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内篇鸢鱼第二

凡九章

子思曰。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仲尼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馀。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子思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已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尢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子思曰。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孥。仲尼曰。父母其顺矣乎。

仲尼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

仲尼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仲尼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仲尼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脩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哀公问政仲尼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脩身以道。脩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注云。此句在下。郑氏误重在此。)故君子不可以不脩身。思脩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仲尼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脩身。知所以脩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脩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脩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脩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廪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猜你喜欢
  小问第五十一·管仲
  卷五十五·湛若水
  久而敬之的交友艺术·孔子
  卷四·李廉
  卷二十二·纳兰性德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五十四章 身与邦·林语堂
  卷四·赵鹏飞
  尚书句解卷十二·朱祖义
  卷一百二十三·秦蕙田
  卷三十四·严粲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1)·戴圣
  昭公·昭公二十五年·左丘明
  我来锡兰的感想·太虚
  佛说净饭王般涅槃经·佚名
  宗镜录卷第七十三·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三·陈廷敬

    目  录 三十调六十三体,起五十八字至六十一字小重山四体又名小冲山、小重山令、柳色新 踏莎行三体又名喜朝天、柳长春、踏雪行、转调踏莎行 宜男草二体 花上月令一体 倚西楼一体 扫地舞一体又名

  • 前集卷一·孙存吾

    钦定四库全书元风雅前集卷一     元 傅习编刘静脩先生名因字梦吉保定人裕宗皇帝在青宫闻其贤以资善大夫召至京师未几以亲老求归养居数嵗朝廷尊仰德义拜集贤学士又以疾辞逾年遂不起年才四十有五缙绅惜之黄金台燕

  • 卷四百三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三十九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二舍人果州崔二十二使君开州韦大员外庾三十二补阙杜十四拾遗李二十助教员外窦七校书【元稹集和此诗注内本题末尚有兼投吊席八舍人七字】

  • 卷一百九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九十一韦应物有所思借问堤【一作江】上柳青青为谁春空游昨日地不见昨日人缭绕万家井往来车马尘莫道无相识要非心所亲暮相思朝出自不还暮归花尽发岂无终日会惜此花间月空馆忽相思微钟坐来

  • 张林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张林(生卒年不详)字去非,号樗岩。《绝妙好词》卷六录其词二首。厉鹗笺引《至正金陵新志》云:张林,池州守,大军至,迎降。 ●柳梢青·灯花 张林 白玉枝头,忽看蓓蕾,金粟珠垂。 半颗安榴,一枝秾杏,五色蔷薇。 何须羯鼓声催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纪昀

    辽纪 【二】世宗穆宗景宗○世宗世宗皇帝讳阮小字乌裕义宗皇帝长子也母曰柔贞皇后萧氏义宗自东丹奔唐后母子仍留东丹帝长而仪观丰伟太宗爱之如子会 同九年从伐晋大同元年二月封永康王四月丁丑太宗崩于栾城戊寅梓宫次中

  • 三六二 军机大臣奏请将《武英殿聚珍板程序》印行并录入全书及荟要片·佚名

    三六二 军机大臣奏请将《武英殿聚珍板程序》印行并录入全书及荟要片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臣等蒙发下侍郎金简撰进《武英殿聚珍板程序》一本,交臣等阅看。臣等伏查聚珍板刊行书籍,施工简而致用博,罪(最)为良法,仰蒙

  • 绎史卷四十七·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宋襄公圗霸左传【僖公八年】宋公疾大子兹父固请曰目夷长且仁君其立之公命子鱼子鱼辞曰能以国让仁孰大焉臣不及也且又不顺遂走而退【説苑宋襄公兹父为桓公太子桓公有后妻子曰公子目夷公爱之兹父为公爱

  • 绎史卷四十四之一·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齐桓公霸业【一】管子齐僖公生公子诸儿公子糺公子小白使鲍叔傅小白鲍叔辞称疾不岀管仲与召忽徃见之曰何故不岀鲍叔曰先人有言曰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今君知臣不肖也是以使贱臣传小白也贱臣知弃矣召忽

  • 卷14·陈邦瞻

    太祖建隆元年,定难节度使李彝兴入贡。李氏自思恭历唐末、五代,世有夏州。周显德中,封彝兴西平王。至是,加太尉。乾德五年,李彝兴卒,子克睿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李克睿卒,子继筠立。四年,王师伐汉,继筠遣其将李光远、光宪率蕃、

  • 卷二十二·孙瑴

    钦定四库全书古微书卷二十二明 孙防 编乐稽耀嘉不必耑述乐事但于天地人物各挹其光大而媺淑者以为礼义立标故其称如是然以视诸纬益窜匿矣夏以十三月为正息卦受泰物之始其色尚黒以寅为朔殷以十二月为正息卦受临物之芽

  • 第十二章 19·辜鸿铭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辜讲同一位贵族(季康子)又问孔子政府的事情:“为了好人的权益而处死坏人,您什么想法?”孔子回

  • 卷四十·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四十内则第十二之二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凡五十养於卿六十养於国七十养於学达於诸侯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瞽亦如之

  • 书传卷十三·苏轼

    宋 苏轼 撰周书梓材第十三王曰封以厥庶民暨厥臣逹大家以厥臣逹王惟邦君大家者如晋六卿鲁三桓齐诸田楚昭屈景之类此晋鲁齐楚之所恃以为骨干者无之则无以为国也故曰季氏亡则鲁不昌然其擅威福窃国命则有之矣古者国君驭

  • 说无垢称经卷第五·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香台佛品第十  时舍利子作是思惟。食时将至。此摩诃萨说法未起。我等声闻及诸菩萨。当于何食。时无垢称知彼思惟便告之曰。大德。如来为诸声闻说八解脱。仁者已住。勿以财食染污其心而闻正法

  • 云林县采访册·倪赞元

    地理杂志。清仉赞元纂辑。不分卷。赞元曾任该县训导。云林于光绪十三年(1887)自嘉义县析出。光绪二十年(1894)纂成此册,约六万字。全县分十五堡,一堡一门,每门都按积方、沿革、山川、廨署、仓廒、街市、营汛、水利、祠庙

  • 康熙辽阳州志·杨镳

    知州杨镳修,奉天府(今沈阳)经历施鸿纂。清康熙二十年(1681)抄本。二十八卷。镳字莲峰,河南洛阳人。康熙举人,官辽阳知州。施鸿字则威,福建邵武人。官奉天府经历。著有《澂景堂史测》。此志康熙二十年(1681)成书,约三

  • 两宋名贤小集·陈思

    宋诗总集。三百八十卷。南宋陈思编纂,元陈世隆补辑。陈思,生卒年不详,或称陈道人,南宋末年临安商贾,曾入仕为“成忠郎缉熙殿国史实录院秘书搜访”(其《小字录》书后题衔)。编刻有《宝刻丛编》、《海棠谱》、《书苑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