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稗海纪游

日记体游记。又名《采硫日记》,删节本名为 《渡海舆记》、《裨海纪游略》,是有关台湾较早和最重要的行役记。作者郁永河,字沧浪,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曾受命赴台采硫磺, 自台南至淡水北投,历时10个月,沿途考察高山族村社。同年十月返闽,撰《稗海纪游》,共3卷,附录《郑氏逸事》、《番境补遗》、《海上纪略》、书成后是否迅速刊刻,不得而知。现知最早的刻本为雍正十年(1732)曾任福建永春和将乐知县的周于仁刻印的删节本《渡海舆记》。现知名为 《采硫日记》 的主要版本有: 道光二十三年(1843) 《舟车所至》本、咸丰三年 (1853) 《粤雅堂丛书》本和 《丛书集成初编》

《稗海纪游》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吴中往哲记·杨循吉
  闽部疏·王世懋
  台湾志略·李元春
  西使记·刘郁
  水经注释·赵一清
  竹间十日话·郭柏苍
  英吉沙尔厅乡土志·佚名
  居济一得·张伯行
  雍正陕西通志·刘于义
  雍正江西通志·陶成
  天台山记·徐灵府
  闽都记·王应山
  江汉丛谈·陈士元
  白话山海经·佚名
  宝庆四明志·罗濬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汤恢·唐圭璋

      恢字充之,号西邨,眉山人。或作杨恢,疑误。此从汲古阁抄本绝妙好词,花草粹编卷十一。   二郎神   用徐斡臣韵   琐窗睡起,闲伫立、海棠花影。记翠楫银塘,红牙金缕,杯泛梨花冷。燕子衔来相思字,道玉瘦、不禁春病。应

  • 翁元龙·唐圭璋

      元龙字时可,号处静,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吴文英亲伯仲,杜范之客。   烛影摇红   蜀锦华堂,宝筝频送花前酒。妖娆全在半开时,人试单衣后。花面围春竞秀。如红潮、玉腮微透。欲苏还坠,浅醉扶头,朦胧晴昼。   金屋名姝,

  • 第三十六出 邹孙准奏·王世贞

    【点绛唇前】〔生上〕紫陌鸡鸣。未央钟动天旋斗。朝衣抖搜。步急环声骤。郞官下应列星辰。铁面铜肝石作心。从今抽出除奸手。一扫尘污海宇淸。下官监察御史邹应龙是也。巡视边卫。复命还朝。可耐严嵩父子浊乱朝政。

  • 卷十四·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十四兵部主事陈焯编梅尧臣【下】同尹子渐玉几道访郭三别墅不遇秋野已成旷偶然幽兴多茨居隔寒水柴户?乔柯看竹曾留凤携朋不为鹅人归碧苔径应识屐痕过送环州通判张殿丞亢欲

  • 内篇 二体第二·刘知几

      三、五之代,书有典、坟,悠哉邈矣,不可得详。自唐、虞以下迄于周,是为《古文尚书》。然世犹淳质,文从简略,求诸备体,固已阙如。既而丘明传《春秋》,子长著《史记》,载笔之体,于斯备矣。后来继作,相与因循,假有改张,变其名目,区城

  • ●明朝小史卷八 景泰纪·吕毖

    ○子孙贤句 帝在位,甲戌科会试,当廷试日,上偶行至其处,问其姓名,对曰孙贤。上因口诵&ldquo;但愿子孙贤&rdquo;之句。诸臣疑上注意于贤,遂举状元。 ○三及第面色 是科廷试第一甲一名孙贤面黑,二名徐溥面白,三名徐辖面黄,时称为

  • 纲目续麟卷七·张自勋

    【丙寅】孝顺皇帝永建元年秋七月以来歴为车骑将军此下当书八月鲜卑冦代郡太守李超战殁○按下书增置縁邉兵屯为鲜卑数侵故也【分注朔方以西障塞多壊鲜卑因此数侵诏令縁边郡増置步兵列屯塞下敎习战射】故当特书以着其横

  • 卷之三百·佚名

    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十一月。壬午朔。○乙酉。升江西按察使石文焯、为安徽布政使司布政使。○丙戌。升湖广岳常道赵弘运、为湖北按察使司按察使。○丁亥。和硕雍亲王胤祯疏言、查勘京城海运八仓、清河本裕一仓、通

  • 一三六○ 陕甘总督勒保奏本年查无抽改《通鉴纲目续编》等事折·佚名

    一三六○ 陕甘总督勒保奏本年查无抽改《通鉴纲目续编》等事折乾隆五十五年十月初九日陕甘总督臣勒保跪奏,为遵例并折汇奏事。窃照《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二条,持论偏谬之处,各省有无照本抽改;又地方文武各

  • 枣林杂俎和集·谈迁

    明盐官谈迁孺木着幽冥东岳:《博物志》:东岳主召人魂魄,其始不过谓东岳属木为魂,盖以五行象类言之耳,非有他也。昧者不之察,遂谓人死魂皆归东岳,岳神将治其生时善恶而罪福之。文昌:俗云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故以北斗为司命。而文

  • 巻十七·乾隆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巻十七恤兵雍正元年癸卯三月己酉上谕八旗都统等私行科派殊非善事贫乏兵丁所恃以为生者惟在钱粮嗣后各旗佐领下一应公中事务概不许私自派取若有擅行私派者

  • 卷二·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二       婺源江永撰士昬禮   嘉禮三經【鄭目録云士娶妻之禮以昬為期因而名焉必以昬者陽往而隂來日入三商為昬於五禮屬嘉禮焉】昬禮下逹納采用鴈【逹通逹也將欲與彼合昬姻必先使媒氏

  • 藏要第二輯校例·欧阳竟无

      一.是輯各書校歴三周.一刻校.二譯校.三類校。   二.刻校取南宋後思溪版藏經爲底本.勘以北宋福州版及高麗新雕版. 訛文奪字.   皆訂正註明。註中稱底本曰原刻.勘本曰北宋刻.麗刻。   三.譯校取原本及異譯本

  •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二之一·智旭

    古吴后学蕅益智旭述释方便品竟。次释譬喻品譬喻品第三释此亦二。先总。次别。总释者。譬。是比况。喻。是晓训。托此比彼。寄浅训深。前长文偈颂。广明五佛权实。上根利智。圆闻获悟。中下之流。抱迷未遣。大悲不已。

  • 大般涅槃经疏 第一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一卷科南本涅槃经序元崇圣院传天台宗教校经沙门师正述吾佛大圣人。最后双林会上。为末世比丘普及大地众生明心见性。而说是经也。备明戒检。广开常宗。摩诃止观。依之为扶律显常。喻之以赎命重

  • 略论安乐净土义·昙鸾

    释昙鸾撰问曰:&ldquo;安乐国于三界中,何界所摄?&rdquo;答曰:&ldquo;如释论言:&lsquo;如斯净土,非三界所摄。&rsquo;何以故?无欲故,非欲界;地居故,非色界;有形色故,非无色界。经曰:&lsquo;阿弥陀佛本行菩萨道时,作比丘,名曰法藏。于世

  • 续大唐内典录一卷并序·道宣

    (麟德元年于西明寺起首移总持寺释氏撰毕)若正于法名宝崇诚或有由贤是通俗法津之真海圣之高广以历于方如尊卑在日月明存道隆之美岂得不以凶我倒之筌蹄须证贫生之珍位者也自仙苑告就名水净济演字群品手说尘蒙随机候而说

  • 广志绎·王士性

    地理杂志。全书六卷,实为五卷。明王士性撰。成书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王士性,字恒叔,号太初,又号元白道人,生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卒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浙江临海人。万历五年进士。初授确山县令,治绩卓