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四书讲义困勉録卷二十三

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

尧曰

咨尔舜章总防 防引存疑皆云此章不必节节讨个中字盖厯圣相承虽只是一中然记者则未尝特把中字做个骨子也其説固是然亦安知记者不以中字做骨子也理既可通何必不用甚矣防引之拘也

咨尔舜节 张彦陵曰按厯数在躬有投大遗艰意中字在政事上看执字与守字不同守便死煞执者随时随物而执其中也不徒曰执而曰允执盖必随时处中圆融不滞方是信能执中四海困穷二句不过反言以足上意正见中之不可不执也

舜亦以命禹节 乐天斋翼注曰中外无道

予小子履节 徐儆曰此节总是既伐桀而告诸侯之词而简在帝心以上则自述其初请命于天而伐桀之词也予小子履六句见上帝命讨之严而脱然无利天下之心朕躬四句是在已寄托之重而恐然有任天下之惧 帝臣大全浅説皆不専指伊尹简在帝心总命讨説防引存疑説约皆同

周有大赉节 张彦陵曰大赉五节记者零碎收拾凑成武王一段事实或举其词或述其事句句要见反商之政 大赉是溥济穷民富善人是加厚天下良民【大全饶氏及存疑浅説皆主此】或曰二句只一意谓大赉之所富者皆善人 后説为长 书大赉蔡注无明文窃意亦只是善人是富非人人而富之也论语此节正是武成注脚蒙引解此节是矣而谓此与书不同恐亦不必分别若麟士以锡予善人为克商赏功之时则防难从

虽有周亲节

谨权量节 非其人之谓废举其职之谓修是三者政之纲也四方之政行言四方之政次第举行不作效説 废官兼非其人缺其职説 浅説讲谨权量三节根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来总是武王以天下为己责之实妙 按浅説曰夫武既以天下为己责于是谨权量云云

兴灭国节 张彦陵曰兴灭继絶是两事无后者续之已灭者封之也逸民仁贤之不在位者 不止商容箕子防引太拘 焦漪园曰谨权量等项纪纲何等严肃森然是一统规模兴灭国等项恩泽何等浩大蔼然是太和气象 乐天斋翼注曰徐岩泉云上是尽义截然齐一下是尽仁蔼然太和

所重节 丧祭兼有其财有其【阙】説

寛则得众节 沈无回曰四者是言治法非言心法也治法不在心法之外然相混亦不是 四书镜曰尧曰章只重寛信敏公不重得众等效

尊五美章总防 五美从道心运用四恶从人心上恣肆 乐天斋翼注曰夫子告顔渊为邦示以法戒告子张问政告以美恶盖惟戒而后法尽善惟屏而后尊无疵也

尊五美节 五美下一尊字奉若神明蓍蔡必欲出乎身四恶下一屏字视如荼毒蛇蝎必不使加乎民

何谓惠而不费节 张彦陵曰愚按利虽民间所自有然非人主为之经画则利亦不能自兴故利之所在即是惠不费二字全在因字看出 庄忠甫曰时可劳而劳则不怨违事可劳而劳则不怨厉力可劳而劳则不怨勤分可劳而劳则不怨侵 仁字大全朱子主治己説防引存疑説约主从政説看来当兼用刁防吉亦云此仁字宜兼内外説仁者心之徳欲

仁则保合其心之徳是出政之本也仁者爱之理欲仁则推广其爱之理是行政之实也 李九我曰君子常有从容暇豫安舒自得之意是之谓泰而其迹似于放旷佚乐恣情玩世有疑于骄【存疑亦如此説然如此恐与惠而不费等不合】然惟其生平未尝慢一人轻一物故无尤无悔无愧无怍常快然自得而泰 乐天斋翼注曰人心苟侮一人忽一事此心亦必有不安者心安则为泰矣 于无敢慢下补説泰字意方可接下句防引存疑皆如此 此泰字本不甚美泰而不骄在过不及上论与子路篇泰而不骄稍别 不必分别【壬申十月】正与尊须要本心之恂栗出现如在外面检防恐

矫强不来

何谓四恶节 杀之虽当亦谓之虐 大全辨或曰看孟子防年饥嵗至上慢而残下一段便见出纳之吝其恶与虐暴贼等 刁蒙吉曰五美则寛信敏公之验也四恶则寛信敏公之反也

不知命章总防 黄勉斋曰知命知其在天者知礼知其在己者知言知其在人者利害不能动乎外而后可以脩诸己义理有以养乎内而后可以察诸人三知字俱当兼行説

不知命节 张彦陵曰按命字旧主气数説即所谓吉防祸福也知命即有居易以俟意非全诿之气数也唯知命乃可以为君子盖趋避之念销斯进脩之志决朱子曰今人开口亦解説一饮一啄自有定分及遇小小利害便生趋避计较之心古人刀锯在前鼎镬在后视之如无者只縁见道理都不见那刀锯鼎镬 管登之曰命有当顺有当衡若一身荣辱贵贱贫富死生利害此命当顺若天地之危而致安之万物之死而致生之岂可但委于命此命之当衡者析疑曰夀纵百年不可姑待明日夭即一息此志不容少懈此君子之所以为脩身俟命也非不可奈何而姑安之之谓也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此特庄列之知命非夫子之所谓知命也【闻斯】

不知礼节 徐岩泉曰先王制礼所以敛血气也血气从所禀来若无学问之力便奔荡四出所损不小止有性灵至妙之天则降伏得他礼是性灵中原有的节度文章故须要知礼方能执持方能自立盖不为血气所夺也 徐儆曰立字兼内外説记曰礼释回増美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栢之有心也竹箭之坚在筠礼之捍外诱也如之松栢之坚在心礼之固内守也如之 乐天斋翼注曰据注立只就外面説然有兼治心治躬者亦不妨

不知言节 知言即依存疑与孟子一様亦不妨云峯説不必泥但此与孟子或有生熟之别耳 只当依云峯【癸亥七月】 张彦陵曰要知知人处不只是辨别人品正是验自己学力

四书讲义困勉録卷二十三

猜你喜欢
  里仁篇·孔子
  死伪篇第六十三·王充
  韓愈讀鶡冠子·鹖冠子
  論衡校釋卷第十九·黄晖
  三传辨疑卷九·程端学
  卷二十·陈祥道
  提要·吕祖谦
  第三十卦:《离卦》·佚名
  卷十九上·王天与
  卷十六·王植
  卷一上·王质
  卷二十一·道世
  卷七·道世
  陀邻尼品第二十·佚名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三·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零六·彭定求

        卷306_1 【九日登青山】朱湾   昔人惆怅处,系马又登临。旧地烟霞在,多时草木深。   水将空合色,云与我无心。想见龙山会,良辰亦似今。   卷306_2 【秋夜宴王郎中宅赋得露中菊】朱湾   众芳春竞发,寒菊露

  • 蔡挺·唐圭璋

      挺字子政,一作子正,宋城(今河南商丘)人,生于大中祥符七年(1014)。举景祐元年(1056),知滁州,勒停。复起,历知庆州、渭州。熙宁五年(1072),拜枢密副使。七年(1074),以疾罢为资政殿学士判南京留司御史台。元丰二年(1079)卒,年六十六。谥敏

  • 序·朱权

    猗欤盛哉,天下之治也久矣。礼乐之盛,声教之美,薄海内外,莫不咸被仁风于帝泽也;于今三十有余载矣。近而侯甸郡邑,远而山林荒服,老幼瞶盲,讴歌鼓舞,皆乐我皇明之治。夫礼乐虽出于人心,非人心之和,无以显礼乐之和;礼乐之和,自非太平之

  • 卷十三·韩淲

    钦定四库全书 涧泉集卷十三      宋 韩淲 撰七言律诗 赵太社出示夕月斋宫所作次韵报之 年时过我涧之南寂寞宽闲所共堪此道吾侪非自苦人情物态是谁谙?心纵惜形容变餬口犹图齿颊甘且和湖边夕月句老生无奈只常

  • 卷四百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八羊类七言古【附长短句】五仙謡         【宋】郭祥正番禺五仙人骑羊各一色手持六秬穗翺翔绕城壁翩然去乗云诸羊化为石至今留空祠异象犹可识曽闻经猛火毫发无防迹五仙

  • 孝献帝纪第九·范晔

    孝献皇帝讳协,灵帝中子也。母王美人,为何皇后所害。中平六年四月,少帝即位,封帝为勃海王,徙封陈留王。九月甲戌,即皇帝位,年九岁。迁皇太后于永安宫。大赦天下。改昭宁为永汉。丙子,董卓杀皇太后何氏。初令侍中、给事黄门侍郎

  • 國朝獻徵錄卷之四十·焦竑

      兵部三(侍郎一)   ◆侍郎一   兵部侍郎徐公垕傳   兵部侍郎胡公子昭神道碑(薛甲)   兵部侍郎兼詹事府少詹事墨麟傳   兵部左侍郎盧淵傳   兵部右侍郎李衡傳   兵部左侍郎錢塘柴公車墓誌銘(王直)   兵部

  • 卷三十九下·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三十九下 【庚寅】四年春二月李靖袭破突厥於隂山颉利可汗遁走【李靖帅骁骑三千自马邑进夜袭定襄破之颉利不意靖猝至大惊乃徙牙於碛口靖复遣谍离其心腹颉利所亲

  • 卷之八十五·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八十五 传第六十九 固山贝子车凌敦多布列传【後授扎萨克】 车凌敦多布青海和硕特人姓博尔济吉特扎萨克亲王察罕丹津从弟曾祖瑚噜木什为顾实汗第七子有子四长根扎次哈坦巴

  • 李叔同年谱(1)·李叔同

    一八八零年十月二十三日(农历庚辰年九月二十日)辰时,出生于天津河东区地藏庵前陆家胡同二号一名门望族家庭。取名文涛,字叔同。祖籍浙江平湖,一说山西洪洞。父李世珍,字筱楼,与李鸿章、吴汝纶为会试同年,中进士后曾任吏部主

  • 第二十九章 督豫·冯玉祥

    奉军进攻的部队共分两路:东路侧重津浦线,取攻势,张作霖自兼总司令;西路侧重京汉线,取守势,张作相为总司令。直军则分三路迎敌:东路以彭寿莘为司令,与奉军争夺津浦线;西路吴佩孚自兼司令,倾全力以争取保定以北的京汉线;东西两路之

  • 五一 我的新书一·周作人

    我们的英语读本《英文初阶》的第一课第一句说:“这里是我的一本新书,我想我将喜欢它。”我的第一本新书,使我喜欢看的,在上边已经说过,乃是英国纽恩斯(Newnes)公司的送礼用本《天方夜谈》,装订的颇精美,价值却只是三先令六便士

  • 张晋亨传(附张好古传)·宋濂

    张晋亨,字进卿,冀州南宫人。其兄张颢率领冀州数道之兵马于青崖投向严实,后随严实一道归降蒙古,张颢升为安武军节度使,在西征中战死。太祖十三年(1218),太师、国王木华黎奉命让晋亨承继其兄颢的官爵。晋亨广读书史,为人小心谨

  • 卷之五十六  謇齋瑣綴錄四(明)尹直 撰·邓士龙

    (謇齋瑣綴錄,八卷,明尹直撰。尹直,字正言,江西泰和人。景泰五年進士,官至翰林學士、兵部尚書。明史卷一六八有傳。) 謇齋瑣綴錄四 朝廷用人,多取儀表。天順間,韓都憲雍巡撫大同,因議事至京,留補少司馬。英廟諭李文達曰:「大同巡撫

  • 世宗宪皇帝御制诗经传说彚纂序·王鸿绪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御制诗经传说彚纂序朕惟诗之为教所以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其用远矣自说诗者以其学行世释解纷纭而经旨渐晦朱子起而正之集传一书参考衆说探求古始独得精意而先王之诗教藉之以明国家列在学官

  • 夫乐者乐也(1)·戴圣

    ——中正和谐是乐的准则 【原文】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2),人之道也(3)。声音动静,性术之变(4),尽于此类。故人不耐无乐(5),乐不耐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耐无乱。先王耻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

  • 释摩诃衍论 第九卷·龙树

    释摩诃衍论 第九卷龙树菩萨造姚秦三藏筏提摩多奉 诏译已说修行方便善巧门。次说广释魔事对治门本曰。或有众生无善根力。则为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乱。若于坐中现形恐怖。或现端正男女等相。当念唯心境界则灭终

  • 卷之三·德清

    八十八祖传赞卷之三匡庐憨山释 德清 述秀水寓公 高承埏 补嘉兴上士 钱应金 较青原思禅师传吉州青原山行思禅师。本州安城刘氏子。幼出家。每群居论道。师惟默然。后闻曹溪。往参。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