印光

    念佛一法,至极稳当。小慧之流,每弃佛力而修仗自力之法,非愚即狂,莫由挽救。吾人但当深信佛言,固守净宗之旨,当不至流入邪外,及以意见明了为亲证也。近有高明真切用功,流入偏知谬见,贡高我慢,藐视念佛者,亦复不少。此等皆因不自量

  • 钦定仪象考成·允禄

    清代一部以星表为主的天文工具书,由钦天监组织在京监内外人员完成。中国清代对天文观测的专著。主编允禄、保和殿大学士鄂尔泰、刑部尚书张照。协理者刑部左侍郎觉罗勒尔森,工部左侍郎何国宗、实际负责者钦天监监正德

  • 纲鉴易知录·吴楚材

    记载中国从传说时代至明末历史的纲目体通史。吴乘权等编纂。主要版本有扫叶山房石印本,中华书局1960年点校本、1989年重印本。一百零七卷。康熙四十四年(1705),开始与友人周之炯、周之灿合作,据前人编年之书,删繁就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