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170_1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李白    昔别黄鹤楼,蹉跎淮海秋。俱飘零落叶,各散洞庭流。   中年不相见,蹭蹬游吴越。何处我思君,天台绿萝月。   会稽风月好,却绕剡溪回。云山海上出,人物镜中来。 
-   卷一之一 有虞二妃  有虞二妃者,帝尧之二女也。长娥皇,次女英。舜父顽母嚚。父号瞽叟,弟曰象,敖游于嫚,舜能谐柔之,承事瞽叟以孝。母憎舜而爱象,舜犹内治,靡有奸意。四岳荐之于尧,尧乃妻以二女以观厥内。二女承事舜于畎 
-   〖一〗
  书曰:“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夫人即丧心失志迷惑之尤者,长短、虚实、大小、有无、清浊、得失、明暗,皎然分画于前,知则知之,能则能之,眇者穷于视,跛者困于趋,恶得诬其心之所未喻,而谓多闻善虑者之不 
- 昭宗天祐元年正月全忠杀崔将刼帝迁都引兵屯河中丁巳帝御延喜楼全忠遣牙将冦彦卿奉表称邠岐兵逼畿甸请帝迁都洛阳帝未及下楼宰相裴枢以得全忠遗书促百官东行戊午驱士民号哭满路骂曰贼臣崔召朱温来倾覆社稷使我曹流 
- 成化十二年十月辛未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井之神○太监黄赐传奉  圣旨监生李英儒士顾经郭亨万爚蒋钊张钦陈蕡杨清周冕陈鉴孙士端沈葵李瀚刘钟涂昭谢汝明角□羊纶赵皙包铭邬存敬俱冠带中书科食粮御用监办事英等谄事太 
- 弘治十四年七月丁未朔孟秋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门之神○ 上御奉天殿传制遣乐舞生赍捧祝帛令天下有司祭历代帝王陵寝○秦王秉欆薨王临潼和僖王庶第二子母丁氏成化十六年生弘治二年封镇国将军八年袭封临潼王弘治十三年进 
- 天启七年五月丙寅朔兵部尚书王之臣覆抚治郧阳李若圭言  瑞王之国道经郧襄道里原自纡回措置不胜烦重如求全于一处不免独力难肩今议于邻境之南阳陕西之西安两处各济银五千两协力应办盖在南阳以郧抚之属而少分供亿之艰在 
-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春。正月。庚戌朔。以大行皇太后梓宫在殡。命停止朝贺筵宴。  ○朝鲜国王李焞、遣陪臣俞命雄等、表贺冬至、元旦、万寿节。及进□山戊不□贡礼物。赏赉如例。  ○辛亥。上居苍震门内。 
- (宋)鲁訔 撰睿宗先天元年壬子(正月改太极五月改为延和明皇以是年八月改元)按公志及传皆云年五十九卒于大厯五年庚戌诗史云开元元年癸丑公生公上三大礼赋云生陛下淳朴之俗行四十载公天寳十载奏赋年三十有九逆筭公是年生吕 
- 一○六四 谕内阁全书四分告竣所有总裁总阅总纂等交部从优议叙【真按:四库全书之成书时间】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内阁奉上谕:现在四库馆全书四分告竣,该馆书籍每分三万六千册,真按:四库全 
-         一和广东方面电报往还之后,我便决定亲赴广州策动北伐。当广西各界知道我此项意图时,南宁、梧州等地均举行盛大的欢送会,情况极为热烈,令人感动。但是广西内部,此时对北伐计划的反应极不一致。大部分民众团体,乃至少 
-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比事卷十九     宋 沈棐 撰遂为天子之臣而专天子之命为诸侯之臣而专诸侯之命以王法正之皆春秋所诛也故二百四十二年书遂者十有九虽事各不同大抵讥其专命自恣而叛王法也然其间兴霸一时遏寇乱正 
- <经部,诗类,吕氏家塾读诗记钦定四库全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二十九宋 吕祖谦 撰臣工之什臣工诸侯助祭遣于庙也【孔氏曰诸侯助祭遣于庙之乐歌也】谯郡张氏曰先王深知义礼之本原起于稼穑之际故其于农事常首先天下之政诸 
- 一、因情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柄者,杀生之制也;势者,胜众之资也。废置无度则权渎,赏罚下共则威分。是以明主不怀爱而听,不留说而计。故听言不 
- 唐特进试鸿胪卿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南慕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南慕金刚坚固自性身阿閦佛。南慕功德庄严聚身宝生佛。南慕受用智慧身阿弥陀佛。南慕作变化身不空成就佛。南慕大圆镜智金刚波罗蜜出生。尽虚空遍法 
- 禅灯世谱后序吾祖之道之传于诸夏也。始于梁。盛于唐。而光显于宋。其间往往多高文博达之士。故先德之出处与其言行之大端。皆有传记可考。非直谱谍已也。自元而降。传灯不修。遂使一代宗匠与夫抗迹西山者同一湮没无闻 
- 三十七卷。《年谱》一卷。《外集》三卷。宋李觏(1009—1059)撰。李觏,字泰伯,建昌军南城(今江西南城县)人。皇祐初 (1060),因其俊辩能文,由范仲淹荐为太学助教,后升直讲。嘉祐中(1060),为国子监奏,后召为海门主簿、太 
- 一卷,唐不空译。说念诵普贤菩萨之法。亦先归命礼普贤,乃至观身如普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