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儒服第十二

子高衣长裾。振褒袖。方屐■翣。翣扇也见平原君。君曰吾子亦儒服乎。子高曰此布衣之服。非儒服也。儒服非一也。平原君曰请吾子言之。答曰夫儒者居位行道则有衮冕之服。统御师旅则有介冑之服。从容徒步则有若穿之服。故曰非一也。平原君曰儒之为名何取尔。子高曰取包众美兼六艺。动静不失中道。子高游赵、平原君客有邹文季节者、与子高相善、及将还鲁、诸故人诀既毕、文节送行三宿临别、文节流涕交颐子高徒抗手而巳、分背就路、其徒问曰先生与彼二子善、彼有恋恋之心、未知后会何期、悽怆流涕、而先生厉声高揖此无乃非亲亲之谓乎。子高曰始焉谓此二子丈夫尔。乃今知其妇人也。人生则有四方之志岂鹿豕也哉而常聚乎。其徒曰若此二子之泣非邪、答曰斯二子良人也。有不忍之心。若于取断。必不足矣。其徒曰凡泣者一无取乎。子高曰有二焉。大姦之人。以泣自信。妇人懦夫。以泣着爱。

平原君与子高饮、强子高酒曰昔有遗谚。尧舜千钟。孔子百觚。子路嗑嗑。尚饮十榼古之圣贤无不能饮也。吾子何辞焉。子高曰以穿所闻贤圣以道德兼人。未闻以饮食也。平原君曰即如先生所言。则此言何生。子高曰生于嗜酒者。盖其劝厉奖戏之辞。非实然也。平原君欣然。曰吾不戏子无所闻此雅言也。

平原君问子高曰、吾闻子之先君、亲见卫夫人南子、又云南游遇乎阿谷而交辞于漂女、信有之乎答曰士之相信。闻流言而不信者何哉以其所巳行之事占之也昔先君在卫。卫君问军旅焉。拒而不告问不巳摄驾而去。摄取也卫君请见。犹不能终。何夫人之能觌乎。古者大飨。夫人与焉。于时礼仪虽废。犹有行之者。意卫君夫人飨夫子则夫子亦弗获巳矣。若夫阿谷之言。起于近世。殆是假其类以行其心者之为也。

子高适卫、会秦兵将至、信陵君惧、造子高之馆而问祈胜之礼焉、子高曰命勇谋之将以御敌。先使之迎于敌所从来之方为坛祈克于五帝。衣服随其方色。执事人数从其方之数。牲则用其方之牲祝史告于社稷宗庙邦域之内名山大川君亲素服誓众于太庙。曰某人不道侵犯大国。二三子尚皆同心比力死守。将帅稽首再拜受命。既誓。将帅勒士卒陈于庙之右。君立太庙之庭。祝史立于社。百官各警其事御于君以待命。乃大鼓于庙门。诏将帅命卒习射三发。击刺三行。告庙用兵于敌也。五兵备效。乃鼓而出以即敌。此诸侯应敌之礼也信陵君曰敬受教。信陵君问子高曰、古者军旅赏人必于祖、戮人必于社、其义何也、答曰赏功于祖告分之均示不敢专也。戮罪于社告中于土示听之当也。

陈尪魏人性多秽訾、每得酒食、必先拨捐之然后乃食、子高告之、曰子无然也。似有态者。昔君子之于酒食。有率尝之义。无捐放之道。假其可食。其上下如择假令不洁。其下滋甚。陈尪曰吾知其无益、意欲如此、子高曰意不可恣也。夫木之性以檃括自直。可以人而不如木乎。子不见夫鸡耶。聚榖如陵。跪而啄之。若纵子之意。则与鸡岂有异乎。陈尪跪、曰吾今而后知过矣、请终改之、子高任司马乂为将于齐与燕战而败齐君曰以子贤明、故信子也、答曰君知穿孰若周公。齐君曰周公圣人而子贤者、弗如也子高曰然。臣固弗如周公也。以臣之知。乂孰若周公之知其弟。齐君曰兄弟审于他人。子高曰君之言是也。夫以周公之圣。兄弟相知之审。而近失于管蔡。明人难知也。臣与乂相见。观其材志察其所履。齐国之士弗能过也。书曰知人则哲惟帝难之、穿何惭焉。且曹子为鲁三与齐战。三败失地。然后以勇敢之节。奋三尺之剑。要桓公管仲于盟坛。卒败其所丧。夫君子之败。如日月之蚀。人各有能。乂庸可弃于今燕以诈破乂是乂不能于诈也。臣之称乂。称其武勇才艺。不称其诈也。乂虽败。臣固不失其所称焉。齐君屈辞而不黜司马乂。

猜你喜欢
  卷十九 十九之一·孔颖达
  匡君中匡第十九·管仲
  第七篇 箴言 第七十六章 强弱·林语堂
  卷六十七·山井鼎
  五经蠡测卷四·蒋悌生
  卷一·范处义
  春秋说卷二·洪咨夔
  书传会选卷一·刘三吾
  卷七·王昭禹
  答熊子真書·欧阳竟无
  礼记要义卷第二十四·魏了翁
  相轮品第五·佚名
  乐品第三十·佚名
  新宏明集序·太虚
  文化人与阿赖耶识·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楔子·佚名

    (外扮楚王引官校、锦衣、花帽上,诗云)封土何尝出帝城,早朝唯少静鞭声。怀中赐得黄金鍊,直使千官胆暗惊。某乃楚王赵德芳,与当今嫡亲兄弟,世人称为南清官八大王者是也。身居王位,心在天朝。礼贤士若凤麟,远奸邪如蛇蝎。皇兄赐

  • 巻一·宋绪

    钦定四库全书元诗体要卷一     明 宋公传 编四言体四言最古经史韵语二南之前有矣其经圣人所删者岀自闾巷谓之风岀自朝廷谓之雅用于郊庙谓之颂而有赋比兴之分焉后人摹拟虽多终不得其情性之真今特择其近似者置诸

  • 提要·高仲武

    臣等谨案中兴间气集二巻唐髙仲武编仲武自称渤海人然唐人类多署郡望未知确贯何地也是集前有自序云起至徳初迄大厯末凡二十六人诗一百四十首末有元佑戊辰曽子泓跋称独遗郑当一人逸诗八首葢在宋时已残缺故陈振孙书录解题

  • 卷四·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苏诗补注卷四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三十八首【嘉佑八年癸卯在凤翔任作】和子由踏青东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人闲正好路旁饮麦短未怕游车轮城中居人厌城郭喧阗晓出空四邻歌皷惊山草木动箪

  • 卷六·本纪第六·世宗上·脱脱

        ◎世宗上   世宗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皇帝,讳雍,本讳乌禄,太祖孙,睿宗子也。母曰贞懿皇后李氏。天辅七年癸卯岁,生于上京。体貌奇伟,美须髯,长过其腹,胸间有七子如北斗形。性仁孝,沉静明达。善骑射,国人推

  • 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三·赵尔巽

      文庆 文祥 宝鋆   文庆,字孔修,费莫氏,满州镶红旗人,两广总督永保之孙也。道光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五迁至詹事。历通政使、左副都御史、内阁学士。十二年,授礼部侍郎,兼副都统。十三年,总理孝慎皇后丧仪,会奏军民

  • 卷十六·杨士奇

    永乐元年春正月己卯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命归归字应改妇字朝 皇后于坤宫赐宴○庚辰 敕谕中外文武群臣曰上天之德好生为大人君法天爱人为本四海之广非一人所能独治必任贤择能相与共治尧舜禹汤

  • 卷之二百九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纪昀

    文苑传宋 【三】○宋三陈充吴淑【舒雅】黄夷简【卢稹谢炎 许洞】句中正【孙逢吉 林罕】 曾致尧 刁衎 姚铉李建中 洪湛路振崔遵度 陈越陈充吴淑黄夷简句中正 【孙逢吉 林罕】曾致尧刁衎姚铉李建中洪湛路振

  • 九三七 谕内阁《明臣奏议》一书除六阿哥等罚俸外其余人员着免其议处·佚名

    九三七 谕内阁《明臣奏议》一书除六阿哥等罚俸外其余人员着免其议处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二十日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二十日内阁奉上谕:前因皇子等及师傅编辑《明臣奏议》一书,体例不合,其聚珍版排印亦复错悞,业经降旨交部分

  • 三四 谕内阁《永乐大典》体例未协着添派王际华裘曰修为总裁官详定条例分晰校核·佚名

    三四 谕内阁《永乐大典》体例未协着添派王际华裘曰修为总裁官详定条例分晰校核乾隆三十八年二月十一日乾隆三十八年二月十一日,内阁奉上谕:昨据军机大臣议覆朱筠条奏校核《永乐大典》一折,已降旨派军机大臣为总裁,拣选翰

  • 曹彦约传·脱脱

    曹彦约,字简甫,都昌人。考中淳熙八年(1181)进士。曹彦约曾跟随朱熹讲学,历任建平尉、桂阳司录、辰溪县令,他为乐平县知县,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曹彦约为澧州知州,还没上任,薛叔似为京湖宣抚使,就召用曹彦约为主管宣抚使司

  • 卷十一上·沈枢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十一上    宋 沈枢 撰钱币门 宋顔竣铸钱之辨 孝建三年元嘉中官铸四铢钱轮郭形制与五铢同用费无利故民不盗铸及武帝即位又铸孝建四铢形式薄小轮郭不成於是盗铸者衆杂以铅锡翦凿古钱钱转

  • 孟子纂笺卷八·詹道传

    元 詹道传 撰离娄下凡三十三章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诸冯负夏鸣条皆地名在东方夷服之地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岐周岐山下周旧邑近畎夷毕郢在丰镐【胡老反】今有文王墓地之相去也千有

  • 三家诗源流·范家相

    三家诗源流三家总记汉书曰汉兴鲁申公爲诗训故而齐辕固生燕韩生皆爲之传或取春秋采杂説咸非其本义与不得已鲁最爲近之应劭曰申公作鲁诗后苍作齐诗韩婴作韩诗隋经籍志曰汉初鲁人申公受诗于浮邱伯作训诂是爲鲁诗辕固生亦

  • 卷二·董鼎

    <经部,书类,书传辑录纂注钦定四库全书书传辑录纂注卷二元 董鼎 撰夏书【夏禹有天下之号也书凡四篇禹贡作于虞时而系之夏书者禹之王以是功也】禹贡【上之所取谓之赋下之所供谓之贡是篇有贡有赋而独以贡名篇者孟子曰

  •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十七·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广弘明集上卷  从第一尽十二。  广弘明集前序    终南山释道宣撰  浇淳(皎遥反许叔重注淮南子云浇犹薄也说文从水尧声也)。  情溷(下魂本反广雅溷浊也说文乱也从水圂声圂音魂

  • 庸庵集·宋禧

    元代诗文别集。14卷。宋禧撰。据清人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宋禧有《庸庵文集》30卷,《庸庵诗集》10卷。以上两书传本很少见,到清初仅有《庸庵诗集》10卷尚有抄本传世。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